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汴京情事 > 第31章 香山

第31章 香山

2025-04-01 16:10:02

九月中旬,北界打了信来,是说沈、梁几位将军已至。

朝堂上的气氛,总归是松泛了些。

敬帝这厢听人禀了几件事,待无事可禀,便只留了王、谢两位老大人,其余人便先后往外出去了。

路上徐修是与王璋,一前一后走着。

他二人年纪相仿,又皆着绯色朝服。

一个是王家嫡子,背景深厚。

一个是新科状元,又为国婿,前途无量,自是引来目光无数。

可他们心中着实是奇的厉害,原这二人因着晋阳公主这层关系,合该是一道路上的。

却不曾想,这二人平素见着却是连个招呼都不曾打...倒像是,有什么不好的渊源似得。

他们这般想来,面上却一般无二。

只以王璋与徐修处为中心,先后分了两个队伍,往宣德门走去。

待到宣德门前的时候,徐修便与众人拱手作别,往马车那头走去。

王璋也是这一路,两人便一道走着,沿途王璋便说了话,他声调微微上扬,一双眼往他这处一转,眉目风流,你原该随晋阳,唤我一声表哥。

徐修面容寡淡,闻言才笑了声,却也没达到眼底,徐某只怕,王大人受不起。

他这话说完,便与王璋拱手,上了马车。

王璋摇头一笑,捋了捋衣摆,也转身上了马车去。

香山,坐立在城西处,求子灵验。

谢母早些,是在这处也为两个媳妇求了愿的,打前几日诊出来的脉,道是两人都有一月多余的身孕了。

她心下高兴,便让谢亭陪着,今日是来还愿了。

谢亭与谢母是坐在第一辆马车上,后头一辆便是随侍的丫头,再往后两辆便是今次还愿,上供的东西了。

谢母心善,每年都会来这香山上供。

因着这次着实是一桩天大的喜事,备起来的供品,比起往先是要更多,也要更好些。

马车里,谢母握着谢亭的手。

她是看着晏琛长大的,心里待晏琛也是如亲儿看。

后头见谢亭与他玩的要好,便也有了结亲的意思,可如今...谢母心下一叹,便与谢亭说起这事来,你晏琛哥哥走了有一个多月了,亭儿,你是怎么想的?谢亭低着头,一时却没说话。

他走了几日,她心里就不安稳了几日。

生怕他,也如晏伯父一样,一去不归了。

我知道你素来是与他要好的,我与你父亲也是打心眼里满意。

可是,亭儿...谢母伸手拍了拍她的手背,絮絮说起来,琛儿他,与你那位素未谋面的伯父,是愈发像了。

我还记着,你晏伯父最后一次上战场时的情景。

那时你伯母又有了身孕,可她拦不住他...那是一个生来,就为战场而生的男人。

她看着谢亭,轻声说道,我很满意琛儿这个孩子,可是为人母,我却不得不说这一句。

你晏伯母早年的模样在我心中记了太久,我只怕,你也拦不住,他晏家的战性。

谢亭抬头,看着她的母亲,良久才出了声,露了个笑,母亲,你不必担心,我知道的。

这一路便没别的话头了,马车缓而不慢的往香山去。

香山因着这几年的名声,也是愈发有人气了,连在山脚下也是建了不少屋宅。

香山庵里的师太,又是个慈悲心肠,平素若是有贵人上供的供品多,也会给下头送来下。

如此,这一来二去...香山的名气便愈发响了,也有不少外来穷苦的,往此处来建屋宅。

车夫吁了一声,是停了马车。

等丫头在外头打了帘子的时候,谢氏母女皆已带好了帷帽。

因着香山路窄,不拘是达官还是贵人,都是要走上去的。

便独留了车夫在山下管车,谢氏母女迈步上前,丫头们便在后头提着供品,另有十余个随侍在后头护着,阵仗很大。

山脚下有几个识得的瞧见,忙是往那处大拜了拜,口里道着贵人来了,贵人来了。

另有刚来此处,不明的便问起来,那是谁家,好大的阵仗。

谢家,听说过没?那可是,谢相家的女眷,你们可别拿眼去看,小心惹怒了贵人。

说这话的是一个青衣老伯,他在此处最久,见过的贵人也多,便愈发晓得等级悬殊,不可窥也。

他这话说完,又是与那三个壮年,警告了一番,你们三人,可别把在老家的习惯带来,那谢家,可不是你们能肖想的。

这三人与他是同乡,早年偷鸡摸透的,在老家那处名声很差。

如今是近日才来不久的,他见这三人眼露异光,只怕是又要行坏事...如此,这话是警告,亦是劝诫。

那三个壮年,明面是应了,待老伯走后,各自呸了一声,连着又骂了一句老不死的。

他们又拿眼看去,看着走着山路上的谢家众人,只觉着那处金光闪闪,恍如享不尽的金银珠宝。

老三与老大打了个眼,大哥,可要?老大又望了那车夫一眼,摇了摇头,只道,先回去。

山路上,谢母是与谢亭说着话,那师太唤无名,是十余年前来的,那会香山还是一座无甚名气的小庵。

不曾想这无名师太着实是个有本事的,名声便愈发旺了...待上去,也让师太瞧瞧你的命脉。

谢亭平日最是不信神佛,若命脉是一眼能见,那天下岂不是大乱?可她母亲着实是一个好信徒,如此,谢亭也不愿扫了她的兴致...便点了头,应了。

待到山头的时候,庵外早站了一众人。

打首的师太瞧着面如白玉,气质沉静,见着谢母过来,上前行一个合十礼,谢施主。

谢母也回了个合十礼,喊了一声,师太。

待谢亭也拘了礼后,便与师太说,这是小女,今日随我来还愿。

那师太看了一眼谢亭,还了一礼,才又与谢母说道,都准备好了,请施主随我来吧。

她说完这话,是侧身,请谢家母女先行,才又随在身后,落了半步。

谢母是让丫头们先把供品,交给小师太们。

才又接过丫头递来的香火,跪在蒲团上,看着慈眉善目的菩萨,拜了三拜,上了香火...待谢母起来的时候,便与师太说道,还要多谢师太,家中两个儿媳都有了身孕了。

无名师太长得慈眉善目,如那跪坐的菩萨一般,闻言是先说了句菩萨慈悲,才又跟着一句,也是施主心诚。

她们这厢说了几句话,谢母才又与师太说起谢亭的事,如今,我仍有一事担心,是要劳师太看一看我女儿的命脉。

无名师太合十一礼,才又看向谢亭,谢小姐,是福相。

她这话说完,见谢亭不大在意,便也一笑,又道一句,只是,姻缘不顺。

谢亭眼一横,方想说些什么,便被谢母握住了手,轻轻拍了一拍。

谢母上前一步,一礼过,问道,不知师太,可有什么方法。

阿弥陀佛。

无名师太是先念了句法号,才又说道,前尘过去,而福来。

她合十,一礼,谢小姐,不如往前看去。

而后,却是一句不说了。

等下山的时候,谢母是心事悠悠,谢亭便轻轻说道,母亲,有些事,不能偏听全信。

她这话说的很是自在,眉目也清平,心里却留了一条痕...她侧头望向那被云雾遮住的尼姑庵,可也只是这一会,她便迈了步子,扶着谢母往山下走去了。

待下了山,山脚下已站了不少人,谢母与谢亭是先上了马车。

随侍便派发起余下带来的供品,谢母慈心,每每来总会留几篮子给山脚下住着的人。

那队伍原先是整整齐齐的,后头不知起了什么绊子,是吵闹了起来。

青衣老伯原是排的第一位,如今拿了糕点是先谢过,便往回走,一面是吃了起来。

可他步子还没走几步,就直直的往前摔了,边上站着的一看,又见那老伯口、眼、鼻里都出了血。

前头那三兄弟里的一位,去探了探鼻息,大声嚷了句,陈老伯死了!这糕点有毒!那前头的人一听,忙把手里握着的糕点扔在地上,有的吃了半口的是弯腰催吐起来。

那三兄弟先上了去,与那随侍要讨说法去。

他们三人原本就是孔武有力的人,力气也大,那派着糕点的随侍,腰间悬剑...可如今这种情况,这剑,却是无半分用处。

只好用力气把人拦住,好生与人说了起来。

后头的民众一瞧陈老伯当真死了,又见那三兄弟义愤填膺的模样,自也是被挑唆了起来,一一上前要了说法去。

随侍里做主的唤秦,是先让人去看那陈老伯,等人回了,面上也有些不大好。

他这面便先稳着民众,一面是让人去报给夫人听。

那三兄弟中的一位,便扯着他的衣领说起话来,你们是什么心肠,竟拿这些有毒的东西来给我们!大家伙看看,陈老伯就是吃着这个糕点死的!我们去与他们主人要说法去!那些随侍哪里能让他们过去,自是把路拦了住。

那位秦随侍便大声说了话,请大家冷静下,我们是谢相家的,今次不是我们第一次带糕点给大家!我们与你们无冤无仇,为何要下毒?这事定是有内情,请大家先冷静一会,我们这边马上去请人来看一看!你们若不信,我便尝尝这糕点,若是当真有问题,我们自是不敢推辞!那秦随侍说完这句,是果真要去拿糕点要吃,可那三兄弟哪里能让他尝了。

一面推搡着,一面是把那糕点盒子撞了翻,口里还嚷着,大家伙可别听信他们的话,我看他们是要去派救兵,再做个官官相护。

到那会,哪里还有我们说话的余地!这厢推推嚷嚷的,谢亭这处自是听到了,外头随侍正好来禀了这事。

谢亭撩了半边帘子,她仍戴着帷帽,这样看去便瞧得那头乱的很。

她眉一拢,与随侍说起来,你马上回去,与父亲告了这事,再派些人来。

那随侍自是拱手道是,立马翻身上马,往城里去了。

谢亭便与谢母说道,那人死的蹊跷,这事看着也不简单。

谢母也点了头,她想的要远些,一面是让车夫先驾马撤去。

那兄弟几人瞧得这幅模样,哪里肯让她们走。

这厢正是僵持不下时...等那随侍到乌衣巷的时候,王璋的马车正停在王家门外。

王璋是识的他的,他正下马车,瞧他这副模样还调笑了一回,你骑这么快,不怕撞了人。

那随侍见王璋,是先把马绳一拉,与王璋拱手说道,冒犯大人了,只是家中夫人与小姐尚还被困在香山脚下,等事完,再向大人请罪。

他这话说完,又一拱手,继续往前去了。

王璋仿佛没听清一般,问了句随侍,他刚才说什么?是说谢夫人与谢小姐,被困在香山...那随侍话还没说完,便瞧见他家少爷已翻身上了马,你去叫人,让他们马上来香山。

他这话说完,马便已经驾了出去,王璋一手牵着马绳,面色铁青,抿着嘴唇。

他倒是要看看,是哪个混蛋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徐修这厢是坐在马车里,马车正转进乌衣巷。

他眼一瞥,便瞧见王璋骑着马面色冷然,速度很快。

青武看了他一眼,徐修摇了摇头,落了帘子,淡淡一句,不必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