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2025-04-01 16:38:25

许红是张翠琴的闺女,继承了张翠琴咋咋呼呼,张扬的个性,偏偏脑子又像她老子许建平,有点儿小聪明,她长的唇红齿白的,很知道讨人喜欢。

和李静生活这么多年,她自然知道大伯娘李静什么都不看重,就看重她的那张脸面。

所以看到许南南和许小满出现在家里,她虽然有些慌张,但是马上就做出了反应。

数落了许南南,她挽着李静的手,亲热道,大伯娘,你可不要生气,南南她们这是不懂事。

等她们回村里去了,这边的人也不会记得她这模样的,也不会笑话大伯娘的。

李静觉得这孩子就是懂事,不像自己这丢人的孩子。

也不知道张翠琴那样的憨货是怎么生的。

李静心里有些吃醋,不过还是看着许南南,瞧瞧你红红姐,多懂事。

也比你大不了多少,你咋就这么能生事呢?许南南翻了个白眼,完全不想和他们说话。

总有这么一群人,让你连说话都觉得是浪费口水。

她真想把李静的脑袋瓜子破开看看,里面塞的是不是稻草。

为了外人这么对自己的闺女,值得吗?这么做她能得到啥?指望侄女给你养老?别让人笑话了。

她直接抱着碗吃面。

虽然不稀罕,可不吃白不吃。

小满,吃饭。

哦。

许小满怯怯的看了其他人一眼,听话的端起碗筷。

她心里知道,这个屋里,真正和她亲的只有姐姐。

看两孩子一点反应也没有,李静气的脸色都变了。

许红心里也有些不高兴,觉得许南南没把她当回事。

可看到李静的脸色之后,心里又有些欢喜,恨不得许南南更不懂事才好。

这样大伯娘就永远也不会把她们接回来了。

她就能一直在城里了。

只要考上高中,再读大学,她以后就能做个人上人了。

徐红的脑袋瓜子自然是想不到这些的。

不过她老子许建海是个聪明人,从小就耳提面命,一定要她考上大学才行。

许红不知道考大学有啥用,但是她在学校里能接触很多‘有身份’的孩子。

知道读书才是有身份的人该做的事情,所以不管她学习多差劲,她都要赖在学校里。

大伯娘,我饿了,我要吃面。

旁边许磊突然嚷嚷道。

他刚进门就看到桌上两个碗筷了,只是里面只有清汤面,他不喜欢吃,就没要。

可看到许南南吃饭吃的香,他肚子也跟着饿了。

听到许磊喊了,许龙也道,我也要,我要吃肉包子。

许龙一喊,就被许梅子扯了一下,吃啥肉包子,前两天不是才吃过了吗?刚说完这话,她就像是说错话一样的看着许南南,捂着嘴巴,生怕再说什么被对方知道了。

和她‘担心’的不一样,许南南并没有露出生气的神情,许小满也没有流口水。

许龙甩开她的手,我才不要你管呢,我就要吃肉包子。

大伯,大伯娘,我要吃肉包子。

听到侄子要吃肉包子,许建生有些无奈,刚媳妇说了,粮食不够呢。

没看南南他们来了也就吃清汤面吗。

李静倒是没像刚刚那样面对许南南的时候那副肉疼的样子,笑眯眯道,行,我现在就去揉面团去,你们等等,待会就能吃了。

她这话一出,许建生就看向了她,刚不说家里没粮食了吗?咋现在就能做肉包子了。

李静道,这不是看着她们等不及吗?做包子耽误时间,怕她们饿着。

她自己不疼孩子,但是也不能在许建生面前表现太过了。

许建生听了,觉得有道理,看着正在喝面水的许南南和许小满,你们吃慢点,待会你妈做了包子再吃两个。

干啥要给她们吃啊,我吃都不够呢。

许磊不乐意道。

许龙想说话,被许梅子捂着嘴拉出去了。

当着大伯的面,可不能做的太过了。

许红似乎也不管这些,挽着李静的手,大伯娘,我去帮你干活去,大伙都说您手艺好,我可要学一手。

李静一听,心花怒放,立马拉着她道,行,我教你去。

客厅里只剩下许建生和许南南三姐妹。

六岁的许玲站在许建生的身边,看着两个姐姐,眼巴巴的望着。

从刚刚许红他们进门到现在,她一句话也没说过。

显然和那几个人感情也不咋样。

她不像许小满那样,是许南南睁开眼睛就认识的妹妹。

所以许南南在对待她的感情上面有些犹豫,担心牵挂太多。

许小满则没这方面的想法了,见大家都走了,立马跳下来牵着许玲的手,眉眼带笑,五丫听到许小满喊着名字,许南南差点没呛到。

许小满喊许红他们的时候,都是喊名字加个姐,她还以为许小满喊兄弟姐妹也不是喊小名呢,没想到也顺着老太太那样喊了。

五丫许玲被姐姐拉着,高兴极了,小脸上露出欣喜的表情,二姐。

别看小姑娘还小,她心里可明白着呢,自己只有两个亲姐,大姐和二姐。

红红姐和梅子姐都不是亲姐。

两个小姑娘手拉这手,面对面的笑,看起来傻乎乎的,却让许南南没来由的有些鼻子酸。

许建生看到这一幕倒是很欣慰。

自己的孩子,不管分别多远,感情总是还在。

说明孩子都是重感情的孩子。

不过看着许南南的时候,他眉头还是微不可见的皱了皱。

以前大闺女也挺重感情的,见到许玲这孩子的时候,总是第一个过去抱着。

这回却一句话都没和许玲说,看来是真的变了。

南南,你刚对你妈的态度可不大好。

待会可能再这样了。

你妈一直都在想你们,关心你们,为你们操心。

你之前的态度,太伤她的心了。

那我该是啥态度,爸你教教我。

许南南吃饱喝足,脸色平静的看着许建生。

许建生顿了一下,你,你这孩子咋这么不懂事呢?我不知道啥叫懂事。

如果懂事就是让我嫁给傻子,那我宁愿不懂事。

爸,现在我爷奶和妈都不在这边,我就问你一句,你这样对你的亲闺女值得吗?以后是谁给你养老。

是你的侄子侄女,还是你亲闺女。

如果说不要亲闺女给你养老,那我无话可说。

你以后就别再管我和小满了。

但是也别让想让我听你的话,嫁给傻子。

你这……许建生觉得闺女这话很过分,想驳斥两句,可话到嘴边,竟然不知道说什么了。

谁养老?这事情还用考虑吗。

肯定是他自己的孩子养老啊。

他都想好了,三个闺女,总有一个可以留在家里招个上门女婿的。

一样可以顶门立户,给他送终。

可现在闺女一问,他心里又觉得似乎不是这么回事。

看到许建生神色变化,许南南知道有门路,不管这次能不能给许建生洗脑成功,最起码能够潜移默化,慢慢改变。

她不指望许建生未来能够有多大的变化,但是最起码在她成年之前,可以暂时为她提供一点帮助。

这也是没选择的事情了,毕竟她的淘宝店不能随便的使用,一来里面资金不多了,二来这个时代虽然在破四旧,但是也是最容易出事的时候。

只要她露出一点儿不对劲,等待她的可就是最可怕的打击了。

不说她是鬼神,最可能的是把她当做特务或者资产阶级来打击。

要不然怎么解释她一个农村孩子,没有收入,从哪里弄的这些东西呢?爸,我和小满不指望你把我们接城里来,我就希望能平平安安的在乡下长大,多干活也行,就是别打我们,别把我送到别人家去。

孩子声泪俱下,许建生心里也很不舒服。

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做,才是最好的。

不过对于要送孩子去胡铁匠家的事情,他也开始犹豫了。

没刚刚那么坚定。

李静是早就准备给侄子做肉包子的,所以面是早就发好了的。

和许红两人一个包,一个蒸,后面许梅子又来帮忙,很快就做出了一锅香喷喷的肉包子。

还没端出来,许磊和许龙就跑厨房里去吃起来了。

许红和许梅子也一人拿着一个吃。

李静看着孩子们吃的香,心里高兴,还特意让许龙和许磊去外面吃。

这样就可以让外人知道,他们家今天吃肉包子了。

到时候别人肯定会说她这个做大伯娘的大方,三天两头的给侄子侄女吃大肉包子。

许磊和许龙立马拿着两包子跑出去了,两孩子才出院子门,就差点撞到人了。

一看是卫国兵,连招呼都没打一声就跑了。

他们大伯娘说了,卫国兵就是给矿上看大门的,和他们大伯没得比。

卫国兵而已早就习惯了这些孩子的态度了,倒是厂里的妇联主任朱丽萍有些不高兴,这些孩子怎么毛毛躁躁的。

不过许主任家的日子过的倒是不错。

都吃上肉包子了。

这大荒才过没多久,能吃肉包子可是很不容易的。

更何况许家养五个孩子呢,而且这五个孩子和许主任的媳妇都是农村户口,吃不上供应粮的。

卫国兵道,许主任平时挺节约的,估摸着是因为他们家两个闺女从乡下来了,所以来改善一下伙食吧。

朱丽萍点点头,看来许主任对他两个闺女倒是挺不错的。

那待会倒是好做工作了。

她这次就是听说了许主任家大闺女要被包办婚姻的事情特意过来的。

这种事情可是很要不得的,为了保护工人子弟,也不想让干部做错事,所以朱丽萍还没吃饭,就跑许家这边来做工作了。

两人站在院子门口,也没直接进去,就冲里面喊了一声,许主任,在家不?许建生正心事丛丛的坐在堂屋里,听到外面喊,立马站起来迎了出去。

许南南也是眼睛一亮,拉着许小满跑墙脚里坐着。

许玲见状,也跟着一起蹲墙脚。

许建生领着朱丽萍和卫国兵进门的时候,就看到三个孩子怯怯的蹲在墙角里。

南南,你这是咋了?爸,别送我回去嫁人,我肯定听话好好干活。

你可千万别送我回去啊。

许南南把两个妹妹紧紧的抱在怀里。

我啥时候说送你回去了?许建生愣愣道。

完全不知道大闺女咋突然变了个样子。

我妈不说让你下午请假送我回去吗?许南南恐惧的看着他,突然看到了他身后的朱丽萍和卫国兵,眼睛亮了亮,像是看到救星一样的冲着卫国兵跑过去,卫叔卫叔,你是不是来救我的?卫国兵是个粗人,可看到许南南这样,心里也有些发酸,嗯,卫叔这是带着朱主任过来看你们的,朱主任肯定会帮助你们的。

是啊南南,你不认识我了?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

朱丽萍看着许南南,看着这孩子可怜样,想着刚刚那两个拿着大肉包子跑出去的孩子,心里有些气愤。

她刚进来就看到了,桌上就两个碗里就只有连油水都没有的白水。

南南,吃饭没。

你妈今天做大肉包子给你吃了吧。

肉包子?啥是肉包子,我妈说家里粮食不够,给我做了白水面,可好吃了。

比菜团子好吃。

许南南满脸真诚道。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看到很多亲留言,没法一一回复。

在这里做个解释哦。

这设定的是六十年代的,和我之前写的八十年代不同,许南南这样没成年的,自立门户是很困难的。

另外,有人说可以去告许老太,一来许老太当年的经历让她有点名望,一般人不想惹她,另外一方面,许老太也说了,这不是嫁人,是放人家家里养着,因为家里养不活孩子了。

那个年代,养不活,放人家家里养着,谁也不能说她错了。

毕竟大家过日子都困难。

所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