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崇扫了一眼下面坐着的四部尚书官员,眸光冷冽。
随后,赵崇朗声说道。
北境战事已平,大燕已无焰气,可这大梁宫中,却出现了奸臣内鬼,通敌叛国之辈。
此言一出,众臣纷纷抬头看向赵崇,云莺也微微侧过了头。
看来今日这场宫宴,是一出鸿门宴了。
赵崇冷着眉头看向下面,开口又道:不过好在摄政王在朕出征北境之时,辅佐朝政,已查到了那内鬼究竟是何人。
赵崇话落,殿内便一片议论纷纷声响起。
摄政王的目光看向四部尚书,眯起了眼,打量着四个人。
赵崇的座位设计的十分巧妙,将四部官员全部落于一处,无论是从赵崇还是摄政王的方向看去,都像是在打量着一个人。
赵尚书闻言,身子一怔,脸色微变。
他派去的死士已经死了,不应该留有证据才对。
殊不知,他这点细微的变化,都被摄政王看在了眼里。
摄政王沉出口气,心中已有分寸。
赵崇冷声说道:今日宴席,是为了庆祝大梁盛世昌平,过了今夜宴席,朕对那内奸之臣,自有决断。
摄政王断言,赵崇今日一番话后,那内奸必回连夜出城,摄政王以布兵在城门外防守,只待人证物证具在。
赵尚书听着赵崇这番话,果然是脸色大变,心中只期望淑妃那边能顺利一些,过了今夜,报得大仇,他便带着淑妃投靠大燕。
他以暗中安排人手在云莺的酒盏后涂抹好了迷药,待酒水入口之时,迷药便会发作,届时云莺出了大殿,便由淑妃动手……如此想着,赵尚书又将眸光放在了云莺身上。
宴席过半时,云莺便觉得有些微微晕眩。
云莺看着眼前的酒盏,她只喝了半盏酒,还不如在北境时与战士们一同饮的多,不可能醉酒。
云莺皱紧了眉头,脸色微变。
摄政王注意到云莺,侧身低声问:莺儿,怎么了?云莺摇了摇头:应是吃醉了酒,休息片刻便好了。
摄政王点了点头,吩咐身旁的宫女带云莺前去休息,云莺盈盈起身,出了大殿。
赵崇看着云莺离开,微微蹙眉,刚要开口,摄政王便说道。
小女身体不适,先由宫女带去休息片刻,还望陛下见谅。
一旁的裴茗之听到了,向殿外看去,只看到云莺背影消失在殿门外,随即起身,向赵崇微微欠身,跟了出去。
云莺出了殿门后,随着宫女向后宫走去。
身后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轻盈急促,云莺细听,那脚步声似乎是奔自己而来,不像是习武之人。
云莺还未回头,身后又是一阵窸窣的摩擦声,随后耳边传来了一阵凌厉的风声。
云莺强忍住晕眩,连忙回身,却见淑妃面目狰狞地站在自己身后,手持着一把尖锐匕首,高高举起,正向着自己刺来。
那匕首在月光下盈盈发光,对准了云莺的脖颈。
身后的宫女一身尖叫。
皇太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