堂内一阵骚动。
于老夫人忙站起身来,段氏上前一步扶住,文慧则扶了另一边,三人一起走到席间空地上。
四太太、五太太等女眷的神色都有些激动,纷纷挤上前来,后者还特地把女儿文静紧紧拉到身边,让她在第二排的太太奶奶行列中占上一个位子,唯有柳顾氏处事泰然,大大方方地笑着离了席位,嘴里还说:母亲,景诚是个知礼数的孩子,您别急,慢着点儿。
眉目前颇有些得意之色。
文怡跟着文娴与文娟起身走到了边上,她俩似乎跟屋里其他同龄女孩儿不大一样,对那位世子爷不大热络,文娴是一直白着脸,文娟还带着孩子般的赌气,但文怡却觉得这样更好,便站在她们旁边,静静地低头站着,等待那位备受瞩目的东平王世子进门。
丫头掀起门帘,一个身穿紫衣裳的男子走了进来。
他穿着样式简单的紫色单袍,腰间系着乌金丝绦,垂着白玉镂空螭龙佩,脚上穿着青缎粉底小朝靴。
很难去断定他到底是个少年还是个青年,瞧他的皮肤与打扮,理应是个贵介少年,但他身材高大,又比同龄人壮实,跟随后进门的柳东宁相比,似乎要大上几岁,算得上是个青年了。
他的五官长得颇为端正,不象柳东宁那样清俊温雅,倒有些英武之气,尤其是一双浓眉和方正的下巴,更增添几分男子气概。
他一进来,便几乎吸引了屋内所有人的目光,文怡看着好几个上回出门游玩时还围着柳东宁打转的姐妹们用热切的目光盯着东平王世子,却偏还要作出大家闺秀文雅知礼的模样,羞羞答答地行礼,不由得有些好笑。
她一边随大家一起行礼,一边用眼角去瞄跟着世子进门的柳东宁,发觉他几乎被所有人忽视了一般,只有一个人是热切地盯着他看的——不知几时返回的可柔。
文怡皱了皱眉,便听到东平王世子急道:使不得,老太太折杀晚辈了!说着就上赶两步扶住于老夫人,亲切地笑着作揖为礼:应该是晚辈来给您老人家见礼才是。
于老夫人笑着说:世子礼遇,老身愧不敢当,上下有别,顾家怎能失礼呢?东平王世子道:今日哪有什么世子?晚辈是来走亲戚的,还请老人家把晚辈当成是亲戚小辈,千万莫与晚辈见外才是,不然,叫晚辈如何见舅母?柳顾氏笑了:母亲,你就受他一礼吧,往日他在我们家也是一样的,都是自家亲戚,哪有这么多讲究?于老夫人这才罢了,欣然受了东平王世子一礼。
世子又拜了几位太太,段氏和刘氏还罢了,虽然有些激动,但还算淡定,五太太却立时将他扶了起来,又给他引介自家女儿。
文静羞答答、娇滴滴地行了礼,世子笑道:七表妹我已见过了。
文静脸一红,便羞涩地低下了头。
文慧笑了笑,盯着世子问:你也见过我了,怎的不与我见礼?于老夫人轻斥:六丫头,不得无礼!世子笑着摆摆手:不要紧,六表妹确实是见过了。
又给他作揖,文慧笑笑,回了一礼。
柳顾氏心头有些不悦,拿眼睛去看儿子,暗示他做点什么,柳东宁却苦笑一下,垂下眼帘,什么也没说,气得柳顾氏暗暗着急。
文怡看着可柔专注地盯着柳东宁的眼神,暗叹一声,倒觉得心里好受些。
至少,可柔不象其他姐妹们那样关注权势地位,大概只是被柳东宁的才子风度迷住了吧?只要一想到两人身家背景的差距,以及柳东宁对文慧的殷勤,她又为可柔叹息,只能期盼对方不会受太大的伤害了。
正沉思间,她忽然听到三姑母柳顾氏喊文娴过去:五丫头,快过来。
景诚还没见过我这个五侄女吧?她是东宁二舅舅的嫡长女,平日里最爱弹琴。
你不是说想给王妃寻些古琴谱做生辰礼么?那些东西我也不懂,但我这侄女儿想必是知道的。
文娴脸色更苍白了,文娟气得紧紧抓着姐姐的袖子不放,直到柳顾氏再次喊人,文娴方才抽回妹妹手中的袖角走了过去,勉强微笑着与世子行礼。
五太太眼里都快喷火了,文静也冷冷地盯着她瞧,段氏不悦地瞥了柳顾氏一眼,但东平王世子却仿佛什么都没察觉到,只是客客气气地问:曾听东宁说起,他舅家的五表姐比他大半年,这么说同,我也该称一声姐姐了。
然后与文娴见礼:朱景诚见过姐姐。
文娴行过礼,很快就退回了原位,快到柳顾氏想要不着痕迹地拉她回来,也只来得及碰到她的袖角。
柳顾氏脸色一冷,段氏那边已经开口笑道:见完礼了,大家快入席吧,今日是专程为了世子爷接风才摆的酒,都干站着象什么话?于老夫人笔着点头:很是。
又对世子道:您若不嫌弃,还请多喝几杯。
然后吩咐柳东宁:好生招待你表兄。
柳东宁收回投向文慧的视线,温文尔雅地应了一声。
这里是女眷席上,就算是姻亲,东平王世子也不可能在这里待太长时间的,他很快就在表弟柳东宁的陪伴下回到了前院的宴席上。
他一走,屋中便响起一阵轻微的叹息声,然后众女眷面面相觑,各怀鬼胎地对望几眼,便干笑着互让入席了。
文怡回到原本席位上,看到柳顾氏频频望过来,便小声问文娴:五姐姐,你脸色不大好,要不要回房歇一歇?文娴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眼中带着几分感激:多谢九妹妹关心,只是长辈们都在,我怎好中途告退?文娟眨了眨眼,扭头看着走过来的可柔,眼珠子一转,笑了笑,待可柔坐下时,趁她不备,伸手将她面前桌上的茶碗一推,茶瞬间倒在她裙子上。
可柔立刻跳了起来:哎呀!文怡吃了一惊,忙将她往旁边拉了一把,避过桌面倒泄而下的茶水:可烫着了?!文娟却趁众人都在看可柔的时节,暗地里飞快地抹了几滴茶水在文娴裙子上,然后叫道:段姐姐,你怎的这么不小心?!瞧你把五姐姐的裙子都弄脏了!可柔气得满脸通红,泪眼汪汪地盯着她,浑身颤抖:你……你……眼角瞥向柳顾氏那边,生怕被人看到自己丢脸的情形,见柳顾氏皱起了眉头,只觉得五雷轰顶。
文怡一听文娟的话,就知道她想做什么了,心下暗叹,却又不好当着众人的面指责她,见那被打翻的茶水并不太热,可柔只是溅湿了衣裳,无甚大碍,便道:虽没伤着,穿着湿衣裳也不象话,段妹妹和五姐姐都回房去换一身吧?段氏走了过来,看过文娴与可柔的情形,也赞同道:去吧,别耽搁太久。
然后压低声音嘱咐可柔:跟玉蜓说,把前儿新做的那套月白色绣兰花的纱衫和象牙白马面裙拿来给你,我原是嫌那花绣得不好,要打回去重做的,如今也顾不得了。
可柔立刻红了脸,带着几分羞愧之色瞥了瞥文娴文娟文怡姐妹三人,见文娟嘴角露出微微嘲笑之意,暗暗咬了牙,扭头走了。
文娟不屑地道:真真没礼数!好歹要跟长辈们打声招呼!段氏皱了眉,眼中不悦之色一闪而过,淡淡地道:你还有理了?当我没见着不成?文娟立刻乖顺了,讨好地冲她笑笑:太太……段氏面无表情:没有第二次了!也罢,你跟上去,把新做的几套衣裳拿来给她挑,这事儿就算抹过去了。
文娟一脸不情愿,但还是乖乖应了是,跑到主席上向于老夫人说明缘故。
文娴怯怯地看着段氏,后者倒是很大方,微笑道:没事,你姑姑那里有我呢,你去换衣裳吧。
若是身子不舒服,就此歇下也不要紧。
又对文怡笑道:好孩子,你替我劝劝她,一点小事,别放在心上,不然就是跟我生气了。
这一桌四个人就去了三个,文怡独自坐着也觉得没意思,更何况这屋里种种气氛怪异,她还不得早早脱身呢,闻言笑着答应了:二伯母放心。
便往主席上打声招呼,然后陪着文娴离开了。
文娴住在兰院,与文慧的蓉院、文娟的蔷院比邻而居,是个小小巧巧的院落,院中放着几盆四季兰,清香淡雅。
文娴所居的正房收拾得十分雅致,但无论摆设还是用品都中规中矩,瞧着倒与一般闺秀的房间并没太大的差别。
文怡这几年也曾来过小坐,印象中,文娟的闺房也差不多是这样,只不过屋里屋外摆的不是兰花罢了。
回到自己的住处,文娴的脸色好了许多,也有心情笑着招呼文怡了:九妹妹快坐,那回得了你的桃花酒,我原说了要还你一包好茶的,不想十几天没见,几乎忘了。
我这就叫人拿来。
又吩咐丫头去取干净衣裳,换好了,又出来说话。
文怡陪她聊了一会儿,便有人来催:三姑太太问五小姐怎么了呢,为何迟迟没回去?表小姐和十小姐都已经回席了。
文娴脸色一下白了,文怡笑道:姐姐身上不好吧?才弄湿了衣裳,风一吹,想必不大舒服?文娴会意地点点头:是,你说得不错,确实头有些发沉,不过……她悄悄看了来人一眼,想必没什么大碍……那人本是顾家长房的婆子,又怎会不偏着自家小主人?当即十分乖觉地道:五小姐身上不好,还是在房里好生养着吧,小的这就回去禀报。
然后走了。
文娴松了口气,又觉得不安:若是祖母和太太知道我装病……文怡笑了:哪个装了?姐姐今儿脸色一直不好,谁能说你是装的?然后看了一眼侍琴一眼:你说是不是?侍琴原本皱着眉,还想劝文娴回到前头去,却被另一名丫头侍棋占了先:九小姐说得是,奴婢这就铺床去,小姐还是躺下歇一歇的好!文怡笑了:既然姐姐要歇息,我就不打搅了,明儿闲了再过来陪你说话。
文娴握了握她的手:好妹妹,你可别忘了。
文怡点点头,将她送的茶叶一袖,便往外头走。
长房的内宅文怡已来过好几回了,倒也认得道路,只是走着走着,想起前头宴席上的种种,又觉得没趣。
而且今日有外客,不比先前柳家来时,男女只是分席,中间用屏风隔开, 还能听个声音。
如今里外隔了一重院子两重门,她是别想见到柳东行了,回到席上,也不过是听文娟和可柔拌嘴罢了。
这么一想,她就不由得放慢了脚步。
迎面树丛后转出来一个人,文怡定睛一看,却是熟人:如意?如意怔了怔,喜道:九小姐?您怎的在这里?!不是在前头吃酒么?文怡笑道:五姐姐有些不适,我便送她回来,这就要回去了。
顿了顿,天怪热的,你出来做什么?不如和我说说话?有些事恐怕还要避了人跟她打听。
如意答道:奴婢正要往厨房去,老太太晚上要吃酒,总要进点解酒或消暑的东西,我怕底下人忘了,特地去提醒一声。
九小姐不如到前头坐一坐?等席散了,奴婢再去找您?文怡扭头一看,便指了指前方的屋舍:那里是空房间吧?我就在那里等你得了,今儿前头人多,我回去晚些,也没人会留意的。
如意点头:那好吧,那里是几位管事娘子平时夜里坐更的地方,倒还算干净,只可惜如今没人侍候。
文怡挥挥手:你且去吧,不必管我,我等人罢了,用不着侍候。
如意只好行过礼去了。
文怡走进那空屋里,见桌椅都是干净的,便随意寻一张坐下。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如意还未回来,文怡觉得屋里有些闷热,便从袖中拿出一把小巧的折扇,扇了几下,又想出门去看如意回来了没有。
就在这里,外头传来了一阵脚步声,她手上一顿,觉得要是让人知道自己跟如意约在此处见面,倒连累了如意,忙悄无声息地关上门,蹑手蹑脚地走回桌边坐下,静待来人离去。
不料来的却不只一个人,窗外人影瞳瞳,但随即为首那人便挥了挥手,后头跟着的几个从人都退开去,只剩下两个人站在廊下。
首先响起的是柳顾氏的声音:二太太,你方才为何拦着我?!你难道不知道我的用意么?!文怡一僵,连忙收敛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