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生纺织厂花 > 第146章 暗流涌动

第146章 暗流涌动

2025-04-01 16:27:23

汤丹被迅速叫回了S市。

为了避免沿街的布置搞得太商业化, 何小曼还是费了不少脑筋。

既然是办事处, 也得有明确的标志, 总不能让过来洽淡业务的客户连个地方都摸不到吧?还好,崇光棉织厂的名字还挺好听的。

小院的大铁门外边, 是一块沿街的空地, 何小曼请了工人, 在门口砌了个小花坛, 种上花草,又立了一块造型很漂亮的石头, 上面写了烫金的隶书大字:崇光。

名字有文化真是沾光啊!如此一来,要找地方的,一看石碑就懂了;而路人,却只会觉得这是一处小小的风景, 而这石碑也毫不违和,甚至透出隐隐的秀雅端庄之感。

东楼本身装修得很宜居, 何小曼和汤丹一人挑了一间房当宿舍,条件比起之前的招待所简直是好到不能再好。

一切筹划好之后,后续的装修和筹备,就扔给了汤丹,何小曼忙着和学校敲定毕业设计展去了。

她带着导师和搞毕业设计的学生们去了一趟崇光厂, 先是参观一圈, 让他们对厂里有个初步的认识, 接下来的重要工作就是将厂里所有能生产的面料类型都展示给师生们。

而本次服装设计毕业发布会, 也是崇光棉织厂的产品发布会, 所以一切的设计,都必须尽量突出丝路品牌的面料。

好在,牛仔面料正是刚刚开始流行,学生们跃跃欲试,都觉得自己一定能设计出与国际接轨的最漂亮的休闲装。

师生们在会议室热情高涨地讨论初步设想的时候,邱勤业把何小曼叫了出去。

展台的事联系得怎么样了?我已经委托天鹰文化公司负责处理。

他们特区也有分公司,接了好几家国贸会的展台设计任务,下周会有设计初稿,到时候传真过来给您过目。

听她安排得这样周全,邱勤业很是满意,点头道:不错,效率很高。

展台一定要争取面积大的、位置好的,必要时可以让他们动用一些关系,需要公关费用的话,也别客气。

何小曼笑道:公关这种事,香江人本来就最拿手,既然是与他们签了合同,他们自己会去公关,倒不用我们另外出钱的。

至于面积和位置,我跟他们签合同的时候都已经注明,达不到要求就算他们毁约,是要赔钱的。

哈哈,平常看你整天和和气气,也是翻脸不认人啊。

邱勤业大笑。

桥归桥、路归路。

笑归笑,翻脸归翻脸么。

都是公事,香江人最是职业了,谈判桌上争到面红耳赤,出了会议室还是可以称兄道弟勾肩搭背。

听了何小曼的解释,邱勤业觉得新鲜之余,倒也很欣赏这种公事公办的作风。

只是这风还没有吹到内地,内地办事,还是交杂着太多台面之下的东西。

比如他今天听到的一个很不愉快的消息。

小曼,有个事我不太痛快,讲你听听,该怎么解决。

不知不觉间,邱勤业已将何小曼当成了崇光厂的头号智囊。

邱厂长太客气,原本就该为您分忧的。

何小曼很会说话。

自从我们把参加特贸会的申请交上去,上头很支持,但是麻烦也来了,市里的意思要联合组成商贸团……何小曼扬眉:我们是独立代表团,展台和设计会展的场地都落实好了啊!这个是无妨,市里不会干涉。

问题是,国棉一厂有样学样,立刻把我们的招数学了去。

周晓芬去市里搞了我们的申请来看,听说也去特区找公司订展台。

这不是跟我们打擂台对着干嘛!对于周晓芬,邱勤业是太了解了。

她也是个相当时髦的人,只是脑子还没有何小曼这么活络,可能是因为年龄的关系,想出来的招不够创新。

但这并不代表周晓芬就不善于学习。

她太善于学习了,而且因为国棉一厂本身的行业龙头地位,她在市里也相当吃得开,弄点别人的资料来看看,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何小曼突然想起曾经的某一天,在那个不起眼的小饭店里,周晓芬向自己发出邀请,遭到婉拒后,她曾经说过,以后会和何小曼堂堂正正地正面交锋。

这回,怕就是头一次正式交锋了吧。

略一思忖,何小曼道:邱厂长,这也不用太担心。

鱼有鱼路,虾有虾道。

特贸会上的纺织品展台也一定不止我们一家,我们主打的是牛仔布和卡其布,他们国棉一厂主打的却是平布和的确良。

大家各自敞开大门,凭自己本事吸引客户。

再说了,他们就算能弄到展台,也弄不了发布会。

哦,为什么?邱勤业不解。

因为发布会必须要有场地,整个特贸会期间,会展场地的发布厅都已经排满,国棉一厂不可能再挤一场发布会进去。

这是她和谷德求在商量排期的时候得到的讯息,原本只是听听就罢,现在想想倒是很重要的讯息。

邱勤业还是不放心:周晓芬这个人能量很大,我担心到时候她也搞什么出其不意,把我们发布会的风头给抢走。

邱厂长怎么这么忌惮国棉一厂啊?何小曼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

邱勤业脸色阴晴不定,半晌才道:市里有风声,对于不.良资产有可能要调整。

东方印染厂连续亏损好几年了,市里有意在纺织企业里找一家接盘。

国棉一厂胃口大,早就瞧准了这块肉。

崇光厂胜算不大啊。

原来还有这茬!真是和邱勤业这么多次谈话,从来没听他提起过,够老谋深算啊。

不过,何小曼也是有些不明白,既然东方印染厂连年亏损,邱勤业干嘛还要惦记?崇光厂这两年发展够快了,万一弄个烫山芋在手里,极易摔个大跟头。

东方印染厂?既然效益不好,不怕拖累我们崇光厂吗?邱勤业才不会打没把握的仗,踱了两步,叉了叉腰,站定:我跟丁副市长侧面了解过,东方印染厂负担重,不管是谁接盘,市里在各方面都会给予优惠政策,比如税收、比如批地、比如不.良资产的剥离和人员安置。

原来如此!邱勤业向来不做赔本买卖啊!何小曼突然心中一动,笑道:只怕您也是看中了东方印染厂的国营身份吧。

哈哈!竟然被一个小丫头看穿,虽然是何小曼,邱勤业也还是觉得有些没面子,这就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

嗯,不用说得太明白。

事情已经合情合理。

对于崇光厂来说,需要一个更亮眼的身份。

虽然在何小曼看来,什么国营,什么集体,数年后只要能争取到上市,都不是问题。

但现在的邱勤业,一定是很在乎的。

不光是崇光厂可以借此上一个台阶,借着东方印染厂的身份,摇身一变变得可以在市里有话语权,就是邱勤业本身,这行政编制也完全不同了。

无利不起早。

这就是人性啊!总之,这回不想让国棉一厂抢了风头。

而且商贸团是丁副市长带队,我们崇光厂一定要表现得最出现、最有成绩、最受好评。

这样在东方印染厂的争夺中才能处于有利地位。

望着邱勤业一脸的势在必得,何小曼陡然觉得肩上的份量又重了些。

这些事,他有没有跟徐沧海讲过?有没有跟石新源讲过?想必是没有。

崇光厂从来都是邱勤业的一言堂。

在这个一言堂里,唯一还能大声说话的,也只有何小曼了。

邱厂长你放心吧,我们的杀手锏也不是只有一个发布会。

回头我和谷经理再策划些其他活动,这些就不需要申请了,免得到时候再让国棉一厂学了去。

务必全面开花,硕果累累。

邱勤业眼光炯炯:有把握?有把握。

何小曼回答得稳稳的。

她从来都不是害怕压力的人。

压力只会让她更有战争力,绝对压不垮她。

见邱勤业点点头,何小曼突然又道:从中旬开始,有意向的合同就不签了吧。

邱勤业一愣:为什么?最近订单还不少呢。

何小曼微微一笑:都放到特贸会上去签,这样成绩单才会亮眼。

而且,邱厂长不想让客户们看看我们的发布会吗?对啊!要论牛仔布和卡其布,现在还真找不到比崇光厂更优秀的生产厂家,客户是不怕跑的,都放到特贸会上去签,那就是实打实的成绩。

而且还能邀请客户来参加发布会,给发布会壮声势助威,真是一举几得啊。

邱勤业突然又想到了那个词:双赢。

他真是太爱这个概念了。

事半功倍,说的就是这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