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末世后的小日子❤金推 > 第268章 虫害 今年肯定要减产了

第268章 虫害 今年肯定要减产了

2025-04-02 00:45:10

茶冻:【气死了, 我的药园遭虫了。

】茶冻在群里发了几张图,叶子被啃得都是小洞,有些叶子还掉光了, 成了光杆。

常玉婧看着那图片上的植物有些眼熟, 那不是人参吗?她种了两年也没种出来的植物。

白芷:【赶紧喷药, 看有没有办法抢救回来。

】映日荷花:【看得心疼, 赶紧喷药啊!】茶冻:【已经喷药了,长得太快, 就一天没来,就被嚯嚯成这样了。

】茶冻都要哭死了。

当初也是常玉婧要种人参,她给弄了种子寄过去,自己也种了点, 这是第二年,还想着种个三五年,给常玉婧寄一点呢。

结果, 这一波虫子嚯嚯下来, 人参起码要死一半以上。

映日荷花:【抱抱,其他药没事吧?】茶冻:【或多或少都被虫子啃了一些, 已经喷了药, 希望能多救回来一些。

】阿呆:【今年的虫子确实很活跃,我家附近的鸟都很活跃。

】三七:【这就像轮回一样,几年前那蝗灾才来一遭,现在又来。

】群主:【你们没谁是在蝗灾可能抵达的地区吧?总之注意防范, 地里也多喷些药。

】群主:【目前我听说,下半年的虫灾可能会更厉害,对植物的损害更大。

】白芷:【我们已经在努力预防了。

】映日荷花:【国家肯定有所行动,相信大家会平安度过的。

来来来, 看看我家的燕子。

】她发了一张图,那是小燕子学飞出鸟巢的时候拍的,附近所有燕子几乎都过来凑热闹了。

群主:【哇,好多燕子,我家只有两窝。

】凉茶:【有这么多鸟,我们完全不需要害怕。

】大家纷纷讨论起来,除了店里买的农药,还要自配什么药,或者还有什么动物会专门吃这类虫子。

每种鸟吃的虫子种类都不一样,它们也有自己的食谱和喜好,如果某一种鸟少了,确实有可能会造成某种昆虫泛滥。

大家聊得热火朝天,还聊到了青蛙、蛤蟆等动物,一些以往看着有些丑或是吓人的动物,只要能吃害虫,这会地位都有些不一样。

常玉婧聊着聊着,又跑论坛去了,论坛一如既往,每天新增的帖子,上来留言的网友都差不多,变化不大。

别碰我在成功种完了一季稳定地瓜后,自信心爆棚,又试着种其他作物,结果依然逃不过他的那一套变异后必死的规律。

他虽然郁闷,但这也证明了,他这个奇葩能力,对那稳定地瓜、稳定玉米啥的不起作用。

于是,别碰我现在的帖子都是记录的稳定植物的生长状态。

不过网友们更期待的还是他种其他植物的变异情况,同一种植物,每一回变异都能不一样,让人大开眼界。

常玉婧扫了一眼,发现前面二十条几乎全都是关于自制驱虫药、杀虫剂的,别碰我的帖子混在其中很是显眼。

他一次性撒下了许多的向日葵种子,然后让网友们见识一番什么叫向日葵的花样变异。

常玉婧进去看了看,今年她还是种了一点向日葵的,不过不是在茶园,而是员工楼后面,那边和加工坊有个夹角,刮风的话,受影响小。

别朋友种的向日葵,有一种矮胖型的,杆子跟小水桶似的,花盘跟大磨盘似的,简直是最强抗风品种。

常玉婧看得手痒,好想和这个别碰我合作,咋办?他负责植物的变异,她来负责植物变异后的稳定性,想想不要太合适。

常玉婧到底忍住了自己这颗蠢蠢欲动的心。

等以后条件成熟了,再来考虑吧。

她恋恋不舍地看着帖子,再去论坛里看了下大家自己调配的驱虫/杀虫配方,记下几个配方好做试验。

他们用的农药是普适性的,对一些虫就无效,还是得专门配药才行。

常玉婧瞅到茶冻给自己发私聊,忙退出论坛,两人聊了下。

她得知那被虫子嚯嚯的人参也有自己的一份,顿时心疼得不行。

青女,你家那黑芝麻丸吃着好,你下回多做点,你看是要钱还是要药材或是药丸子?黑芝麻丸好吃吧,你头发有没有改善?常玉婧有点小兴奋。

她摸了摸自己的头发,现在发量并没有增加太多,但颜色、光泽等,都得到很大的改善。

再继续吃下去,相信她会拥有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的。

我没吃,我爷爷、奶奶吃了,他们觉得很不错,准备长期吃。

实际上,茶冻自己也做了黑芝麻丸,但两位老人都觉得不如常玉婧家的。

你看需要什么?我爷爷奶奶是大户,你可以使劲薅他们羊毛。

需要什么?常玉婧挠挠头,她还真想不出来,跟国家合作,还真不缺啥。

我想不起来,要不先欠着吧。

那可不行,我会被打死的。

茶冻想了想,这样吧,我让我表哥给你送一些海货吧。

末世后,海洋同样危险,藻类的变异的并不少,因此海货的价格也不低。

可以可以。

常玉婧点头,一些海鲜干活她还是喜欢吃的,比如墨鱼干、干杯啥的。

两人挺久没见的了,茶冻再次发出邀约,不过常玉婧只能遗憾拒绝,她现在暂时出不了门。

几天忙碌,张君颜、张君民姐弟来了农场,他们农场最近也在忙着驱虫。

这次过来,除了送刘梅做的玉米粑粑,就是要进茶山,看看能不能摘夏茶了。

张君民简直比她和卫呈晋对那些茶树还要上心。

常玉婧也打算去看看种在茶树间的南瓜,就一起过去了。

卫呈晋自然也不会落下。

几天没过来,茶树看着还行,她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南瓜上。

这里种的都是巨型南瓜,如今一个个大得跟车轮似的了。

玉婧姐,玉婧姐,你过来下,看看这棵茶树是不是病了?卫呈晋一听,不由着急了,连蹦下两块地,一下子就到了张君民旁边。

哪里?张君民指着叶子:呈晋哥,你看,茶树的叶子有斑块,有的还卷曲起来了。

不远处,张君颜半蹲着,茶树上有虫子。

常玉婧落后几步,走到这几棵有问题的茶树旁,伸手摸了摸,眉头就皱了起来。

确实有点问题。

她仔细看了下,一行的茶树,有三分之一都有问题。

晋哥,你给李教授打电话,我去茶园看看红丝茶。

常玉婧有些急。

我陪你去。

卫呈晋转头看张君民,君民,你来打。

去年冬天的低温,导致红丝茶进入了特殊的发酵状态。

常玉婧很喜欢这红玛瑙茶,根本就见不得这红丝茶出问题。

看起来没有问题。

卫呈晋也着急,他摸着茶叶,又轻轻刮了下枝干。

常玉婧转了一大圈,红丝茶暂时没问题,但是它的茶叶生长太缓慢了。

夏茶肯定摘不得了。

倒是今年新种下的茶树苗挺精神的,相信很快就能采茶了。

玉婧,你看看外边的那丛灌木。

卫呈晋说,小心点别碰到了。

常玉婧看过去,吓得心里咯噔了一下,那丛灌木叶子上,爬满了那种洋辣子。

可能是品种的原因,它颜色有点褐色的,看着就怕。

她摸着手臂上的鸡皮疙瘩,打了卫呈晋一下,晋哥,你干嘛让我看这个?我刚注意了下,附近有不少这种灌木,好像都爬满了这虫子,它们不会爬到茶树上来吧?那灌木和茶树不是一个种属,应该不会的。

常玉婧搓搓手臂,快走,快走。

卫呈晋看着周围的山林,再看看天上的飞鸟,虫子确实比往常的多。

鸟都捉不过来了。

两人离开茶园往茶山走,张君民、张君颜已经给有问题的茶树做了记号。

很简单,就是拔两棵草放到茶树上面,一眼看过去,一目了然。

这松树?常玉婧的注意力本来放在茶树上,但看着地上掉落的松针,感觉不大对。

一检查,得,又是一株遭了虫的树。

松树怎么治来着?为了那松茸、松子,可不能看着它翘辫子。

我跟谢逸说声,让他去基地农场借个喷洒型的无人机,再请人配个专门针对松树虫子的药水。

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吧。

常玉婧想想也是:你安排吧。

还有这一大片的茶树,等待着治疗,希望李教授有办法。

没法,她只擅长种,不擅长治植物病啊!李教授一接到张君民的电话,问清了情况,马上就调配了几种常见的药水,叫上助手出发了。

那红丝茶他还没研究透呢。

之前他把茶虫孵化出来了,弄到茶山那边养,可惜的是,最后都没有成功化蝶的。

然而能实验用的虫卵是越用越少。

现在只盼着明年这茶树还能再吸引茶虫,做深入的研究。

所以这些茶树绝对不能出事。

茶树喷了药,松树也不落下风,树干上甚至还挂上了几个吊瓶。

常玉婧觉得松树的情况不算太严重,自身能恢复过来,不过专家们觉得还是挂点水比较保鲜。

总之,看着一棵大树打点滴,她觉得很新鲜。

然而很快的,常玉婧就没能那么惬意了。

农场周边发现得病的植物越来越多,所有人不是在配药就是在喷药的路上。

整个农场到处弥漫着一股有些奇怪的味道,这大热天的,每个人又戴上了两三层口罩。

这样此起彼伏的虫害中,说没有损失是骗人的,今年夏收粮食肯定要减产了。

但最让常玉婧郁闷的还是百香果和香蕉。

还没等到百香果变紫色,它就开始掉果子,而香蕉则是被蚊虫给叮的,在树上就烂了。

拜这些香蕉所赐,让她见识了什么叫更恶心。

她现在看到密集型的虫子,也已经麻木了,那洋辣子算啥。

而这样的消杀运动,并不只发生在开心农场,全国各地或多或少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第269章 送到 它们只能恨自己不够快Z省的某个沿海城市, 外出打渔的船鸣着汽笛进入港口。

在港口的人纷纷看过去,在看到大船上留下的各种痕迹,不由议论纷纷。

看来这回是碰到大家伙了, 看这船上面的痕迹, 怕是得大修了。

只是外表损伤, 没关键部位没坏就行。

另有人说, 看船上人的表情,肯定大丰收啊!这是明思渔业的船, 后头还有呢,他们走得远,这回应该是很赚!围观的人说着话,却逐渐靠近, 他们都是码头的搬运工人,心里羡慕归羡慕,该干活还得去干活。

汽笛声响起, 陆续又有渔船进港靠岸。

码头一片热闹, 运回来的海货要赶紧卸货,送到最近的加工厂里处理。

齐明桐最近被他大哥喊来干活, 海风吹着, 太阳晒着,他觉得自己都憔悴得不行。

他很是懊恼,早就知道就不惹自家大哥了,自找苦吃。

不过他还是有点庆幸的, 起码没让他去跟船出海,要不半条小命都能去了。

养殖场那边的海带、紫菜等出问题了,他连忙赶过去。

出门前,他往身上喷了些防蚊药水。

最近虫害厉害, 这边沿海,海腥味重,经常有死鱼烂虾的冲上海岸,因此蚊蝇是最多的,嗡嗡嗡的好不烦人。

而水产养殖,最怕的也是生病,一病就是一大片,损失极重。

齐明桐也帮不上什么忙,就边上看着,听专业人士是怎么判断的。

当他得知海带、紫菜那边的问题可以解决,只是损失小部分后,心里松了口气。

等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就看到了表妹发来的信息,让他准备一些海产品,给常玉婧寄过去。

他还记得常玉婧,这是个厉害的种植师,种出来的植物很稳定,味道也好。

既然表妹开口了,他自然要帮忙。

齐明桐亲自去选,品相好的墨鱼干、干贝、带鱼、海带紫菜等,装了五六个大箱子。

他没打算邮寄,想看自己能不能借这个机会脱开身。

家族企业啥的,还是留给有能力的人吧,他一点都不想继承家业。

常玉婧最近很忙碌,就跟消防队似的,这边的虫子灭了,那边又出现了。

而且农场还发现好几窝的蜈蚣、蝎子啥的。

好在这都不是那种主动攻击类型的,最后怎么处理的,她也不晓得,大家没让她知道。

忙碌的时候,常玉婧根本就没注意到门口的四个种植箱的情况,更别说放在阴凉处的几个菌包了。

等她想起来的时候,菌包长出的蘑菇,有些都变质了。

常玉婧一脸心疼,把变了颜色和味道的几种蘑菇摘下来,本来是要丢掉的。

她想了想,捣成泥状,和稻草屑搅拌均匀,给埋到门口的种植箱里。

四个种植箱里,那几堆挖回来的蘑菇土是有长出东西了,但只是杂草。

倒是多肉长出了不少的小苗,连月季都抽出了新芽,而挖回来的洞口植物,还维持着原来的数量。

常玉婧不明白原因,她把蘑菇土给挖出来,再把混合好的稻草屑蘑菇碎给埋到了土里,然后就不管了。

她最近没那么多使劲,水稻最近要扬花,希望不要下雨,也不要有虫子啥的。

水稻喷过两回药,但愿别减产太厉害。

孤儿院这一阵子都很热闹,因为地里也遭虫了,院长就把鸡鸭给丢进地里去。

虽然损失了一点叶子,但它们吃虫子确实不错。

剩下的鸡鸭不吃的虫子,再用来喷药。

这不得不说,真是一个好主意。

可惜的是农场不能跟着这样子弄,面积太大,鸟都忙不过来,就农场养的这些鸡,可别帮倒忙了。

喷洒的农药对鸟类的影响并不是致命的,但还是有点影响的。

因此这段时间在农场里觅食的鸟都少了不少。

常玉婧从锅里拿了一个嫩玉米,拿起猜到,利索地剁成五段,分给五只狗,自己又取了一根。

她边吃边上了门口的三轮车,准备去茶园看看茶树。

经过李教授的处理,茶树没有继续恶化,但状态依然蔫蔫的,她不是很放心。

五只狗咬着玉米跳上三轮车车斗里,趴着啃。

这嫩玉米又嫩又甜,玉米芯是有点渣,但啃起来也不算难吃,狗狗们总是啃得干干净净的。

三轮车刚在茶山的边缘停下,五只狗就迫不及待地跳下来,往茶树间钻。

常玉婧看了一眼,五只的方向各不同,她并不担心,先去看了最近的病茶树。

今天,她摸着茶树,终于能得到一点有用的信息,该补充水肥了。

倒是那棵打完点滴的大松树,在掉了不少松针后,又开始长新的,精神抖擞,连树上的松鼠都比平时精神,惹得小松和暴风在树下虎视眈眈。

红丝茶是少数没遭虫子嚯嚯的植物,常玉婧对它们抱着挺高的期待。

希望今年冬天,它们再来一回发酵,那红玛瑙真好喝啊,而且不像茶末球,喝起来还有心理障碍。

汪汪常玉婧闻声看过去,大黑正在茶树间穿梭,小西、小贪跟在它身后叫着。

随着距离的拉近,她终于看清楚了,大黑的嘴里咬着一只大野鸡。

暴风和小松也跑过来,盯着大黑嘴里的大野鸡,表情兴奋不已。

大黑把野鸡放在常玉婧面前,蹲下来,乖巧地叫了一声。

大黑真棒,这只野鸡就给你们红烧,怎样?汪汪。

大黑叫了两声,抬起了一只爪子,这是同意的意思。

其他四只狗也兴奋起来,有肉吃了!常玉婧拔了两根草绳,把这只野鸡绑起来,眼前一花,暴风就冲了出去,随后,其他四只狗紧随其后。

她等了半个小时,摘了不少的南瓜花,就看大黑和暴风又咬着两只野鸡回来。

今天大丰收啊!走,我们回家去。

常玉婧手一挥,把这两只野鸡也捆了丢车上。

回家!温姨拿出一个钢盆,抓着三只野鸡看了看,笑着说:这三只野鸡很肥啊!守在一旁的小贪叫了一声,肥啊!不只肥,速度也慢了,要不是只有这两只野鸡,它们绝对可以一狗一只鸡的。

可惜的是,小西、小贪、小松它们没法说话,没法解释原因,只能沦为蹭吃的了。

它们也只能恨自己速度不够快。

最近虫子多,不只野鸡吃肥了,我看那些鸟也够肥的。

常玉婧笑着说。

能不肥吗?食物多得吃不完。

温姨的动作很利索,每一会,三只野鸡就处理得干干净净的了。

大黑,来,你说要怎么吃?她笑着说。

大黑摇着尾巴,看看常玉婧再看看温姨。

倒暴风迫不及待地凑上前,人立起来,两只前爪搭起来,左右晃动着。

这是学着烧烤转动的动作呢。

常玉婧摸着暴风的头笑个不停,知道了知道了,你想吃烤鸡,让温姨给你做。

温姨也跟着笑:暴风的口味一如既往,还是爱吃烧烤,行吧,那就烤鸡。

一只跟土豆红烧,另一只做成盐焗鸡。

只能等着吃的狗狗能有什么意见,当然是抬爪同意:汪汪!除了这些,温姨还做了个泡椒鸡杂,又酸又辣的,超级下饭。

既然要做烤鸡,常玉婧又摘了不少嫩玉米,打算拿来烤,这烤出来的完全是另一种滋味,叫人停不下来。

只是今年的玉米虫子也多,从生长到结棒子,一刻也没停下来。

减产了起码有五分之一,很叫人心疼。

齐明桐开着车到开心农场门口,先联系常玉婧,这才进了农场。

根据指示,他把车开到了员工楼边上的空地,却没马上下车,那五只狗在盯着他看呢。

齐同志,你好,辛苦你跑一趟了。

卫呈晋上前招呼他。

常玉婧让大黑它们到另一边去,怕它们再离那么近,这位客人连车都不会下一步。

齐明桐勉强地笑了下,好久不见,你们农场变化真大。

还行,开了那么久的车,辛苦了,吃个烤玉米吧。

常玉婧笑笑。

齐明桐没上前,而是指着车上的东西说:这些都是给你们的海鲜干货,里头有两箱得冷藏的,得赶紧放冰箱里。

他好不容易争取到这个机会,亲自开车来,准备的东西多了一倍多。

温姨上前,打开一个箱子看了下,惊讶道:这带鱼真够大的。

那带鱼有她两个巴掌宽,两米长了,一个大箱子里也装不了多少条。

常玉婧的注意力却是另外几个筐子里,那是什么植物?几棵木瓜苗、还有两棵菠萝蜜、一些黄花菜植株。

齐明桐说,这是咚咚特意交代的。

不过这个黄花菜变异率有些高,你种的时候最好偏一点。

常玉婧一听都是能吃的,眼睛都亮了,没问题。

温姨,你安排下齐同志,我们去种树。

常玉婧看着这些蔫蔫的苗子,心疼了。

那菠萝蜜成活并结果的概率应该不大,毕竟农场这边冬天温度有些低,倒是木瓜可以期待下。

至于这些黄花菜,常玉婧想了想,决定种到后山上,这植物繁殖起来也快,相信很快就能吃到黄花菜了。

应该很好吃吧!第270章 熟了 为什么不对种子做限制?齐明桐只待了一晚, 他倒是愿意继续待下来,毕竟农场的食物很好吃。

可是一想到那五只狗,他就觉得自己的骨头跟生锈了一样, 动都动不了。

此外, 他也不愿意给常玉婧添麻烦, 毕竟很快就要农忙了。

常玉婧得知齐明桐要北上去找茶冻, 当即就开始准备吃的。

一些不好邮寄的东西,也可以寄了。

齐明桐别的可以不要, 但他想要西瓜。

这当然是没有问题的,种了三年西瓜,今年的最让常玉婧满意。

无论是个头、花纹、重量,还是最重要的味道, 都很优秀,可以品种可以保留了。

今年西瓜种得早,这会可以摘了, 齐明桐亲自去挑。

他拍拍这个瓜, 再拍拍那个瓜,看哪个哪个都满意。

他正想把自己看中的瓜给摘下来, 小贪突然蹿过来, 对着他大叫。

齐明桐吓得一下子僵住了,不敢动。

小贪,回来。

常玉婧叫道,抱歉, 你没吓到吧。

她看齐明桐的脸色有点白。

齐明桐虚弱笑了下,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总觉得这只叫小贪的狗好像很喜欢冒出来吓他。

常玉婧拍了拍小贪的头,见它有些焦躁地用爪子刨着地, 眼睛盯着齐明桐手下的那个西瓜。

小贪的鼻子比较灵,它可能觉得那个西瓜还不够成熟,想要阻止你摘。

小贪,去,给齐同志找一个成熟的西瓜。

小贪开心地叫了一声,回头看了齐明桐一眼,在瓜地里跳着,不一会它就找到了一个。

它用爪子在西瓜上拍了拍,然后朝齐明桐叫了一声。

齐明桐没有动。

小贪似乎明白了什么,又看了齐明桐一眼,跑去找别的西瓜了。

齐明桐走过去拍了拍小贪选的那个西瓜,跟自己刚才选的似乎有点不一样?他把西瓜摘下来,抱到地头,转身就看到大黑和小松站在不远处看着他。

两只狗摇了摇尾巴,转身跑了两步,然后回头看他,似乎在让齐明桐赶紧跟上去。

齐明桐看着脚下的西瓜,犹豫了下,跟了上去,但离得远远的。

大黑和小松找到了一个西瓜,它们用爪子拍一拍西瓜,朝齐明桐叫一声就跑了。

突然,大黑返回来,咬了一片叶子放到西瓜上,又看了齐明桐一眼,这才离开。

齐明桐挠挠鼻子,这狗真的好聪明!可惜怕狗的因子已经刻入了他的身体里,就算知道这些狗再怎么乖,不会伤害到自己,他也一样害怕。

然后齐明桐就发现,大黑和小松找到成熟的西瓜,就往上面放一片叶子或是草,他只要跟着它们的足迹摘西瓜就行了。

常玉婧本来摘着西瓜,就跑到隔壁的哈密瓜地去了。

可能是因为土壤、气候等原因,哈密瓜长得并不好。

今年种的这一批没那么疯狂掉果了,但果子长得也比较一般。

玉婧,这哈密瓜能吃了吗?吃起来估计没啥味道,还是去看甜瓜吧,这些天温度高,应该有熟一两个。

他们种的这个甜瓜皮很厚,一旦熟了可以放很久,不过常玉婧不爱吃。

要不是为了培育出好的种子,她才不想种呢。

常玉婧摘了三个甜瓜,等他们回到地瓜地,发现五只狗并齐明桐,已经快把地里成熟的地瓜都给摘光了。

今年种了三亩多,因为虫害的关系产量有所下降,但比起第一年也强很多了。

好了,我们先把西瓜搬回去吧。

西瓜运回员工楼的空地,常玉婧马上拿了几个丢冰箱里,再拿两个放到水池里洗一下,手起刀落。

咔擦清脆的声音,清甜的西瓜香一下飘了出来。

五只狗不停摇着尾巴,吐着舌头,期待地看着常玉婧手中的西瓜。

去把你们的饭盆拿过来。

常玉婧头也不抬地说。

五只狗以最快地速度往食堂里跑,这里也有它们放饭盆。

林蕉蕉拿了一个大盘子过来,今年这西瓜长得好。

品种优化过了,而且肥料也下得足。

常玉婧把西瓜分给五只狗,剩余的放进大盘里。

吃西瓜啦!温姨拿着几个百香果远远地走来,人未到声先到,远远就闻到香味了。

齐明桐拿着一片西瓜,站在离五只狗最远的地方吃着。

吃一口,他眼底闪过一丝惊艳,闭之前吃过的还好吃。

身为一个西瓜爱好者,没有比他更能分辨出西瓜味道的不同了。

这瓜瓤清脆可口,甜而不腻,就是贴近瓜皮的瓜肉,一样清甜可口,吃起来不会一股水味。

对这西瓜最好的赞美语言,那就是再吃一块,直到把自己给吃撑。

齐明桐还真的把自己吃撑了,他洗手的时候,看到五只狗趴在地上,啃着西瓜皮。

他准备跟常玉婧商量下,看能不能拿到这个种子,这西瓜绝对很受欢迎。

你要种子?常玉婧想了想,好像还剩一点,不过你明年再种,活性可能没那么好了。

要不,等我这边收了种子,给你寄一点?齐明桐有些惊讶:你就不对种子做些限制吗?有些种植师不想要自己培育的种子外流,就会采用这方法,但具体是怎么操作的,他不清楚。

常玉婧反而比他更惊讶:什么限制?齐明桐解释了一下,并且强调了这里头的重要性,特别是可能的利益损失。

我为什么要做限制?我巴不得种的人越多越好。

如果她培育的植物稳定性强到可以稳定一片区域的话,那自然是要使劲扩大种植范围。

而只有足够优秀的品种,其中有利益可图,才会有人下功夫去大范围种植。

齐明桐直接就呆住了,忽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虽然是末世,但秩序都建立起来了,很多事情都跟末世前看齐了。

对于资本来说,自然是偏向利益考虑的。

常玉婧没想那么多,她笑着说:你开的这辆车子车斗挺大的,再加装一下,应该能放不少西瓜。

\\我已经跟茶冻还有陈奶奶说了,她们都很期待。

齐明桐意外地看她,她竟然跟外婆也有联系?没容他多想,陈奶奶的视频电话就打过来了,齐明桐连忙接起来,不断应着是。

然后他把手机给了常玉婧。

陈奶奶。

常玉婧笑眯眯地打招呼,给您挑的都是最好的西瓜,黑芝麻丸也都装好了,一天吃一颗。

麻烦你了。

陈奶奶笑眯眯地说,最近我一些老朋友送了我点好东西,已经给你寄过去了,记得查收。

常玉婧没问是什么东西,道了谢,又闲聊了几句。

谢平谢逸等人一起动手,很快就把齐明桐的车子改装好了,由皮卡变成了箱型货车。

齐明桐目瞪口呆,他这开回去,要是被交警抓了,得罚多少钱?稻草、西瓜、稻草,塞得满满的,尽量不会晃动。

然后就是保险箱,装的就是诸如嫩玉米、花生之类的东西,还有一点茶叶,以及最不能少的芝麻丸。

随着一个个西瓜减少,五只狗都齐齐盯着车子看,齐明桐被看得发毛,连忙回了驾驶室,把车门、车窗都摇了起来。

等能走以后,齐明桐一踩油门就溜了。

这简直就是甜蜜的痛苦,最爱的西瓜与最怕的狗为啥会在同一个地方?齐明桐一走,常玉婧就把注意力放在百香果上,皮只是灰紫色,看着就像没成熟的样子。

玉婧你尝尝。

温姨说,这是掉在地上的,等藤上的百香果颜色加深了再摘。

常玉婧用力捏开百香果,一股浓郁的酸香味扑鼻而来,却不会腻味得叫人讨厌。

林蕉蕉递过来一根汤匙,用汤匙吃比较方便。

入口后,那股酸香味更浓郁了,但一不小心,她咬到了一颗籽,这籽有点难吃。

这时,常玉婧发现自己呼出的空气都带着百香果的香味。

林蕉蕉笑道:这籽可以吃的,你不去咬它就好了,一吸就吞进去了。

如果非要去咬那籽,那声音怪叫人难受的。

百香果柠檬泡爪、百香果风味的饮料可以做起来。

温姨笑着说,夏天最好的搭配啊!还能做冰棒冰激凌。

林蕉蕉补充了一句。

温姨脸色一变:百香果可别做冰棒,那吃起来太痛苦了。

她想起自己吃过的百香果冰棒,咬下一口,全都是那籽,她吃过的最差的百香果冰棒!常玉婧拿着汤匙,把两个半球的百香果挖完,觉得有些意犹未尽,又掰开一个挖起来。

她喜欢这个味道!于是,猪圈也成了常玉婧最常去的地方之一,谁叫百香果就种在那呢。

既然过去猪圈了,那就顺着转一圈,没有一个猪圈是空着的,总共着差不多将近五十头猪。

谢平他们还准备自己养母猪下崽对此,常玉婧没有任何意见,养殖上她是外行。

自家农场的百香果能吃了,常玉婧就惦记上星月农场的百香果。

不是同一个品种的,不知道味道好不好?大星小月他们已经回去庆城了,等暑假再回来,也没多久了。

虽然他们很配合调查问话,但依然没有找到什么关键。

洞口的到底有什么呢?那四个种植箱,能不能给出答案?第271章 跳不动 大家想吃的菜她都有…………星月农场纳入开心农场的范围之后, 基本的格局没有变,只不过干活的换了一批人而已。

有的时候,基地农场的人刚好来附近干活, 就顺便把星月农场的草给拔了, 或是浇水。

星月农场的那几棵黄金百香果种在东南角, 靠近基地农场的地方。

常玉婧提着篮子, 和卫呈晋带着五只狗过来摘果子。

地上掉了厚厚的一层果子,腐烂后散发着一股奇怪的味道。

五只狗放下篮子后, 就一溜烟跑远了,一脸的嫌弃,它们喜欢很多水果,但也接受不来百香果这种酸。

你们去玩吧, 别乱跑,别捣乱。

常玉婧朝五只狗挥挥手,看着它们分散开, 朝着那些花圃跑去。

这黄金百香果比农场的紫色百香果个头要小一两圈, 香味要淡一点,更甜, 没那么酸。

一样好吃。

常玉婧边摘边吃, 不一会就觉得手上黏糊糊的难受,到最近的水龙头洗手。

嗨,常同志。

基地农场那边有人喊道。

常玉婧抬头看过去,是陆教授手下的一位研究员, 不记得叫什么了。

她朝那人挥挥手,问他:陆教授熬也在附近?教授在实验室,我过来记录数据。

那位研究员朝常玉婧挥挥手,常同志, 要过来看看吗?我们实验室嫁接的桃树和板栗树。

常玉婧一听就感兴趣了,她甩了甩手上的水,转头朝卫呈晋说:晋哥,我过去看看,你要一起吗?卫呈晋哪里敢放她一个人,走吧。

常同志,你叫我小林吧,你看这几棵是嫁接的板栗树。

嫁接的枝条是巨型板栗的吗?常玉婧蹲下来,摸了摸眼前的小苗,这也太小了吧。

是的,你觉得能活吗?常玉婧看了他一眼,这让她怎么说?看来是活不成了,没事,我们早就习惯了。

生命力是比较低。

常玉婧说,说不定能熬过来呢,这几棵桃树就不错。

是吧,这是嫁接的变异血桃,它味道不好,但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通过嫁接来改良口感。

小林还是相信常玉婧的判断的,这么多棵小苗,能活一两棵,实验的数据就更多了。

常玉婧看了下,发现这边种的都是各种苗木,这里全都是嫁接的吗?对。

小林飞快地在纸上记录着。

看起来很有意思。

常玉婧想,她或许应该在植物种植方面继续进修。

虽然目前她的精力都在农作物和育种上,但再匀出一点精力还是可行的。

常玉婧开始有目的地学习这方便的知识,不过她现在还没机会实践,开始进入双抢了。

此时,更南一点的某个国有农场,此时正在用机械收黄豆。

机械直接滚过去,黄豆收了,叶子打碎撒在土里。

农场的十几个领导都聚集在地头,旁边一堆研究员在摆弄仪器。

其实他们都很紧张。

这个农场里种的都是稳定的植物,这些收成,绝大部分都是要作为种子分发下去扩大种植的。

所以它的数据很重要。

如果连机械收割、种植都没有一点影响,那绝对稳了。

在末世前,华国的黄豆种植量是很低,很多都要靠进口,因此末世后没法再进口,又粮食危机,大豆是一个很大的缺口。

如今有这个稳定的大豆,再比对华北、华中、华南、西北、西南的稳定大豆的数据,判断它最适合在哪一个环境里生长。

第一袋大豆很快就送到了地头,农场书记上前抓了一把,黄豆颗颗圆润有光泽。

一旁的研究员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检测,变异指数在1以下,0.532,比播种前升高了一点,但总体来说是稳定的。

亩产算出来吗?有多少?亩产大约有六百到七百斤。

真的?稳定的黄豆难得,而这个产量也难得,除非是高产黄豆,普通的要上五百斤都挺难的。

实验室里,关于黄豆的各项含量也出来了,数据很优秀。

很快的,全国各地的国有农场的数据,很快就汇聚到了华国。

经过专业的分析研究,这个大豆适合在全国所有的范围种植,只是产量和生长时间有点差别,但总体问题不大。

于是这个大豆正式命名为红星黄豆,在全国大范围推广。

继大豆之后,水稻、花生等数据也相继出来,账面非常好看,所有农业科研人员士气高涨。

有这么多稳定的品种可以研究,或许他们可以从中找到让植物稳定的秘密。

而目前全国种植最广的稳定地瓜,不用官方农场出数据,网上,全都是在秀产量的。

开心农场今年全程使用机械收获,常玉婧主要是打打下手,做做后勤,并没有第一年累。

不得不说,稳定作物的优点真是太多了,可以使用机械替代双手。

常玉婧打开视频软件,随便刷一个,大半都是跟地瓜丰收有关的。

【我再也不吃营养膏营养液了!】这个词条上了热搜!美食国度的人民,一旦缓过劲来,绝对能把有限的食材做出花来!至于曾经的食物替代品,什么营养膏营养液啥的,都丢角落吃灰吧!【大家来聊聊,你们最希望的还有什么稳定品种?】【我要苹果,我们省可是苹果大省,曾经农科院、农业大学研究了那么多个好吃的品种,它全特么变异了!】【楼上的是Q省的吧,抱抱你!】【我想要稳定香菜,香菜永远的神,再也不想吃绳子一样的香菜了,咬不动。

】【我想要稳定的西瓜,有吗?】……一溜烟下来的,全都是各种蔬菜水果的名字。

常玉婧看着看着就笑起来,好多大家想吃的菜她都有呢,就是水果少点。

她没有跟风回复,但看着这个词条上热搜,也说明了华国人民对于吃的是真的执着。

但是慢慢的,也混入了一些外国人的回复。

现在有自动翻译软件,只不过翻译过来的语句看着别扭,大家一下子就能分辨出来。

【营养膏、营养液不好吗?简单方便,口味还多,更重要的是环保!】【末世就是你们华国人吃出来的,你们吃的肉,吃的菜太多了,不环保,才是末日的根源!】【都是你们华国人害的!】……只几条信息,就看得网友们血压上升,神特么末世是吃出来的!常玉婧忍不住皱眉,这是什么脑残言论。

她看着,发现还有人给这种评论点赞,也不知道是些什么人。

她不知道末世前的环境是什么样的,但末世的根源怎么都不可能归到华国头上。

毕竟末世前的那些数据都还在呢,谁不环保呢?华国年年有植树节,他们歪果仁有吗?网友们骂得起劲。

【他们歪果仁说这话也特酸了,绝对是羡慕嫉妒我们了。

】【他们喜欢吃营养液、营养膏?不是,是因为他们种不出来稳定的作物。

】【据说歪果仁拿了我们稳定地瓜去种,种不出来呢,所以之前才会在网上抨击我们稳定地瓜是骗局!】……这条消息一闪而过,常玉婧却注意到了,外国竟然没法种?她有些好奇,自己总不至于给植物套上一个地域限制吧?她把这事跟卫呈晋说了,他还煞有介事地说:我觉得是有可能的。

不可能,我压根就没想过要限制地瓜的种植区域。

常玉婧表示这锅她不背。

我去问问郑秘书。

郑安和那边挺忙的,基地农场的作物有很多是常玉婧培育的,因此,它们的数据、产量等都要单独计算。

对于常玉婧的这个问题,他还是及时给了答案。

不是你的问题,是地瓜品种的原因。

你种的这个地瓜原来是庆城农科院早年研发的一个品种,只适合我们华国的土壤和气候。

其实,这个地瓜品种,在华国一些偏远地区也种不成的。

不过少数东南亚国家能种植,西方国家是种不成的。

常玉婧把郑安和的信息给卫呈晋看,你看,跟我没关系吧。

卫呈晋揽过她的肩膀,不过你想过要限制吗?没想过,就算想,那也是以后的事了。

她根本就没研究过。

之前齐明桐才说过类似的事,现在卫呈晋又提起,倒是让她好奇起来。

有时间,倒是可以研究一下。

就算有机器,双抢也是忙碌的,特别是抢种的时候,这就得上人工了。

常玉婧白天忙着下种子,晚上就想咸鱼瘫,搬一把躺椅在门口乘凉,看看星星、听听蛙叫声。

卫呈晋给她弄了一杯百香果饮料。

怎么没加冰块?常玉婧摸了摸杯子,郁闷地说。

不能喝,再过两天就要不舒服了。

卫呈晋不赞成地说。

常玉婧看向前方,感觉有什么东西在动,应该是大黑它们带窝窝去打猎回来了。

不一会,它们就到了门口,有些意外的是,窝窝竟然从大黑身上跳下来,走到了种植箱前。

大黑忙跟上去,它很清楚常玉婧有多宝贝这四个种植箱。

窝窝到了种植箱旁,想要跳上去,它扑棱着小翅膀,飞不动,也跳不高。

养了一年多,窝窝还是这么小,典型的袖珍猫头鹰啊!大黑把窝窝叼走,但窝窝还是跑到种植箱边上,就是想跳上去。

常玉婧有些好奇了,它要做什么?第272章 计划破产 需要去请窝窝去帮个小忙常玉婧起身走过去, 大黑摇着尾巴看她,有些担忧地看了一眼还在地上蹦跶的窝窝。

它悄悄挪动身子,把窝窝给挡在身后。

常玉婧蹲下来, 先摸了摸大黑的头, 又伸出食指按了按窝窝。

窝窝停止了蹦跶, 抬头看她, 叫了两声。

窝窝这是怎么了?其他四只狗见她摸了大黑头,马上也凑过来求摸头。

常玉婧挨只摸过去, 把窝窝放在手心里。

窝窝蹲在她手心里叫了两声,看向种植箱。

常玉婧把它放在种植箱边缘,想看看它要做什么。

卫呈晋在后面问:怎么了?不知道窝窝要做什么。

有点奇怪,我去拿相机来录像, 或许能录到什么呢。

窝窝每天的生活轨迹都很固定的,突然变化,肯定是有原因的。

常玉婧看着窝窝在种植箱的边沿上走来走去的, 伸着头在里头看来看去的, 似乎在找什么。

她摸摸大黑的头:大黑,你有发现什么吗?大黑摇着尾巴, 依旧盯着窝窝看。

卫呈晋打开相机, 调成夜晚录像模式,就看到窝窝转着转着,突然就蹦进种植箱里。

常玉婧一下子被吸引了注意力,伸长脖子看过去。

只见窝窝从土里抓起了一条什么东西。

汪汪?小贪先叫了两声, 它似乎闻到了什么。

其他四只狗落后一会,也盯着窝窝叫起来。

常玉婧看不清楚,打开了手机手电筒,看到走过来的窝窝嘴里好像咬着一条透明的软体。

她身上的鸡皮疙瘩瞬时都起来了。

她的第一印象就是那东西怎么像是鼻涕虫?窝窝跳下来, 把嘴里的东西放到地上。

那团软体马上就像水一样摊平了,几乎与地面融为一体。

五只狗低头看看这东西,又抬头看常玉婧,爪子都有些蠢蠢欲动。

窝窝拍了下翅膀,叫了两声,可惜的是,没人能听懂它的意思。

卫呈晋拿着相机走过来,有点奇怪。

哪里奇怪了。

你看看这段视频。

视频里,是看不到窝窝嘴里叼着的这个东西的。

这时候,窝窝又跑到种植箱旁边,开始蹦着跳着,常玉婧把它赛村种植箱上。

它又开始转圈圈,又咬了一只出来。

如此循环往复,四个箱子,它总共抓了八只出来。

地板摊着八块透明软体,不仔细看几乎看不出来。

这到底是什么鬼东西,跟洞口的植物拔了就长出来有什么特别的关系?晋哥,给郑秘书打电话,让实验室的人过来一趟吧。

嗯,我这就发。

卫呈晋看了窝窝一眼,看不出来窝窝的眼睛这么厉害。

种植箱里出现不明物体,这可是个大消息,尤其是那两个每天都来检测数据的研究人员,直接就蹦了起来。

一行人带着仪器匆匆赶了过来。

而在他们到来之前,从每个种植箱里各爬出来了一小队的蚂蚁,缓缓爬行着,时不时颤动着触角。

门口虽然亮着灯,但蚂蚁太小了,行动起来悄无声息的,常玉婧和卫呈晋并没有注意到,一直到狗叫了,他们才发觉。

那几小队蚂蚁此时以及距离那几块透明软体已经很接近了。

小松想伸爪子去拍,让常玉婧给拦住了,小松,别动,我们看看蚂蚁要做什么。

她侧头看卫呈晋,晋哥,你把过程录一下。

两人五狗一鸟就盯着这群蚂蚁看。

只见蚂蚁伸出触角碰了碰那软体,那软体竟然蠕动了起来,变成了一颗球。

不过常玉婧发现了,这软体动物起来之后,地面上似乎掉落了一些细小的颗粒。

也是她聚精会神盯着,要不然还真发现不了,那东西似乎与地面融为一体了。

就在这时,一阵发动机的声音,两辆车停了下来,郑安和和数个研究员急急忙忙从车上下来。

常玉婧抬头朝他们招招手,另一只手指了指地面。

她把五只狗带到旁边,尽量不打扰他们研究。

郑安和看了一会,走到常玉婧身边,很出乎意料,不是吗?常玉婧点头,她真的一直以为那一切都跟蚂蚁有关,完全没想到还有别的东西。

现在这四个种植箱,可能要送回实验室,等研究出来,若是无害,会再送回来的。

没事。

常玉婧也很想快点知道答案。

等蚂蚁把这几块软体都搬回种植箱以后,研究人员采用特殊的方法,使地上几不可见的颗粒显形,全部采集走了。

这四个种植箱带走以后,研究人员会找到蚂蚁的巢穴,植入微型摄像头,看能不能拍到更多又价值的东西。

郑安和问了几句农场最近有没有什么困难,得到否定的答案后,就和研究人员走了。

常玉婧摸摸窝窝的头:窝窝,你可是立了个功呢。

窝窝乖乖让她摸,没有动。

希望查出来的不是什么大事儿。

卫呈晋说。

常玉婧摸着窝窝蓬松的羽毛,应该不会。

看来这群蚂蚁没有什么特别的功能,亏她还梦想着以后靠蚂蚁种蘑菇。

现在可好,计划破产。

真的好希望有人能培育出能乖乖种蘑菇的蚂蚁,想吃啥蘑菇就吃啥蘑菇,多好啊!常玉婧坐回躺椅上,轻轻晃着,山风徐来,暑气尽消,人也轻松很多。

下半年地里种的农作物并不都是自留的种子,分了几十亩种别的。

比如其他品种的水稻,它的米粒大小、香味、口感等完全不同,也是常玉婧最乐意种的。

此外,还有提前品种的地瓜、花生、黄豆等。

尤其是黄豆的品种最多,也是种植面积最大的。

利用常玉婧的能力,使得具有高产、营养高等特点的作物稳定下来,从而可以大规模、机械化地种植。

这些种子运过来,种个几茬,稳定后大批量地运走,分散到全国各地。

常玉婧辛苦,作为判断一样作物能有几年稳定性的周云龙,他也没轻松到哪去。

虽然事情看着简单,但要耗费的精力可不少。

反正常玉婧每次看到他,都觉得他又瘦了一圈,脸色白的,弱不禁风的样子。

又忙了两天,一定要常玉婧亲手种的作物都已经播种完了,她伸了伸懒腰,决定去镇上拿快递,再买点零食。

家里也能做一些零食,但是有些味道自家就是做不出来的。

这次去镇上,常玉婧把五只狗也带上了,放放风。

它们这段时间也没闲着,捉老鼠、赶鸟、帮拿东西等等,积极又主动。

五只挤在车窗边,紧盯着车外看架,它们已经很久没来镇上了,这一路上的风景都陌生了呢。

到了镇上,常玉婧和卫呈晋先带五只狗去看兽医,看要不要再驱虫,要是虫子有了耐药性,就得换种药了。

卫呈晋跟老孙联系了下,过去看两只当公务员的小狗。

暴风似乎知道要去看它的崽,一路上就一直盯着窗外了。

两只小狗取名子弹、流星,它们的速度、嗅觉都很强。

它们明显是还记得常玉婧它们的,很高兴。

常玉婧把给两只小狗还有腊梅的东西给了老孙,看着五只狗和它们玩。

双方就着小狗的事儿闲聊了一会,主要是卫呈晋问,老孙回答。

因着老孙还有事,两只小狗也要训练,他们没有待很久就走了。

狗狗是没有那么多离愁的,五只回去的路上还是打打闹闹的。

在超市的时候,常玉婧奖励它们,每只可以选一样东西,它们可兴奋了。

没有意外的,小贪、小松、小西选了吃的,大黑选了毛茸茸的猫窝、暴风选了一套儿童玩的羽毛球拍。

常玉婧就完全看不懂大黑和暴风的选择了,反正也没多少钱,她尊重它们的选择。

回去的路上,常玉婧拆了两包鱿鱼酥,先喂给卫呈晋几个,自己吃几个,剩下的给五只狗分了。

一回到家里,五只狗就带着它们选的东西下车了。

常玉婧和卫呈晋把陈奶奶寄的大箱子搬下车,好重,这寄的什么东西?打开箱子,就看到一个个密封的圆柱玻璃瓶,装着各种名贵药材,人参、鹿茸、藏红花、三七、阿胶等等。

而在最底下,则是几套真丝睡衣、真丝裙子,此外,还有奶粉、肉干、奶酪片等。

常玉婧拍了个照片给陈奶奶,快递收到了,谢谢您。

不用谢。

陈奶奶发了一张西瓜摆盘,看着像是一只红色的孔雀,挺好的。

同样的种子,你种的西瓜就是更好吃,一方水土养一方味道,果然没错。

今年西瓜种的多,您要是喜欢,我看能不能托运。

不用那么麻烦,我让咚咚跑一趟就行了。

陈奶奶笑着说。

常玉婧放下手机,跟茶冻聊了几句,问她来不来农场玩。

一抬头,她就看到大黑把刚买的那个猫窝给放在自己狗窝旁边,然后再让窝窝进去。

我还以为大黑选这个猫窝是要自己用的,结果竟然是给窝窝的吗?但窝窝那么小,就显得那猫窝很空了,不大适合吧。

大黑一向会为别人考虑。

卫呈晋笑着说,看看小贪它们,这差别可真不小。

这种照顾人的能力是天生的,也难怪大黑会是老大。

常玉婧笑着说,早知道是给窝窝的,我就让大黑挑别的更适合窝窝的。

说起来,我们是不是也该送个什么给窝窝?要不是它,我们也没那么快发现种植箱的不对。

但窝窝会需要什么?卫呈晋问,这是个问题。

两人正聊着,郑安和打来了电话,说需要请窝窝去帮个忙。

第273章 有没关系 这个礼物送给你们,希望你们……常玉婧觉得奇怪, 让窝窝去帮忙?难道说在种植箱里发现了更多的那啥透明软体?她爽快地应了下来,让卫呈晋把车上的东西都搬下来。

常玉婧刚把窝窝带上车,就感觉小家伙在手里不安动着。

她想了想, 朝车外叫道:大黑, 上车, 我们带窝窝去给郑秘书帮个忙。

大黑叫了一声, 就跳上车,本来各做各的四只狗马上就看了过来, 湿漉漉的眼睛里写着它们也想去。

常玉婧受不得这样的眼神,把车门开得更大一点,都上来吧,但先说好, 去了不许捣乱。

五只狗马上就冲上车,挤作一团。

咳咳。

常玉婧轻轻咳了一声,本来还闹着的五只马上就找好位置趴好了。

窝窝跳到大黑的身上, 朝常玉婧叫了两声。

她摸摸窝窝的头, 你白天也能看得见吗?卫呈晋系好安全带,窝窝在猫头鹰界里算是营养不·良、发育不正常的类型, 可能视力也有点变化。

等会问问教授们, 看有没有办法给它做个全身的检查。

也行。

常玉婧打开手机,跟茶冻接着聊几句。

茶冻确实有想到农场来,不过她最近药园事情比较多,说要看看情况情况。

这时, 手机推送了一条新闻,说是在一批蝗虫打头阵之后,更有无数蝗虫即将抵达华国境内。

看照片,那黑压压的一片, 蝗虫所过之处的植物光秃秃的,看着怪恐怖的。

不过看官方新闻,除了生物防治,还有专门应对的药物,应该可以将蝗虫阻拦下来,不会朝其他地区扩散。

常玉婧点进去一个视频,是人工筑巢吸引粉红椋鸟留下居住生崽,它们是这蝗灾的天然克星。

昆虫再变异,而鸟类也会有相应的变异,怎么都不能落后,要不然就要饿肚子了。

卫呈晋转动这方向盘,听着常玉婧手机外放的声音,看来我们不用太担心蝗灾了。

是的,看起来挺可怕的。

虽然全国其他地区也有其他虫害,但它们好歹不像蝗虫会移动迁徙,好对付一些。

常玉婧数了下他们农场遭遇的几种害虫,想想都挺糟心的,好在都挺过来了。

下半年应该没有这个问题了。

卫呈晋把车子停稳,两人一下车就看到郑安和在门口那等着。

郑秘书,怎么样?常玉婧拍拍大黑它们的头,让它们自己在农场里玩。

今年五只经常跟她过来基地农场玩,对这里的一切都很熟悉,不用担心。

有点发现。

郑安和点头,带着他们往实验室走。

这个透明软体我们起初以为是什么分泌物,或是什么生命体,被蚂蚁豢养,就想是蚂蚁豢养蚜虫一样。

但是我们后来发现,这个东西可能某个物体脱落的部分。

常玉婧大吃一惊,所以找到本体了?没有,所以可能需要小猫头鹰的帮助。

郑安和摇头。

到了实验室,一群人正围在一块屏幕前讨论着。

常玉婧抬头看过去,是去山洞那边的研究人员正在实时播放情况。

整个山洞方圆两百米都被清理出来了,撒下去一些试剂。

常玉婧就看到地面上一些泥土散发着蓝光。

郑秘书,常同志、卫同志。

站在屏幕前的一位教授回头打招呼。

教授,这回又发现什么了?郑安和问。

可能要逮到个大家伙。

教授说。

常玉婧闻言,心想之前还发现了什么?她摸了摸手中的窝窝,小家伙能帮上忙吗?她正想着,就见视频里的人拿着机器、锄头开挖。

挖了大约一米深,底下的泥土结构就有些不一样了。

那一个个疏松的小孔洞,看着像是蜂窝,越挖面积越大,密集恐惧症看的人绝对要被吓到。

蚂蚁在这些孔洞中爬来爬去的,嘴里咬着褐色的颗粒,似乎是泥土。

蚂蚁的巢穴不是这样的吧?常玉婧想。

就看到研究人员又往这蜂窝状喷了试剂,也看到了蓝色。

而挖掉这蜂窝状的东西,大约又过了一米左右,就露出了底下一个空间。

化学试剂喷上去,就是幽幽的蓝色,地地面上有几小块就蓝色就很深。

研究人员用特制的工具,弄起来,发现又是那透明物体。

眼前的这一幕幕,窝窝没有什么动静,或许它根本就看不清。

过了一会,在山洞那的工作人员说,底下的那个空间里,没找到预计的大东西,但是小块的透明物体不少。

看的出来,是蚂蚁把这些透明物体给运到表面的。

常同志,现在要借你的猫头鹰过去山洞那边,或许它能找到。

行,我也一起去吧。

常玉婧有些好奇。

郑安和拒绝了,这可能有未知的危险存在,你放心,我们会保护好小猫头鹰的。

常玉婧也同意了,不过她担心窝窝会害怕,就让大黑跟着一起去。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大黑窝窝就出现在了屏幕里,常玉婧和卫呈晋马上打起了精神。

而窝窝一到了山洞那边,就显得有些激动,它的头频繁地扭来扭去的,脚在大黑的背上踩着。

窝窝发现了什么?常玉婧低声说。

卫呈晋轻轻拉着她的手,有些紧张地看着屏幕。

窝窝似乎在和大黑交流,只见大黑先朝着南边跑过去,而后又向东南跑,现在整个山洞周围已经挖出了一个深坑。

在大黑停下来的时候,窝窝已经迫不及待地跳下来,然后冲进了旁边的荆棘丛里。

紧跟上去的研究人员拿着试剂喷过去,空气中瞬时有个巨大的东西显形了。

它被窝窝攻击了,在空中扭动着。

视频晃了一下,有人操纵着摄像头,使大家可以更清楚看到窝窝的动作。

因为窝窝的攻击,那透明物体扭动起来,大家就能观察到了,它跟一辆汽车差不多大小。

但它现在待的区域,离工作人员现在挖的坑有一段距离,所以就算大家喷试剂,也看不到它。

应该是自己逃跑了。

教授有点激动:竟然产生了智力了吗?常玉婧看着屏幕,那透明物体扭动着,在窝窝面前毫无招架之力。

大黑也上去帮忙,一爪子挥过去,那东西就裂成几块飞到地上。

然后缓缓摊平,渗入土中。

最后窝窝咬着一条香肠大小的透明物体,走到大黑面前,扑棱了两下翅膀。

工作人员上前,想要把这条透明物体装起来,窝窝都不让。

大黑趴下来,让窝窝上了它的背,然后朝送它们过来的郑安和几人叫了一声。

工作员们忙碌着把这些碎掉的透明物体捡起来,装进特制的袋子中,而后运送回来。

还有部分工作人员还不能走,还要接着挖,采集数据。

在等待大黑和窝窝回来的时间里,常玉婧忍不住问:这东西有什么特别作用吗?有的,它的提取物配成的营养液可以让植物短时间内长成成熟状态。

教授站起来,有些激动地说,这对于种子的研究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可以短时间内就得知培育的种子的特性、优缺点,同时又不需要依靠某些专长催生的种植师。

常玉婧有些疑惑:这样的话,对作物没有副作用吗?副作用肯定是有的,但它只是用来研究,或是短时间内催产粮食,还是划算的。

关于副作用是什么,教授并没有解释的意思。

常玉婧猜想是什么机密,没有追问,转而去看那四个种植箱。

她发现除了原来的植物,角落里冒出了蘑菇,那是她埋进去的蘑菇混合物,现在长出来了?嗯?蚂蚁是不是增多了?大黑和窝窝回来的时候,就直接朝着常玉婧奔来,窝窝邀功似的把它嘴里的那条东西放到地上,欢快地叫了两声。

常玉婧看着在地上翻滚着的不知名物体,沉默了一瞬。

她一抬头,就看到教授、研究员们紧盯着地面的东西,眼里的火光几乎要冒出来了。

常玉婧摸摸大黑和窝窝的头,夸了它们两句,大黑窝窝都辛苦了,我们回去吃好吃的。

她指着地面说:这东西我也不知道干什么的,给研究员们研究吧,好不好?大黑看看地上的东西,又看看常玉婧,伸出爪子按了按窝窝的背部。

窝窝叫了一声,似乎答应了。

研究员们以极快的速度赶紧把地上这条透明物体捡起来。

他们都担心再晚一会,这东西就要融入瓷砖地面了。

走,我们去找暴风它们,回家咯。

常玉婧捞起窝窝,往门口走。

郑秘书,等这个东西研究出来,能跟我说下吗?它跟大星小月兄妹俩没关系吧?等具体结果出来,我会跟你细说。

但和他们有没有关系,我也不敢确定,需要进一步调查。

郑安和更倾向于这东西跟兄妹俩有关。

常玉婧点了下头:行,期待能得到好消息。

她和卫呈晋下了楼,低声商量着等会给窝窝什么奖励。

还没走到大门口,就听到门外传来一阵此起彼伏的狗叫声,嗯,声音还挺熟悉的。

蓝天白云回来了?两人出去一看,自家四只狗正跟两只二哈玩闹在一起,而两只二哈一兴奋起来,就会发出拖长的声音。

不远处,高远宾探着身子往车里翻找什么东西。

高同志,你回来啦!常玉婧拍拍大黑的头,让它上前一起玩,开心地跟高远宾打招呼。

高远宾转头笑道:好久不见,你们事情谈完了?他说完,转身又在车里翻找。

常玉婧看了看手里的窝窝,和卫呈晋走过去,想问问高远宾什么时候有空,约个时间给窝窝检查下。

既然在这里碰到你们了,这个礼物送给你们,希望你们喜欢。

高远宾从车里拿出一个鸟笼子,里头赫然是两只小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