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盛宠之下_耳元 > ☆、第 65 章

☆、第 65 章

2025-04-01 16:09:43

  跟着小刘公公走出坤宁宫,站在明晃晃的大太阳底下,梅茹觉得有些晕。

她虽然口齿伶俐,嘴皮子上有点歪才,却从未说过那么多、那么涩口之言。

先前延昌帝让她自辩公孙先生的白马非马。

——公孙先生是东周时的大家,能言善辩,白马非马亦是公孙先生的成名之作。

如今,那一连串的白马马也、非马也从梅茹对立的两面说出来,足够将人听晕。

她强自镇定下心神,才没有将自己绕进去。

待梅茹酣畅淋漓的说完,坤宁宫中一片寂静。

梅茹跪在那儿,还不知到底考量的如何。

上面,李皇后轻轻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护甲微微泛着光。

延昌帝亦没有说话,只摆了摆手,让梅茹先退下。

如今跟着小刘公公往宫外去,梅茹心思飘飘忽忽的,终于定下来琢磨今日之事。

她还是觉得很不对劲,这几件事加在一起掉在她脑袋上,未免太凑巧了。

梅茹悄悄拧了拧眉。

不过,这件事虽然来得巧,但也来的妙。

若她入了延昌帝的眼,能随鸿胪寺一并出使,那简直是于她的名声如虎添翼。

太子想纳她为侧妃,还得多思量思量。

就算以后要纳她为太子妃,梅茹也能有胆子说一句不行。

  如此盘算着,她当日回府并没有告诉任何人此事,只悄悄躲在自己房里。

若是被乔氏或者老祖宗知道,肯定是不允许的。

这一日,直到夜里梅寅从衙门回来,梅茹的事才被乔氏知晓!如此梅茹被唤到乔氏院子里。

只见明间梅寅纠着眉坐在那儿,乔氏脸上也不知是欢喜还是担忧之色,见着她,先重重叹了一声。

循循。

梅寅沉声唤她,缓缓开口道,今日陛下召爹爹入宫……今日延昌帝召梅寅进宫。

身为一个不太受重视的礼部侍郎,接到皇帝召见的旨意,梅寅未免惊讶——他平时实在极少见皇帝。

待跪在乾清宫,听闻延昌帝对他说的话,梅寅愈发惊讶!延昌帝道:令千金有些许诡辩之才,又通晓外邦文字,朕想遣她这次随鸿胪寺出使,梅卿以为如何?从乾清宫出来,梅寅还是懵的。

他知道循循那张嘴不饶人,小性子嘛更是娇娇蛮蛮,万万没想到这也能入陛下的眼?梅寅心中一时欢喜,可思量到循循尚未及笄,更未出阁,这种抛头露面的事实在是……如此一来,他也不知是喜,还是忧了。

如今再见女儿娇娇软软的站在跟前,梅寅叹了一声,道:循循,你自己如何看?梅茹回道:去年我跟着姨母去平凉,爹爹还帮着劝娘亲,说女儿家出去见识见识也是好的,否则整日闷在闺阁之中,眼界就那么丁点窄…… 乔氏一听就坐不住了,瞪过来道:眼界宽有何用?谁家挑媳妇看眼界了?京城里头哪家姑娘跟你似的,成日在外面疯来疯去?被娘亲骂了,梅茹轻轻垂眸,一双眼眨了眨,稍稍有点委屈。

乔氏还要再教训,梅寅就舍不得女儿了,连忙护道:夫人,就随循循去吧,这可是陛下看中了循循的才气,是天大的喜事啊!乔氏看看梅寅,又看看循循,心窝子里不免又怄上一口气。

眼见这仗结束了,梅湘却还没报平安回来,如今眼前这个又要往那种地方去,乔氏怎能不气?梅茹小声劝道:娘,你不是就盼着我出息么?乔氏捶胸:娘只盼你多念些书,能挣点姑娘家讨巧的名声就好,谁让你……见梅茹耷拉着脑袋立在那儿,乔氏后面的话就说不出口了,叹了一声道:罢了罢了,你跟你哥哥都一个两个的没良心!这便是允了,梅茹轻轻一笑。

乔氏还是护着她的,只对梅寅道:循循的事,还是你去娘跟前说……知道。

梅寅不敢不听。

这日夜里梅寅从春熙堂回来,乔氏问他如何,梅寅摊手道:还能如何?如今是陛下金口玉言,娘不愿意也只能如此了。

乔氏心里酸,仍愤愤骂道:这两个小没良心的!梅寅替她抹泪,又哄道:夫人若是嫌弃,咱们再生一个便是了……没个正经的!乔氏骂了一句,心里又有些吃味,睨了一眼道,老爷怎么不去那些人那儿了?一听这个,梅寅就有点慌,少不得作揖讨饶。

……翌日,梅茹跟着乔氏到春熙堂请安。

看着这个嫡亲孙女儿,杜老太太摇了摇头,忍不住好笑又好气道:循循啊循循,本想你能循规蹈矩,没想到你这丫头是一条偏路走到黑……说着叹了一声,招手道:过来这儿说话。

梅茹走过去,难得挨着老祖宗坐,杜老太太另一边是梅蒨。

姊妹二人对视,互相笑了笑。

府里众人也已经知道梅茹被延昌帝钦点的事,这会儿围着乔氏道恭喜呢。

乔氏心里还是舍不得,说道:我只盼着循循跟蒨姐儿似的,在家安安稳稳待着,招人疼。

梅蒨笑道:大伯母,我还羡慕三妹妹呢,我身子骨弱就没这些福气。

乔氏道:蒨姐儿的福气在后面呢。

老祖宗笑了笑,道:咱们府里几个丫头都有各自的福气。

梅茹的事就这样定下来。

她今日就去平阳先生那儿告假。

对于这事,平阳先生是极赞成的,不住欣慰,又多留了好几份功课,只叮嘱梅茹不许偷懒。

梅茹挠挠头,道:学生不敢。

从平阳先生府里出来,梅茹已经想好了,要去董姐姐那儿瞧瞧。

这次过去说不定能遇到胡三彪,也不知董姐姐和他的婚事到底推迟到什么时候,本来说好春节后的,如今都二月份了。

待听闻梅茹又要西去,董氏定定看了梅茹一眼,衷心笑道:循循越来越有本事。

梅茹不好意思道:正好凑巧了。

又问董氏:胡大哥可有什么消息回来?董氏摇头:还没呢。

梅茹哦了一声,下意识的担忧道:我哥哥也没消息呢。

一说完这话,梅茹就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吐了吐舌头,耳根子就红了。

董氏淡淡垂眸,也不在意的模样。

梅茹这才问道:好姐姐,你可有什么话要递给胡大哥?我这次去应该能遇上他呢。

董氏眉眼仍是淡淡的,绣了几针,无波无澜道:没什么话,让他自己在外面平平安安的就行。

梅茹点点头。

回府的路上,想到这次过去能见到哥哥,梅茹心里是一阵欣喜,又一阵发愁,也不知哥哥在那边到底如何了。

马车入了国公府,梅茹快要到乔氏院子时,远远的就见到什么人在院子门边犹豫,再定睛细细一瞧,其中一个竟是赵姨娘!差不多有一年没遇到这人,梅茹都快将她给忘了,如今模样形容消瘦,估计是去年生产时落下的病根子。

见到梅茹,赵姨娘连忙上前巴结道:三姑娘。

何事?念在玥姐儿的份上,梅茹好好问了这一句。

赵姨娘央道:听闻姑娘得了陛下钦点要去西边,想着姑娘若是在那儿见到大爷,跟他提一句玥姐儿。

真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梅茹暗自叹了一声,对这人恶感稍稍减了一些,她点头冷冷道:那是自然。

那赵姨娘磨蹭了一会儿,似乎还想再说什么,梅茹就不愿多听了。

望着梅茹的背影,赵姨娘皱了皱眉。

梅茹走进乔氏房里时,乔氏和刘妈妈正在炕上给玥姐儿身上抹药呢。

炕上烧的热乎乎的,又要擦去疹子的药,玥姐儿这会儿就穿了个肚兜。

白白的,胖胖的,特别可爱。

梅茹夜不过去,只在旁边看了一会儿,道:娘,我给玥姐儿画一幅画。

画那些做什么?给哥哥捎过去。

乔氏手中一顿,叹道:也好。

玥姐儿这都八个月了,你哥哥还没见过一眼呢,也是个狠心的。

梅茹让静琴伺候笔墨,那玥姐儿躺在那儿,身子被箍住了动不了,只有脑袋扭过来对着梅茹。

眨了眨乌溜溜的眼,她咧嘴冲梅茹傻笑,也不知小丫头在笑什么。

梅茹怔怔看着,心里只觉得软软的,还有点难受。

用了三天画完玥姐儿,梅茹也该离京了。

这次出使西羌的人不算太多,鸿胪寺五位,其中一位正使,一位副使,外加一个梅茹,还有护卫数十人。

离京那日,梅茹索性没要府里的人来送,省的她不舍得就想哭了。

出城门时,梅茹悄悄掀开车帘,往外看去。

她就这样看到了傅钊。

那人在街边茶寮的雅间里。

其实,二人昨日还遇到过。

昨日,李皇后再召梅茹进宫,以示恩典。

梅茹出宫之后,就遇到了傅钊。

傅钊是特地来找她的。

对于梅茹跟着出使的事,傅钊这两日听到消息也是略想不通。

后来左右思量,他估摸着是七哥的谋划,毕竟循循在京城里,就在皇后和太子的眼皮子底下,想什么时候召见就什么时候召见,他只能眼睁睁看着,没别的法子,干着急。

如今循循出使,不仅能多添些名声,还能让太子多些忌惮和考量……如此一思量,傅钊便觉得七哥这主意万分妥当。

见到梅茹,傅钊没再斗那些气,只道:你在外面注意着些,毕竟不是京城。

想了想,又悄声道:我这儿有一封信,循循你交给我七哥。

信?梅茹蹙眉。

傅钊坦然回道:是啊,劳烦七哥多照顾你一些。

闻听此言,梅茹未免有些尴尬,这都什么跟什么啊?她没接那封信,只是冷冷回道:我自己能行,不劳殿下费心,更不敢劳烦燕王殿下!如今再见到傅钊,想到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梅茹不自在的低下眼。

她垂下帘子,眉心不由轻轻蹙了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