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告诉我,我替你出气。
听着这话,梅茹只觉得自己快要不认识面前的人了。
想到这人还拿自己的诗打趣,她心里不痛快,这会儿冷冷拒绝道:不劳烦殿下。
看她这样,傅铮忽然叹气:看来你又在生我的气了。
梅茹闻言一楞,这个又字从何而来?下一瞬就见傅铮起身,他难得软下身段,作了个揖,主动道歉道:阿茹,我先前不该笑话你的诗。
这人突然纡尊降贵,梅茹愈发错愣。
她疑惑的看着傅铮,傅铮亦垂眸。
下过雪的天气总是特别寂静,四目相对,好似这白茫茫的天地间只剩他二人。
他的眼墨黑,只映出她一人的身影。
梅茹不自在的忙别开脸。
在这样扣心的寂静之中,傅铮突然说:对不起。
他的声儿很轻,可这三个字飘在心头,梅茹却像是被什么狠狠揉了一下。
她低头就要走,傅铮眼疾手快的扯住她的胳膊。
他的力道还是很大,梅茹回过头,眼底微有些红。
这种红烫在心底,还是好疼啊,疼得他难受。
傅铮不舍得。
他就想好好疼她,再不让她受丁点的苦楚。
那些钻心的痛、那些无尽的悔还有无比的渴望杂糅在一起,傅铮沉默的抚上她的脸。
指腹刮过她柔软的眼圈儿,他的心尖还是有把刀子在锋利的割着,凌迟着他。
薄唇颤了颤,傅铮唤道:阿茹。
他的声音难得喑哑。
梅茹没有回应,只是偏过头。
乌发云鬓掩映之下,艳丽的眼尾还是残留着一抹红,眼睫上挂着晶莹的泪。
那些咸咸的泪水直接滴在他的伤口里,腌渍着他,牵扯出最深的痛楚。
傅铮怔怔看着,俯下身——忽的,垂花门外传来石冬的声音:王爷,十一殿下来了。
傅铮一顿,他直起身,松开了梅茹。
梅茹仍偏头立在那儿,略略福身,一言不发的往外走。
快到垂花门的时候,迎面恰好遇到傅钊穿门而来。
见到梅茹,傅钊满脸欣喜道:循循,好久没见着你了。
梅茹垂眸尴尬的笑了笑,福身见礼道:殿下。
和我就别这么客气了。
傅钊虚虚一扶。
说着,他望向立在廊檐底下的傅铮,笑道:七哥,在外头见到你府里的轿子,知道你来给平阳先生拜年,我索性就进来了。
傅钊与平阳先生的交情不多,他原本打算在外面等梅茹的,没想到七哥在,他就找个理由进来。
对着十一弟满脸欢喜的笑意,傅铮默了默,扯起唇角涩涩一笑。
傅钊又问梅茹:循循你这是去哪儿?梅茹仍低着头说:我去见先生。
傅钊道:那等你从先生那儿过来,我还有好多话要跟你说呢。
他们很久没见面啦,傅钊确实囤了好多的话。
梅茹也有些话想跟他说清楚,这会儿嗯了一声,道:殿下稍坐。
她去先生房里,傅钊便坐在梅茹原来的位置上。
他也没什么规矩,大大咧咧的盘腿坐下来。
面前精致的茶案上搁着两杯茶,一杯是梅茹的,另一杯自然是傅铮的。
傅钊好奇道:七哥,你和循循在喝茶么?傅铮没坐,负手望着庭院里头,淡淡说道:本来要走的,经过此处时恰好闻到铁观音的香,便进来讨杯茶喝,没想到是三姑娘在煮茶。
傅钊笑道:我也没喝过循循煮的茶呢。
他给自己倒了一杯。
傅铮偏过头,眸色深深的看了他一眼。
面前的人是他一母同胞的手足,傅铮五岁丧母,他自小便在照顾这个幼弟,一直到现在……黯然别开视线,傅铮道:十一弟,我先回府,你在这儿等三姑娘吧。
傅钊嗯了一声,道:好。
离开几步,傅铮忽然顿住身形,回头说:十一弟,你今日是要跟三姑娘说自己的心意么?傅钊的脸慢吞吞的爬满绯红,他点点头。
傅铮提醒道:今日平阳先生身子不大好,三姑娘许是没太多的心思,你不是要约她十五赏花灯么,到那天再说吧。
傅钊一滞,连忙点头道:多谢七哥。
如果他今天贸贸然说了,大概循循是真的没什么心思听的,幸好有七哥提醒。
那边厢梅茹给先生拜完年,送完年礼,又陪先生说了会儿话。
平阳先生的身子确实不大好。
看先生神思倦怠,梅茹便及时离开。
回到院子,傅铮已经离开,而十一殿下还在。
如今傅钊的个子比她高了不少,一站起来,笑靥清俊,还透着些腼腆。
循循,他问道,听七哥说先生身子不大好?想到先生的身子,梅茹面色凝重的点点头。
傅钊心底呼了一口气,又暗暗谢了谢七哥,才直直的问:那有什么需要的么?灵芝还是人参?我从宫里拿给你。
听他这话透着傻气,梅茹忍俊不禁道:先生身子不能补,只能这么歇着。
看她终于笑了,傅钊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轻轻哦了一声。
梅茹又问:殿下今日来有何事?傅钊不好再说其他,只道:循循,十五这天你去赏花灯么?花灯?梅茹蹙眉。
她对花灯是没什么兴致的。
瞧她眉心轻蹙,傅钊生怕她不答应,连忙补充道:听说今年还有各地的小食呢……咱们去尝尝呗。
见梅茹还是有些疑惑,傅钊道:你还可以喊上孟姑娘一起嘛。
梅茹知道孟蕴兰是最爱凑这些热闹的,她笑了笑,道:行。
又道:往年我们两府就是一起赏花灯的。
听她答应下来,傅钊心头略宽了宽,才道:循循我还能央你件事么?什么?梅茹好奇。
傅钊叹气:循循,如今你的墨宝可是顶顶难得呢,连父皇都夸你的字好,所以我就想求一幅了。
这话是真的。
自从听说延昌帝亲口夸过梅茹的字,傅钊就一直憋着劲儿的想看看梅茹的字到底什么样,偏偏现在才见到这人,亦终于寻个机会说出口。
梅茹无奈笑了:殿下你这无端端的让我写什么呀?随便你呀。
傅钊回道。
他不喜舞文弄墨,但只要是循循写的,他就喜欢。
梅茹是个最怕麻烦的,她略略一思量,忽然想起来年前傅铮叮嘱她的那件事,若是十一弟找你写字,你就写幅灵飞经给他……这是梅茹欠傅铮的情分呢。
颦了颦眉,梅茹道:那我就给殿下写一帖灵飞经吧。
傅钊应道:好!就写灵飞经吧。
他一点都无所谓,又约道:上元节那天我去找你,你将这幅字给我,我带回宫去。
梅茹点头。
……正月十五上元节,梅、孟两府一道赏花灯,今年元宵节也不例外。
孟蕴兰早早就来梅府找梅茹,一起来的还有那位孟宇。
梅蒨和孟安开春三月就要成亲了,担心有什么闲言碎语,所以这二位就不去赏灯了。
孟安没来,梅蒨也不去。
如今孟蕴兰挽着梅茹,梅茹又牵着萍姐儿,一行人高高兴兴出府去。
后面是府里的哥儿几个。
梅湘又不见了,梅茹是彻底不指望自家哥哥。
梅湘还能去哪儿?梅茹这几日听说董氏最近想盘个铺子做些生计,大哥怕有人欺负这一家孤儿寡母,所以自然要处处盯着些。
梅茹还听说,哥哥想申请调回京,这些时日正在走动这桩事。
为了这事,似乎爹爹和哥哥还去过燕王府。
毕竟梅湘是傅铮领回京的,也不知道傅铮愿不愿意帮这个忙。
想到哥哥这个事,梅茹悄悄叹了一声。
虽然历经战事之祸,但京城的繁华依旧,处处张灯结彩,一派祥和。
就见整个城中一共架了一百零八架灯牌楼,那些灯亮起来,一盏接着一盏,遥遥望过去,就是晕黄的灯海,又像极了佛前引路的明灯。
而每个街口都有个灯棚,棚里挂着各色花灯,荷花灯,梅花灯,金鱼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目瞪口呆。
路边还有杂耍的,放鞭炮的,卖吃食的,舞龙跳狮子的,真真是热闹非凡。
而如傅钊说的,这一年还有其他各地的小食进京,真让人流连忘返,开了眼。
逛了好久,孟蕴兰才看到静琴手里还拿着一幅字,她不由好奇:循循,这是怎么回事?梅茹道:这是十一殿下拜托我写的字,我今日拿给他。
那个傻子殿下要来?孟蕴兰瞪大了眼。
不知想到什么,她眨了眨眼,悄悄的又意味深长的问:那位送杏子的也要来么?还说?梅茹唬了她一眼,道,我今日正要跟殿下说清楚。
那边厢燕王府里,傅钊刚从宫里过来,正好遇到傅铮出府。
他喜滋滋道:七哥,你要去逛花灯么?傅铮摇头道:我去贺太傅府里。
那我自己去找循循了。
傅钊道。
定定看了他一眼,傅铮还是提醒了一句:今日人多,小心拐子,也别多惹事。
知道。
傅钊摆摆手,头也不回的离开。
傅铮却没动,还是定定看着。
他这个一母同胞的弟弟如今已经长得和他差不多高了,只是眉宇间总比他多一分欢喜……傅铮垂下眼,面色郑重的坐进轿中。
他到贺府的时候,贺府一行人亦正要去赏灯。
他们给傅铮见了礼,傅铮微微颔首,视线拂过周素卿时,他唤了声:沛瑾。
周素卿原本有些赌气的,她低着头,并不看傅铮。
可听到这两个字时,不知为何,她的眼眶微有些热。
周素卿一向都是想嫁给傅铮的,若不是那次外祖父阻拦,她早就嫁给他了。
她这会儿又想,傅铮这次没有求娶她,说不定就是生着那回的气呢……周素卿稍稍抬头,望向傅铮。
沉沉夜幕间,那是世间最动人心魄的脸,男人眉眼萧萧肃肃,却总是勾着人。
她还是放不下的。
周素卿低下头。
走出几步,她忽然对旁边的贺娟道:我忘了些东西,回府里去拿一下。
又与她们约好在哪儿等。
贺娟点头说好,周素卿忙急匆匆转身回府。
待傅铮从贺太傅书房里出来,在府里恰好又遇到周素卿。
远远拂了她一眼,敛去眼底的寒意,傅铮上前疑惑道:沛瑾你怎么没去赏花灯?周素卿道:我落了些东西,刚回来拿。
说着,又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傅铮。
傅铮淡淡笑道:我也要去赏花灯,一道走吧。
他一笑,仿若佛前冰莲盛放,总带着莫名蛊惑。
周素卿愣了愣,点头说: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