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五狗出来一趟, 并不是没收获的,数数几张B超照,顺利的话, 将新增十六只小狗崽子。
如果全养在农场, 那可就热闹坏了。
一回到家里, 小贪下车就钻进自己的狗屋里不出来了。
林蕉蕉听了常玉婧说了今天的事, 不由哈哈大笑,看来小贪今天大受打击啊!在家里被其他四只压着揍, 出去了,还是被揍的份,想想真可怜。
而另外四只狗下车之后,就先在房子周围和菜地里转了一圈。
不管它, 等会吃饭它就生龙活虎了。
常玉婧拿了个篮子去地里摘空心菜。
这巨型空心菜能长多高她也不知道,她种的这一块已经长到她大·腿了,茎秆有食指粗。
稍微用力, 啪的一声, 空心菜的茎秆就被折断了,断口处流出乳白色的汁液。
常玉婧很满意, 看来这个空心菜很好吃, 是清脆爽口的那种品种。
地瓜都扦插了,育种的这块地瓜秧就空着了,地瓜叶也可以摘来炒。
同样有茎有叶,但空心菜和地瓜叶的味道口感却完全不一样的, 互相无法取代。
晚饭做的简单,熏肉炒土豆片,空心菜和地瓜叶,份量大, 随便吃。
小贪一到吃饭的时候,果然精神满满,完全把白天的事儿给忘了,就算是汤泡饭,它一样吃得香。
饭后,常玉婧把酸奶抱在怀里,掂了掂重量,酸奶是不是胖了点?她摸摸酸奶的肚子,失策,今天应该也把酸奶牛奶带过去检查的。
卫呈晋接过来,在手里掂了掂,是胖了一点,不过没关系,劳动节镇上有集市,我们再带着它们去看看。
听说猫狗生幼崽都是一窝一窝的,不知道酸奶会生几只呢?四五只应该有的。
卫呈晋说。
要不我们打个赌?常玉婧捞过酸奶,揉着它的下巴和脖子,它舒服得发出呼噜噜的声音。
卫呈晋摇头:不要,不管有几只,都是可爱的小猫咪。
也是,主要是要健康。
常玉婧把另一旁的牛奶也捞过来。
这末世,对幼崽的最好祝福应该就是身体健康,平平安安了。
春耕一结束,在收油菜籽和麦子之前的这点时间,他们可以悠闲点了。
常玉婧和卫呈晋开始盘点现在剩下的食材。
土豆发芽的已经都种下去了,剩下的也吃不了几顿了。
黄豆、花生等干货撑到这季夏天收获还是够的。
熏肉还剩一半,冻肉也生了不少,肉省着点吃,暂时不用操心。
但是大米可能会有点不够,毕竟五个人五只狗吃饭,这量可不小,所以接下去做饭要多配着粗粮吃了。
随着温度的升高,地窖里的地瓜也不耐存放了,味道会越来越差。
所以剩下的地瓜,要么换成低温的环境,或者粗加工,早点吃完。
当初之所以没全部做成地瓜干,就是想着后面补充粮食,但不小心预留多了。
大家都一致同意做成地瓜干,反正现在温度高,晒个七八成干,短时间内就不会坏了,蒸饭的时候撒一把在饭上,软糯香甜又饱腹。
林蕉蕉估算了下数量,留下足够的地瓜,大家就凑一起削皮煮地瓜。
茶叶做好之后,张君民就回去了,不过他厚着脸皮缠着李瀚,要学习炒茶末球的其他方法。
所以李瀚要炒茶末球的话,他才会过来,卫呈晋也要学,正好一起作伴。
张家现在忙着呢,他们打算小麦收了后种一季水稻,要先育秧,因着气候不同,他们紧张得不行。
水稻的种子是从常玉婧这边匀过去的,等他们小麦收了,再把置换的麦子送过来。
除了种水稻,他们还养鸡养鸭,养猪也在日程上了。
谁让这地方打猎不现实呢,两口子只好踏踏实实种地。
倒是隔壁的星月农场,干活是有人干活,但几乎没见到主人的影子。
说起来,常玉婧早上巡查农场的时候,挺长一段时间没看到大黄和白手套了。
她不由皱了下眉头,但两家的关系说起来是不如张家的,毕竟交集的少。
常玉婧想了想,还是礼貌问了下连韵芳,大星小月兄妹俩有没有空来农场玩滑板。
这条信息,连韵芳到下午才回,说他们目前暂时在庆城定居,等劳动节再来农场小住,到时候再来玩。
常玉婧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还是回了个笑脸,表示期待和兄妹两人玩耍。
或许孩子的意愿,还是抵不过大人的想法吧!常玉婧叹口气,感觉有点闷,干脆叫上五只狗,去油菜地里转两圈。
油菜花已经谢了,不过开得最漂亮的时候,她和卫呈晋拍了不少照片。
没有意外的话,五月上旬就能收油菜籽了,其他留种的植物,像是花菜、白菜之类的,这些天也差不多都收完了。
常玉婧转了一圈,绕去湖边看鸭子和鹅,它们并没有受夜雨影响,吃湖里的水草、水藻、小鱼、小螺丝等,一只只膘肥体壮的。
看着就很好吃!要不劳动节抓一只来加餐?离得最近的荷花湖已经能看到水底下的荷叶尖了,相信很快就能看到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画面。
她没有把所有的湖都种上莲藕,除了原来的这个,她又种了俩,那两个就还没看到影子。
不过倒是看到不少的小鱼,看来这个春天,大鱼产了不少籽,温度适宜,都孵化了。
农场一切都很正常,夜雨的后遗症几乎没有。
然而手机上的天气预报却提示冷空气来袭,将会下雨和降温,从后天,也就是28号开始,要持续最少五天。
这让常玉婧有些紧张,其他植物还好,她主要是怕油菜籽受雨水影响。
这次的天气预报很准,常玉婧不得不把自己刚收起来的厚外套拿出来。
她听林蕉蕉在说倒春寒,特意查了下,发现不只要担心油菜籽,小麦和秧苗都怕这突然的降温,怕烂在地里了。
在南湖镇的农户们提心吊胆的时候,新闻上公布了一个大喜事,说我国成功研发了适合末世使用的新型液体压缩肥料。
这液体肥料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增产,副作用就是对野草也很滋补。
所以用了肥料后,除草得更勤了。
华国在公布肥料突破瓶颈的消息后,随后又公布了一则消息,说已经有农场研发出变异指数低于2,且能稳定低于5保持十代的地瓜。
目前这个品种的地瓜已经在大规模培育,有望在明年实现全国范围种植。
如果说肥料是一个好消息,但这个能稳定十代的地瓜,就相当于在全世界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大炸弹在公布这个消息之前,杨佰和郑安和亲自来找常玉婧,给了她一份盖了好多个大红章的文件。
上面有关于地瓜的一些安排,关于这个地瓜的培育者,为了保障她的人身安全,暂时不会出现真名,只是代称,希望她不要介意。
虽然现在知道的人就不少,但范围并没那么大,且这个新闻出来,更多人还是相信新闻上说的代称。
常玉婧没有意见,关于她的利益并没有受损,只是不对外公开,这对她来说没啥。
而且除了地瓜,还有其他作物呢,还是代称靠谱。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谁知道会不会有丧心病狂的人会想要研究她?常玉婧和卫呈晋提早得知这个消息,所以在新闻上放出这个地瓜的消息的时候,她就很高兴地在网上刷网友们的评论。
虽然大家夸的是农场和代称的C教授,但她知道是夸自己呀,心里美滋滋!我们华国果然是种植能手,培育新品种,谁能比我们强?太棒了,我朋友的表哥的女朋友的表弟家的农场就有这个品种的地瓜,变异指数真的低,稳定性超高的。
再配合这个肥料,亩产万斤不是梦!我突然想到某某超市去年卖过变异指数很低的地瓜叶,会不会就是这个品种的?我买过这个地瓜叶,是真的好吃。
哈哈哈,我们家农场被选为稳定地瓜实验农场啦,我好高兴好高兴!恭喜楼上!喜从天降,楼上散财啊!有一说一,大家都知道我们种花国最喜欢藏一手,这地瓜能稳定十代,那玉米、水稻等其他作物呢?细思极恐,错,细思极兴奋!早点售卖种子啊,多贵我家都买!我实在是烦了那变异能量了。
……网上的信息也有唱衰的,但都没成气候,国家自信心、民族凝聚力此刻极其高。
对于一个民以食为天的国家来说,一样稳定变异指数低的农作物,就意味着美食。
常玉婧心里喜滋滋的,看到草妖精群里也聊得热火朝天的,她默默潜水看别人夸自己。
网友们都太会说话了,各种赞美的词汇,真的夸出花来了。
常玉婧摸摸不断上扬的嘴角,原来除了填饱肚子,改善自己的生活外,给别人带去希望,也能这么快乐呀!茶冻跟常玉婧在农产品这方面互相往来的多,她看到新闻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常玉婧。
而且她前段时间,听到家里人好像在说什么地瓜的事,这么一对,好像刚好能合起来。
她打开聊天框,打了好几行字,完后,她又都删掉了。
她为什么要去问呢?毕竟这问题有可能给青女造成困扰,她心里清楚不就好了吗?孤儿院短时间内变化不小,前两天还收到了一些电动汽车玩具,行动不便的小孩子可以坐到里头,比轮椅好玩多了。
林阿姨收到常玉婧的询问信息,才知道这东西是她买的。
她们说常玉婧瞎花钱,但又很高兴她又这份心。
直到今晚看到这则地瓜新闻,院长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农场里种的地瓜。
这是常玉婧寄回来的,但会是电视上的这个稳定品种好吗?院长本来想问问常玉婧的,但又担心这会不会给她带去麻烦,索性就装作不知情。
这天晚上,很多人都睡不着,到处托关系,看能不能弄到这个稳定地瓜的藤条,一两根也可以,只要能种活,就能剪藤条扦插更多。
而且种的样本多了,是不是就可以筛选出更好更稳定的地瓜来?此时网友们,已经在畅想着这个稳定十代地瓜的各种吃法了,馋得人口水都要流下来。
第190章 置换种子 为了美食,我们一起奋斗……华国同时公布了肥料和稳定的地瓜品种一事, 给了华国老百姓们极大的信心。
地瓜这东西繁殖快,种植简单,对土壤要求相对低一点, 现在有了肥料, 肯定能高产。
这个地瓜品种, 被取名为y001号, 不过网友们都叫它新地瓜或新番薯。
网上爆料有资格种这个地瓜的人越来越多,现实中也有人确认过, 确实有不少,虽然只分到了十根地瓜藤扦插。
但只要养得好,地瓜藤一长出来就剪了扦插,等到下半年, 十根就可以扩大成一亩、两亩……华国老百姓们对于未来更有信心了。
华国凝聚力和自信心的提升,看在其他国家眼里,那叫一个羡慕嫉妒恨。
随后不久, 网上就有一些质疑的声音, 认为华国公布虚假数据,根本就没有能稳定那么多代的品种。
此外, 还有要华国把真正的实验数据放出来的, 也有说华国偷了他们国家的研究成果的,还有说他们技术更发达要一起研究的……华国的网友们也在看热闹,顺便嘲讽,等华国研究出越来越多稳定的品种以后, 看现在说这些话的国家,会不会来求着华国?常玉婧裹着棉袄,抱着两只猫在灶膛口烧火焖地瓜,手里还拿着手机刷评论。
昨晚她熬夜刷到了一点多, 今天起来之后,接着刷。
她从来不知道,原来自己竟然喜欢被人夸。
卫呈晋刚把药温了喝了,从冰箱里挖出最后一块龙骨,再拿几个胡萝卜、一点的红菇,准备炖一锅汤。
这湿冷的天气,喝一碗热乎乎的汤再适合不过了。
常玉婧的手机响了,她一看,是郑安和打来的。
常同志,你们农场现在有空的地方吗?我们给你送一批压缩液体肥。
常玉婧有些惊讶,她放下酸奶牛奶,走到厨房门口往外看了看,空地方是有的,能匀出一个铁皮房来。
这肥料很多吗?她对这肥料是心动的,还想着找郑安和问问怎么买。
没想到她还没开口,基地就主动给她送过来了。
这种被重视的感觉,就很好。
足够你们农场上半年使用了,那麻烦你们清下仓库,卡车一会就到。
卫呈晋放下削好的胡萝卜,转头看正在打电话常玉婧。
晋哥,我们先把铁皮房清出一个放肥料。
常玉婧有些兴奋地说,有这肥料,我们农场上半年肯定要大丰收。
她倒不怀疑这肥料的作用,国家公布出来的,肯定不作假的。
卡车缓缓地驶进农场,房子不远处停下,郑安和率先下车,对走过来的常玉婧几人点头。
谢平他们三人开着三轮车,把这卡车上一桶桶的肥料送进仓库。
常玉婧和卫呈晋邀请郑安和进屋喝茶,同时详细聊聊。
卫呈晋泡了一包新炒的红茶,郑秘书尝尝看。
常玉婧转身去厨房,端了一盆焖地瓜过来,郑秘书,吃个地瓜,很甜的。
郑安和看到这一盆地瓜,脸色不由僵了下,只觉得心疼不已,你们这地瓜都吃完了?没有,还剩不少,不过得抓紧吃了,要不发芽了味道就不好。
郑安和只觉得心在滴血,别吃,别吃。
我们这次过来,还想跟你换这批地瓜的,多少都要了。
还有你们种剩下的地瓜藤也要。
常玉婧想到昨晚的新闻,一下子就明白了郑安和的意思,她和卫呈晋对看一眼,不由有些哭笑不得。
郑秘书,你们要地瓜要早点说啊,我们前些天才焖了好多地瓜做地瓜干的。
郑安和捂住胸口,只觉得心在滴血,看着眼前这盆带着焦糖的地瓜都没胃口了。
卫呈晋也有些无奈:郑秘书,不过我们还有一批白地瓜,你们要吗?他们上半年白地瓜种的少,地窖里还有不少,除了谢平三人,他们两人都不爱吃,太干了。
他们本来想着这白地瓜吃不完的话,后面煮给猪和鸡鸭吃。
不过这个打算还是别说出来了,他们怕郑安和当场吐血。
郑安和当然郁闷,他也没想到,没沟通好竟然是这个后果。
他匆忙把这杯茶喝完,催着去看剩下的地瓜。
直到亲眼看到数量,郑安和才松了口气,还好数量比他想象的多。
从郑安和口中,常玉婧和卫呈晋才知道,原来上头要以南湖镇为中心,然后在庆城范围内建造大型的国有农场。
而在今年,整个南湖片区的所有农户所种的植物种子等,将逐渐转为开心农场出品。
郑安和带着地瓜匆匆地走了。
然而这只是开始,接下来,杨佰也拉着粮食来置换常玉婧他们的其他种子。
寒流过去,常玉婧他们仓库里的东西也有了大变动,有一半换成了其他粮食。
杨佰他们拉来的粮食,变异指数都在4以内,都是驻扎地农场产的。
而从常玉婧手中换走的这些粮食,全部要作为种子。
也是他们不知道那地瓜竟然能稳定十代,否则他们去年就守在地里,出双倍粮食全部换走了。
过后,杨佰还打电话过来说:常同志啊,这回的换粮食你们吃亏了,我把李洋和苏平阳两个小队拨给你当长工,不用工钱和三餐,随便你使唤。
常玉婧哭笑不得,首长,您当我是周扒皮呢?她自己也很清楚,二十来人的饮食农场还负担不起。
开荒队还要接着开荒,要种的地只会越来越多,这两个小队还不一定够呢。
首长……农场的基础设施不用担心,国家有专项拨款,五月中旬左右,工程队就会下来修路。
常同志,请记住,你有任何的困难和要求,都可以跟国家提,为了华国,为了人民,为了美食,我们一起奋斗!常玉婧直到挂断电话,还有点懵,脑袋里都是杨佰最后那一句话。
不过听他的意思,开荒队还在开荒的地,那也是属于开心农场的?这波换完种子,常玉婧在官方网站的角落里,果然看到有关于庆城以及南湖开发大型国有农场的消息。
而除了庆城,几乎每一个省都有在建大型国有农场,庆城南湖的这一个,一点都不显眼。
杨佰他们拿来换种子的粮食,除了稻谷也有小麦,不过做出来的饭,总是不如自己种的香,口感也差得多。
不过小麦磨成的面粉倒是比超市里买的好一点,而常玉婧揉的面做出来的馒头或是面条,都比其他人好吃。
林蕉蕉不信了,还拉一堆人来揉面团做馒头对比,发现还真的是这样。
有的人揉的面团甚至连发酵都发酵不起来。
一番对比下来,果然是常玉婧揉的面团做的馒头最好吃。
林蕉蕉百思不得其解,跟着常玉婧学从头到尾学了三四遍,掐着秒表算,还是不行。
她只好放弃,这真的太难了。
因着没有南瓜了,牛奶也要省着用,这回做的馒头都是加的玉米面,做成了玉米馒头,味道还挺不错的。
这玉米面他们吃的不多,最多就是玉米饼,偶尔熬粥的时候会加一点玉米面。
说实话,常玉婧不是很吃得惯,她更爱鲜玉米,等夏天鲜玉米能摘了,她一定要摘一堆,剥成玉米粒冻在冰箱里。
这场倒春寒结束之后,天气很不错。
那块育地瓜藤的地,谢平仔细拔了草,然后拿液体肥料按比例兑水浇下去。
常玉婧也好奇这肥料的作用,就特别分出了一点精力给这块地。
毕竟农场里不咋需要地瓜藤了,她都准备这一块地再养养,把地瓜藤摘了喂猪。
不过基地农场那边需要地瓜藤的话,这块地就先不挖了,还要好好照料着。
农场现在需要操心的主要就是油菜籽和小麦,油菜籽差不过在劳动节过后就能收了。
看天气预报,五月七八号的天气非常好,温度高,很适合选在这两天收割。
小麦这会处于抽穗扬花的时候,需要进行追肥。
常玉婧对这片小麦很上心,亲自拿液体肥料按比例兑水,再撒到地里。
、差不多再一个月的世界就能收割了。
如果顺利的话,说不定时间还能提早。
不过收了小麦后,这三亩地按照原来的规划是要种玉米的,但常玉婧现在有点犹豫,想分出一亩来种山药。
犹豫的原因在于等收了小麦再种,时间有点晚了,所以她在想要不要五月下旬的时候先切茎块育苗,到时候再移栽。
常玉婧一边施肥一边想着,等活昨晚,她也做了决定。
既然想那就种,不就是翻车吗,她可以接受。
做好这个决定之后,常玉婧心情很不错,晚上就在网上搜山药种植的注意事项。
卫呈晋见了,有些奇怪:你怎么想起来要种山药了?我听吴大夫说过山药的好处,耐保存,而且可以做很多食物,我就想种一亩试试。
那确实可以试试。
卫呈晋点头,打开手机,我记得好像有种紫山药,你看这图片,颜色是不是很好看,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
常玉婧凑过去看了一眼,发现卫呈晋这个界面有点熟悉,咦,晋哥,你也在这个论坛里吗?卫呈晋有些意外,对,你也在?我前段时间发现的,发现里头不少帖子还挺有意思的。
常玉婧滑动屏幕,点开一个帖子给卫呈晋看,我关注了这个人,他说话很有意思,现在在培育巨型西蓝花。
就着这个论坛,两人兴致勃勃聊起来。
相比希望树的社区,这个论坛的人更专业,对植物的变异也更敏锐。
常玉婧变异植物见得少,每回看帖子,都有种打开新世界的感觉。
卫呈晋不小按到宠物区,这才想起一个事儿,玉婧,现在天气好了,也没那么忙,你是不是该兑现玩滑板的承诺了?他还记着这事,准备拍一个片子呢。
常玉婧捂住额头,懊恼地说:糟糕,我把这事给忘了。
她侧头看卫呈晋:狗狗们没闹吧?没,它们估计也快忘了,最近都跟着开荒队跑。
行,那就明天玩滑板。
常玉婧拍板定下来。
第191章 滑板比赛 如果能养着茶虫就好了常玉婧惦记着这事, 晚上剩下的时间都在查玩滑板的视频和花样了。
她看完后,只有一个想法,以她的灵活性, 可没本事玩那些花样, 明天的主角估计就是五只狗两只猫了。
第二天一早, 常玉婧开了三轮车去巡查农场, 五只狗自觉地跳上车斗。
转一圈之后,就绕到了西面和西南面, 这边是土路,比较颠簸,常玉婧特地放慢了速度。
刚开出来的地就比较贫瘠,不过有了肥料, 倒是不用担心产量太低了。
郑安和说,过一段时间会有一批新型浇灌设备送到,耐晒、耐磨, 随时可以移动、拆卸, 甚至扭成不同角度使用。
这个肥料制作不容易,效果好, 用好的浇灌设备, 才不会造成大面积浪费,不给其他杂草更多机会。
当然这设备并不适用所有作物,比如水稻、小麦等等。
常玉婧把车子停下,然后去看药材的生长情况。
这些药材看着还行, 就是有点营养不·良,得施肥了。
虽然都是她种的,但后续的照顾,不可能都她来。
农场现在主要劳动力只有四个人, 暂时还够,但接下去只会越来越紧张的。
只是苏平阳和李洋两个小队都不能过来,所以打工群接龙还是不能取消。
春天躁动的那股变异能量也平息下来,农场一切正常。
常玉婧心里满意,准备返回去吃早饭,然后在半路上告诉五只狗这个好消息。
然而她一个转身,咦,狗呢?大黑,暴风,回家了?小西小松小贪,回家吃早饭了!汪汪一阵狗叫声从左下角的位置传来。
常玉婧瞅了一眼,正好是没开荒的区域,那边大多是岩石、灌木,开不了多少地。
你们干什么呢?她走过去,跳下两块梯田,才发现狗狗们都围在岩石边上的一棵松树下。
更瞩目的还是挂在树干上的小松,它竟然在爬树!常玉婧瞪圆了眼:小松,你给我下来,忘记你要当妈妈了吗?呜…小松心虚地叫了一声,又慢慢往下爬,但其他狗子依然盯着树上。
树上有什么?常玉婧仔细看了看,发现树上有只小松鼠,正缩在最上面的树杈上瑟瑟发抖呢。
松鼠有什么好玩的,走,回家吃饭了。
常玉婧说,吃完饭我们玩滑板。
汪汪汪……一听到玩滑板,五只狗争先恐后地跑到常玉婧脚边,整个屁·股都在扭,尾巴甩得跟电风扇似的,太兴奋了。
常玉婧抓抓小松的下巴,小松,下回再爬树,我就把你的玩具没收。
走前,她有看了眼松树,那上头还有个鸟窝呢。
随着农场的发展,这周围的小动物确实越来越多了。
她只希望不要有什么剧毒的昆虫或是毒蛇啥的,毕竟农场的人、动物不少。
看来以后巡查农场,也得把这一点考虑进去,还要在家里备一些解毒药剂。
五只狗以最快的速度吃完早饭,就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滑板给咬到门口埕地上,排排蹲坐好。
常玉婧把酸奶牛奶的这个滑板拿出来,就见五只狗已经兴奋得不行了。
卫呈晋在调试摄像机,林蕉蕉围观了下,问道:狗狗们不是有小衣服?给它们穿上,应该会更好看。
还是算了,这天气有点暖和了,穿着它们估计不舒服。
卫呈晋摇头说。
像谢平谢逸不怕冷的,都开始穿短袖了,对于狗狗们来说,这温度一点都不冷。
常玉婧抱来酸奶牛奶,教它们怎么玩滑板,两只还算聪明,很快就学会按按钮了。
酸奶,牛奶,你们真棒,好了,我们先在门口玩一会,然后再到路上去玩。
常玉婧画一条出发线,朝大黑招招手:大黑,你先来练习。
大黑咬着它滑板上的那条小绳子到出发点,跳了上去,然后左后脚在地上轻轻一蹬,滑板就溜了出去。
大黑来回转了两圈,其他狗子不用常玉婧喊,很快就自己排好了顺序。
卫呈晋拿着摄像机从不同角度拍着,然而等酸奶牛奶上场,刚热闹的场子瞬时冷却下来。
两只蹲在滑板上,按着按钮直行到中间,就停下来了,选了个舒服的位置开始晒太阳。
大家不由哈哈大笑,这猫狗果然是不一样的性格,这滑板还激不起两只喵星人的热血因子。
小贪见两只猫不动,不由急了,冲上前朝着它们叫,牛奶却直立起来,伸着爪子要去扇小贪。
小贪往后退了一步,叫得更凶了。
常玉婧摇头,上前挠挠牛奶酸奶的头,连滑板带猫给搬到边上,让它们更好地晒太阳。
走,我们去水泥路上比赛,看谁滑得快。
常玉婧招招手,带着五只狗去了水泥路上。
等会我来指挥。
卫呈晋拿着摄像机跑到路的最前端,预备,开始!六个滑板一溜地冲了出去。
常玉婧还以为自己的速度会最快,没想到一个晃眼,大黑就超过了自己,紧接着是暴风。
她连忙加快速度,结果节奏就乱了中途停下来调整下速度,反而让小西超过自己了。
于是她只能和小松、小贪并排着,去追着前面的三只狗。
卫呈晋拍了一段,然后跟在旁边跑,跑了一段,他就跑不动了,只能拍个背影。
玉婧,让大黑它们调头回来。
常玉婧听到卫呈晋的话,忙让前面溜得欢的大黑调头。
其他只狗见了,也跟着调头,特别是小贪,耍了个小聪明,一调头,就变成它滑在最前头了。
小松急得嗷嗷叫,常玉婧见了,就弯腰按着它的背部,助推了一把,滑板一下子加快,超过了小贪。
这可把小贪给急坏了,这回轮到它嗷嗷叫了。
常玉婧滑到卫呈晋旁边就停了下来,不行,我不能跟狗狗们一起玩,这样显得我好傻!卫呈晋忍住笑,不会,很活泼。
常玉婧瞪他一眼,瞎说,我来拍,你去滑。
行啊,我刚好参加第二轮。
卫呈晋看着溜着滑板过来的大黑三只,它们是真的欢乐。
常玉婧看他一眼,你等会最好不要输得太难看。
不会。
卫呈晋笑,等会我边滑边拍,把每只狗子的状态都给记录下来。
行吧,那我给你加油!卫呈晋滑板确实熟练,速度比其他狗都快,跟在它们身边,拍了个全程,不过到返回来的时候他就没力气了。
晋哥,你还好吧?常玉婧扶住他。
没事。
卫呈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好久没这么轻松过了。
汪汪常玉婧看过去,大黑它们已经回到起点,都准备好姿势,正催促着他们快开始呢。
最后一圈了,这次玩完就只能等下次了。
汪汪也不知道大黑它们有没有听懂,反正又在催促了。
预备开始!狗狗们玩得很开心,把自己的滑板放回狗屋后边上,就跑去喝水了。
它们的精力消耗了,也没心思想着出去玩,就在门口晒太阳、玩闹,好不惬意。
快中午时,李教授从茶园回来,唉声叹气的,把这些天捡的茶末球倒出来。
教授,有什么问题吗?这场倒春寒,茶虫的数量减少不少,而且茶叶的质量也变差了,它们可能要迁走了。
变少了?常玉婧有点惊讶,李教授,那你们有监控看到茶虫是怎么消失的吗?没发现,不过在茶虫消失前,我们有看到这些鸟类在茶园里停留。
李教授拿出一张纸画的图:你们见过吗?常玉婧摇头,记得去年也有鸟来抓茶虫,但她已经不记得那鸟的样子了。
我问了高远宾,他表示不认识,但我觉得跟乌鸦有点像。
打算这几天给茶山施肥,但茶园有茶虫在,李教授觉得适合吗?常玉婧问。
她后来才知道,茶树养得好,气候合适,一年可以摘好几次茶叶的。
李教授皱眉:我不确定,但可以试试。
如果茶叶好,这茶虫是不是会一直留下来了?如果可以豢养茶虫,那真的要赚翻了!常玉婧显然也是这样想的,不过她更关注茶末球的功效,看卫呈晋嘴角的脸色,每天一颗茶末球喝着,状态确实好多了。
喝剩下的茶末球渣渣也不浪费,煮水喂猪、喂鸡鸭,每一只看着都特别精神。
这一批茶末球是要跟其他药材炒制的,张君民得到消息,马上就赶过来帮忙打下手。
吴雷送来了他珍藏的藏红花,至于他说的藏红花球茎,还在路上没运到。
除了藏红花,还有一些比较珍贵的药材,也要和茶末球一起炒制的,做成功效不一样的药茶。
除了这一批茶末球,去年的那一批茶末球也得处理了,它经过轻微的发酵,功效没有减弱,但滋味更加醇厚了。
常玉婧对炒茶不怎么感兴趣,吃过午饭后,她喊上谢平谢逸,带上家里的几种肥料,去茶园转转。
三轮车上有火粪土、草木灰、发酵过的牛粪肥,以及新研发出来的液体肥,每种都试一下,如果茶虫都不排斥的话就更棒了。
茶园不远处的集装箱房子里,几个穿白大褂的研究人员刚吃完午饭。
常玉婧问了下他们茶虫的近况,得知今年新长的茶叶都吃得差不多了,这意味着茶虫很可能要离开了。
研究人员看了下,再过一个多个小时,茶虫就会陆续下树回洞里,你们要不再等等?我先选最近的几棵茶树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