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能留一个月,那自是有的时间说话,蓁蓁也就不急于这一时絮唠,便让舒舒觉罗氏上榻陪她一起休息。
舒舒觉罗氏并不是拧巴之人,笑道:你等我卸了钗环上来。
那额娘把我的也卸了吧。
虽是坐在榻上,但要见客人,蓁蓁今日也是戴了钿子的,上面有绒花和发簪,还是有些沉。
舒舒觉罗氏便替她摘了钿子,长长的发丝瀑布般垂下来,有些许乱,便拿起一把玉梳替她通头发。
通完头发,又替蓁蓁按头皮,然后是双肩、胳膊……蓁蓁本就有些困倦,再加上额娘的动作实在体贴,便在这种安逸中入睡。
见她睡熟,舒舒觉罗氏也在她旁边躺下闭上双眼。
半个时辰后,舒舒觉罗氏醒来,轻手轻脚下地穿戴好,出了次间。
梅香守在门口,见她出来,忙问:福晋可有什么吩咐?并无。
我就在这院中走走,不出去。
那福晋随意。
若有什么需求,您知会我们一声便是。
舒舒觉罗氏颔首,出了殿门。
如今正值暮春,是花木奋力生长的季节,庭院内郁郁葱葱,蜂飞蝶舞,时不时还有两声清脆的鸟鸣,着实让人心旷神怡。
屋内,蓁蓁也醒了,睁眼后没看到舒舒觉罗氏,便拉开帘子,望向窗外。
这玻璃窗着实清晰,看外面的景色一览无余。
恰好外头起了一阵凉风,海棠花瓣被吹落,在半空中纷纷扬扬,彷佛下了一场烂漫的花雨。
如此美景,真是令人心神荡漾。
风停后,舒舒觉罗氏便起身回屋。
醒了呀?那起来活络下身子,多走动走动恢复得更好。
她凑在蓁蓁耳边低语几句,把蓁蓁说得面红如霞,看向舒舒觉罗氏的目光中又多了几分钦佩。
虽然下地还是有些疼,但比起之前生产、按肚子时的痛楚,轻了许多。
走动的时候,她叫人把孩子抱过来。
孩子还小,哭闹声有些大,为了不影响她休息,便放在对面侧殿的次间养着。
不一会儿,两个大红襁褓就抱着进来了。
舒舒觉罗氏立马撇下蓁蓁,跑过去看两个外孙,一口一个乖孙、心肝儿,肉麻得蓁蓁身上都打起了寒颤。
她笑道:我今日才发现额娘也是个喜新厌旧的人。
舒舒觉罗氏正抱着小孙女摇晃呢,听到这话不禁白了她一眼,都是当额娘的人了,怎么还跟小孩一样争风吃醋?说是这么说,但还是坐到了蓁蓁身边。
可我不管多大,都是额娘的女儿呀。
说这话时,蓁蓁不免带上一丝委屈。
孩子不过才出生三日,都是当额娘的人了这句话她听了好些回,心下渐生抵触。
怎么,当了额娘她就不是原来的她吗,不能撒娇、不能吃醋吗?舒舒觉罗氏亦是个通透之人,女儿简简单单一句话,她就听出不对劲,随即把怀中的小孙女交给奶母,半搂着女儿哄起来。
蓁蓁说的对,你永远都是额娘的女儿,最疼爱的孩子。
她掌心温热,轻柔的摩挲着蓁蓁的面颊,额娘疼他们,那是因为他们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我才疼,若不是你的,哪怕是法喀的,我也不会如此珍爱。
蓁蓁讶异,为什么啊?不一向都是更偏爱孙子、孙女的吗?女儿所生的叫外孙,始终带着一个外字。
舒舒觉罗氏点了点她的肚子,又拉着她的手摸摸自己的肚子。
你的孩子是从你肚子生出来的,法喀的孩子却是从他媳妇肚里生出来的,终究是隔了一层。
再者,法喀是男人,哪怕再孝敬,也不能体会女子孕育孩子的不易,不如女儿贴心。
这样一番话,叫蓁蓁觉得心底更于熨帖,同舒舒觉罗氏更亲近了。
她偎在生母的怀中,指着孩子说:这兄妹俩眼下瞧着倒是眉清目秀了些,您不知道,刚生下来时,他俩长得可丑了,惊得我当时都忘了疼痛,没了睡意。
舒舒觉罗氏拍着她的背,轻斥道:这就是你没见识了,哪个孩子生下来不丑?泡在水里十个月,能不皱巴巴的?等皮肤舒展开,不就好看了?况且,小时候长得好看的,长大了未必还好看。
小时长得丑的,大多会越长越好看。
额娘可是哄我开心?舒舒觉罗氏忍不住给她飞了个白眼,你一天要我哄几次才够?蓁蓁明白了,这回她额娘是说的真话。
丑孩子长大真能便好看?舒舒觉罗氏见她不信,便继续道:你这会儿可别嫌弃他们,小时候你长得比他们还磕碜呢,头发又黄又稀,跟掉毛的山鸡一样,如今不也长得挺好看?蓁蓁不敢相信,我小时候不好看吗?不信你问荷香,你俩一块长大,她自然记得清楚。
再者府里还有你幼时的画像,可要叫人送进来?不了不了,我信我信。
蓁蓁连连摆手拒绝,她不想看。
但是这话极大的安慰了她,按照额娘的说法,以后小十和三格格也会出落得极为英俊、美丽?她看向两个孩子的目光多了几分期待。
忽然,小十嘴一咧,哇哇大哭起来,旁边的双生妹妹也跟着哭起来。
怎么哭了?是饿了吗?奶母忙道:回娘娘,出门前才喂过。
或许是尿了?奴婢们可否带小主子回去更换衣裳?去吧。
舒舒觉罗氏叫其中两个保母留下,从随身带入宫中的匣子里取出两件粉紫菱格衣,递给她们。
这是我知晓娘娘怀孕后,亲手缝制的,你们拿去给十阿哥和三格格穿上。
若是不放心,可用水煮沸,再加些醋浸泡,清洗晾晒后再用。
保母连道:奴婢不敢怀疑,只是宫中规矩…她望向蓁蓁,把决定权交给小主子们的生母。
蓁蓁拿过衣裳,才发现这衣裳是由不同的布片缝制而成,因为每一块的丝络、质地都不一样。
额娘这衣裳可有什么说头?舒舒觉罗氏说:这个叫百家衣,一般是从家中有人怀孕开始,便向周围的邻居、亲戚讨要碎布料,再缝制成衣服给孩子穿。
如此便是积攒百家之福,保佑小儿无病无灾。
她指着蓁蓁手上的那件,那个还是你小时候穿过的。
百家衣是汉人们的习俗,满人们不信这个,可你生来孱弱,为了给你积福,家里各种法子都用上了,这百家衣便是那时候做的。
另一件是我新做的,但我也很小心,都是跟和咱们府上关系不错的人家讨要的,拿回来也是煮过、曝晒过才缝制的。
可要拿去给太医瞧瞧?我把它们送到太医那检查,额娘不会介意吗?蓁蓁还是很希望小十和三格格穿上这爱意满满的衣裳,却不大敢冒险。
额娘介意做什么?你能时时、事事都这样谨慎,额娘也会对你少些担忧。
母女俩把话都说得如此亮敞,自然是要把事做了。
蓁蓁叫梅香陪着保母送衣裳去太医院检查。
去这么一遭主要是为了登记、过明路。
衣裳当然是没问题的,拿回来清洗煮沸后,就晾晒起来,等干了便能上身。
夕阳西沉,小厨房里飘出阵阵香味,该吃夜宵了。
精致的菜肴摆上膳桌,母女俩正要开动,外头传来一声通报,皇上驾到。
康熙入殿后,瞧见舒舒觉罗氏站在那,这才想起这宫里多了一个外人。
都平身吧。
他扶起蓁蓁,自然而然的坐到了上首。
舒舒觉罗氏站起来,先前交代小厨房炖了个汤,还没端上来,我去瞧瞧看。
康熙点头,有劳了。
舒舒觉罗氏下去后,他问蓁蓁,朕是不是来得不巧啊?是与不是,您心里清楚得很。
蓁蓁不答反问,那皇上您觉得呢?康熙倒是非常认真的思考了一下,是不大巧,那朕以后每日都申时一刻过来,等你们先用完宵夜。
蓁蓁愣了愣,没想到是他先退让了。
用完宵夜,便让你额娘出去逛园子,你留下来陪朕。
天黑了,还把她额娘赶出宫去喂蚊子,这人挺心黑的呀。
蓁蓁就在桌下轻轻踩了他两脚,结果人家丝毫不在意,笑得很是灿烂。
蓁蓁不知作何表示,那…那就用膳吧~作者有话说:二更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