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末世后的小日子❤金推 > 第154章 修剪茶山 久违的紧急预警

第154章 修剪茶山 久违的紧急预警

2025-04-02 00:45:10

常玉婧和卫呈晋寄完东西后, 一时不知道要做什么?他们倒是想进山修理茶树,但下雨天,那泥土路走不了。

两人就使劲折腾农场里的东西。

地里的农作物成熟的都收的差不多了, 就只剩下甘蔗。

甘蔗种的也不多, 拔下来后放地窖里存放, 卫呈晋就盯上了湖里的莲藕。

基地农场那边没打算收回这条小船和挖掘装置, 两人算了算,还得弄点什么来抵这条船的价值。

这可比竹排好用多了。

卫呈晋挖莲藕, 在湖面上飘着,五只狗就沿着湖边跑,时不时朝着水面叫。

小松几次想要下水,都让他给阻止了。

这种天气要是感冒, 可太麻烦了。

常玉婧站在岸边看了一会,见卫呈晋挖出来的莲藕很多都是碎的、残缺的,不忍在看下去。

她抓了一把的稻草, 去绑白菜, 据说这样子白菜芯会包的比较扎实。

不管有没有用,先扎了再说。

她看包菜和花菜的幼苗长的差不多了, 开始移栽包菜和花菜。

卫呈晋来来回回地帮忙运肥料, 花了两天的时间把剩下的芝麻地都种满了。

这样的天气,移栽正合适,不用浇水。

这样的天气持续了将近半个月,直到15号才太阳。

无论是南湖群还是南湖官方网站的留言, 很多人都忧心忡忡,说这雨下的时间太长了,明明立春还没到。

常玉婧没怎关注这些消息,出太阳后, 路面晒干还要一阵子,她要先做几条田埂出来,省得春耕的时候手忙脚乱的。

等通往茶山的路面干了后,他们再去修剪茶树。

不过出太阳后能做的事更多,他们继续在群里打工接龙。

老杜还在家里没回来,很是遗憾自己没法参加。

除了张闯,苏平阳也接龙了,他将会带五个人来。

做田埂,翻果园,麦田施肥、做地瓜淀粉等,能忙的事情太多了。

常玉婧把元旦前买的小鸭子、小鸡仔放出来晒太阳,都很精神。

她本来想把它们围起来的,想了想就让五只狗来看着。

他们从陈东鹏家买回来的大鸭子已经吃完了,味道还行,但老杜说,他们自家养的比买的味道还要好。

常玉婧现在看着鸡圈,特别是那几只打架的公鸡,都是一盘盘肉。

这回人比较少,张闯下厨,做了一大锅焖菜,贴了玉米饼子。

饼子很香,跟面饼是完全不一样的口感,菜就是几种菜和肉混合在一起炖,颜色不算好看,味道还不错。

常玉婧觉得新奇,她还没这样子吃过呢。

出了两天太阳,路面晒的差不多了,常玉婧和卫呈晋进山修剪茶树,李洋带了三个人来帮忙,同时也是护卫他们安全。

没有了茶虫后,这些茶树就长的乱七八糟的,常玉婧在心里划分了几个区域,分个几次就干完了。

卫呈晋、李洋几人负责除草,常玉婧则拿着大剪子修剪茶树。

这些茶树都是人工种植的,属于灌木型中小叶种,但因为夜雨的关系,疯长了不少。

修剪起来要费不少的功夫,但修剪完后,一排排的茶树整整齐齐的,看着别提多清爽了。

修剪下来的枝叶晒个两天,和杂草扒拉一块,烧了做肥料。

六个人干活,速度还是很快的,一天下来,整了差不多半座茶山。

两天的功夫,这座茶山就完美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但是翻过去的那片茶园,因着这一片是变异未完全的茶树,常玉婧不放心让别人来修剪,全都自己亲自上手。

修剪下来的茶树枝叶,也都被收集起来,给陆教授实验室送过去。

这片茶园花了差不多五天才修剪好,之后就是浇水施肥了,等着来年摘茶叶了。

这一忙碌,就到了月底,快到小年了。

这还是刘梅说的,要不常玉婧和卫呈晋都没意识到,时间竟然过得这么快。

开荒队把茶园开出来后,如今正在开荒北边的山林,不多时就要开到油茶树那一片了。

他们有末世前的地图,知道这一片都是什么用途,开荒的时候也不会一味地都铲除掉。

什么该保留心里都有数。

在刘梅、老杜热心的指导下,常玉婧卫呈晋两人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比如炒南瓜子、炒花生、炸黄豆等。

这些是耐存放的,等到腊月末,再来做蒸、炸类的食物。

他们连杀年猪的日子都选好了。

但在众人的期盼中,还没迎来新年,最先迎来了夜雨。

没有任何预兆的,连仪器都没检测到,夜雨就在傍晚突然下起来了。

夜雨跟普通的雨是不一样的,肉眼分辨不出来,但能感觉到。

夜雨的提前并不是好征兆,傍晚还很多人在外头,被淋了一身的多的是。

淋到夜雨的人要马上用水清洗,并且进行隔离,谁知道夜雨会催化人体上的什么病毒细菌呢?而人体上也可能长出各种奇形怪状的肿瘤或是的奇怪的病。

西方国家的教训已经足够多了,在和夜雨的抗争中,华国也有了足够的应对方式。

几乎是夜雨一下下来的时候,就想起了防空警报的声音。

住在城市的人连忙关窗、检查房屋、查看储备粮、储备水是否足够。

而住在乡下的人,则更为紧张,担心地里的农作物变异,担心家禽淋雨变异血本无归,担心被恶变植物袭击等等。

而每一个地区的驻扎地,所有士兵整装待发,随时准备救援。

实际上,夜雨就是民间的一个称呼,因为它大部分都是晚上下,官方的说法已改叫变异能量雨。

下的雨水中夹杂着变异能量,而目前关于变异能量的研究进展缓慢,只有了一些成果。

人类还没有因为淋了太多变异能量雨而失控吞噬血肉的现象,但这在动物中就会发生。

实在叫人无法理解的。

这雨渗入地面,影响植物,影响地下水系统,这个过程,那些变异能量有的会渐渐逸散到空气中,有的则残存在土壤、植物中。

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中,无论是动物还是人,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这场夜雨来的突然,好在下的时间不是很长,半个小时就停了。

常玉婧透过窗户往外看了眼,暂时没看到有什么植物有异动。

她转头对张君颜说:君颜,你先别回去了,今晚就在农场凑合一晚。

张君颜有些不好意思:那麻烦玉婧姐了。

谁知道她刚要准备回去就下雨呢。

加上现在天黑了,谁也不知道这场夜雨会产生多少恶变植物,路上太不安全了。

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

常玉婧笑着说,我还要感谢你帮我们织毛衣呢。

在夜雨一下来的时候,张君颜第一时间就跟家里报了平安,也不让家里人来接,过后在看情况。

卫呈晋在准备晚饭,多了一个人,也就是多一双筷子的事情,家里现在屯的吃食,那是只多不少。

与此同时,数个变异能量检测中心,发现这场夜雨之后,空气中的变异指数升高了。

随后没多久,国家就发布了紧急预警通告,储存足够的食物、水,不要随意外出、不要开窗。

此时,常玉婧他们刚吃完晚饭,正在客厅看电视,看到这条新闻,大家不由皱眉。

我记得已经好几年没有发布这样的紧急预警了吧。

张君颜低声说。

卫呈晋点头:确实好几年了,根据以前的情况,短时间内可能会连续下多场夜雨,动植物恶变速度增加。

常玉婧低头看手机,网上还没有恶变植物袭击的消息,或许可以乐观一点。

都要过年了,突然这样,太讨厌了。

张君颜郁闷地说。

还好,也不算太糟糕,起码大家之前都有准备,屯了不少吃的。

常玉婧觉得只要这夜雨不是连续下个一年半载的,其他的都不是问题。

基地农场里,几块试验田里明亮如昼,陆教授等人穿着防护服,紧急地检测着各项数据。

那紫云英地里,有的植物迅速生长,也的迅速恶变中,已经张牙舞爪起来,而在隔壁的那亩紫云英,却是安安稳稳的,舒展着枝叶,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

而研究员们也大多集中在这亩地里,研究它们的特别之处。

与此同时,大棚里小青菜也有了变化,一些框里生长迅速,一下子就到了棚顶,想要打破棚顶。

一些摇晃着,长的奇形怪状的,只有少数的小青菜在外形上没有变化,还稍微长高了不少。

陆教授回到实验室,看着眼前的各种样本和数据,他又拿出那些变异未完全的茶树的资料。

他隐隐约约有个念头,却怎么都抓不住。

陆教授还想通宵研究,被其他人劝住了,生怕老人家身体扛不住。

地里的数据依然要检测着,这交给其他人就足够了。

傍晚的这场夜雨来的短而急促,大家紧张了一晚,第二天天非常暗沉,给人的感觉很不好。

张闯开着卡车来接女儿,让大家吓了一跳。

大家得知他来的路上没碰上恶变植物,都觉得运气好,交代他回去路上要小心再小心。

常玉婧和卫呈晋趁着没下雨,赶紧把鸡鸭给喂了,而且一次性给了一整天的吃食。

就大黄大力两头牛有点麻烦,卫呈晋给装了一盆切碎的地瓜藤、半盆地瓜皮家数个地瓜,还另外给装了一盆水。

他们养这一点家禽就这么麻烦,也不知道像陈东鹏家养这么多家禽的人家要怎么办,肯定很头疼。

第155章 预防 就像只经历了普通降雨一般…………第二场夜雨下的时间同样是在傍晚, 但要早了半个多小时。

网上,一些网友都很悲观,觉得这夜雨的规律要变了, 不再只是夜里下了。

同时, 也有另一批网友们也在晒着周围有什么植物恶变了, 谁家的宠物变异了等等。

还有恶变植物被迅速清除的视频, 得到了广泛的转发。

刷着这些信息或是视频,总有种撕裂感, 前一秒觉得焦虑的不行,下一秒又觉得有国家,可以放松躺平。

连续下着的夜雨,让经历末世之初的老人们都很恐慌, 很怕当初的混乱重来一遍。

等夜雨结束,太阳出来,总结一下, 四天里下了六场的夜雨, 这么密集的频率,再乐观的人也乐观不了。

好在太阳一出来, 马上就有军队来清理恶变动植物, 普通人只要不自己作,安全完全是不需要担忧的。

这几天天气的异常,让常玉婧爱上了睡懒觉,当她听卫呈晋说出太阳后, 马上一骨碌爬起来,赶紧洗漱。

下夜雨时的那种氛围太难受了,她渴望晒太阳。

暖洋洋的阳光照在身上,常玉婧有些兴奋地叫了两声, 结果把在门口疯跑着的几只狗给吓了一大跳。

它们都扭头看她,主人这是咋了?酸奶牛奶也罕见地早早起床,选了个能晒到太阳的好地方晒着。

无论是对人还是动物来说,这夜雨确实太容易让人压抑了。

晋哥,我去地里看看。

常玉婧伸了几个懒腰,几天不动,她觉得自己的骨头都要生锈了。

别急,等吃完早饭我和你一起去。

卫呈晋忙喊住她。

这几天他们除了喂家禽外,其余时间都没出门,更多时间是站在二楼阳台,透着玻璃看菜地。

几场夜雨下来,眼前的菜地也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变化着。

刚开始菜都没咋变,就是那杂草跟吃了什么仙丹似的,长得贼快。

后来,地里的一些蔬菜也慢慢变大,总算不是被杂草掩盖的情景了。

但这么一想又特别糟心了,刚清除出来的茶园又得重新整。

恶变植物的话,就他们目前观察,好像没看到。

就是离他们最近的枸杞,也是长高了一些,本来被大力啃掉的枝条也长出来了。

她觉得主要要清理,还是湖边的水草,地里的菜,问题都不大。

今天出太阳,卫呈晋的心情好,早餐做得比较丰盛,除了地瓜粥,还有奶香馒头、饭团,再切上几个咸鸭蛋,美滋滋的。

两人吃完早餐,刚把三轮车推出来,基地农场的士兵就来了。

他们一早先去清理路上的恶变植物了,所以拖延了一会时间。

卫呈晋和常玉婧想说他们自己可以,然而他们坚持,也就随他们了。

然而农场转一大圈下来,就只在岸边戳死几根恶变水草和几条恶变的鱼,就没有然后了。

整个农场,要不是有那疯涨的野草,真的不敢让人相信这是一个经历过连续几场夜雨的农场。

好在士兵们训练有素,惊讶归惊讶,什么话都没说,检查完农场,还把农场周围的林子给检查了一遍。

卫呈晋和常玉婧转了一圈,发现好像没他们什么事了。

他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清理这些因为夜雨而疯长的野草。

既然农场里安全了,那狗子们也可以出去放风了,两头牛也可以出去吃草,这段时间吃只能凑合吃,也是委屈它们了。

常玉婧换了身衣服,戴上后手套,准备去地里除草,这些疯长的野草其实很嫩,有些家禽也是喜欢吃的。

如果有碰上不错的野菜,中午还能添一道菜。

然而她还没下地,陆教授就带着人匆匆忙忙过来了。

陆教授,早上好。

常玉婧发现,陆教授这些人全都有着浓重的黑眼圈,眼底也都是红血丝。

难道这几天夜雨他们都在熬夜?小常,小卫,我们需要采样,可能会给你们带来一点不方便,请见谅。

陆教授面带歉意地说。

没关系,你们先采样吧,我们下午在除草也行。

常玉婧很好奇,这是第二次全农场采样了,陆教授他们研究出什么来了吗?正想着,她就接到了连韵芳的电话。

玉婧,很抱歉打扰你了,请问你那有退烧药吗?有中成药,是谁生病了吗?咳咳,我们一家子都生病了。

连韵芳咳了几声,你把药放在农场门口,我会让大黄去拿的,万一会传染,感染到你们就不好了。

常玉婧这时终于想起自己忘记什么事了,夜雨后可能引发冬春传染病。

她皱眉:大星、小月还好吗?他们的烧退了一些,人也精神不少,但我不放心,怕他们再烧起来。

我等会把药送过去,但不一定对症,你们还是得上报等待检查。

已经上报了,不过距离太远,可能没那么快。

连韵芳也郁闷。

搬到这里,对两个孩子的成长有好处,但是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医疗、教育就跟不上了。

放心,没事的。

常玉婧安抚道。

她转头就跟卫呈晋说了这事。

药箱里翻一翻,挑出合适的药装好。

晋哥,多带两个口罩。

常玉婧又给卫呈晋塞了一个口罩。

消毒酒精呢?我放在路口那,等会我回来喷一喷。

好,晋哥路上小心。

卫呈晋骑上三轮车刚要走,小松就想追上去,常玉婧忙把它喊回来。

常玉婧打开手机,先看农场群,发现确实有不少人说生病发烧的事。

官方也发了公告,让发烧的病人不要乱跑,会安排人上门检测治疗,如果有问题,会统一隔离治疗。

除此之外,国家防疫中心也发了短信,统一通知注意流行病的事儿。

常玉婧不由皱眉,这是今年来国家防疫中心第一次发短信,可见茶冻的担心成真了。

她不由想到隔壁的大星小月,但愿他们只是普通的感冒,没有事情。

卫呈晋很快就回来了,全身以及车子都消毒了才回到家里。

我亲眼看着大黄把药叼进去,应该没事。

大黄怎么样?就怕的是人畜之间互相传染的疾病,那就更糟糕了。

看着很精神,小黑狗跟着跑来跑去的,应该没事。

希望他们吃药后症状都消了吧。

一个上午,陆教授他们都在农场里转着,尽可能地提取样本。

常玉婧和卫呈晋无聊,就继续做地瓜淀粉。

白地瓜不少,这东西蒸煮着吃很饱腹,但还是地瓜粉条好吃。

虽然他们做的粉条翻车了,但并不妨碍它的美味。

基地农场,常玉婧亲手种的那亩紫云英大概有十分之一异变,这异变种又有一半恶变。

然而常玉婧农场里的,却完全没有恶变,这些作物就像只是经历了一场普通的降雨一样。

上一次夜雨,开心农场里恶变的作物不少,等到这一次,竟然就消失了。

陆教授觉得他们需要找到答案,是不是还有上回发现的未知因子,是否是这因子起了作用?常玉婧等陆教授他们走了,连忙去除草,其他的作物还好说,毕竟长大了,可以跟杂草争夺下营养。

但是刚种下去没多久的那些包菜、花菜、胡萝卜等,却弱小可怜,被密密麻麻的杂草遮得不见天日。

傍晚,大黄带着大力回来,肚子吃得鼓鼓的,停在常玉婧面前不走。

常玉婧摸摸它的头,拍拍它的肚子,夸了两句,然后才注意到地上滴落了牛奶。

她才反应过来,大黄这是涨得难受了。

晋哥,晋哥,来挤牛奶了。

大力现在能吃草了,喝奶的需求没那么高,能挤的牛奶更多。

等等,我洗下手。

卫呈晋探出门看了一眼,笑着说道。

确实有很多天没挤奶了。

小贪跑过来,贪婪地盯着地上的牛奶,要不是常玉婧拦得快,它已经冲上去舔起来了。

她记得狗就不能喝纯牛奶的,不好消化。

卫呈晋挤了半桶多的牛奶,拍拍大黄的头,示意它可以回去了。

他不由庆幸,当初这条母牛选得好,实在是太省心了。

据说也有那种脾气暴躁、不好驯化的牛,卖家没坑他。

以后在有需要,还找这个人。

他们会用牛奶做的吃食还比较少,大部分都是加热简单消毒后,密封冷冻起来,然后一点点地消耗。

虽然冷冻的牛奶味道、营养等会打折扣,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吃完晚饭,卫呈晋心血来潮,决定跟着视频做姜汁撞奶。

但也不知道哪里出错,全部翻车,变成了姜味牛奶。

他索性将错就错,煮了芋圆、番薯圆,变成了另类的奶茶。

常玉婧喜滋滋地拍照发朋友圈,只要是有圆子,是奶茶,啥味儿她都不嫌弃。

五只狗都分到了一小碗,它们吃得都很满足。

如果能再多点的话,它们会更高兴的。

晚上,常玉婧和茶冻例行交流的时候,才知道北方刚发现了一种流行性·感冒,家家户户熬药呢。

她把隔壁农场的事儿也提了下。

茶冻夸他们处理得好。

因为地域差别,两边的病应该不是同一种,但小心防范是正确的。

大约八点多的时候,连韵芳发来信息说,基地农场派人给他们检查了,只是普通感冒。

他们一家子现在都退烧了,只有一点喉咙疼。

她感谢了常玉婧和卫呈晋送的药,表示改天请他们吃饭。

大星小月也分别用语音对他们发出了邀请。

小幼崽的声音软软的,常玉婧没抗住,答应了。

这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儿。

第156章 杀猪菜 丰盛的的食物让人安全感满满……四天连续的夜雨, 让华国各地的民众都陷入了忙乱之中。

南北方不同的传染病,水源污染,南方恶变动植物袭击等等, 让本来期待着春节的华国人民, 怨声载道。

常玉婧和卫呈晋看着网上的各种信息, 再看看自己的农场, 不敢冒头说话。

他们农场安安静静的,根本就没有碰到网上说的这些问题。

但是南湖镇等地方, 情况或多或少都有些严重。

南湖镇的夜雨后传染病目前确定是一种皮肤传染病,接触后会起红疹子,并伴随高热、呕吐等症状。

好在这个的传播范围小,只在南湖镇的小范围内发生, 要不是南湖群里有人在说,加上管理员一号的提醒,他们还真不清楚。

基地农场那边也请常玉婧和卫呈晋去做了个全面的检查, 身体很健康, 并没有受到这次的夜雨影响。

不只人,动物也一样, 五只狗两只猫都很健康活泼, 连家禽牲畜都健健康康的。

简直可以称为最幸运的农场。

基地农场专门成立的小组仔细研究,发现跟常玉婧他们接触最多的张闯一家,身体状态都很好。

其次是周慎平一家,特别是他们刚出生的孩子, 健康、易养,没有末世后新生儿的各种小问题。

综合起来分析后,大家发现周慎平和张闯一家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近期内吃开心农场的食物最多。

常玉婧和卫呈晋除着草, 同时计算着农场里有多少蔬菜因为这几场夜雨被催熟了。

这一算,发现还真不少,首先是剩下的五亩萝卜地,叶子明显就变粗糙了,萝卜的重量大小是之前的两倍左右。

除了萝卜,就是豌豆和荷兰豆,开花、疯狂结豆荚,忙的农场里的蜜蜂团团转。

而原来的豆荚,很明显就老了,常玉婧干脆不摘,留着当种子。

而张闯给的大萝卜和大白菜两个品种,一下次蹿高到了她的膝盖以上,不过这并不代表它们已经成熟了。

其中最让常玉婧郁闷的却是芥菜,不少竟然开始结花蕾了。

芥菜花有点苦,但无论是煮汤还是清炒,苦中带着丝丝甘甜,让人非常喜欢。

即使如此,常玉婧也只能忍痛分批把芥菜整棵砍下,预留百来棵长得不错的留种。

晒的芥菜太多,常玉婧和卫呈晋也没有精力去仔细清洗切了再来腌,晒蔫了之后,直接搓盐腌入大缸中。

这样整棵腌的芥菜,以后要吃的时候取一整棵,再仔细清洗就行了。

这一忙碌,两人差点就把早就定好杀年猪的日子给忘记了。

基地农场跟镇上养殖场打了招呼,他们养的这头猪可以留下来自己处置。

腊月二十八,大清早的,天刚亮,就响起了大肥猪的惨叫声,一下子把常玉婧惊醒了,差点没蹦到地板上去。

她拥着被子发了会呆,才想起来今天要干嘛。

这些天太忙,把日子都过懵了。

等她洗漱好下楼,猪已经处理好,正在切分,基地农场食堂来了两个师傅帮忙,还有张闯一家、大星小月一家。

陆教授在忙,没能过来,至于老杜,他休假回家,碰上夜雨,干脆留在家里过年后再回来。

常玉婧一进厨房,就听到老杜的声音,原来是他在和小杨视频,告诉他怎么把杀猪菜做得好吃。

他数次在视频里扼腕,没能亲手操刀这顿杀猪菜,这么好的猪肉,错过太可惜了!卫呈晋和张闯跟着打下手。

玉婧,喝杯豆浆,等会我们吃杀猪菜。

卫呈晋递给常玉婧一碗豆浆。

常玉婧看着大铁盆里的猪血,这血腥气有点重。

不过旁边的一个盆里,放着她之前腌的酸菜,酸香味扑鼻而来,口水一下子就分泌出来。

晋哥,我们这头猪有多少斤?在她的想法里,两百多斤已经很多了。

卫呈晋比了一个巴掌,将近这个数。

这么重?常玉婧吓了一大跳。

对。

卫呈晋点头,明年我们可以考虑多养两头了。

可以。

反正明年农场里肯定是不缺菜吃。

这头猪,基地农场买了一半,自家留一半,两百多斤,也够他们吃很久了。

常玉婧喝完豆浆,出门就看到蹲在水池边上的兄妹俩,在猪圈不远方蹲着的一群狗,但那味道让她熄了过去看热闹的心思。

大星小月,跟我去地里吗?要。

小月站起来,乖乖到常玉婧面前站好。

兄妹俩生了一场病,下巴都尖了不少。

走,等会我们在回来吃杀猪菜。

她带着兄妹两人去地里砍芥菜,前些天就是晒一批腌一批,太多了她一个人腌不过来。

还有萝卜,也要开始收了。

卫呈晋挺想帮忙的腌的,但是之前他腌的芥菜,颜色、香味都比不上常玉婧的。

对比起来,就是常玉婧腌的是那种漂亮的蜡黄色,酸味清新好闻。

而卫呈晋腌的芥菜就颜色晦暗,酸味中夹带着一种即将要坏掉的腐味。

能吃是能吃,但不好吃。

老杜腌的酸菜比卫呈晋好,但也没常玉婧腌的香。

现在老杜不在,常玉婧只能自己上手。

兄妹两人看着常玉婧的动作,也跟着帮忙,她看了一眼,见他们不会伤到自己,就没有阻止。

能独自生存的孩子,动手能力肯定是过关的。

大星,你边上那棵绑着稻草的芥菜不要砍,要留种的。

常玉婧说道,今天这批芥菜砍完就可以结束了。

好的,姐姐。

大星点头。

这些芥菜不少个头很大,就可以把叶子扒下来,根茎留着,扒去外皮,只吃菜心,清炒、煮汤、腌,爽脆、清甜特好吃。

一大两小忙碌着,大概过了半个多小时,卫呈晋就喊他们回去吃杀猪菜了。

猪血、肺、肝、五花肉、酸菜等煮成一锅,张闯还贴了玉米饼子。

来帮忙的人每个人端着一碗,吃得头也不抬。

晋哥,我不吃猪肝,你把我碗里的挑走吧。

常玉婧把自己的碗往卫呈晋方向推了推。

卫呈晋拿过她的碗,仔细挑了下,确定没有一点猪肝了才给她。

她身边的小月大口吃着肉,听到常玉婧的话,说:姐姐,不能挑。

好。

常玉婧忍不住摸摸她的头,并不告诉孩子,她现在有了挑食的资本。

她喝了一口汤,双眼眯了眯。

汤酸中带着清甜,酸菜爽口,五花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这才是最好吃的肉啊!一大锅的杀猪菜和一笸箩的玉米饼,都被吃了个干干净净,狗狗们也吃得肚子圆滚滚的。

大家自发地帮忙打扫卫生,处理善后。

卫呈晋和两位师傅处理这些肉,他们要在今天之内,把一些年货给做出来,比如炸肉丸子。

听他们聊天说,还要弄猪头拜拜,希望以后农场遇到的每一场夜雨,都可以像年末的这波夜雨一样安然度过。

常玉婧对此不懂,听他们聊得热火朝天的,也不打扰,准备去拔萝卜。

她一上三轮车,张君颜姐弟、大星小月,还有连韵芳都爬上了车。

车子坐满了人,狗狗们上不来,急得在下面汪汪直叫。

玉婧姐,我们帮你。

张君民笑嘻嘻地说。

连韵芳也说:多个人帮忙,早点做完早点休息。

作为邻居,她很清楚常玉婧卫呈晋两人有多忙碌多辛苦。

种地不是动动嘴皮子而已,个中辛苦,只是大家都不习惯说出来罢了。

那走吧,我们拔萝卜去!三轮车启动了,大黑跳上了副驾驶座,其他狗抢不到位置,只能跟在车子后面慢慢跑。

拔萝卜,拔萝卜,嘿哟嘿哟拔萝卜……张君民突然唱起了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儿歌,然后引发了一场大合唱。

大星小月眼睛亮晶晶的,在第二遍的时候也参与了进来。

歌声荡漾,瑟瑟寒风也吹不散大家的热情。

被大家的歌声感染,追着车子的狗狗们时不时也叫两声应和着,热闹非凡。

大半的萝卜已经冒出了地面,有的表面开始变绿,大家一人选了一块地,开始比赛拔萝卜。

稚嫩的嘿哟嘿哟、哎哟声断断续续响起,大家时不时看过去,均是会心一笑。

中午大家都有默契地提前走,不留下来吃饭,常玉婧和卫呈晋没法,只好送他们萝卜。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反正这东西他们种得多,多送点也不心疼。

两位农场食堂的师傅帮着卫呈晋做了不少吃的,在拜拜完后,两人还给卫呈晋写了些吃食的做法,这才提着他们给的谢礼离开。

晋哥,肉丸子能吃吗?常玉婧指着那盆刚出锅的肉丸子,实在太香了。

卫呈晋夹起一个送到她嘴边,尝尝,这一盆是我配的味道。

丸子咬下去,能听到咔擦的声音,外面酥脆,里面松软,肉香十足。

汪汪小西小松、小贪忍不住,绕着他们的腿转圈圈,它们也想吃。

大黑和暴风摇着尾巴,仰着头一脸期待,似在说:快点喂我们呀!好吃!常玉婧两眼亮晶晶,连吃了五个,卫呈晋就不让她再吃了,不能一次性吃太多,容易上火。

每只狗子他给喂了两个,酸奶牛奶来过,只吃了半个,丢下丸子就走了。

相比狗狗们对食物的来者不拒,这俩猫挑嘴多了。

冰箱里都被塞得满满的,锅里、盆里是各种熟食或是半成品。

丰盛的食物,让经历食物短缺的两人,安全感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