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心思

2025-04-02 00:45:14

苏立国和苏晚歌约着第二天早点在空间碰面,水田里的秧苗已经长了有一尺高了,正是分株插秧的好时候。

许是心里有事记挂,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苏晚歌就起来了。

为了节省时间,苏晚歌直接从空间换了几个热乎乎的馒头,水煮鸡蛋和牛奶,拿出来一份,其他都热在灶上,等许翠兰他们起来了吃。

吃过早饭,苏晚歌用意念给苏立国传话。

想着提醒他厨房灶上有早餐,等起来了,可以吃个早餐再去空间。

不曾想这话刚传出去,苏立国很快就有了回应。

原来,苏立国早就起来了,然后已经在空间里边开始打扫鸡笼牛栏猪舍去了。

苏晚歌闻讯也赶紧赶了过去。

苏立国进了空间以后,自己去农家乐的厨房找了一些吃的,这会正热火朝天的干着活。

等苏晚歌到了后,苏立国这边打扫的工作也正好进入尾声。

晚晚,你这些天有留意幸运积分的兑换商城没?可有新上什么兑换福利?在干活的间隙,苏立国想起之前还未兑换的幸运积分,忍不住问起苏晚歌来。

苏晚歌点了点头,道:还是跟以前一样,我看最后期限还剩半个月过期,咱们是直接都去换成宝藏兑换卡,还是再等等?还是再等等看吧。

苏立国想着,万一最后有惊喜呢,反正最差也是直接兑换成宝藏卡。

苏晚歌点了点头,心底确实期待幸运积分的兑换商城,最后能给她一些意外惊喜。

做完日常任务,苏立国就带着苏晚歌去下田插秧,接着做他们的种田任务。

下田插秧这种活,苏晚歌可从来没干过,好在她有苏立国这么一个全能爹,能下厨做菜,也能下地干活。

晚晚,你看爹怎么做,咱们先把秧给扯出来,然后把带泥的根在水里边洗洗,接着用稻草把这一把秧苗给扎起来放一边。

等一下秧苗都扯好了,再带去水田里,隔一段距离抛一把,回头插秧的时候就方便了。

苏晚歌很仔细的看着苏立国手头的动作,她也有样学样,虽然做得慢一些,但她却很会观察。

跟着苏立国做了几次后,苏晚歌就学到了精髓,没多久也能像模像样的扯秧,洗秧,然后扎秧。

一亩地的秧苗,苏立国带着苏晚歌花了近一个小时,全部都扯好了。

田埂上,苏立国提前放了两副担子,特意用来挑秧苗的。

在挑担子之前,苏晚歌还特意拿起来放在肩上试了试,不料,空的担子压在她肩上,她眉头都皱一块去了。

天,这压得我肩膀也太疼了吧!苏晚歌没料到自己有力气,却挑不了担子。

这一旁的苏立国看到后,忍不住笑出声来,道:你从小到大都没有挑过东西,你那肩膀还是空着吧!说着,苏立国把秧把一个一个的放到箩筐里,没一会,就堆起高高的一担,然后很是轻松地举起来放肩膀上。

苏晚歌可不想自己成为肩不能挑的人,她便学着苏立国的样子,将秧把放到箩筐里,想着没法做到她爹那样,但挑半担子还是可以的。

不过,等苏晚歌挑担子的时候才发现她还真是高估了自己。

但苏晚歌并没有放弃,咬着牙跟在苏立国身后,等到了地方放下担子,她才长长松了一口气。

苏立国见苏晚歌竟然也跟着挑了半担子秧苗,心底有自豪,但脸上并未表露。

倒是苏晚歌忍不住出声道:爹。

看你挑得轻松,没想到挑担子竟然这么累。

可不,种地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幸亏你地志向是行医做生意,要是种地,怕是要累坏了。

虽然在空间里种地还能用一些金手指,可要是在外面种地,就只能靠人力了。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如今看来确实如此。

苏晚歌感慨着,没想到小时候学的诗,现在才有深刻的感悟。

一亩地的水田,两个人插秧花了整整一天时间,期间也就差不多外面到中午了,出去吃个饭,又赶紧进空间继续。

等完全插好,苏晚歌觉得自己的腰都快要断了,瘫在田埂上好半响没有动弹。

爹,你小时候插秧不累吗?累,怎么不累,可不做的话不行,误了时间,秧苗就长不好了。

苏晚歌心想,这往后要是水田扩大了,她跟她爹怕是忙不过来,也不知道能不能用生存经验值来换。

这么想着,她就用意念查了一下,没想到还真有,而且插秧一亩也不过二十四个生存经验值就可以兑换。

苏晚歌累得脚趾头都不想动,心底一边懊恼没有提前查一下,一边又只能安慰自己就当是体验生活,知道务农的辛苦和不易。

爹,我看可以用生存经验值兑换定期给水田除草,看水,除虫和收割,不如我直接兑换好了,这样咱们到时候也少累点。

你看着办就行。

苏立国想着,既然这个任务也没有要求必须亲手完成,能用生存经验值兑换劳动,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省力又省时间。

苏晚歌也没有犹豫,立马就直接选择了全套智能服务。

等苏晚歌和苏立国在空间忙完后再次出来,许翠兰忍不住将苏立国拉到一边,颇为气愤的开口道:王氏竟然把主意到咱们晚晚身上了。

说完,许翠兰想起苏晚歌之前提醒她的话,又接着道:怪不得晚晚还跟我说要跟他们家保持距离,她儿子是秀才又怎样,休想打晚晚的主意。

苏立国听得一头雾水,连问许翠兰发生了什么。

许翠兰便把王氏过来跟她打听晚晚是否定亲,然后她流露出想结亲的想法说给苏立国听。

苏立国一听这话,顿时脸色很是不爽,道:这都什么人呀,不行,这里不能住太久。

苏晚歌倒是没料到王氏和高梦兰的心思这么快就暴露了出来,心想,别人家稀罕她家秀才儿子,她家可不稀罕。

第247 流言王氏是不晓得苏晚歌一家根本对结亲之事避之不及,还以为许翠兰嘴上不说,心底肯定欢喜。

她跟许翠兰透露过想法后,就立马跟女儿高梦兰说了,还问高梦兰之后怎么做,要不要先请媒婆上门提亲。

高梦兰却拦着王氏道:娘,不着急,让他们知道咱们有这个意思就行,不能上赶着去,得让他们主动,不然他们不把弟弟当回事。

王氏一听高梦兰这话,连连点头道:对,还是兰儿你想得周到,振儿十六岁就是秀才,他先生都说前途无量,指不定将来就是举人老爷,要不是咱们家家境贫寒,也不至于相中苏家。

说到后面,王氏竟然替自家儿子委屈起来。

高梦兰一看王氏这反应,生怕她打退堂鼓,立马出声道:娘,你说的是什么话,要是没钱,弟弟别说做举人老爷,就是继续读书都难,往后什么都会有的。

王氏擦了擦眼角,长叹一声,目光落在高梦兰地身上,带着几分无奈道:要不是你爹走得早,也不至于你十八了也没能找个好人家,你弟弟读书也这般艰难。

提到自己的亲事,高梦兰眼底一黯,可一想到只要将来弟弟过得好了,肯定不会忘记她的牺牲与付出,日子总归也能好起来,便提起精神对王氏道:娘,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如今能陪在娘身边,弟弟又这般努力好学,我就是一辈子不嫁人也没关系。

说完,又补充一句道:再说了,嫁人也未必好,在娘家多自在,可去了婆家要孝敬公婆,与妯娌处好关系,还得伺候好相公,也是不容易。

又提及村里哪个姑娘嫁出去过得不好,被婆婆磨搓,被相公不喜,常回娘家哭诉的。

高梦兰和王氏的聊天,苏晚歌一家虽然不知道,但因着晓得他们的心思,一心要与她们保持距离。

只是,许翠兰是有心少与她们往来,可王氏却隔三差五来串门,以至于许翠兰后面都忍不住带着小豆芽和小星星去别家串门。

一开始,王氏也没在意,但次数一多,王氏也觉出味来,发现许翠兰是在躲她。

而高梦兰也同样发现苏晚歌也避着她,明明与她相约出去赶集或者做其他事,苏晚歌前脚拒绝她,可后脚高梦兰就看到苏晚歌跟高二娘子一起有说有笑的出门了。

为什么避着,母女俩稍一考虑就猜着是高振的事,苏晚歌一家根本就没结亲的想法,不仅如此,还生怕她们找过来,所以躲着。

还真是不知好歹,振儿是秀才都瞧不上,还真以为苏小娘子能找个更好的人家不成!高梦兰一想到被自己捧在心尖的弟弟,苏晚歌一家竟然如此瞧不上,心下就很是不爽。

王氏倒没高梦兰这么愤怒,反倒是有些挂不住面子,对高梦兰道:兰儿,好在咱们也没直说,这事旁人也不知道,既然苏小娘子一家没这个意思,咱们就当没说过便是,往后也不提好了。

娘,你就是太好性子了,所以被人欺负,任由村里人在背后说三道四。

可这话,王氏却不好接茬,村里人私下说的一些话,她也听到过,可多数都说是高梦兰性子太强,眼界太高,而且作为姐姐,也太爱插手弟弟的事,让王氏多管束女儿的,不然也不至于在家做老姑娘。

说实话,苏晚歌一家这么避着高梦兰他们,也不完全是因为她们想结亲,私下也打听过这母女俩,没多久,村里人就告诉他们,高梦兰仗着自己弟弟会读书,说亲也特别挑剔,自己没陪嫁,偏偏要不少彩礼。

不仅如此,对于别个看中高振,想结个亲的,高梦兰指手画脚,不是说人家姑娘长得一言难尽,配不上她家一表人才的弟弟,就是嫌弃对方家里不够有钱,将来无法成为高振的助力。

话里话外就是,高振要娶媳妇,王氏的意见是小,高梦兰能点头才重要,而且女方没一点家底,高梦兰是完全看不上的。

苏晚歌心底很清楚,高梦兰打自己的主意,不过是看在她家有家底的份上,能养得起马车,不说顿顿有鱼有肉,但天天荤腥不止。

当然了,更重要的是,云州苏家让高梦兰产生误解了吧,认定他们家有钱,所以想结亲。

虽说苏晚歌家确实不差钱,但也确实很不喜别人把他们当冤大头。

高梦兰心底想什么,苏立国和许翠兰自然看得透,就连苏晚歌也能猜到七七八八。

可让苏晚歌他们没料到的是,没多久村里竟然传出流言来,说苏晚歌他们一家刚搬过来没多久,竟然相中了高振为婿的心思,说苏晚歌为此和高梦兰走得近,就是想讨好未来姑姐。

这消息一出,不少人私下说苏晚歌倒是有心机的,知道梦姑才是家里做主的人。

还是杨氏听了消息,立马找到苏晚歌家,跟许翠兰确认,把许翠兰气得不行。

真是什么人呀,那王氏倒是递了话头来试探我,是她们有这个心思,我给敷衍过去,并没搭话,之后也避着她们,没想到竟然耍这种花招。

嫂子,你也别生气,这种人往后不来往便是,她们在外瞎说,咱们也不怕,之前有人过来问我,我就直说晚晚过几年要去京城定居,不可能在平河村说亲事,别人问我是不是有相好的人家在京城,我也没吱声,任由她们去猜想,反正让她们知道高家那小子配不上晚晚。

许翠兰没料到杨氏为了维护苏晚歌,竟然还给编造一个京城有人的谎言,她顿时哭笑不得。

嫂子,你也别怪我自作主张,女儿家的名声可要紧得很,咱们初来乍到,我听说原本就不少人家瞧中那秀才,可人家姐姐不肯点头,许多亲事便不了了之,这要是让外人误解,对晚晚不好。

杨氏不过为了给苏晚歌撇清和高振的关系,故意编了些谎话跟京城扯上关系,不曾想,没多久,京城还真来人了,这惹得村里人遐想非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