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生纺织厂花 > 第89章 邻里公约

第89章 邻里公约

2025-04-01 16:27:21

对于凌家提出的问题, 王秀珍倒有点为难了。

等何献华一回来,她就跟小叔子说了窗户的事。

何献华部队里呆了这么多年, 回到地方上,和人打成一片是没问题,但邻里之间真有现实问题,一时也拿不出什么建设性的主张。

既是联排搭了墙的房子, 也没有再保留窗户的道理吧?何献华有些不确定, 一层不就没东边窗户嘛,怎么二层就一定要保留?再说了, 他们没东边窗户,我们还没西边窗户呢……说话间,就看到凌家姆妈搬了个凳子往大门外一坐, 面向翻建工地, 这是要监工的意思啊!我跟你们说, 你们造房子我不管, 但不能动我家窗子,谁要动一下, 我跟你们没完!施工队长一见这阵仗,也太熟悉了, 他们常年在各处建房子, 这种邻里矛盾见得多了。

当即停了手,从屋面下来, 问王秀珍:你看这怎么办?王秀珍问:队长, 一般你们以往遇到这样的事都是怎么办的?两家协调, 总有一方会让步,协调好我们再开工,免得返工。

队长望望两家形势,又道,不过经常协商协商就打起来了。

我看你家人多,也不见得吃亏。

何献华当即就愣了:打起来?王秀珍立刻道:不行,我家献华是解放军,绝不能打架。

队长抿了抿嘴道:那就只好去劝说了。

不过,我看这个女人劝不动。

何献华道:先不管,反正一时也搭不到她家窗户,先干别的,我们好好想想办法。

嗯,她爱坐,就让她坐着吧。

王秀珍道。

于是队长又回到屋面上继续带着施工队干活。

七月的天,坐在太阳下可不是好玩的。

王秀珍也只敢在阴凉地方摘摘菜或者坐着监监工,哪有像凌家姆妈那样坐在正中央的。

果然,也就坐了半个多小时,她就受不住了。

好在家里还有个不上班的儿子呢。

凌水成的人生,大部分时间不是在睡觉,就是在思考。

坐在大太阳下也不影响他思考,于是被凌家姆妈抓了壮丁,换了她,继续在家门口坐着,眼睛定定地望着斜上方45度角自家东边窗户所在,脑子里又开始抄袭中外著名诗人。

母子二人轮流看窗户,一直看到日落西山,施工队收工,这才悻悻地回家。

晚上何立华回来,王秀珍立刻向一家之主汇报。

何立华眉头一皱:这倒难办,谁让人家先开了窗,再堵上的确是有点儿闹心。

不过,既然我家也要翻二层,她家也没有再留窗的道理。

想了想:小曼,你看这事儿怎么办?所以啊,何玉华能吵,何献华能哄,何立华最大的贡献就是能生。

何小曼今天在车间里跟着几个老师傅试织牛仔布,累得半死。

一边喝着冬瓜排骨汤,一边道:让我脑子休息十分钟啊,吃完饭再说。

吃过晚饭,何玉华和王欣也来了,最近何玉华要么提前回来做饭,要么就和王欣在单位食堂吃了再回来,尽量给家里减轻点负担。

一听凌家又作妖,何玉华当场就要撸袖子:这是我不在家,又想欺负人了吧。

现在就去拔她家气门芯!笑得王欣当即就将她拉住:玉华,咱要智斗。

何小曼定定心心收拾了桌上的碗筷,然后招呼了一家人坐下来:论打架,咱家也不吃亏。

不过,爸爸辛辛苦苦在弄堂里竖起来的权威,不能让打架给毁了。

姑夫说得对,咱们要以理服人。

自从何玉华和王欣领了证,何小曼称呼王欣就改了口。

凌家跟咱家这是有旧怨吧?何献华不知道何玉华跟凌家儿子曾经有过的那段不愉快,但从凌家的态度,他嗅到了不寻常。

王秀珍不想在王欣面前提那些不愉快,道:一个弄堂口的林家,觉得自己家有钱,总说咱们家是穷酸;一个西隔壁的凌家,总觉得自己家是珍珠弄的大户,看不得别人也过点儿好日子。

何小曼淡淡一笑:心胸不宽阔,衰败也是必然。

一抬眉:三叔,你哄遍整条弄堂的功夫,得拿出来用用了。

随时可以用,说吧,怎么用。

何献华拍着胸膛。

我最近车间里在织新品种,不好请假,拜托三叔带上翻建房屋的批文,去一趟居委会寻求调解。

面对面谈不拢,有必要请居委会出面。

何献华瞪大眼睛:小曼你这话说得不对啊,这也是三叔的家,怎么能叫拜托,这是三叔该做的啊!明天就去!何立华点头:的确,自己没法解决的事情,还是要通过正规途径解决。

是的,居委会要是调解不了,还可以走法律层面。

不过,我想不至于到那一步。

何小曼转头望王秀珍:妈,这几天家里施工,除了那几家酸货,其他邻居们是什么反应?都羡慕呢!而且姚家姆妈啊,蒋家姆妈啊,好几家都很关心,天天来看进度,看那样子,心里是动心思了,也想翻建呢。

去年普涨了工资,大家手里都有些闲钱了,谁不想把家里地盘弄大点啊。

何小曼抿嘴一笑:这就好办了。

我有个主意,索性这回让居委会牵头,给珍珠弄开个大会,拟个珍珠弄翻建房屋的公约,各家签字。

何献华眼睛一亮:公约?这个有意思。

王欣也道:虽是兴师动众了点,但对所有弄堂里的人家来说,这是好事。

居委会也会乐见的,否则日后珍珠弄一定会矛盾不断。

哪家不签,我就堵门口去骂,骂到他们不敢不签。

何玉华又撸袖子,把大伙儿都逗笑了。

不用你骂,现在有三叔,人家哄的功夫可好了。

何小曼笑道,更何况,这不是哪家不签就不生效了。

王欣点头道:是的,居委会牵头的人心里会有数的。

法律上这种公约并非100%签约才生效,超过一定比例的居民签约,应该就有法律效力了。

对,我们依法办事!何立华兴奋得站了起来。

何献华的胸膛拍得都快凹进去了:小曼你放心吧。

你是家里的军师,我就是家里的……想了半天,气势弱了下来:怎么觉得只有用‘走狗‘最贴切……全家哄堂大笑,何玉华笑得滚在了王欣身上。

第二天,何献华真的去跑了居委会,回来就叹道:以后谁说居委会都是大妈,我就跟谁急!最近因为何家翻建,姚家姆妈接的活也少了,没事就在何家坐着帮忙。

听了这话,接道:去了趟居委会感慨还挺多啊。

又跟王秀珍道:早上你说的事,我肯定支持你。

别看我家丫头现在是不怎么回来,但以后生了孩子,少不得回娘家住,我倒也动了翻建的心思。

王秀珍望望四周,压低声音道:你也知道,我家小曼最有眼光最有远见的。

她都说了,趁着现在土地管理还不紧,能翻建就赶紧翻建。

咱们珍珠弄这地段,市中心啊,早晚寸土寸金。

对,这回我也赞同小曼。

就是这个道理。

姚家姆妈一拍手,所以说啊,你家这一起头,弄堂里动心思的人就多了。

昨天我还听到里头的刘家在商量去姑娘家借钱,肯定也是想改建房子了。

王秀珍声音压得更低了:你要真有这心思,宜早不宜迟,我家这个施工队是建筑公司淡季出来接私活的,便宜,工人技术好又牢靠。

你跟队长商量商量,直接把你家也接下来,前后搭手一起做,他们也合算呀。

姚家姆妈有些讪讪:翻建也不是小钱,一下子哪凑得出来,等你家下来看吧,一共要花多少,我再合计。

王秀珍是感念姚家姆妈的。

没有老姚介绍小曼进崇光棉织厂,哪有现在的小何主任。

虽说自身能力超群是一方面,但人家当时伸出援手的情份,还是要念的。

更何况,要在珍珠弄搞翻建公约,何家需要支持者,尤其需要坚定支持者,姚家跟何家关系亲厚,当然要互帮互助。

准备了两千,后来施工队这边的工钱和材料省了不少,省下来的满可以提升些装修档次了。

所以我家献华都去订瓷砖了。

姚家姆妈眼里那个羡慕的光芒啊……我家满打满算只能凑到一千五,还得再去哪儿凑一凑,过几个月再说吧。

施工队可只有这两个月淡季啊。

王秀珍又挪了挪凳子,你也知道,小曼跟她同学还合办着一个小厂子,赚得不算多,但也有些利润,昨天拿了五百块回家凑造房子的钱。

不过,我手里抠得紧,这五百块应该用不完,回头你缺多少,咱们再一起凑一凑。

咬咬牙把大事办了!姚家姆妈激动得浑身的肥肉都颤抖了起来,目光顿时望穿眼前的迷茫,一眼看到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