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印刷厂的生产热火朝天, 不仅工人分了两班在加班加点,连史培军的父母都在帮忙看着生产。
见何小曼过来, 史妈眉开眼笑。
我们小军能有你这么个同学,真是前世修来的福气。
史妈拉着何小曼的手进了办公室,还给她倒了杯水,急得何小曼赶紧说不要不要, 怎么好意思让长辈给自己倒水。
无奈抢不过史妈。
就算抢得过, 何小曼也不敢猛抢,热水瓶不好玩啊。
谢谢阿姨。
何小曼接过水, 还挺烫,没有马上喝,我平常工作忙, 也不怎么过来, 老是麻烦你们过来照应, 真是不好意思。
史妈做了多年街道, 又跟着史爸见过不少世面,为人颇是爽朗, 挥手笑道:我下了班反正也没事。
我又做了多年的会计,小军连个书都读不好, 怕他不会算账, 我就过来帮忙平平账。
史培军正好进来,一听这话, 叫道:还是不是亲妈了, 这么说你儿子。
我算账灵得很好吧, 是你老不放心。
又笑嘻嘻地对何小曼道:我妈整天夸你,夸完就嫌弃我,你才是她亲生的吧!哪个孩子不是被亲妈嫌弃大的,不嫌弃就不是亲妈。
知道我妈嫌弃我什么吗?何小曼笑道。
史妈奇了:你又能干又聪明,还有什么可嫌弃的?我妈嫌弃我生得高,说每回给我做新衣裳都比别人浪费布料!哈哈哈哈——史培军仰天大笑,一样一样的啊。
我妈还嫌我脸大,说我浪费她的雪花膏!咦!何小曼撇嘴,你还涂雪花膏啊,嫌弃!哈哈,看吧,小曼也嫌弃你。
史妈开心得什么的。
只有史培军觉得哪里不对,愣愣地挠了挠头:妈,你笑这么开心干嘛,不觉得她在占我便宜吗?呃……哈哈哈哈!史妈顿时反应过来,办公室里爆出一阵笑声。
开开心心闲聊了一会儿,史妈知道何小曼过来应该是有事要谈,很识趣地和史爸告辞而去。
真是辛苦叔叔阿姨了,我家还有一摊子事儿,完全帮不上忙,多亏你们一家在打理这个小厂。
何小曼真诚地说道。
史培军道:听你这么说,我倒放心了。
我父母经常过来,我还担心你有想法,觉得他们干预太多呢。
不不不。
何小曼连忙表明态度,当初咱们合伙的时候就说好的,我不参与生产管理。
像现在这样的情况,应该给你和你父母都开工资才对,我断断没意见的。
这些先不说了,咱们培优厂发展势头这么好,也不急着考虑这些。
等做大了,实力雄厚了,我们两家都得益对吧。
史培军眼光也长远。
又道:我妈说了,你虽然不常来,但你点子多,脑子灵,关键时候能四两拨千金,这可是无价之宝。
要不是你想到这生财之道,我还在印刷厂当我的小青工呢。
呵,现在就不是小青工啦?史培军有些得意:现在我出去,人家喊我史经理。
噗!何小曼笑出声来。
也难怪史培军开心,这年头叫经理的还很少,听上去特别洋气高端,而且还是个不满十八岁的经理,多了不得啊。
史经理别飘,咱们好好发展厂子,把专利申请下来,以后你就是史总、史老板。
听了何小曼这话,史培军热血沸腾、狠狠点头。
恨不得把每一句都写下来,裱上金边相框挂起来才好。
我绝对不飘,认真着呢。
对了小曼,咱们厂运行几个月,也赚了不少钱,你看这钱怎么花?史培军生产虽然抓得好,大事总还是习惯听何小曼的。
何小曼心中一动,这也是她今天前来的目的之一。
赚了多少?何小曼问道。
去除工人工资,一共赚了3700元。
3700!何小曼倒吸一口凉气。
她知道印刷厂赚钱,却没想到短短三个月,竟然赚了这么多!不过,短暂的欣喜过后,何小曼冷静下来。
她脑子很清醒,利润能这么高,是因为厂房不要钱。
如果要自己出去找厂房租用,费用可观,利润一下子就会变薄很多。
是啊,咱们分红吧。
辛苦了这么久,也该慰劳慰劳自己。
这个提议,何小曼完全不反对。
生产了几个月了,也是该提成点。
而她今天也正是为此而来。
史培军主动提出,正中下怀。
史培军掏了钥匙,打开办公室的铁柜,拿了一叠钱出来:一千,拿着!何小曼一惊:我不要这么多。
我们赚了3700啊,一人分一千,还有1700呢。
史培军满不在乎。
这不行。
办厂子要未雨绸缪,账上留点钱,万一以后要扩大经营,也容易啊。
何小曼看看史培军:设备到底是二手的,你得有维修预算。
而且以后也不可能一直用这个免费仓库当厂房。
一开始好说,时间长了,旁人就会说三道四,对你妈也没好处。
史培军叹道:何小曼啊,你想得的确周全。
我也跟我妈说了,头半年不付房租,可以算是扶持,她在街道也好说,但往后经营形势好了,再不付房租就说不过去。
而且……而且你又看中了隔壁仓库是吧?何小曼一眼看穿他。
哈哈,你太了解我了。
史培军大笑,我打算再添两台机器,扩大生产。
何小曼却有点愁:专利申请不下来,终究不敢太盲目。
还好我们当初起家没花费太多,但扩大的话,咱们就要对工人负责了。
要谨慎。
史培军笑得意味深长:你太忙了,专利这事我去跑吧。
你?你还是抓生产吧,跑专利不是你强项啊。
我时间多,不是强项可以学。
我还不信跑不下来,资料都在你那儿吧,明天晚上我去你家拿。
何小曼有点懵。
史培军变化有点大啊,以前知道他敢创业,没想到这么专业的东西他也敢下手了啊。
走的时候,她将一千块一分为二:这回就分这么多。
咱们一人五百,剩2700比较稳当。
专利跑下来,果断扩大经营,咱给街道付房租,争取把培优印刷厂办成街道的重点企业。
这是个体户啊,还能当重点?史培军想都不敢想。
个体户怎么了,也可以发展壮大嘛。
以后叫个私经济,会非常活跃。
你史经理就是第一批吃到螃蟹的人啊。
从史培军那儿拿了五百块分红,何小曼回家给王秀珍。
妈,这五百块是我那印刷厂里分的红,你收好。
把咱们翻建房屋的预算提升一下,三叔说的那个瓷砖,咱们也可以考虑嘛。
这世界,最大面额的钞票还是十块,500块也够王秀珍数一会儿了。
数完她长叹一声:我这个法人代表当得舒服啊。
不用干活,还有钱拿。
又忧心忡忡地对何小曼道,这印刷厂赚得比我和姚家姆妈做衣服要多啊,你要是太累,顾不过来,你就以印刷厂为重吧。
何小曼摇摇头:印刷厂毕竟是合伙的。
私人订制的衣裳才是我们自家的。
而且,这是两个不同的方向,完全不矛盾的。
印刷厂能挣钱,但难以竖立品牌。
私人订制才是竖品牌的项目。
王秀珍这才明白,敢情女儿的目标好远大。
她是要名利双收啊!第二天家里人都上了班,翻建继续进行。
何献华想叫上王秀珍一起去看瓷砖。
自从知道何小曼现在十分出息、而且还在自己合伙的印刷厂拿了500元分红之后,何献华对翻建房子这事儿热情更甚了。
我今天没空啊,还要给匠人做午饭呢。
王秀珍坐在门口摘菜,一边监督着匠人干活。
这年头,请匠人来家里做工,主人家都必须服务后勤,跟后世的方式完全不同。
邻居窗户口,姚家姆妈支愣起了耳朵。
瓷砖?就是那种城里刚刚造的高档商场和宾馆才用的瓷砖?好看是好看,可私人装修基本用不到啊。
除非何家想把浴室改造成豪华宾馆那个样子!凌家都只有空荡荡刷了白色墙壁的房屋,没有豪华装修呢。
凌家怎么会服气!趁着王秀珍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凌家姆妈出来了,阴阳怪气地说:何家姆妈,有个事跟你谈谈的喽。
什么事,凌家姆妈?虽是料到不怀好意,王秀珍也伸手不打笑脸人,只认真地问她。
我家二楼朝东有个窗户。
我倒要问问,你家二楼要是建起来,我家窗户怎么办呀?能怎么办,都是搭着墙建的,中间又没有弄堂。
你的窗户肯定是要被遮上的呗。
王秀珍跟着何小曼和何玉华挺了一年多腰杆,斗争经验也丰富了不少,当即假装没听懂,眨眨眼睛道:我家造我家的房子,怎么管得到你家的窗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