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生纺织厂花 > 第102章 心如明镜

第102章 心如明镜

2025-04-01 16:27:21

如意饭店是西横街上新开的一家私人饭店, 门面不算大,夫妻二人打理, 有两三位年轻服务员,饭菜精致,价格也合理。

何小曼不想把事情搞得太隆重,也不愿意太简陋, 便挑了这么个不张扬的地方。

周晓芬一进来, 就暗赞何小曼懂分寸,这饭店透着干净利落, 很合她周晓芬的口味。

何小曼的妥贴果然是无处不在两个女人,没有要酒。

点了两三个清淡的菜,又各自泡了茶, 倒像小聚。

周厂长越来越好看了。

这衣服是大城市买的吧。

何小曼一眼就看出了衣服的尊贵, 是品牌订制, C州可没有这百年老品牌。

女人都是爱被人夸漂亮夸品位的, 周晓芬笑道:特意赶到S市的老店去订做的,多少人排队都排不到, 最好的裁缝师傅,一个月只出几件……周晓芬微微摇了摇头, 话锋一转, 只能说我和裁缝师傅非常投契,愿意帮我提前, 这才上身没多久呢。

说到这地步, 也是相当需要配合了, 何小曼当然不会那么不识趣,笑道:毕竟是周厂长才有这个面子啊,不一样的。

再说了,裁缝师傅也看人,能衬衣服的,师傅做起来也更欢喜。

以前周晓芬不这样,现在去国棉一厂当了领导,架子就难免大了,也爱听奉承话了。

这些高位陋习,真是跑都跑不掉,早晚潜移默化。

你时间宝贵,我就开门见山。

周晓芬道,你知道‘气流纺‘吧?知道。

何小曼点点头。

气流纺当然知道。

何小曼很关注新技术的发展,知道这是一种新型的纺纱技术,而国棉一厂新建成了一个气流纺车间,里面全部都是新式纺纱机……最令人叫绝的是,这个车间竟然采用空姐的标准,招聘了一批外貌靓丽、文化素质较高的女工。

当然,收入也比其他工人要高一大截。

据说目前的相亲市场上,就以国棉一厂气流纺车间的姑娘们最抢手,那可全是高颜值、高个子、高水平的三高姑娘,而且还赚的多,真正是婆婆满意,儿子喜欢 。

我们市可是纺织明星城市,在全国都是响当当拿得出手的。

气流纺车间以后专门用来接待国内外贵宾,是市里边的一张名片。

所以啊,光有漂亮的女工还不够,还需要有英语能力超强的接待人员。

这年头,漂亮姑娘不少,有文化的也不难找,但又漂亮、又有文化、英语还好的姑娘,那就是凤毛麟角了。

周晓芬很有兴趣的望着何小曼:当时你是如何接待克里斯蒂安和西蒙娜的,我可全看在眼里。

而且你不光有超强的外语能力,这一年多你在崇光棉织厂把织布车间运营的远近闻名,尤其你的四班三运转,现在在区里、在纺工局都是一项响当当的创新……周厂长,真是过奖……何小曼谦虚地说。

我不会夸大,只会实话实说。

你大概忘了,可是我力排众议把你从车间挡车工提上来的,当初邱厂长还很忐忑呢。

这倒是说的实话,当初的情景何小曼还历历在目。

现在看着周晓芬,何小曼隐隐猜到了她的来意。

的确要感谢周厂长。

何小曼说得不紧不慢。

感激的话要说,但不是现在说,现在说得过头了,很可能自己就被动了。

何小曼谨慎地望着她,等待着她的下文。

周晓芬是人精,如何看不出何小曼的用意,暗暗轻笑一声。

她可不怕何小曼精,她自认比何小曼更精,更看得懂人性。

小曼,你是人才,我是来挖人才的。

周晓芬笑吟吟地望着她。

何小曼一凛,虽然已经猜到,但听她一说出口,还是有点儿震动。

我哪里算什么人才……小曼,我不喜欢说客套话。

有些承诺,我现在就可以给你。

你过来绝对不止外语接待这一项,这种花瓶工种,我去大学生里找个外语好的学生就可以办到……周晓芬呵呵一笑,轻轻喝了一口气,观察着何小曼的反应。

何小曼端着杯子,轻轻地晃着水面,却并不说话。

气流纺车间的车间主任,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周晓芬抛出了杀手锏。

刹那间,何小曼心中激荡。

说她不动心,那是不可能的。

没有哪个姑娘会拒绝气流纺,更别说是气流纺车间的主任。

这个诱惑力真的太太太有杀伤力了。

但是,何小曼惯有的冷静又一次拯救了她。

谢谢周厂长,我想……我不愿意挪窝。

周晓芬一惊,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睁大了眼睛看着何小曼。

我在崇光棉织厂挺好的。

而且厂里刚刚新建了新的织布车间,正是需要人的时候。

面对何小曼这样的说辞,周晓芬迅速调整自己的情绪,又笑道,可要想清楚啊。

国棉一厂可是国营企业,你进来……我可以把你录用成干部。

这招杀伤力实在巨大,要是王秀珍听到,立刻就会逼着何小曼答应。

但是,王秀珍不在啊。

周厂长,你说得都对。

条件很诱惑,车间也很诱人。

国棉一厂更是市里纺织的头块牌子。

无论从哪方面,崇光棉织厂都无比与之比拟。

但人有感情。

我在这儿干了两年不到,有成长,有收获,结交了朋友,结识了令人尊敬的师长,还带出了一支四班三运转的队伍。

崇光棉织厂还可以更强大,我想和它一起强大。

国棉一厂虽好,却是我攀附它。

周厂长,真的很抱歉,也真的很感谢。

这么一说,饭都没法好好吃了,尴尬得周晓芬拎起筷子指指桌上不多的几盘菜:算了算了,也不要现在就急着回我,你再好好想想,如果想法有改变,我总归是一直欢迎你的。

工作回头再谈,咱们吃饭。

这一吃,一直到告别也没有再谈工作。

倒是周晓芬临走前郑重地看着何小曼:崇光厂现在的规模扩张得很厉害,虽然只是个区属企业,势头却超过了市里大多数的国营企业。

你若不来我们厂,我会将你视作对手,不留任何情面。

真是难得的巾幗气质。

何小曼笑道:很愿意和周厂长公平竞争。

二人微笑着握手道别,纵使空气中已弥漫着风起云涌的味道,但表面却风平浪静,温和美丽。

这个公平竞争,是何小曼的心声。

她很佩服周晓芬,能有这样的对手是一件荣光的事。

还有一层意思,双方心知肚明,却谁都不便说出口。

周晓芬想把何小曼挖到国棉一厂,既是爱才,却也是忌惮。

何小曼是利剑,放在外头,锋芒毕露让人寝食难安,收在身边,便可以给利剑加上剑鞘,可以打磨它,也可以摧毁它。

这等心思,要何小曼真是十来岁,必是难以察觉。

亏得她重生双世,这积累教她看得清利弊,也看得清得失。

这慧眼慧心,才让她选择了继续留在崇光棉织厂。

去国棉一厂,她很难短时间内突破周晓芬的高度,但留在崇光厂,她很快就可以和周晓芬直面对决。

保护,有时候也是桎梏。

何小曼心如明镜。

第二天,她将这段见面偷偷说给叶美贤听。

叶美贤倒吸一口中凉气,只觉得何小曼错过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何小曼却不以为意,反是笑得意味深长。

拎包住进宽阔的屋子,也能翻筋斗;自己亲手起个高楼,也能翻筋斗。

哪个翻起来更畅快?叶美贤笑了:你是孙猴子啊,还翻起筋斗来了。

说完,又悟出何小曼话中之意,叹道:年轻真好啊!只有年轻,才会如此雄心万丈;只有年轻,才能蔑视眼前的高山;也只有年轻,才能无惧前途漫漫。

一边忙着车间搬迁,一边紧锣密鼓地复习迎考。

科技学校举办了一次模拟考试,何小曼又是当仁不让的第一。

下课的时候,陈校长背着双手踱到走廊上。

今年这照片墙上,该添上你了。

他指着走廊上的荣誉榜,榜上每一张笑脸,都配着一个响当当的校名。

何小曼笑道:我想去的学校,不知道够不够资格上墙。

陈校长扶了扶眼镜框,有些意外:你的成绩比这上面绝大多数的人都好,不用这么谦虚。

我不是谦虚,陈校长。

何小曼很诚恳,我想考国纺大。

陈校长一愣:国纺大?这学校有点冷门,算不上如雷贯耳啊。

是啊,这类专业性很强的学校,与那些全国闻名的大名校相比,就好像演技派较之于国民偶像。

国民偶像固然吸引眼球,但何小曼更想成为实力派。

是的,和这上面的几个学校比起来,大概国民度不算高吧。

但我更重专业。

我想学习面料设计与服饰设计,国纺大在这方面是全国第一,有最好的教授团队和国内最顶尖的大师。

陈校长的眼镜片后面,罕见地放出光芒。

你对自己有如此清晰的规划,一定可以成功!这专业不好考,分数高,还得面试。

陈校长指着墙面上的空白处:只要你能考上这个学校这个专业,这个位置,就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