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稍稍停顿片刻,便爽快应下,可。
这下换蓁蓁惊讶了,居然这么容易就出宫了?康熙在她身后,看不到她面上的疑惑,继续同她说:从园子到京城,坐马车得花上两三个时辰,若一日里来回奔波实在辛苦。
依朕看,你还是提前一日回去,在府里歇一夜罢。
谢皇上。
察觉到他的体贴,蓁蓁的声音柔了几分。
朕让魏珠跟你一块回去,他有几分拳脚功夫,性子也比较机敏。
好。
方才玩闹许久耗费了不少体力,加上先前在园子外睡得不甚安稳,康熙的困意很快就升起,两人一块上了床,老老实实的睡觉。
入夜后,天气越发寒凉,沉睡中的人儿也会不自觉的靠近身边的热源。
是以,康熙寅时醒来看到的便是,身边人紧紧的贴着他,手脚都不安分的搭在他身上。
他无声笑了笑,抬手顺了顺怀中人的秀发。
他尤为喜欢这一头青丝,乌黑亮滑,从不在上面末头油,清清爽爽的,就像是春日里的微风,让他迷恋不已。
摸了一刻钟,他才不舍的下床,将更衣、净面、用膳等事儿都做完了,方坐上御撵离开。
路上,他忽然对魏珠吩咐道:你去集风轩,将朕日常用的东西,取一部分送到观澜榭中,安置在贵妃的起居室里。
梁九功和魏珠心中都震撼不已。
这意思是…是要跟贵妃娘娘同进同出了吗?从前有皇后在呢,您也没去坤宁宫住啊。
嗻。
蓁蓁醒来后,坐在床上醒神,忽然察觉屋子里多了一些东西,有点眼熟,但又不记得自己在哪里看过。
荷香隔着纱幔,在外头问道:娘娘醒了?可要起?起吧。
蓁蓁揉揉眼睛,可不能再睡了,睡得太多,头脑反而昏沉不清醒。
那奴婢进来伺候了。
蓁蓁瞧着荷香一脸的喜色,好奇问道:早上捡金子了,怎么乐成这样?奴婢是为娘娘高兴。
我?嗯,娘娘没看出这屋里多出了什么吗?这可都是皇上的东西呢。
皇上的东西?蓁蓁重复了一遍,随即一个激灵,把最后一点困意也都吓没了。
她立即下床,仔细查看那些新添的物件儿,越看越熟悉,不都是她从前在皇上起居室里看到的那些吗?皇上这是?她心里生出一股欢喜,又生出一股慌张。
和喜欢的人朝夕相处,自然是好的,可住得更近、相处的时间更多了,皇上对她的了解愈多,会不会发现她并没有他想象得那么好,而后对她的情意也慢慢消减?都说灯下看美人,要的便是那一层朦胧美、距离美,太清晰的话,反而有可能瞧见上头的瑕疵呢。
娘娘、娘娘?您怎么瞧着不高兴呢?蓁蓁瞪了她一眼,哪有,不许瞎说。
这话要是传出去了,那可了不得,保准有人会说她不知好歹,估计还会打击皇上的热情呢。
反正都搬过来了,她又不能扔出去,还是好生受着吧。
调整好心态,蓁蓁便开始拥抱新的一天。
*钮祜禄府四姑娘出嫁的日子是初三,蓁蓁听从康熙的建议,在九月初二出园回府。
魏珠得了康熙的指示,早早来到观澜榭听候吩咐。
不光他人来了,还带了两大箱珍奇珠宝,说是康熙赏赐给钮祜禄府的。
用完早膳,蓁蓁看过两孩子,便带着荷香、梅香前往小东门登车。
从前,她无论去哪,势必要留一个香照看孩子,但这回一齐带走了。
她思念家人老宅,想必她们也是一样的,再者这两人都已经二十有二三,早该到了成婚的年纪,可以趁此机会去相看一二,若是相中了她便让她们出宫成家,出一份嫁妆,以全这些年的情谊。
在马车上,她将自己的打算说给两人听了。
二人红着脸应下。
单独乘坐马车的速度比之前跟着车队走走停停快多了,午时末,马车便停到了内城钮祜禄府的正门前。
蓁蓁见正门紧闭着,不想兴师动众,打算改道从侧门进去,但魏珠已经抢先一步,带着侍卫去敲正门了。
贵妃回府,怎么能走侧门?自然是要开大门迎接的。
不一会儿,闻讯赶来的巴雅拉氏、舒舒觉罗氏,带着府上的女眷过来迎人。
外头不是说话的地方,行完礼,一行人便进了内院。
娘娘请用茶。
巴雅拉氏亲自给蓁蓁奉了一杯茶。
她实在高兴,原以为女儿出嫁时,贵妃能赏赐几件物品下来,便不错了,谁料贵妃还亲自回府送嫁,这样的恩宠,怎能不欢喜?虽说之前就打听过女婿家的家风不错,大小姑子都已出嫁、婆婆性情也不古怪。
可越是临近女儿的出嫁之日,当娘的就越不放心,担忧女儿会在夫家受磋磨。
毕竟女婿是太宗孙子、是皇上的堂弟,他家要是给了女儿气受,这天下谁能去跟爱新觉罗氏的人讲道理呢?但如今有贵妃娘娘这份照拂,日后她女儿即便不得夫君喜爱,不得婆婆满意,夫家的人也要先掂量掂量,敢不敢欺负她女儿?嫡额娘辛苦了,坐吧。
蓁蓁接了茶,喝了一口便放下,吩咐魏珠把那几箱子抬上来,四妹妹要出嫁了,我这个做姐姐自是要给四妹添一份嫁妆,希望四妹和四妹夫往后的日子能和和美美、子孙满堂。
有娘娘金口玉言,那是必然的呀。
巴雅拉氏拉着女儿一同行礼谢恩。
你我姐妹,不必这般客气。
蓁蓁指着另外两箱说:这个是皇上准备的。
听闻是康熙送的,巴雅拉氏面上喜气更甚,又拉着女儿朝北方跪谢。
既已收到礼物,巴雅拉氏就不好再待在这儿,省得打搅人家亲母女团聚。
娘娘,明日就是四姑娘的大日子,府上还有一些杂事需要臣妇拿主意,臣妇可否先退下?嫡额娘去吧。
巴雅拉氏一走便带走了一大群人,屋里只剩下蓁蓁和舒舒觉氏,母女挥退下人,往自个的小院走去。
**蓁蓁看着还维持着原样的小院,有些感慨,她第一次住进来时还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小丫头,如今已经是两个孩子的额娘。
从前是她陪着额娘住在这里,现在、以后这里都只有额娘一个人住,或许几十年后,这里再无额娘的身影,只有完全陌生的人。
她似乎提前看到了物是人非的景象,心情一下就变得低落。
舒舒觉罗氏不知女儿心中慨叹,以为她是坐马车累着了,便按着她上床歇息,自个则是去了厨房,打算亲手做几个菜。
蓁蓁这一小睡就是一个多时辰,想来后看见膳桌被摆得满满的,百合莲子羹、茶花卷儿、乳鸽肉松、油焖尖椒、糖醋排骨、栗子糯米鸡……都是她最喜欢的。
快尝尝额娘的手艺,平常做得少,也不知道手艺生疏了没…蓁蓁拿起筷子,夹了一筷放进嘴里,缓缓点头,好吃。
好吃,你就多吃点。
蓁蓁点头,慢慢吃着,舒舒觉罗氏在一旁说着家常话,氛围十分温馨。
用完膳,外面金乌西坠,晚霞醉人,母女俩便在花园里散步消食。
后头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像是男人的。
蓁蓁回头看去,果然是法喀。
阿姐!你回来了!法喀上前,想要抱她,又被边上魏珠冷冷的目光逼回。
蓁蓁看他笨拙的样子,扑哧一下就笑了。
都是进士老爷了,怎么还冒冒失失的?法喀被她说得有些不好意思,姐,你可就别寒碜我了,我不过是侥幸得了二甲最后一名,同真正的进士还有差距呢。
那也很不错啊,你可是一鼓作气就考上的呢,这已经超过许多人了。
谦虚是美德,过度谦虚可就是虚伪了。
蓁蓁故作不满的说道。
法喀便挺直胸膛,阿姐说得是,我是有真才实学的进士!蓁蓁又问:在翰林院里待得可还习惯?公务可繁忙,同僚好相处吗?好,同僚们都很友善,阿姐不必为我担心。
虽然有些小摩擦,但法喀并不想说出来让家里人担心,他环顾一番,没看到小孩子,阿姐没带外甥们回来?他们年纪小,怕是受不得奔波劳累,这回就没带过来。
哦,姐姐说得是,当以身体为重。
法喀有些许失落,他上头三个姐姐都出嫁好几年了,却是一个外甥都没见过。
等孩子们大一点,身子更壮实了,我就带着他们出来。
我瞧你这般喜欢孩子,那就赶紧成亲,自己生一个来疼?蓁蓁转头看向舒舒觉罗氏,端午的时候,我就瞧见额娘在相姑娘,可有相中的?舒舒觉罗氏点点头,我相中了两个,还没拿定注意。
一个是赫舍里氏的姑娘,排行十二,无论模样性子都很出挑,就是年纪有些小,还得等上两三年。
另一个是瓜尔佳氏的姑娘,和你弟弟年纪相当,也是个德行不错的姑娘…法喀忽然出声:年纪小无所谓,等几年便是。
我如今刚入翰林,要跟前辈学习的东西多着呢,后头还有散馆考试,要忙的事情不少。
若真成亲了,怕是会疏忽妻儿,还是等几年罢。
他说得一本正经,却难掩耳根的臊红。
蓁蓁眼尖,瞧出他的不自在,打趣道:看样子,法喀是更中意赫舍里家中的姑娘了?那额娘过些日子便找人去探探口风,若是双方都有意,便先定亲,等到了年纪再成亲。
不然好姑娘抢手得很,要是不抓紧,那可就落旁人家里了。
法喀原先还泰然自若,待听到落旁人家里时,一下脸色突变,紧盯着舒舒觉罗氏。
舒舒觉罗氏察觉到儿子的在意和着急,也不为难他,笑着应下,好,额娘知晓了,待四姑娘的事结束后,额娘帮你去打探。
又走了一会儿,外头起了夜风,众人便回风歇息。
许是下午睡过的缘由,夜里躺在舒舒觉罗氏的身边,蓁蓁却没入睡,想着园子里的双胞胎没看见她,会不会闹呢?不知不觉中,她也有了牵挂。
**九月初三,天高云淡,秋风送爽,是个大晴天。
府里已经热闹起来了,哪怕隔着很远,蓁蓁也能听到吹吹打打的声音。
荷香、梅香也已经探过亲,回来当值,听到动静便进来服侍她梳洗,膳后便去了四姑娘屋里。
四姑娘已经打扮好了,一身大红嫁衣,妆容明艳动人,正跟族里几个姐妹说话。
众人见到蓁蓁,忙起来行礼。
都免礼吧。
说笑一会儿后,蓁蓁起身去喜堂。
她和巴雅拉氏一样,坐在上首,等着新人行礼。
新人行完礼,便要走出去,魏珠忽然道:辅国公请留步。
魏珠从怀里掏出一个细长的紫檀盒子,递给蓁蓁,小声道:娘娘,这是皇上让您转交给辅国公和四姑娘的新婚贺礼。
竟还有?蓁蓁有些惊讶的接过,打开一看,里头是一张纸,写着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佳偶天成。
她笑着将这一纸递给二人,这是皇上让我带来的贺礼。
你们两个是皇上都承认的佳偶,以后可要好好过日子,别叫皇上失望。
巴雅拉氏最盼的就是这句话,有了皇上的肯定和叮嘱,女婿总要对女儿敬重几分吧?一时间她看向蓁蓁、看向舒舒觉罗氏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感激。
微臣叩谢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多谢贵妃训诫,微臣一定好好对待夫人。
谢恩后,辅国公把那张纸小心的收好。
就在那个空当儿,宾客们方看清上面写的内容,越发羡慕这对新人,得了皇上的祝福和肯定哎,以后给家里儿女说亲也是个值得夸耀的点,父母恩爱、家风正!扯远了扯远了,这才刚成亲,就想到了以后的儿女亲事,还是先祝福他们吧。
辅国公和四姑娘牵着红绸出了喜堂。
蓁蓁看着那两个红色背影,还有旁边宾客们热切的欢呼和祝福,轻轻叹了口气。
四妹妹得到了她不曾拥有的东西,有些羡慕。
我们回去吧。
她对魏珠道。
嗻。
新人从正门出去,正热闹着呢,蓁蓁不想引人注目,便叫魏珠把马车赶到偏门去等着。
马车停稳,魏珠拦下准备登马车的梅香,示意蓁蓁上去。
娘娘请。
梅香生气又不解,奴婢得上去啊,不然怎么扶娘娘……她忽然止住话头,愣愣的看着眼前的一幕:马车里居然伸出了一双手!她立马惊叫出声,想要寻求援助,魏公公、马车上有刺……魏珠一脸?怎么会有这么没眼色的丫头,除了皇上,哪个男人还敢钻进贵妃娘娘的马车?荷香看到袖口边上的龙纹,赶紧捂住梅香的嘴,小声说:是皇上。
怎么,站着不嫌累,还不进来?康熙手上微微使力,一下就把眼前人拉进来了。
蓁蓁坐在他怀里,还没回过神来,皇上?您怎么会在这?朕来接你回去。
蓁蓁心情复杂,心里欢喜又别扭,皇上政务繁忙,不必特地来接我的,有魏公公在呢。
听到这句话,已经坐到车辕上的魏珠,连忙跳下去。
娘娘,奴才不在了。
蓁蓁正感动着呢,突然听到这话,忍不住笑出声。
康熙气得摇头,自作聪明。
冷声朝外面吩咐:魏珠,你来赶车。
他放下车帘,温柔的摩挲着蓁蓁的脸,见她唇瓣粉嫩莹润,忍不住亲了两下。
是朕想你了,所以迫不及待的来接你回家。
蓁蓁有些难为情,低着头说:不过这么一小会儿,皇上也太夸张了…但她太紧张了,根本没发现自己说这话时嘴角是上扬着,眼神也是亮晶晶的。
她就像一朵在深夜里悄悄绽放的花,想要藏起美丽的花瓣,但忘了遮掩她的芬芳。
康熙便顺势亲了亲她的额头,古语有云‘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们已经分开三年了。
三年,怎么能让人不思念、不急迫?蓁蓁嗔了他一眼,乖巧的偎在他怀里。
马车并未直接回园子,而是去了外城的市集。
之前不是说园子里待得无趣吗?今日朕就陪你好好逛逛。
康熙牵着蓁蓁一同逛街,时而看杂耍、时而在小摊前买些无用的小玩意,如同寻常小两口一般。
直到日落时分才往回赶。
蓁蓁兴奋了一日,到了马车上便睡下,就连回到园子里也没醒,康熙将她抱进床上,转身出了屋。
他带着魏珠去了明间,问道:贵妃这两日在钮祜禄府上可还好?魏珠道:娘娘有舒舒觉罗氏福晋陪着,心情尚好。
不过…何事?魏珠小心翼翼的回话,上午辅国公和四姑娘拜堂时,娘娘似乎叹了口气。
康熙皱皱眉,朕知晓了,你下去吧。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