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六十年代小店主 > ☆、第181章 后续番外(二十二)

☆、第181章 后续番外(二十二)

2025-04-01 16:38:32

姐,你说以前咋知道日子还能过成这样啊, 家家户户的现在都能吃上精细粮了。

大米白面敞着吃。

就村里, 至少一个月能吃上一顿荤腥。

根生叔说起些的时候,眼泪都流出来了, 说可惜了荒年那些没熬过来的人,没能过上现在的日子。

许南南听着这些消息, 心里也是五味杂陈的,有感动, 也有冲劲儿。

姐, 我准备回南江那边办厂了, 村里现在有了机器了,劳动力多, 我去办厂能请到人,许玲满脸斗志。

听许玲这计划, 许南南是真心觉得这小妹是个有眼光的人,一眼就能看到重点。

行,你回去办厂, 需要多少钱,我给你拿。

咋能要你的钱呢,我要靠我自己。

许玲摇头。

许南南笑道,可不是白给你的,我这个叫做创业贷款,是支持创业的,以后赚钱了, 拿多少就要连本带利的还多少。

还能这样?许玲眼睛一下子就亮了,那姐,我可真要借钱啦。

我还准备办个小作坊呢,要是有资金,我就把摊子办大一点。

免得让人抢我前头去了。

你去找刘双双办,这事儿她负责。

这两年工业园赚钱了,积累了大笔的资金。

像当年和上面承诺的一样,许南南准备将这些钱都用于全国各地的建设。

设立乡镇创业基金贷款,支持乡镇里面办厂,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设定助学金,帮助贫困学子,这第一个贷款的,就是小玲了。

许玲忙着贷款创业的事儿,第二天就走了。

许南南的心里却有些不平静,她这几年一直忙着京城和深市两边跑,压根就没去注意过国内的发展状况。

这次听许玲说了这么多,心里也很有触动,很想亲眼去看看大家到底过的什么日子。

吃饭的时候,许南南就和林青柏说起许玲说的这些情况。

林青柏还没说话,于奶奶就道,说起来,咱们离开南江,也好多年啦。

于爷爷眼里也带着几分想念。

到底是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

虽然在这里也过的挺好,可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林青柏道,那要不咱们找个时间回去看看。

能行吗,你们这么忙。

于奶奶问道。

这时间还是有的。

林青柏笑道。

爷爷奶奶和自家媳妇都想回去,没时间也要找时间。

知道爹妈们要回老家去,孩子们嚷嚷着也要回去。

许南南想着,这次回去估摸着以后也没啥机会了,干脆把三个孩子而已算上了。

说是要回去,却也不是那么容易。

都各自有各自要忙的活,一直到四月中旬才安排好。

一辆小汽车和一辆吉普车朝南江那边开去。

这次回乡,许南南和林青柏都是准备低调点,不让当地知道的。

毕竟以林青柏如今的职务,还有许南南如今的影响力,到了地方上,当地肯定是要接待的。

两人觉得没必要,自己的私事,不用麻烦别人接待。

南江县委那边的房子已经收回去了,不过于家两老当初买的那个房子还在。

一家人一起把房子收拾干净了,准备在这里住一晚上。

家里才有动静,街坊邻居都上门来了,知道是许南南他们回来了,都过来帮忙打扫屋子,聊着这些年的事儿。

于爷爷和于奶奶看着熟悉的人,都高兴的不得了。

知道有些老伙计已经提前走了,唏嘘不已。

不过好在老伙计们走的时候,也过上了好日子,不用吃菜糊糊了。

走的时候,都是笑着走的。

人多力量大,房子很快就收拾的干净了。

于爷爷和于奶奶留在家里和邻居们叙旧,许南南和林青柏带着三个孩子去逛街。

这次回来,南江确实已经发展的十分的不同了。

街上处处可见商贩卖东西,临街的房子都成了铺子,卖着各处买来的商品。

有些年轻的工人们腰间别着一个皮夹子,夹子里是个按键手机。

对,没错,不是万元一个的大哥大,而是按键手机。

小巧的按键手机。

一般工薪阶层一个月的工资都能买得起。

手机是从南方工业园里面生产出来的。

价钱都不高。

街上小汽车一辆一辆的从街上开过去。

看着自家国产小汽车,里面坐着的个体户小老板脸上洋溢自豪的笑容,偶尔可见有人摇下车窗和旁边的人打招呼。

买车啦?有认识的人问。

可不是,五星牌的,要说车,还是咱国产的好,国外可不行,发动机老坏。

车主腆着肚子笑眯眯道。

别看这车不贵,还出口呢。

那卖车的说,卖出去的价格那是咱国内的两倍。

哈哈哈。

老外们也稀罕咱的东西了。

可不是,上次有个老外来我这吃饭,还问我手机是哪来的,我就说madea。

一家五口从这边走过,许南南抿着嘴笑。

历史有着它自己的执着,执拗的沿着历史的轨道前进。

好在,这前进的过程中,有些东西,也是可以改变的。

第二天两人带着孩子又去了一趟许家村。

许南南一直觉得,村里是她的根。

这不是生养她的地方,却是她重生而来的地方。

许家村如同许玲所说的,红砖瓦房遍地,村民们穿着的衣服也不再破破烂烂的,孩子们都能穿着从外地买回来的衣服,女孩子们头上戴着小花,在村口玩。

他们没有回村子,只是在附近的稻田里走着。

以前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就下地挣工分了。

那时候吃不饱饭,个头小,经常饿的不得了。

有一次饿的倒下了。

许南南指着一块地。

就在那儿。

然后呢?然后过了好久,妈妈才醒来了。

就像是重新活过来一样。

许南南叹气,你们要知道,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

多少人一生都没能过上现在的日子。

你们现在能过上这样的日子,都是前人付出了心血和汗水。

以后不管你们从事什么职业,做的什么工作,要做到一点,对得起这个国家,对得起你们的下一代。

就像种庄稼一样,前人们已经为播下了种子,你们要做的,就是让种子生根发芽,长的更加繁荣茂盛。

三个孩子听着若有所思。

各有各的想法。

突然,一阵风出来,夹着稻穗清香的味道。

十五年之后,许南南觉得自己这辈子真的没啥好遗憾的了。

有夫有子,事业有成,什么都有了。

真要说那么点遗憾,就是她这辈子缺个小棉袄。

对于有三个儿子的许南南来说,女儿就像是那水中花镜中月一样,看看就行了,摸是摸不着的。

让她再生,她也是不乐意的。

万一再生了儿子咋办,一把年纪了,她觉得自己是受不了打击的。

于是寄希望于自己的儿子们。

她有三个儿子,就不信一个都生不出女娃来。

总不可能都生的儿子吧,她觉得自己运气不可能那么差。

作为大龄青年,大宝和二宝终于娶媳妇进门了。

大宝的媳妇是小时候在南江的玩伴,章磊家的闺女小棉袄。

章磊两口子在五年前就调京城总参来了。

这姑娘跟大宝一起念的军校,现在两口子都在部队工作。

二宝的是京城大学教授家的闺女,性子比较温吞,按着许南南的想法,就是反应慢半拍。

据二宝所说,这姑娘看起来比较无害。

他一眼就相中了。

许南南觉得,这小子是被林青松两口子那相处模式给吓到了。

进门后,许南南就和两个儿媳妇们进行了深切而愉快的交谈。

生,一定得生闺女,闺女多好啊,长的可爱又听话。

还孝顺。

你们别有重男轻女的想法,咱家又没有皇位要继承,生儿子干啥?在如今多数婆婆依然还是重男轻女的时候,许南南简直就是婆婆界里面的一股清流。

当然,介于老林家的基因太好,婆婆这辈子一口气生三个儿子,她老人家自己都生的没脾气了。

万一老林家的基因就是只生儿子,不生闺女咋办。

偏偏婆婆太有威严,在家里地位太高,在外面受人尊敬,没人敢和她唱反调。

两个媳妇一进门就开始发愁了。

怎么生闺女啊。

要不要去拜求子观音。

还是不要了,听说送子观音专门求儿子的,万一求来了臭小子怎么办?就在媳妇们发愁咋生闺女的时候,老林家终于来了一个令人惊喜万分的消息。

婆婆有喜了。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耽误了几分钟啦。

下午不是九点见, 我现在马上写,啥时候写出来啥时候更新。

你们等七点之后过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