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生纺织厂花 > 第121章 名片

第121章 名片

2025-04-01 16:27:22

百姓的审美当然需要引导, 但他们绝非那么迟钝。

现在街上的爆炸头、□□镜、喇叭裤……这些流行从哪里来?从电影里来, 从电视里来啊!就算我们C州的纺织品一时还上不了电影电视,但是我们可以让C州的老百姓先接受,拥有高品质的地产货, 同样是当地百姓之福……何小曼尚未说完,瞿逸兴已是饶有兴味地望着她:靠你吗?若何小曼脸皮薄一点, 会以为瞿逸兴是在讽刺。

偏偏何小曼极为认真,她是真心来谈问题的,所以完全不觉得这是讽刺。

不, 我没那么大本事。

任何产品、任何行业,都不可能靠某个人的一己之力。

何小曼的语气缓慢而又坚定, S市为何要办这场发布会, 因为他们看到了市场。

国纺大为什么今年更名,因为S市看到了国纺大的潜在力量,不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行业, 注定走不远。

瞿逸兴眼睛亮亮的,炯炯有神地望向何小曼:可是我们C州没有国纺大,怎么办?你觉得,咱们有没有可能与国纺大合作?全面合作肯定有困难, 再怎么有诚意, 咱们也敌不过S市靠山吃山。

但我们可以找其中有影响力的团队开展合作,还是可行的。

瞿逸兴原本靠在椅背上的身体, 突然直了起来, 向前倾过, 郑重地望着何小曼:小何啊,你让我想起一个人。

谁?何小曼不知他为何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去年外宾去崇光厂参观,我记得当时丁副市长的儿子正在崇光厂调研,对吧?如此猝不及防人提及丁砚,何小曼心情慌乱起来:嗯,是的吧……她支支吾吾。

我最近几次和你们邱厂长聊天,他都提到丁副市长的儿子……丁砚,他叫丁砚。

何小曼终于忍不住提醒。

她实在不喜欢有人用丁副市长的儿子这几个字来称呼丁砚。

对,丁砚,是这个名字。

瞿逸兴点点头,邱厂长说,丁砚曾经给崇光厂写过一份调研报告,报告中提出了不少中肯的建议。

虽然调研时间短,还谈不上如何深入,但丁砚对于行业前景的分析,让邱厂长特别佩服。

我们总是局限在老办法老经验里,这是不行的,早晚要淘汰的。

瞿逸兴叹道:小何,你也看到今天这场发布会,S市在面料科研、服饰设计这些方面的能力已经超越了我们。

纺织服装在S市可算不上重点行业,都能有如此眼界、如此进步。

我们C州还是全国纺织的明星城市,可见不思进取有多可怕。

高校有很强的科研力量,与他们合作,可以给我们助一把好力啊!瞿局长放心,如果咱们纺工局有这个需求,我一定全力以赴为咱们C州寻求合作人才。

何小曼坚定的道。

哈哈,要的就是你这句话。

你以后可不仅仅是崇光厂的驻S市办事处,还是我们C州纺织行业的办事处,责任可不小啊!何小曼倒没觉得压力大,只是觉得颇有些不好意思:瞿局长这么寄予厚望,我倒得加紧落实办公地点了,毕竟这办事处眼下还在招待所里呢。

哦?有什么困难可以跟我说,看看能不能组织出面帮你解决。

要是别的事儿,能有组织出面是求之不得,但曾玉裳这人,从来不买组织的账,万一来个组织出面,搞不好适得其反。

还是算了吧。

谢谢瞿局长关心,地方我正在找。

办事处要么不办,要办我希望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

找个大楼,租间办公室,这不难,可我希望我们的办事处能像C州的纺织工业那样,厚重,有历史感,让人看到蕴育未来的希望。

哈哈,小何同志的确有想法。

要么不干,要干就与众不同,这是年轻人的思维。

一个行业要想永远生机勃勃,就需要你们这些年轻人的参与啊。

望着瞿逸兴充满期待的眼神,何小曼感觉到了某种幸运。

固然,她是碰到了个别极品,也经历了被陷害、被妒忌,但她更有让人羡慕的际遇。

亲和善良的父母、和睦的家庭给了她无私的支持与信任,让她完全不用担心陷入无穷尽的狗皮倒灶和家庭撕扯。

到了崇光棉织厂,又有幸遇到叶美贤这样技术精湛的师傅,遇到周晓芬这样懂得常识的上司,遇到邱勤业这样敢于开拓的领导。

这舞台是精彩而无限的,今天又有幸面对瞿逸兴。

若在去年此时,只怕还难以想象自己未满二十,就可以与C州纺工行业的掌舵人如此直面、平等地对话。

这又似乎不仅仅是幸运,还有自己的努力。

如果没有对曾玉裳的争取、如果没有对发布会的执着,如果没有敏锐的机遇感让石新源前来,这场对话就不会发生。

好好干,有机会把你调局里来。

瞿逸兴大手一挥,给何小曼指了一个光明的未来。

却把何小曼吓了一大跳。

不不,谢谢瞿局长。

何小曼赶紧推却,我不适合呆机关,就喜欢自己瞎鼓捣。

哈哈,一看就是小孩子。

瞿逸兴也不坚持,想着再怎么能干,何小曼毕竟也还太年轻,能到这个地步已经史无前例,想来对机关工作有些怵也很正常。

这么一考虑,他对何小曼就特别包容了。

我喜欢感受成就感,一件事一件事,向着目标前进,崇光棉织厂这个地方特别好,邱厂长很开明,同事们也很支持,我喜欢这样的团队。

何小曼不忘在局长面前多替崇光厂挣挣脸,批地这个事,若没有纺工局的支持,单凭邱勤业一己之力,区里也未必就那么放心地盖那个章。

来读书,就是你的目标?瞿逸兴问。

何小曼一扬下巴:来读书,是为了让我更有力量去实现目标。

这答案真是又聪明又正确,瞿逸兴不由再一次对她刮目相看。

之前崇光棉织厂提拔这么一个少年干部,他还颇有些不屑一顾,觉得这是邱勤业树典型、吸眼球的行为,现在看来,何小曼是真正当得起崇光棉织厂对她的器重。

那就加油吧!瞿逸兴鼓励她,有什么困难,欢迎来找我,无论是局里,还是我个人,都会尽力为你提供平台和空间。

谢谢瞿局长!看着何小曼灿烂的表情,瞿逸兴的心情也变得格外开朗。

邱勤业啊邱勤业,你的心思我算是猜透了,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有亮眼的名片,所以你选择了何小曼。

其实,一个城市的行业发展,何尝不是如此。

你的名片,也借来用用呗。

第二天,S市纺工局为所有兄弟城市的来宾、包括时装发布会的表演团队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在纺织厂,这群外形靓丽、身材高挑的中外模特们受到了热烈欢迎,纺织女工们纷纷跑过来,请随队带相机的同志帮自己合影留念。

而那些原本就是从纺织厂选出来的模特,不免有些衣锦还乡之感,和熟人热络地说着话。

何小曼没有跟C州的那几位在一起,昨晚上跟石新源通过电话,交流了一下近况,但眼下她还是表演模特的身份,所以也还是在模特团队里。

虽然给配了翻译,谷德求等天鹰文化的工作人员也随团参观,到底是僧多粥少,于是乎,何小曼和李紫凝两位挺身而出,成为了临时翻译官。

从纺织厂、到刺绣博物馆,又到S市最著名的景点,模特们终于有时间好好休息一下,欣赏这质朴却又怀着高远之心的都市。

她们虽然来往于世界各地,却都是第一次踏上这个神秘的东方古国,很多人都是既当工作、又当旅游来的。

有个模特带着一只宝丽来即时成像相机,是国外的时髦物件,很大方地给大家拍照。

李紫凝过来,揽住何小曼的肩,说:我们两个翻译官应该一起拍一张照片。

说着,很自然地将头倾向何小曼,很是亲热。

众模特中,何小曼与她接触也算是比较多,便投桃报李,也很热情地将秀发抵上李紫凝的肩头……没办法,到底不是专业模特,何小曼比李紫凝还是要矮小半个脑袋的。

咔嚓,美好的青春定格,一张东方面孔,一张西方面孔,笑语嫣然。

走到一个凉亭,李紫凝突然问:何,听说谷先生要签你的经纪约?何小曼没甚在意:谷先生是提了一下,不过,开玩笑的吧,我这身高当职业模特肯定是不够的。

倒也不是呢,总有例外的,最关键还是表现力。

李紫凝眨着眼睛,浅棕色的眼珠如猫咪一般媚惑诱人。

何小曼笑了笑。

李紫凝话是说得没错,但这例外,亿万人中间也未必有一个,何德何能就是你何小曼?现在国内还没有专业模特,自己172的身高也许还能凑合,但她何小曼要的,难道就是凑合吗?当然不是。

此地人才济济,只是万物苏醒,一切皆还慵懒,何小曼不过仗着多活一世,比旁人醒得早一些,万万不能就以为自己十项全能,便可以将所有蛋糕都收入囊中。

蛋糕也是会坏的。

做人要清醒。

今日的光彩夺目,不过是过眼云烟。

她要的是长久的舞台,可以舞到她穿越而来的那个年代。

她好生向往,就这么再过三十,真的会抵达自己的来处吗?面对李紫凝的好意,何小曼浅浅一笑:我有学业、有工作,这次来走台只是玩票罢了,没想过往这上面发展。

玩票?什么意思?李紫凝又眨眨眼睛。

哈哈,就是闲来无事打个临工的意思。

何小曼笑出声来,忘记李紫凝到底只是半个华人,能说到这个地步已是很难能可贵,再让人家理解玩票,也太为难人家了。

哦,原来是这样……李紫凝晃着脑袋,样子还挺可爱。

晃了几下,还是觉得有话要说,又问:就算萧泽言来请你,你也不签约吗?萧泽言?何小曼就更惊讶了,他不就是公子哥儿来看看热闹的吗?他怎么会来请我?李紫凝扭着手指头:谷经理说你们早就认识啊,你们不是好朋友吗?好朋友……噗!何小曼笑出声来,谁和他好朋友啊。

早就认识是不错,但从来不是什么好朋友。

这个谷德求,真会乱猜。

李紫凝如释重负:原来是这样,那就好!咦,这不大对,何小曼斜眼望着她:好什么?我看他老是朝你看,还以为他喜欢你。

不是就最好了,我倒是很喜欢他,这样我就可以大胆地追他了。

咳咳咳!何小曼吓得被自己的口水给呛到,咳咳咳……你可别吓我,他看我大概是在盘算什么损我!咳咳咳……安娜,你可别想不开,他有什么好,你要……咳咳……你要喜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