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歌他们在密道待了近十天后,外面的积雪终于全都化了,天也放晴了。
在地下憋了十来天的人,终于忍不住悄悄出来放风。
苏立国和苏晚歌更是冒险下山,看看村里的情况。
他们躲在密道这期间,可以说是与外面与世隔绝,没有消息来往。
苏立国到底是想知道秦王有没有打过来,徐州的情况如何。
只是派别人出去,苏立国也不放心,万一正好碰到意外,轻则受伤,重则命都没了。
可苏立国和苏晚歌不一样,两人遇到危险还能躲进空间。
尤其是苏晚歌,她还能随时利用金手指兑换各种武器,情况紧急之下,要对付几个人也不在话下。
苏晚歌为了节省时间,她直接用定点传送的功能,带着苏立国直接从山上到了山下他们开荒好的村子里,看看情况。
只不过,这一看,倒是把父女俩看得震惊又愤怒。
村子里的房子几乎全都烧了个精光,虽然苏晚歌家的房子是用了很多石料,可但凡用了木头的,全都烧掉了,那些石料也都坍塌,好好的新房子,竟然变成了一片废墟。
爹,这些人也太过分了!太可恶了说这话的时候,苏晚歌忍不住咬牙切齿。
苏晚歌是没想到荒山还真的没能幸免于难,但更多的是愤怒,她想不明白这不过是普通老百姓的房屋,那些人为何要毁了。
晚晚,乱世就是这样,咱们家倒还好,其他人家回头该怎么办哦。
苏立国长叹一声,眉头微蹙。
苏晚歌家看似是损失最大的一个,毕竟她家是村里新盖的房子里最大的一个,但她家实际上就留了一个空房子,里边的摆设苏晚歌在最后撤离的时候,直接用意念都放进空间了。
可其他人家就没这么好运了,大家都赌这里没人了,外人过来最多翻箱倒柜,找不到重要的东西会走人。
没来得及带走的家具,衣物还有种地干活用的各种劳作工具和生活用具,这些对寻常百姓而言可都是银钱。
尤其在荒山落脚安置的都是难民,本就没多少家当,当时逃家躲进山里匆忙,也都只捡重要和必需品带走,其他都留下了。
苏立国和苏晚歌父女俩站在烧焦地土地上,发了好一会的呆。
爹,咱们还要去城里看看吗?苏晚歌问这话的时候,心底很是忐忑,荒山都被人烧成一片废墟,城内情况会不会比这里更惨。
苏立国没有立马回苏晚歌的话,他沉默了许久后,才开口道:咱们还是去看一眼吧,快去快回,要是敌人已经走了,咱们就赶紧通知村里的人下山修缮房子,要是那边还在打战,那我们就继续躲着。
战乱不结束,他们要是下山,万一敌人哪天心血来潮杀个回马枪,他们怕是连命都要交代了。
苏晚歌点了点头,两人再次进了空间,苏晚歌又用生存经验值兑换新的传送。
这一次传送,苏晚歌带着苏立国直接到了徐州的城门外。
两人也不敢直接出现在城内,万一里边重兵把守,被撞见怕引来麻烦。
当然了,苏立国和苏晚歌担心出现意外,怕闪现被人瞧见,两人都做了伪装,不仅戴着草帽,还蒙住脸,衣服也是特意穿的夜行服。
乍一看,倒像是行走江湖的侠客。
两人到徐州城外的时候,被眼前的景象差点吓到。
城门已经坏了,且明显有被火烧的痕迹,里外到处可见已经发黑的血迹,地上还躺着好些死人,从衣着上看,除了有普通老百姓,还有士兵的尸体。
这些人应该是已经死了好多天了,若非是天寒地冻,他们怕是都要腐烂了。
只不过,就算这样,这些死人也引来了许多鸟和蚁虫的啃食。
原本在地上啃食的鸟,被苏晚歌和苏立国的突现吓得扑棱着翅膀飞得老远。
苏立国也没料到会看到这个场景,愣了片刻后,赶紧伸手蒙住苏晚歌的双眼,然后开口道:晚晚,不要看。
视线所到之处,苏立国看不到一个活人。
他不知道城内会是什么样的情况,也不敢跟苏晚歌提议说去里边看看。
然而,苏晚歌比苏立国想象的要坚强。
横尸遍野的画面确实冲击着苏晚歌,也吓了她一跳,但苏晚歌还是压制住内心的恐惧,对苏立国道:爹,咱们进城看看吧。
说完,苏晚歌又补充道:这么多的死人如果不处理,很容易会有疫病蔓延,咱们得赶紧确认城内是什么情况,如果已经安全了,得赶紧让荒山的人下山安葬这些人。
苏晚歌这话说到苏立国的心坎上了,他连连点头,很是认可苏晚歌的说法。
为了避免一路看到这种惨烈景象,父女俩决定还是通过定点传送进城,而不是步行走进去。
苏立国再次跟苏晚歌进了空间。
传送几乎是秒到,但到了地方,父女俩并没有立马出空间。
苏晚歌还忍不住再次感叹:要是可以透视就好了,这样不用出去,也能看到外面的景象。
说完,苏晚歌对苏立国道:爹,咱们的这个空间系统如果升级到8级,就有透视功能了。
苏立国原本在听到苏晚歌说透视功能的时候,就觉得这有些离谱,没想到还真有,惊讶过后,出声道:那咱们好好努力,争取早点升级到8级。
如果真有这个功能,那就更方便他们用空间,外面的动静都可以了如指掌,而且用定点传送功能的话,还能及时知道外面的情况是否适合他们从空间出去。
不过他们都已经到地方了,总归要出来看看情况,苏晚歌听到外面没任何响动,想着应该也安全,两人做了片刻的心理准备后,还是果断出了空间。
这一出空间,饶是做了心理准备也依旧被冲击到。
城内的房子也已经烧得差不多,说是残垣断壁也不为过。
原本的街道商铺也看不出原来的样子。
路上有行人,有人哭爹喊娘,也有人寻儿唤女,每个人脸上的悲伤,无助和恐慌情绪都到了极点。
苏立国和苏晚歌突然出现在这里,但无人在意,也无人关注。
苏晚歌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来城内时,看到的热闹场景,没想到也就短短数月,就成了过往云烟。
第198 惨烈苏立国和苏晚歌两人站在已经看不出原本面貌的大街上暗自叹息。
也不知道又有多少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
苏立国忍不住感慨一句。
爹,怎么办,咱们还继续在荒山吗,还是离开这里,找个别的地方落脚。
苏晚歌没有想到逃荒后还没稳定多久,竟然就再次遇到战争,眼看着又要重新开始,而且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
想到这些,苏晚歌又忍不住想着谢瑞安怎么样了,她好不容易找到一个金大腿,可别就这样没了。
苏立国没有立马回答苏晚歌,目光在街道上扫视好几圈之后,才出声。
晚晚,咱们先回去吧,得跟大家商量一下看看怎么办,不管是留下还是离开,总归不好咱们家自己走。
人是群居动物,不可能脱离社会独自生存,尤其是已经习惯了和大家生活在一块的情况下。
苏立国想着,他们一家也好不容易认识了一些不错的乡亲,和胡长顺一家虽不是亲人,但也胜似亲人。
也认下了许翠兰原主的娘家兄弟,虽然和苏老太已经断绝了关系,但跟杨氏一家还是像亲戚一样走动。
虽说苏晚歌一家是突然穿越而来,可这几个月却是跟大家实打实地相处着,也是有感情的。
让苏立国撇开这些人不管,他肯定是做不到。
苏晚歌大致也猜着苏立国的打算,点了点头,目光再次落在已经烧成废墟地街铺,苏晚歌想起许松阳一家,轻声道:幸亏舅舅一家去了荒山,跟着咱们躲山上了,不然还不知道会怎样。
要是他们没走,遇到秦王的人抓壮丁,那许松阳和许大郎估计都不能幸免,家里一下子没了两个劳动力,其他人家要是想欺负许大娘子跟她的一双儿女,许家怕是也难遭架住。
不过提及住城内的人家,苏晚歌又忍不住想起段老祖一家,他家人口众多,男丁更是比旁人家多许多,也不知道他家情况如何了。
苏晚歌正想着呢,苏立国也突然开口道:不知道你的先生段老祖一家情况怎样了,咱们都到这来了,不如去看看吧。
听得苏立国这话,苏晚歌立马点了点头。
当初段老祖一家有给苏晚歌他们留过地址,让他们安顿下来了,可以串门。
只可惜苏晚歌他们一家没能到许松阳家落脚,去了荒山,那么忙着开荒,自然也没有时间去拜访段家,加之那会进出荒山也不是太容易。
段家这期间还托人送来过吃食,苏立国也一直记着这份恩情,他们搬新家的时候,也写信给段家,想请他们来吃顿便饭,以示感谢。
然而不巧的是,那会段老祖正好身体抱恙,家里晚辈也不敢离开,便托人转送了贺礼,人并未到场。
那时候两家也不曾在意这个,想着来日方长,他们都在徐州,日后有的是来往的机会。
可如今想想,是自打他们进徐州分开后,两家就没有再见过面。
因着苏晚歌也没有去过段家,用定点传送是不可能的,两人只好步行过去,路上遇到行人就打听一下段家住哪里。
只是这一路打听并不是很顺利。
连着问了好几个,不是对方根本不理睬他们就走了,要不就是直接说不知道,让他们找别人去问。
而在这期间,有几个衣衫褴褛的路人看到苏立国跟苏晚歌穿着干净体面,还在找人,觉得他们肯定不是难民,纷纷跑过来找他们乞讨。
苏立国和苏晚歌看到这些人的惨状,于心不忍,两人很有默契地对视一眼后,苏立国掏出一个钱袋,每人给了十来个铜板,虽然不多,但也算是他们的心意。
但很快,父女俩意识到自己不该轻易给钱,因为没一会,就围上来更多的人,那些人扒拉着苏立国和苏晚歌的衣服,两人都没办法脱身。
虽说他们可以直接进入空间,躲开这些人的纠缠,但这是下下之策。
苏晚歌忍不住开口道:爹,你直接把钱袋子扔了吧,谁抢到就算谁的。
苏立国的那个钱袋并没有多少银钱,都是一些铜板,扔了对他们来说也不可惜。
苏晚歌话音刚落,苏立国就直接将钱袋扔得远远的,道:就这点钱了,你们谁捡到就是谁的,我们已经没钱了。
钱袋飞出去的那瞬间,围着苏晚歌他们的那些难民也飞快朝钱袋奔过去,重获自由的两人,赶紧快步离开,生怕那些人追来。
等两人拐了一个巷子,确定那些人没有追上来后,苏立国跟苏晚歌才松了一口气。
只是他们俩还没走多远,就听得身后传来一道哀求声:大善人您行行好,能不能救我跟我娘,我们已经好多天没吃过东西了。
转过身来,苏立国跟苏晚歌就看到一个浑身脏兮兮,也看不清长什么模样的一个孩子,约莫四五岁的身高,分不清是男是女。
那孩子看到苏立国跟苏晚歌转过来了,连扑腾跪在地上道:我抢不到钱袋,就偷偷跟着善人过来了,求大善人救救我跟我娘吧,我娘说,再找不到吃的,她和肚子里的妹妹也要饿死了。
苏立国相信这孩子说的是真的,可他也怕再开个头,想脱身就难了。
就在苏立国犹豫要不要给钱的时候,苏晚歌却从宽大的衣袖中掏出一个纸包,然后递给那孩子。
这是我跟我爹的口粮,你带回去吧,可不要让别人瞧见,我跟我爹已经没钱了,吃的就剩这一点点了。
那孩子听得苏晚歌这话,虽然看着她手里的纸包忍不住舔嘴唇,但并未挪步,而是问道:你们要找谁啊,我爹以前是个货郎,我跟着他走街串巷认识很多人家的。
听得这话,苏晚歌也就随口问了一句:家住石板街12号,这家人姓段,以前是住平安县的,还是前几个月回的徐州。
原本苏晚歌并未抱希望,想着这才多点大的孩子,未必晓得。
可不曾想,那小孩却带着几分欣喜,道:我知道这家,有个白胡子老爷爷,大家都叫他段老祖,以前我跟着我爹去卖东西,这白胡子老爷爷还给我吃过糖,可甜了。
听得小孩的描述,苏晚歌基本肯定这孩子是真的知道段老祖住哪里。
就这样,苏立国和苏晚歌在这小孩的带领下,还真的找到了段家。
然而,段家的情况,苏晚歌觉得完全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