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之云上的小学在京城颇有些名气, 和慕清还有她外公外婆的房子也不算远,不过因为慕清平时忙工作,自己都常常不好好吃饭, 更加不用提照顾这么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儿。
慕之云的外公外婆便提议让孩子中午在自家吃饭,等到晚上吃完晚饭, 母女俩再一起回去。
慕远兴其实有一手好厨艺,原本是家里当之无愧的大厨, 但是因为外孙女丢了, 女儿女婿又离了婚, 他当时气急攻心病了几个月,后来身体就不如之前康健了,所以慕清给二老专门请了一个阿姨,也不用住家, 平时就是上午九十点钟过来给老人烧烧饭, 打扫一下卫生, 顺便给老人排解一下寂寞, 到下午三四点就回去了。
也只有女儿难得回来, 或者心情好了, 他才会亲手置办一桌大餐,叫家里人美美吃一顿。
所以额外加两个人的饭,不过是给阿姨加点钱的事, 这种收入增加又不需要多费太多时间的好事,阿姨也很乐意。
慕家请的阿姨姓宋,去年才退休, 闲不住才出来做事。
她家就在附近, 家里也有个跟慕之云差不多大的小孙子, 所以知道这孩子的遭遇, 也同情得不得了,慕之云又乖巧,跟家里那个恨不得翻天倒地的泼猴完全不一样,更叫宋阿姨喜欢。
这天中午,慕远兴把慕之云接回来,小女孩儿一进门就乖乖叫了一圈人,然后才提着她和妈妈两个人的盒饭,也不肯外公外婆再送,说路已经记住了,又不远,就不用老人再多跑一趟了。
对了外公外婆,回来的路我也记住了,您下午不用到学校接我,我自己可以走回来。
出门前,慕之云又叮嘱老人,生怕他们累到。
慕远兴杨嘉舒都被这孩子逗得眉开眼笑的,宋阿姨也忍不住羡慕,说这孩子可真是会体贴人的。
慕清的单位离这边是不远,但是这么点点大的小孩子,顾着自己玩的时间都不够了,哪有几个能这么体贴家里人,还愿意天天给她妈送饭的。
反正自家那个小混蛋肯定是做不到。
中午给妈妈送饭这事,是慕之云自己提的。
上辈子妈妈早逝的阴影还在,就算体检报告显示一切正常,慕之云还是不放心,她前不久去过一次妈妈的单位,发现那边虽然有食堂,但是妈妈一忙起来就废寝忘食,往往等想起吃饭这件事的时候,食堂就只剩下一点残羹冷炙了。
至于中午回来吃饭——很多实验都是需要人一直在旁边盯着的,实在不方便。
慕之云便撒娇,说是想要跟妈妈一起吃中饭,而且还能抽空和妈妈多说几句话——当然,这些都是借口,但慕清还是心软答应了。
毕竟面对好容易找回来的女儿,她也硬不起心拒绝这孩子难得的请求。
于是慕之云达成所愿,一到午饭时间,就提着小饭盒,熟门熟路的过来了。
她其实稍微有点社恐,但妈妈的同事多少都知道点孩子的过往,善意表现得格外明显,又都是斯斯文文的人,就算吃饭的时候大多也是翻书查资料,并不像学校里那么吵闹,很叫她松了一口气。
母女俩安安静静吃了饭,随便聊了两句,但是她们两个实在都不是多话的人,即便是聊天,也显得有几分生硬刻意,可即便是这点子刻意,对二人来说也是十分值得珍惜的事情。
然后,慕清继续去忙,慕之云就趁着休息的功夫打开书包,拿出一套试卷来做。
她早把书全背下了,刷卷子也稍微有些心得,但有些东西还是朦朦胧胧的好像隔了一层纱,总觉得差了点意思。
慕之云想去请教老师,却反而被老师批评了一顿,说她不要好高骛远,应该好好听课,免得浪费所有人的时间。
这几天慕之云确实没怎么听课,而是专心复习自己的去了——主要是她发现听课的进度实在是太慢了,每节课涉及到的知识点又格外少,而她有系统的任务在身,压根浪费不起时间。
虽然没有提示,但谁知道任务失败以后,还有没有下次机会呢。
而且,虽然老师占着理,但那副趾高气扬,压根看不起慕之云的模样,实在叫人很不舒服。
就算不是为了任务,她憋着一股劲,也要好好叫那个老师好好刮目相看!慕之云咬着笔杆子,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仿佛把试卷当成了那个老师。
这时候,实验室一个很年轻的实验员好奇凑过来,瞄了几眼慕之云的卷子,忽然说:你这个答题思路,不太对啊。
慕之云一下子抬起头看向他,猫儿一样的大眼瞪得圆溜溜的,似乎在期待对方多说一点。
那人咳嗽了一声:我也就随便多一句嘴,不过你妈妈,我是说慕研究员,没有教过你怎么答题吗?一说起这件事,母女两个都忍不住苦下脸来。
慕清当然不是不想自己指导女儿功课,可问题是,这世上不是每个成绩好的都擅长教学,这点上,慕清表现得尤其明显——对她来说,解题就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问题是,又有几个人能明明白白讲清楚,饭到底要怎么吃,水究竟要怎么喝呢——不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嘛。
做题也是,自然而言就写出来了,哪有那么多为什么。
她巴拉巴拉一通讲,很自然就跳过了绝大多数步骤——或者是,直接就从题干跳到了结果。
慕之云只能一脸懵逼的看着妈妈,不知道她在说什么。
慕清也一脸懵逼的看着女儿,不知道应该怎么说。
于是,母女两个痛苦相对了几晚,最终很有默契的决定,提前结束这场折磨。
要不然,好容易建立起来的母女感情,可能会出事!还好,也不是所有学霸都像慕清这样。
这个年轻研究员,恰好就是一个很擅长教小孩的人。
他很随意的指点几下,慕之云便恍然大悟,感觉终于有人轻轻的把自己眼前的薄雾拂去了。
听说慕之云以前没上过几天书,又想在很短的时间内学完整个小学六年的内容,他第一反应也不是否定,毕竟对任何一个学霸来说,提前用很短时间学完更高一级的内容,都是必备的素质。
更何况,还是最简单的小学内容呢。
年轻的研究员沉吟片刻,说:这样,正好最近我晚上有时间,要不就帮你系统梳理一下,你复习起来也更容易。
慕之云看向妈妈。
慕清正在试验台上忙着,但还是留了半只耳朵,听女儿这边的动静,听到那个年轻研究员这么说,她不好意思道:小程,这实在太麻烦了,就不耽误你时间了。
没事,反正我晚上也没事,那个小程一对着慕清,不由自主就开始脸红,眼神也躲躲闪闪起来,我可擅长辅导小孩念书了,我家那几个堂表弟妹都是我辅导出来的,如今成绩都还不错。
慕清真心动了。
辅导孩子功课——这件她以前求之不得的事情,等真做起来,才发现实在是太折磨人了。
云云是个很乖的孩子,记性好,理解能力也强,可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明明是那么容易的题目,她就是怎么都说不清楚,云云也听不懂。
云云的外公外婆按说也都是老一辈的知识分子,但大约不会讲课的能力也能遗传,二老的表现不能说差,只能继续叹一声惨不忍睹。
前天晚上,老爷子信心满满和云云说一道题,半个小时以后,要不是慕清及时介入,她觉得老头说不定能直接被急到脑溢血。
辅导功课,可真是一件能要了老命的事情。
但慕清看到女儿如今的表现,也实在舍不得主动打断孩子的努力——虽然她已经不指望孩子成绩出类拔萃了,毕竟平平淡淡就是福——基本所有孩子成绩不好的家长都会这么安慰自己——但是看到云云全力以赴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母亲的本能,让她选择站在孩子一边。
慕清本来就考虑着物色一个合适的家教来辅导孩子功课,而小程的资历她也知道,是A大博士生毕业,在国内,基本属于成绩最顶尖的那一拨人,他要是愿意教云云,那真是再好不多了。
那我就厚着脸皮,把云云托付给你了。
慕清向小程道谢道。
小程一脸憨笑,挠着脑袋:不麻烦的,我最喜欢给小孩子辅导功课了。
他话虽然是这样说,可慕之云冷眼在旁边看着,总觉得这小子有点不怀好意,不过再看看妈妈无知无觉的笑容,她又抿了抿唇。
要是妈妈想再婚,只要对方人好,她当然不会反对,但这个程叔叔,慕之云记得他比妈妈小了十来岁,两个人成的机会,实在是太小了。
慕之云虽然回到妈妈身边不久,但是也知道妈妈就是个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的工作狂,大概根本没有察觉别人微幽的心思,而且,她为了自己的学习,真是发了好久的愁了。
说来说去,还是自己没用——慕之云抿了抿唇,终于没有说话,默认了这家伙当自己的家教。
小程也是个打蛇随棍上的人,既然说好了这件事,他便建议直接从今天开始给慕之云补课——补课的地点就选在慕之云的外公外婆家。
这个建议,倒让慕之云对这个包藏祸心的家伙改观不少。
慕家的晚餐向来简单,就是把宋阿姨中午多做的一份热热,再加一个青菜就够了。
慕之云还是那副全力以赴的模样,草草扒完了饭就回书房看书去了,老两口看外孙女这幅拼命的样子,心疼的叹了一口气,可要说谁去辅导一下——哪个都不敢。
慕清夹了一口小青菜,对父母说:我给云云请了一个家教,是我们研究所的一个年轻研究员,教人应该挺厉害的。
那是不错,一听这话,慕远兴仿佛长舒了一口气,又问,不过人家就算是你的同事,也不能白帮咱们吧。
慕清点点头:放心,我会按照特级教师的标准给他结补课费,钱虽然也不算多,不过年轻研究员工资不高,也算是一个进项。
原来,她似乎以为那个小程如此热心,是为了赚补课费。
慕之云虽然在书房里,却还留意着客厅里的对话,听到妈妈这么说,不由勾了勾嘴角。
九十年代末,教育培训机构才初露端倪,完全没有后来搅风搅雨然后被一锅端的劲头,老师在外头接给孩子补习的单子,管得没有那么严,收费也并不很高,不过总归是比一般的大学生家教贵了不少。
晚上七点半,那个腼腆的小青年准时上门,看着就是一副乖乖牌好学生的模样,极大的博得了长辈们的喜欢和信任。
没多久,慕之云也发现,这家伙并没有夸口,他给人补起课来,是真有几把刷子的。
她不知道,程璋简单测试了一下慕之云的程度以后,也有些心惊加心虚。
照慕清的话,自己的孩子因为被拐,压根没有正经上过学,但是孩子又好胜,不愿意留级,所以才想尽快赶上毕业班的水平。
她倒是没提一个月以后考核的事,既是因为觉得孩子通不过,也怕给小程多余的压力。
所以程璋想着,这个小女孩应该是一个基础很差,学习习惯也不怎么好,但是性子十分倔强的小孩。
可是一套试卷做下来,他马上意识到,情况和自己预设的完全不一样。
慕之云的基础,可不能说是不好,事实上,仔细看了看卷子,程璋直接问:你是不是把所有课内书都背下来了?慕之云无奈点头:是啊,但效果还是不太好。
程璋默然,又仔仔细细去看慕之云刚做的卷子,越看眼睛越亮:所以,你以前是真没上过几天学吧。
慕之云老老实实点头:以前我要做很多事,在学校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吧。
而且还是何老太死了以后那段时间,在其中占大头。
程璋沉默了一下,又笑:那你想赶上去,就很容易了。
他又拿出另一套试卷,这套卷子题目不多,只有两三道,不过都是大题:不过我还是要先试试你的理解能力。
所谓理解能力的测试,其实就是程璋先给慕之云讲了一套小学生没有接触过的公式定理,还有简单的例题以后,就要她直接解题。
这套法子其实经常在奥数比赛还有少年班的考核中用,算是顶级学神的标配,不过考虑到对方只是一个小学生,他有意降低了考核的难度——放在他那几个堂表弟妹身上,属于对小学生来说有难度,初中生稍微思考一下能解出来的题目。
所以,即便初衷是为了接近心目中的女神,但是程璋还真没有夸口,在他老家那一片,这家伙可是鼎鼎大名的补习王,过年回家能被关心学习的家长挤破门那种。
然后,慕之云很轻松的解出了这套卷子。
程璋愣了一下,想:这孩子的能力,比自己想的还要强啊,那补习就可以提高难度了。
然后,他又拿出了一套能够难住初中生,但是高中生踮踮脚能解决那种,一边还小:你要是能解出这套来,初中就完全可以去参加奥数比赛了。
慕之云又一次轻轻松松解开了题目,也没觉得这套比上一套难。
程璋更愣。
然后,他就像是机器猫掏百宝袋一样,又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套试卷,但是这一回也不敢说什么,而是直接讲起了这套题要用的公式原理。
这套卷子,是他当初考少年班的时候做过的卷子。
就像他之前夸口的那样,程璋给人补习,是很有三板斧的。
面对基础较差的孩子,就是直接补漏洞,打基础,一段时间下来,进步都很明显。
稍微优秀一点的孩子,就使出他包里藏的奥数题,一是拔高难度,二也是给孩子敲敲警钟,来个下马威。
这一套使下来,多半孩子都被驯得乖乖巧巧,教起来也省力。
至于用这几套题难不住的孩子——都能通过少年班的考试了,那还补习个屁啊,乖乖去大学里跟着老教授混就好了。
可是像慕之云这种基础弱得离谱,连基本的解题方法都不懂,却能够硬生生凭着记忆能力和理解力,做到第三套试卷的人……程璋还真没碰见过。
上次也有个孩子逼得他使出了第三套试卷,但那是个高三生,目标是冲全国最顶尖的A大。
但是这个女主,好像才……小学四年级?程璋甚至忍不住开始怀疑人生。
不得不说,跟前面两套题比起来,这套题的难度一下拔高了不止一个量级。
上回那个冲A大的高三生也没解出来,甚至连基本的解题思路都没有。
看着慕之云憋红的脸,程璋才缓口气——他还真担心这小姑娘大发神威,把这套题也轻轻松松做出来了呢,那他就真要怀疑人生了。
做不出来是正常的,这套卷子是我当初参加少年班考试的时候碰见的题,我当时也只做了一半出来,但还是被录取了,程璋说,所以你现在做不出来也是正常的,这样,我们先梳理一下……等一下,慕之云的额头泌出了细细的汗珠,压根没有注意程璋的话,再给我半个小时。
就算给你十个小时,也肯定做不出来啊,程璋在心里苦笑。
他对这个孩子的猜测总算是对了一条:这孩子真还挺倔强的。
慕之云的全部精神,都集中在这道题上。
那些全新的数学符号,公式,就像是某种带着神秘能量的符号,在她脑子里飞舞。
这是一种很新奇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喜欢刺激的孩子,第一次坐在极速过山车上,飞驰而下的感觉。
大脑飞速运转,肾上腺素飙升,那是一种慕之云之前从来没有感受过的,极致思考的兴奋。
她喜欢这种感觉。
也想解开这道题。
就像掀开这个世界朦胧面纱,那种在知识面前的战栗,以及解开难题的快感,都叫她欲罢不能。
但是,还差一点点。
她隐隐约约能看见知识女神裙摆上的蕾丝,但那位是如此吝啬,只叫她惊鸿一瞥,就马上收回了慷慨的赐予。
只留下她被那极致优美的表述,迷得神魂颠倒。
慕之云忍不住打开了系统面板。
之前,她是一个极其吝啬的人——当然主要也是因为系统太吝啬,获得天赋点的难度太高,才让她并不急着把这些点数用掉,而是一点点存了下来。
她本来计划着,自己肯定要等遇到更重要关键的局面——比如升班考核前夕,或者她搞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学习效率不高的时候,才针对性的加点,而不是为了区区一道解不开的难题。
这世上解不开的题目可太多了,要是她每一道都想挑战,那还活不活了?但是……她就是忍不了那种抓心挠肺的感觉。
看着系统面板,慕之云很快就决定好了怎么加点。
之前记忆力已经被她加到了16,如今还有八个天赋点,她分别在归纳分析力和逻辑推理力上各加了4点,一口气把存货给用完了。
于是系统面板上的数据变成了:记忆力 16,观察感知力 9,归纳分析力 10,逻辑推理力 10,注意力 9,创造力 7。
系统面板还是那副简单朴实得就像个盗版软件的风格,加点也是无声无息的,没有一点叫人心潮澎湃的特效。
但是,随着面板关闭,慕之云忽然觉得,这个世界好像忽然在自己面前展现出了另一副模样。
一副她以前甚至完全无法理解的模样。
一切都显得如此条分缕析,井井有条。
她以前从来没有注意过,这个世界,竟然如此容易被理解。
好像有某种更深层次的真理,直接投在了她的灵魂上。
慕之云睁开眼的时候,看着那道刚才叫她冥思苦想的题目,忽然灵光一闪。
然后就开始奋笔疾书起来。
她写得很快,而且过于顺,看起来……根本就不像是解开了题目的样子。
程璋百无聊赖的靠在桌边上,看着慕之云运笔如飞,琢磨着她什么时候会放弃。
之前那个高三生也是,他写得最快的时候,是抄题目的时候。
这些孩子可真有意思,觉得自己实在做不出来了就开始抄题目,好像抄一遍,灵感就来了。
可是做不出,依然还是做不出来的。
不过,能到这个程度,真的已经是出乎他意料的厉害了,程璋觉得,这孩子肯定是有大好前途的。
程璋等她写了一会,才直起身,想再次开口劝。
然而,自己看到了什么?程璋忽然就开始怀疑人生起来。
这……是真做出来了?这道哪怕做出来一半,就能被少年班录取的题目,被一个十来岁还没上过几天学的小丫头,给解出来了?要么自己以前白活了,要么,这孩子就是真真正正的天才。
程璋看慕之云的神情,终于慢慢郑重起来。
这是一个,真正的天才。
面对天才,他好像也教不了太多,只能把自己对几门主科的理解,系统性帮慕之云过了一遍。
虽然只是简单过了一遍,慕之云依然觉得获益良多,感觉之前那层蒙在眼前的面纱,终于被彻底揭开了。
就是几天以后,程璋对慕清说自己实在教不了什么的时候,慕清看起来有些惊慌。
是这孩子哪里不听话,还是基础太差了?慕清看起来忧心忡忡,毕竟自己一家好容易摆脱了补习的噩梦,还没轻松几天呢。
不是不是,程璋面对心目中的女神,本来就有点语无伦次,解释的时候也是结结巴巴,云云是我见过最聪明的孩子,她很快就能追上去的,就是以我的水平,实在也教不了她太多了,钱我也不能要,我本来就没帮上什么忙了,哪好意思收钱。
他硬是把女神递过来的钱推了回去,发现自己一手心的汗,黏黏答答的,又很羞愧的用力往裤子上蹭。
慕清可不能让他退让,很强势的把钱塞进程璋的包里:云云都说了,你对她的帮助特别大,这钱你肯定不能不要的,不要就是看不起我们俩母子。
慕清本来就带着一种偏凌厉的美,这时候又带着三分强势,更把这个没什么见识的小青年迷得魂不守舍,最后,还是羞羞答答的接过了钱,钱上仿佛还带着女神的香气,再混着自己的体温……这没出息的家伙,自己就把自己晃晕乎了。
程璋辞了家教的活,本来慕清还想帮女儿再找一个老师,谁知慕之云却说自己已经不需要了,程璋已经教会她怎么学了。
慕清很惊喜的感叹:我还以为他是教不了才走的呢,还真有不小的帮助?慕之云毫不犹豫的点头:帮助特别大。
她倒也不是想帮程璋在妈妈面前博得好感,主要是,程璋讲课的内容,太对自己的路了。
程璋首先的建议,就是理解背后出题老师的心思,再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小学语文的重点是基础知识,以及听说读写的能力,由此衍生出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就是通过阅读理解和作文题来考察。
计算,数论,行程和图形,这是数学考察的重点,虽然后三者主要是为了初中内容铺路,但要是不熟练,一样容易犯错。
英语和自然是相对简单的科目,前者靠熟记单词和语法——最好直接把课文背下来,后者把散乱的知识点整理归纳记忆,就都能得一个高分。
这样一细分,提分就显得容易多了。
英语和自然好办,凭着慕之云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背课本本来也就是几个小时的事,再强化一下听力,做几套试卷熟悉题型,基本就没什么问题。
数学稍微灵活一点,但总也离不了那几种题型,以她的理解和逻辑推理能力,熟记公式和概念,掌握足够多的解题方法,再就是做题巩固了。
稍微麻烦一点的,其实还是语文。
比如分析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就需要清楚有哪些结构和特点,这样才能言之有物。
总结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则需要知道出题者想要看到的是什么答案——每个人对文字都有自己的理解,而只有清楚正确答案的画风,才能拿到高分。
这些知识点都不是简单把课文背熟就能掌握的,而需要延伸到注释,说明,以及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上,需要的是长年累月的积累。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很多孩子语文成绩差距很大,也说不出太多理由的原因——于是语文就变成了一门玄学,好的很好,差的也不至于太差,但总归总结不出什么速成的法门,于是只能归咎于时间和灵气。
当然,靠着大量语文试卷硬总结也是可以的,毕竟慕之云没时间从头开始慢慢学,而且她的分析归纳能力,也远远高于一般的小学生。
至于作文也是类似的流程,小学作文对立意和格式的要求没有那么高,主要还是考察语文的综合应用能力,但一篇言之有物,切题精准,格式规范的美文,绝对能拿高分。
照着程璋帮她总结的一套分析规律,这两周时间,慕之云全心全意埋头在了卷子里,一边努力完成任务,一边是为了屏蔽旁边纷杂的噪音。
可在其他人,包括老师和同学眼里,这种行为就成了傻子抄书。
小学就这么点知识,早早就开始刷题,一看就是一个书呆子,还是不太聪明的书呆子。
毕竟九十年代末,亲身体会到读书改变命运的小镇做题家还没有成为家长的主力军,鸡娃大军也未形成风气,尤其在小学阶段,边玩边学才是这年月的常态,聪明孩子读书升学,不那么聪明的孩子自由发挥,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下海潮缔造出来的第一代富人,以及绝大多数人眼里,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甚至,那些更灵活跳脱的孩子,反而更得大人的喜欢。
再听说这个转学生以前是在村小读书的,就连四年一班的班主任都忍不住在办公室公开抱怨道:校长也是,随随便便就接收了一个外地生进来,学习态度是可以,可习惯实在是太差了,从来不认真听课,做题又有什么用,我看啊,期末咱们班上又要多一个吊车尾,平均成绩也要拖一大截下去了。
如今的小学倒是没有太多考核,但班上平均成绩差了,毕竟不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所以四年一班班主任对这么一个插班生,打心眼里的不喜欢,也看不起。
她这边还在办公室唉声叹气,完全不知道,慕之云又一次主动去了校长室——距离和校长一个月的约定,其实还有两周时间。
校长正在办公室忙着,看到个黑黑瘦瘦的女生走进来,想了一会才想起她的来历。
你说你想提前考试?这才两周吧。
校长记得这个女生是上个月月底才进来的,为了这事,四年一班的班主任还找他抱怨过一回,说是这个转学生从来不听课,也不服从老师安排,连作业都不肯做。
校长本来还想着,什么时候和这个孩子的家长再谈一次,所以,对慕之云忽然想提前考试的要求,他是有些诧异的。
毕竟在四年一班班主任的口中,这可是一个几乎无药可救的差生。
校长还真没见过差生会主动,甚至提前想要参加考试的。
他想了想,说:你想要提前考试也行,但是要答应一个条件。
慕之云好奇的看他。
要是通过考试,我是说高分通过考试,你就能升入毕业班,但要是没通过,你就要认真听课,怎么样?慕之云毫不犹豫的点头,答应了校长的条件。
她甚至压根没考虑过,自己通不过的可能性。
作者有话说:打滚求收藏,求预收~再推一下基友的新文漂亮女配的开挂人生[七零] by 青析姚真真一家是传说中的坏分子,从祖宅被抄没开始,他们一家子就在二叔家讨生活。
二婶每天苛待他们,让他们干最多的活、吃最少的饭,还想把姚真真嫁给抽烟酗酒的家暴男。
最饿的时候,姚真真带着弟弟妹妹连树皮都啃过。
眼见日子快不过下去了,姚真真决定把家里珍藏的小银鱼拿去卖了给妈妈治病。
她跑下山的时候没留神,摔了一跤磕破了手腕,小银鱼一下子活了......姚真真突然想起祖奶奶曾经说小银鱼是宝贝,会保佑有缘人。
后来,他们从二婶家搬了出来,日子越过越好。
妈妈身体健康,捕鱼卖钱,进厂当领导。
姚真真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考上大学,成为了十里八乡有名的大学生;弟弟靠着独特的经商头脑,一路顺风顺水,成了当地首富;就连最小的妹妹,也展露出惊人的算数天分,小小年纪,破格被华大录取。
*姚桂香知道自己书里的女主,而她的堂妹姚真真一家全是极品。
姚桂香等着堂婶亡故、等着堂弟成为二流子、等着姚真真一家走上上辈子的老路......可结果堂婶不死了,姚真真家越来越有钱,那些看不上姚家的人也全都转了风向......最后姚真真一家去了京市,成了她再也够不到的人。
感谢在2022-05-26 22:22:07~2022-05-28 23:29:3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小豆子、37131664 1个;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骑在银龙的背上 15瓶;鱼儿在飞 10瓶;王雨 2瓶;37131664、懒惰小狮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