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果然如约而至, 这雨要么不下,一下就跟牙牙学语的稚童一般, 缠个没完没了。
白天的时候,王秀珍和姚家姆妈牵头,另外几位珍珠弄的姆妈打下手,赶制着新接的订单, 大半都是何小曼设计的今夏主打款。
何小曼深觉时间太不够用, 跑了好几家绸布店,百年老店都是爱搭不理, 倒是一家祖传的小店,叫恒昌绸布店,到如今的主人手里, 守着小小的门面, 难以跟已归国营的百年老店们抗衡, 一见有人主动前来, 而且还是近来城里声誉鹊起的珍珠弄私人订制,店主很是殷勤, 不仅给了最优惠的价格,而且不厌其烦, 尽量帮何小曼寻觅她需要的面料, 很是动足脑筋。
有了恒昌绸布店的合作,何小曼在选面料上总算是省心, 不用再一家一家地跑。
眼见着一件又一件美好的连衣裙从珍珠弄走上古城的街头, 甚至偶尔何小曼上街, 还会迎面而来看到自己的手笔,那份满足既让人欣慰,又是深深的鞭策。
联系好的翻建施工队队长,在某天下着大雨的时候来了珍珠弄,跟王秀珍翻了黄历,看了天气预报,总算是敲定了施工的时间。
七月六日开工,正值盛夏,热是热了点,但能赶在施工旺季的九十月前完工,施工队还是很乐意在淡季接个活儿。
凌家姆妈见到王秀珍带着施工队长站在外面比比划划,很想偷听他们到底在讲什么。
于是她忙得不得了,一会儿出来扔垃圾,一会儿出来冲地,一会儿出来买冰棍——其实她牙不好,不能吃冰棍,一吃就酸得掉眼泪,但为了能偷听些机密情报,凌家姆妈豁出去了。
别说,还真让她听了个大概。
何家要翻建二层楼!这真把凌家姆妈气了个半死。
虽然弄口的林家因为出了个电子局的科长,当了一段时间的暴发户,但追溯到上一代,凌家才是珍珠弄的大户人家!哪怕时值今日,凌家也是珍珠弄少有的二层建筑,而且门口的水门汀地面能停两辆车!两辆自行车!不顾烈日炎炎,凌家姆妈站在门口,追今抚昔,顺带目测着两家的面积。
当然,目前为止,凌家的房子还是要霸气很多,但是,她要准备儿子结婚,装修促新、添置大件,订酒席,付彩礼,就得花不少钱了,哪还有钱再翻建。
但如果不翻建,何家就很有可能在翻建了二层之后,成为珍珠弄新的大户人家。
凌家姆妈望着何家的三间门面,这要翻建起来,面积就和自己家持平了啊!而且何家屋后还有个废弃的天井,如果何家财力雄厚,能把天井也搭建起来……乖乖不得了,何家就会变成珍珠弄最醒目的建筑了!这不能忍!何玉华回家的时候,正好就看到凌家姆妈对着何家的房子在念念有词,何玉华立刻就开启嘲讽模式。
凌家姆妈,你开光开错人家了吧。
这么法力深厚,对着自家房子念经去啊,我们小户人家,不劳烦你普照的喽。
凌家姆妈正琢磨得出神,被何玉华一通损,吓了一跳。
呸地啐了一口,悻悻地回了家。
哟,开光还带音效啊,凌家姆妈水平越来越高了。
人家观音菩萨洒甘露,你倒好,吐口水。
真是猢孙唱大戏,学都学不像啊。
这大嗓门飘出去好几里地,整个珍珠弄都听见了,臊得凌家姆妈从窗口伸出脑袋:就你能,这么能你洒甘露啊,一张嘴毒成这个样子,不积德小心下辈子不得好死!哈哈,凌家姆妈管好这辈子吧,好歹也是有本事开光的人,这么诅咒才叫缺德啊!砰,凌家姆妈重重地将窗户关上,想表达自己最后的愤怒。
哪知道窗户不太牢,用力又太大,咣当一声,把玻璃给震碎了。
顿时弄堂里四面八方都传来哄笑声。
何玉华挑挑眉,围观群众的水平真是越来越高了,都不用到现场,四面八方各种角度都能看热闹,厉害啊。
拍拍手,带着胜利的喜悦进屋。
只有凌家姆妈气得在家又是跺脚又是呲牙,恨不得把何玉华一撕两半才好。
晚饭的时候,何玉华倒是沉下心来:隔壁凌家不是要娶儿媳妇了嘛,怎么凌家姆妈成天对着我们家房子发呆,这是安什么心啊?何小曼嚼着香喷喷的新米饭,许久没说话。
半晌才道:凌家不会安生,到时候家里翻建房子,只留妈一个人,怕是对付不过来啊。
何立华有些为难:我们都要上班,虽然可以请假,但翻建时间那么长,我们也请不了那么多假啊。
何玉华也愁:哎,别提了,我和王欣也不可能。
王欣借调去了局里,本来就有人说三道四呢。
要不是一把手敲定了,只怕就会被人翻盘。
不是吧,都张榜公布还会翻盘啊?王秀珍叫道。
妈,你不懂。
张榜公布是个程序,严格来说,公示时间就是可以各方提意见的。
得过了公示期,拿到房子钥匙,才算是尘埃落定。
何小曼给她解释。
那这房子,还不定是谁的?王秀珍脱口而出,惹来何玉华老大不高兴的一个白眼。
嫂子,能不能说点吉利的!何小曼却是展不开的眉头:我觉得吧,妈说得虽然不吉利,但还真不是没可能。
不说别的,弄口的林清肯定会知道吧,她要回来一嚼舌.头,有些红眼病指不定就会借题发挥,说咱们家要翻建,你可以把家里当婚房云云。
虽然不见得能翻盘,但恶心人啊!何玉华目瞪口呆:王欣也这么说,还被我骂了。
现在连小曼也这么说,我倒着急了。
要不……咱们再缓缓?何立华试探着问,等你拿到房子钥匙,咱们再翻建,这样行不?咱们不应该被这些人牵着鼻子走。
何小曼缓缓的道:我想了想,有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什么办法?三个人齐声急问。
爸爸快去给叔叔打电话。
叔叔这都几年没回了,探亲假应该积了不少,让叔叔回来探亲吧。
何立华双眼一亮:真是好主意!让献华回来,正好可以主持翻建事宜,有个男人在家坐镇,旁人也不敢欺负。
而且……献华也是不容易,因为家里地方小,玉华又长大了,他回来都没个地方能安顿,所以才一直呆在部队。
要是屋子翻建了,献华也有个蹲身之处了。
说着说着,何立华都有些哽咽了。
何玉华一拍桌子:对,让三哥回来!我倒要看看,到时候还有谁敢说三道四,我们何家为三哥翻个房子都不行了么?王秀珍也叹道:还是小曼想得周到。
献华在部队都呆了快十年了,早晚要转业回家。
再说上回他寄了三百块回家,这翻建房子也有献华的贡献呢,也是该考虑回来找对象结婚了。
一看全家人都没有异议,何立华吃完饭半点都没耽误,立刻就跑到街对面的公用电话那儿给何献华打电话。
过了好一会儿,何立华喜滋滋地回来了:说定了,献华马上就去打申请,说翻建房子是大事儿,怎么也要回来帮忙的。
又搓着手:几年没见到献华,也不知他现在什么样了。
何玉华笑道:能什么样啊,三哥不是每年都寄照片回来嘛,就是越来越英俊潇洒了呗。
去的时候还是小毛孩,现在成大小伙子了。
这还没见着人呢,光想想,何立华就差点泪眼婆娑:我一说家里要开工了,献华在电话那头激动得要跳起来,说回来总算有地方住了。
都是我这个当大哥的不称职,这么多年,愣是没让这个家富裕起来。
何小曼却走过去,拉住父亲的手:爸,你或许没给这个家挣多少钱。
但你给这个家很多财富,一个心直口快的嬢嬢,一个贤惠善良的妈妈。
挣很多很多的钱,其实不难,难的是我们家里所有人都能心往一处使,用正当的方式致富。
良好的家风,才是我们家最大的财富。
家里的人都望着何小曼,震动于她说的这番话。
何立华欣慰地拍了拍女儿的手,女儿大了,他已经不好意思像小时候那样亲昵地抱她。
有了财富,还要懂得发挥财富的作用。
以前我太迂,幸好我们有小曼。
老天对何家不薄啊!家和万事兴,曾经是他一直挂在嘴上的话。
可直到何小曼成长,才真正将这句话领会。
等翻好了房子,终于可以把淑华一家子也叫回来玩玩了。
王秀珍道。
何淑华是老二,嫁得远,平常只有过年时候才会走动,何小曼这一年多,也只在春节的时候见过这个二嬢嬢。
但何小曼相信,只要何家越来越兴旺,凝聚力就会越来越强。
翻建个房子并非终点,这只是何家兴旺的一个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