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2025-04-01 15:47:21

突厥戈尔答部族王子亲率十万铁骑,先取玉门,再破阳关,一路挥师南下,直逼京城。

消息传到京城,轰动朝野,人人自危。

太子勾结突厥人,想要谋朝篡位的传言也开始甚嚣尘上,仿佛人人都亲眼见到似的。

云微明被他爹软禁两天了。

夏天到了,满院花木郁郁葱葱的,树下横着一截枯木,木上站着九万。

大白天,九万正在睡觉。

九万的伤已经好了,只是身子骨大不如前,连捕猎都成问题了,云微明于是让人每日捉了老鼠来喂它。

睡着的九万突然咕咕地叫了两声,也不知梦到了什么。

云微明看着它,自言自语道,你也梦见她了吗?九万没有回答。

这时,十七走进来道:殿下,方才底下人递上来消息,林公子一直在突厥人的后营,公子安然无恙,请殿下放心。

嗯。

微臣不懂,我们既然已经掌握了林公子的行踪,为何不直接把林公子抢回来?乱军之中将一个大活人抢出来,你们谁能做到?就算有赵子龙之勇,芳洲也不是阿斗……我要的是万无一失。

十七神色一肃,微臣明白。

况且……云微明突然苦笑了一下。

况且,她是他的软肋,这种事情他自己知道就好了,不宜太过声张。

十七见殿下苦笑,也哭丧着脸,道,都怪我,我那天要是能把林公子追下来——云微明摆了摆手,你是个人,怎么追的上带翅膀的鸟。

不怪你。

他低下头,轻轻叹了口气,怪我。

殿下……怪我。

我只知道他们的目标是我,芳洲最多是被殃及,在我的眼皮底下,就算殃及到她,我也自信能护她周全。

只是没想到,鱼或利竟要费尽心机将她掳走。

十七也很奇怪这一点,鱼或利抢林芳洲做什么?难道看出了林公子对于殿下的重要性,想抢个人做要挟?可是他能用林公子要挟到什么?最多换几个钱花花……正在这时,十二走进来,听到他们的谈话,十二说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殿下不必介怀。

林公子吉人自有天相,且聪明机灵,必定能逢凶化吉。

云微明点了点头。

十二又道,宫里递出消息,今日官家宣见了几位枢密院的重臣。

嗯?突厥兵已过平凉,若是继续南下,攻下仙人关与潼关,京城将门户大开,无险可守。

齐王当日为了害我,私自和鱼或利定下盟约,如今弄巧成拙,引狼入室,落得这样的局面,也不知我那二哥作何感想。

殿下,现在该怎么办?十二。

微臣在。

你去和父皇说,我有一言,可退敌兵,只是,要将文武重臣与我那两位哥哥召集到一处,才好商量。

是。

……官家自从上次大病一场,已经大不如前,头发灰白,面容沧桑,目光变得更浑浊了。

他每日用药煨着,因为太虚弱,不能吃丹药了,只是每天打打坐。

这次突厥犯关,把他吓得够呛,昨天还吐了血。

今天听说突厥兵只要过了仙人关和潼关便打到京城了,他又吓得晕过去一次。

现在是强打起精神把人召集到一处,听太子要如何退兵。

一看到云微明,官家气不打一处来,怒道,逆子!你还有什么话要说?!父皇要怎样给儿臣论罪,还请等到这次危机过了再说,云微明答得不卑不亢,不等官家说话,他又道,父皇这里有地图么?官家让人拿来一张地图,由两个内侍扯着,竖在众人面前。

云微明指着地图,说道,仙人关与潼关背靠天险,易守难攻,只要守军坚城不出,那突厥骑兵劳师动众又没有后继的粮草,久攻不下,自然就散了,父皇不必忧心。

你,你,你这蠢货,你来就是为了跟朕说这些陈词滥调?那突厥十万铁骑是纸糊的不成?你说久攻不下,他就久攻不下了?官家气得要死,拿着桌上一方砚台打他,逆子,你何德何能做一国储君?!这话说出来,室内众人都慌得跪下了,唯有云微明还站着,一抬手,轻轻松松抓住打过来的砚台,顺手放在一旁的桌上。

官家竟被他镇定的反应弄得愣了一下。

云微明说道,父皇稍安勿躁,儿臣还有话要讲。

你说!说不好,朕今天就废了你!云微明指着地图,道,我能想到这些,鱼或利自然也能想到这些,所以,他不会南下打仙人关,而是——说着,手往上抬了抬,手指在地图上划了一条路线,北上,转道雁门关。

破雁门关,取幽云,然后坐守幽云,缓而图之。

那样的话,我们将失去整个北方的屏障,无异于被人扼住咽喉。

他一番话,把众人说得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所以,他环视一周,缓缓说道,千万不能调雁门关的守军前来勤王,不止如此,还该把京师的守军调去雁门关,只要守住雁门,鱼或利无处可去,也没有力量再来攻打仙人关,他要么会原路返回,要么北蹿。

官家感觉出了一丝丝不对劲,问道,雁门关陈有重兵,一样难打,你怎么就那么肯定,他们会去雁门关?云微明扯着嘴角一笑,有些嘲弄地看了齐王一眼,因为,是我让他去的啊。

所以,你果真与他有勾结?!儿臣不敢!父皇且听我一言。

说!可能是因为儿臣德行有亏,有人盯上了儿臣,想要陷害于我。

那小人伪造了我与突厥勾通往来的书信,又盗了军事布防的机密悄悄传给鱼或利,等到鱼或利真的引兵攻来,儿臣就百口莫辩了。

官家的脸色突然沉下来。

几位大臣也开始眉来眼去窃窃私语,赵王一个劲儿看齐王的脸色,齐王却是面无表情,眼观鼻鼻观心。

云微明继续说道,儿臣运气好,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他们的图谋。

既然发现了,为何不来禀报朕?那小人既然要置我于死地,就算这一次躲过去了,还有下一次。

儿臣想的是,他在明,我在暗,与其防不胜防,不如将计就计。

儿臣擅作主张了,请父皇降罪。

你太冲动了,以后不要这样了。

是。

儿臣谨记。

继续说。

那些人为了置我于死地,做得滴水不漏,传递消息用的都是儿臣的笔迹,莫说是父皇了,便是儿臣自己,也很难分辨出来。

嗯,所以呢?所以,我找机会,也给鱼或利写了几封信,替换掉原先他们要送的信件。

鱼或利竟然没有发现。

此话一出,众人都是:……一个是假笔迹真信,一个是真笔迹假信,真真假假模糊到这样的境界,想要分辨,靠眼睛是不行的,靠脑子也不行——这个大概只能靠运气了……云微明:后来儿臣又试着传了几次假消息。

枢密院的最新决策他们竟然也敢传出去,幸好被儿臣拦下来,换了另外一个。

鱼或利现在以为我们北方边境久无战事,所以守备稍有松懈,正适合趁虚而入。

他更不清楚朔州和大同到底屯着多少人马。

官家震惊地看着云微明,看着他的小儿子,他仿佛是第一次认识这个少年。

云微明垂着眼睛,神色疏淡,说道,儿臣言尽于此。

突厥骑兵的动向,最迟明日即可送到京城,到时父皇再行定夺也不迟。

只是有一点,军机大事,并非等闲能泄露的,在座诸位,包括儿臣自己,都有嫌疑。

不如让列位暂时留在这里,陪父皇一起等消息。

官家半信半疑,想着把这些人留在这里反正没有坏处,于是就这样让所有人都在宫里等着。

等了一个多时辰,该吃晚饭时,官家还招待了他们一顿晚膳。

这顿饭许多人没心思吃,只有太子殿下吃完一碗又添了一碗,干掉了一条清蒸鱼。

晚膳过后,官家喝了药,有些疲乏,正在这时,八百里加急军情飞驰而至,官家抖着手打开那奏章一看,登时大笑。

在场众人一看,也跟着笑了,都悄悄松了口气,故意问官家是何喜事。

官家答道:华亭守军奏报说,鱼或利领着兵马,没有南下,而是改道往东北方向行军,不知何意,说着,把奏章重重一摔,神色看起来很解气,他不知何意,朕却知道!作者有话要说:  网站又抽了,昨晚更新了但是有部分朋友一直问怎么还不更新,臣妾冤枉QAQ斗地主小剧场:齐王+鱼或利:王炸!林芳洲:要不起【托管】云微明:原子弹。

林芳洲:(⊙v⊙)齐王+鱼或利:没有原子弹!云微明:我说有就有。

齐王+鱼或利:你这是犯规,犯规!云微明:我就是规则。

【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