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茹到了孟府,先去后面拜见孟老太太。
孟老太太见着梅茹高兴极了,连忙唤到身边坐下。
说起来,孟府三房统共只得了两个姑娘。
大姑娘如今已经出嫁,府里就剩二姑娘蕴兰,上上下下自然疼的紧。
偏偏小乔氏一门心思钻到学问里,跟个木头似的,每日管束着自己女儿,何时习字,何时念书,何时学棋……如此一来,老太太想疼爱蕴兰都没机会。
这会子见梅府的姑娘来,她也是打心眼里欢喜的。
拉着梅茹的手问了几句话,外面便传来一道脆生生的焦急声音:可是循循来了?老太太故意板起脸,道:什么循循循循的?连姐姐都不叫了?老祖宗,我和循循好着呢!这话音刚落,屏风后面便转出来一个小姑娘,穿着半旧的短袄和罗裙,挽着家常的发髻,是最舒服的打扮。
来人正是孟府二姑娘蕴兰。
见着梅茹,她眨了眨眼,满是你知我知的小心思。
梅茹会意,抿唇一笑。
陪孟老太太又说了一会儿话,姐妹二人牵着手出来了。
孟蕴兰逮着空,终于有机会长长舒出一口气。
她噼里啪啦就道:循循,多亏你来了!要不然,我娘又得逮着我背《论语》、《中庸》,整天之乎者也,脑壳疼死了!梅茹被她这模样逗笑了,还来不及接话,那边厢孟蕴兰哼了一声,又开始忍不住埋怨:循循,你都好多天没来见我了!说着偏头看着梅茹,刚要摆个臭脸,忽然咦道:循循,你今日倒不一样了?梅茹已经够会说的了,可碰到孟家蕴兰还是得甘拜下风,这位说三句,梅茹都不一定能说一句!这会儿梅茹窃窃一笑,只是问她:哪儿不一样了?说罢,又摇头晃脑道:可是我变好看了?就你臭美!孟蕴兰跳起来咯吱她,梅茹不甘示弱,连忙还击。
两人在路上就闹起来了,没个正行。
正得意忘形呢,后面突然传来一声轻喝——兰儿!两人同时收住手,讪讪的转向说话那人。
轻喝一声的正是孟蕴兰的嫡亲哥哥、孟府二爷孟安。
哥哥。
安表哥。
两人耷拉着脑袋齐齐唤他。
孟安嗯了一声,又道:兰儿,别在这儿瞎胡闹,省的娘听到又罚你!孟蕴兰冲梅茹吐了吐舌头,挽着孟安胳膊撒娇道:所以啊,哥哥千万别告诉娘。
孟安拿她没办法,宠溺般的叹了一声,见梅茹在,又开始寒暄道:茹表妹,你来了。
姨夫、姨母身子可好?梅茹跟这个表哥关系平平,这会儿点头道:挺好的。
一阵安静。
孟安想了想,又问:老太太身子可好?也挺好的。
还是一阵安静。
孟安只能再问:听说府里蒨表妹落水,她现在可好些了?好多了。
孟安动了动嘴唇,似乎还要问,孟蕴兰便受不了了,生怕自家这个哥哥将梅府大大小小都问一遍,她连忙插嘴道:哥哥,你怎么从书院回来了?孟安如今还在城外的书院读书,准备科举,难得归家来一回。
被孟蕴兰这么一打岔,孟安果然不再问了,梅茹长吁一口气。
孟安解释道:娘亲似乎要重修编纂一些东西,让我回来看看。
孟安人虽呆呆的,说话也呆呆的,可学问是顶好的,在整个孟府也算别树一帜。
武定侯孟府是行伍出身,从老太爷到几个老爷及至底下的大爷、三爷都在军营述职,唯独孟府二爷孟安后来考了科举,还在殿试里被皇帝点中榜眼。
如今他要去小乔氏那儿,梅茹也要去小乔氏那儿见礼,于是三人正好一路。
他们到的时候,小乔氏刚要开始作画,一手拢着宽袖,一手提笔,正低头凝思着什么。
姨母。
梅茹上前见礼。
小乔氏微微点了点头,道:你们自己下去说会儿话吧。
她每日皆按时辰研习琴棋书画,这会儿便到作画的时辰了。
孟蕴兰窃喜,正要拉着梅茹离开,小乔氏突然又唤住她:兰儿,循循走后你就过来,别耽误今日的工夫。
孟蕴兰闻言,那份笑意便凝固住了。
梅茹将从府里带来的红梅递给小乔氏身边的丫鬟,命人找花瓶插好。
小乔氏这才慢悠悠重新抬起脸,摆这儿不好看,放那儿去。
她如此吩咐了一声,又垂下眼琢磨手里的画。
一旁的孟安问道:娘,你今日唤孩儿前来是要重修什么?小乔氏也不抬头,只是道:都在后面架子上,自己去瞧吧。
一听这话,孟蕴兰就走不动路了。
她凑着梅茹耳边道:后面可都是娘的宝贝,咱们跟着去瞧瞧?知她喜欢这些,梅茹自然点头。
小乔氏口中的后面是她的书房,里面足足摆了七八个大书架子,每个架子上面摆的满满当当,也难为孟府大老爷一个文墨不通的大老粗,却娶了这么一个才女娘子。
小乔氏托孟安重新编纂的册子如今都在第一张台案上摆着呢,厚厚的一大摞。
梅茹随手翻了几册,全是小乔氏原先在各地收集到的方物志。
既然是小乔氏的东西,梅茹不解了:姨母如此好的学问,为何不自己动笔重新编纂?孟蕴兰撇撇嘴道:我娘定要说,弄这些东西不过是白白浪费她的学问罢了。
这口吻学的十足十像,想到小乔氏的模样,二人偷偷对视一笑。
台案上的方物志足足有四五十册,胡乱堆着,孟安只能先分门别类放好,有吃食、衣裳、首饰、花卉、金石……实在是眼花缭乱,数不胜数。
看来看去,他便觉得有些为难了,于是对小乔氏道:娘,这衣裳、首饰我一个男儿家,一窍不通啊,怎么弄得来呢?小乔氏落完一笔,这才对孟安道:道知,你不替为娘整理这些,还能有谁?——道知是孟安的表字。
孟蕴兰一听这话,插了一句道:娘,还有循循啊!小乔氏望过来,孟蕴兰指着梅茹道:循循最喜欢衣裳首饰了,哦,还有吃食……娘,你交给她是最妥当的!我?梅茹忙不迭摇头,我不行。
小乔氏略略一思量,没说行,也没说不行,只是搁下笔,侧身对梅茹道:循循,你过来写几个字。
梅茹不解,却还是上前。
小乔氏用的湖州产的湖颖,梅茹提起来蘸了蘸墨,刚要在底下的宣纸上落笔,小乔氏制止道:不是这张,是那张。
她说着抬手一指,正是旁边作废了的一张。
梅茹微汗,又拿过那张写下两个字,写完之后望向乔氏。
小乔氏在旁边瞧了一眼,摇头道:字丑了些,果然不行。
…… 一室诡异安静。
梅茹、孟安、孟蕴兰三人皆瞠目结舌,实在不知该如何应对。
小乔氏将梅茹写过的那张纸丢在一旁,道:丑是丑了一些,却也不是不可教。
说罢,又对着梅茹道:循循,你明日起过来,姨母教你。
梅茹闻言,瞬间惊出一身冷汗!连蕴兰这样在京城里已经有了名号的才女都吃不消小乔氏,她一个半吊子中半吊子,哪儿受得了小乔氏?不行,不行。
梅茹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姨母,我如今在府里有夫子教,如果贸贸然不去,只怕夫子会不高兴。
可任梅茹说破嘴皮子,小乔氏却是再也不看她一眼。
仔细端详着底下的画,小乔氏自顾自吩咐道:明日巳时到府里。
梅茹一个头两个大,待到孟蕴兰闺房,她气的直跳脚:就你这个兰丫头多嘴!如今好了!孟蕴兰乐的已经捧着肚子在榻上打滚了,循循,也让你试试我娘的厉害!梅茹气结,只道:我明日可不来。
别啊,孟蕴兰道,好循循,你过来了,咱们还能在一处玩儿呢。
谁要跟你一起玩儿?梅茹戳她的背。
两个人为此又闹了一会儿,孟蕴兰忽然想到一桩事,好奇道:哎,听说宫里十一殿下给你送了四屉包子?真真是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梅茹纠正道:不是送,是赔!那吃了人家包子,就是人家的人了!孟蕴兰拍手笑道。
梅茹一听,登时气不打一处来,上前作势要撕她的嘴,那边哎呦哎呦的求饶,又说:如今京城里都在偷偷传呢,说蒨姐儿和燕王殿下,还有,你和那送包子的十一殿下。
谁?谁在偷偷传?梅茹质问道。
孟蕴兰笑着要说什么,她的大丫鬟挑帘进来道:二姑娘,周家小姐来了、孟蕴兰撇撇嘴,道:喏,来了。
又对梅茹道:今天还真赶巧了。
腹中隐隐约约绞起一丝痛意,梅茹脸色微沉,冷冷笑道:还真是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