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三喜临门

2025-04-02 00:45:14

吴晋瑜虽然是云州县令,每天处理的公务都是下面呈上来或者是上面吩咐下来的事,对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了解并不多。

只要要缴纳的税到了,粮仓也满着,其他细枝末节的事还真的不曾注意。

可吴元芳的消息传到他跟前,他才发现这事可不是什么小事,立马派手底下的人去探查以及阻拦。

除此之外,又赶紧暗中着人加大储备粮的囤积量,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上次端阳节的事,也幸亏最后死伤没有再涨,他后续处理也算得当,虽然有过,但亡羊补牢勉强算是将功折罪,若是年底再出什么岔子,他都担心自己回头考评连个中都么有,到时候怕是要被圣人问罪。

想到这一层,吴晋瑜忍不住对吴元芳感慨道:没想到苏娘子不仅医术好,还如此聪慧有远见,幸得她过来提醒你,不然你兄长怕是大祸临头了。

然而,吴元芳并不觉得发现有人高价收青苗,然后想到之后会祸乱云州稻米价格这事是苏晚歌料到的,她若有所思地摇头,道:她才多点大,这怕不是她能想到的,我听说她爹开了个武馆,而且坊间颇有名头,据说前一阵子还替云州第一富商苏家护送商队,很是手腕了得,说不定是她爹想到的。

苏娘子跟我有交情,所以她爹提醒她来找我的吧。

吴晋瑜闻言,点了点头道:既如此,那我见一下这个苏馆主,若真是有个能耐的,不如收为己用。

苏晚歌倒是没想到,她为了避免将来云州动乱,所以才特意找吴元芳传递消息,没曾想,阴差阳错之下,却帮他爹挣了一份功劳。

吴晋瑜这边的速度很快,转天就派人去苏立国的武馆找他。

看到有衙役上门,苏立国还以为他武馆出了什么岔子,但想着该交的钱,该办理的手续一应俱全,没道理有人上门找不是才对。

结果等人说明来意,苏立国越发不解,他又不认识云州县令,跟对方没有什么交集,找他做什么呢?但很快,苏立国又想到他是没跟县令打过交道,可苏晚歌却打过的,因此,在去县衙途中,苏立国立马用意念传话给苏晚歌,问她最近是不是跟云州县令有过联系,说对方找自己来了,也不知道是什么事。

苏晚歌也猜不到吴晋瑜找苏立国所为何事,但也告诉苏立国自己去找过吴元芳,告诉她村里最近发生的事,让她记得提醒一下她兄长,万一真有人使了坏心,也好提前准备应对之策。

然后传话宽慰苏立国:爹,你也别担心,端阳节的时候,我还帮县令救了不少人,若真有什么事,肯定也不会过分为难爹爹,爹爹有什么消息及时告知我,若真出事了,我也好有个应对。

苏立国和苏晚歌父女俩怎么也没想到晋瑜找苏立国可不是出了啥事问罪的,而是起了惜才之心。

而苏立国到了县衙后,吴晋瑜亲自接见他,问了他家里情况,最后主要问他武馆之事,接着又打着切磋的名义,让苏立国跟县衙的府兵交手。

苏立国虽然不晓得吴晋瑜的用意,但想着既然问到武馆,然后又让人跟他切磋,那他这个馆主自然不能丢了面子,所以动手的时候,苏立国可铆足劲,能赢下来的必不能输了,若是真的打不过,也必定不能让对方赢得轻松。

最后,苏立国以一人之力连轴对抗了十个人,结果是胜六场,输三场,平了一场。

这个战绩对苏立国来说很是满意,毕竟他一个人打十个人,哪怕每次交手后中间休息一炷香的时间,可到底是连着来,能赢下六场着实不易,而且实际上也只输了三场,且要不是后面确实体力不支,他也未必不能赢。

吴晋瑜倒是有些意外苏立国竟然能赢下六场,毕竟他亲自挑的拳脚功夫不错的人来切磋。

不过虽然自己的人输得多,吴晋瑜并不生气,越发觉得自己请他来一见是对的。

等其他人都打发掉了,吴晋瑜也没有再拐弯抹角地试探苏立国,而是直奔主题,问道:苏郎君如此好的功夫,若只做一个武馆馆主怕是大材小用,不知有没有兴趣做个都督?都督虽说是县衙里的吏职,与朝廷无关,任命与解除职务都是县令一人说了算,平时也不过是维护治安、抓捕盗贼。

可到底是县令底下办事,若做得好,也不怕将来没有出头的机会,虽说不如馆主来得挣钱,但好歹也算得上云州内的公职人员。

苏立国几乎没有犹豫,立马就答应了吴晋瑜,想着他成了都督,那他底下有了一二十个人差使,在云州内,他护着一家老小也不在话下。

虽说职务不大,但等闲人也不敢得罪他。

尤其之后许翠兰开布店,到时候三教九流的人都有,万一遇到什么事,他这个都督出面,也不怕有人欺负到自家老婆头上来。

等苏立国从县衙出来,他都有些不敢置信,他竟然要担任云州都督一职了。

苏晚歌这边一直等着苏立国的消息,之前苏立国要一心备战切磋,也就没有分心思传递消息给苏晚歌。

一开始,苏晚歌本着没有消息就算是好消息的想法,可时间一久,她有些放心不下,便主动传话给苏立国,问他是什么个情况。

苏立国是自顾自的兴奋了好久,收到苏晚歌的消息后,才连忙把吴晋瑜要他做云州都督的事给说了。

苏晚歌虽然不知道都督是干啥的,但听着就觉得他爹估计是要做官了,便立马传消息道:爹,恭喜你得维护治安、抓捕盗贼了县令的青眼,这是要做官了吧。

苏立国也是难得高兴,立马传话告诉许翠兰,还说他直接回家吃饭,今天好生庆祝一番。

说到庆祝,自然少不了大餐,苏晚歌想着正好红缨怀孕,最近她胃口也好了,不如也趁机庆祝一番,加之许翠兰的布店要开业,算得上是三喜临门了。

第280 三赢苏立国虽然答应吴晋瑜去做都督,但城内的武馆却不打算关掉,准备让柳强接手带。

柳强的身手也是不错的,可能自幼是孤儿的缘故,从小他为了不让别人欺负自己,有特意去锻炼身体,然后学习可能打斗技巧。

后来遇到苏立国,又教他各种功夫,加之在荒山的时候,柳强还被选出来成为防护精兵队的队长,自然是有些本事的。

虽然柳强比不了苏立国,但苏立国想着有多大本事就做多大的事,他偶尔有空也能去武馆指点一二,这样柳强也算有个事业可以做,将来成家立业也要容易些。

许翠兰是一心想要给柳强娶个老婆,但之前不是各种事忙,就是在赶路,如今算是安稳下来了,也私下找人打听过。

只不过柳强因无父无母,现在是借住在苏晚歌家,虽然跟在苏立国身后在武馆帮工,可到底没什么家底,旁人也瞧不上他。

柳强也知道自己现在想成家难,便跟苏立国和许翠兰说,不用为了他的事忙乎,等他能攒点钱后,再打算不迟。

因此,苏立国让柳强接武馆,柳强还颇为兴奋,一口答应下来,还承诺苏立国:叔,你放心,武馆我一定好好经营,不辜负你的一番期待。

柳强还确实努力在做。

他深知自己不可能做到苏立国那么好,暂目前没办法承接大单,毕竟之前武馆来生意,都是冲着苏立国来的。

所以柳强稍微改了一下武馆的经营策略,增加了一个专门教授小孩子武艺的项目。

不仅如此,还去找了胡长顺的两个弟弟胡长秋和胡长安及张元生。

他们这几个也是有拳脚功夫的,尤其是张元生,教大人虽然比不过苏立国,但是教小孩却是不在话下。

而且人多力量大,他们几个都去武馆的话,万一遇到有些大户人家办事需要请外援保护家小安全,他们也是可以的。

武馆刚开的时候,苏立国也是有想找身边的人帮忙,不过胡家那会想自己做生意,婉拒了,而张元生他是在外头找到了活干,不想什么事都依靠苏立国,也就没去武馆。

只是过了几个月,胡家的生意并没有做起来,而张元生在外面的活计做完回来后,等着秋收,也一直没活干。

柳强找上门,他们正好需要,两边一合计,便立马上岗。

为了吸引有钱人家将家里的孩子送到武馆学武,柳强特意把相熟的小男童都带去武馆,让他们穿着统一的服装在武馆内练习动作。

不到十岁的小孩,家里人正嫌弃他们光调皮捣蛋,如今有柳强管束,还帮忙教武艺,这些人求之不得。

等这些孩子们能十分整齐的打下一套拳了,柳强则带着他们在武馆外面,街头繁华地段跑步,打拳,让外人瞧见他们武馆培养出来的孩子多有精气神。

这一招还确实有效。

有些孩子看到跟他们差不多大的人竟然能打拳,很是威风,自然是心生向往,然后跟家里人提及想去学。

有钱人家见孩子愿意学,那自是舍得花钱,想着不仅能学武艺,还能强身健体,何乐而不为呢。

苏立国也有些意外柳强能想到这点,私下对许翠兰道:强子如今也算能独当一面了,过不了一两年,应该能攒下不少银钱,到时候咱们也得给他准备一份成家立业的钱。

许翠兰点了点头表示赞同,逃荒一路,柳强没少帮忙,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这一年多来的相处,着实跟亲人差不多。

如今苏晚歌一家,倒是越发忙碌了。

柳强去了武馆坐馆,苏立国之前因着跟外人说他晚上睡在武馆,为了堵人口舌就特意在武馆准备了一张床,如今倒成了柳强晚上休息的地方。

苏立国做了都督,日常在城内办差,晚上就歇在许翠兰的布店内,而许翠兰自然也是不回平河村的,为此许翠兰将小豆芽跟小星星也带在身边。

两个小不点去了去了布店,赵氏自然也少不得跟着去,赵雯原本是和苏青荷一样,帮许翠兰的忙,但她因女红不如苏青荷,许多事倒是无力帮衬,索性跟着赵氏帮忙带一带小表妹。

而刘婆子不放心怀孕的红缨,只能在村里待着。

王郎中虽然年纪大了,却不愿歇着,不忙的时候,就继续教胡月和胡果医术,忙的时候就出门看诊。

苏晚歌家里,瞬间是清净了许多,原本还拥挤的房间,一下子却宽敞了许多。

家里人少了,倒方便了苏晚歌干活。

她答应锦上花掌柜的新品,也总算是做出来了,约到赵氏家里看货,并签订新的合同。

不过,这合同还没来得及签,苏家那边却派人找到苏晚歌,问她有没有意向将之前的玉容膏和养颜散改为跟苏家合作。

苏晚歌倒是没想到苏家生意做得那么大了,竟然对她的生意也有兴趣。

当然了,此时的苏晚歌并不知道在京城的锦上花,将玉容膏和养颜散的生意卖得极好,甚至都已经销往宫中。

也因着这样,苏家才知道苏晚歌竟然还有这能耐,立马找上门来想合作。

苏晚歌虽然想赚钱,但背信弃义地事情是不愿做的,她都跟锦上花签了合作合同,这要是毁约,就算苏家愿意替她赔偿违约金,但经商若不信守诺言,那买卖就做不长久了。

只是,苏晚歌也不想因此得罪苏家,便利用新品,跟赵氏商量,能不能三家合伙,苏家有强大的商队可以将货品运送到全国各地,甚至周边国家,锦上花有技艺老道的师傅,能完美的复刻苏晚歌的方子,做出成品。

而苏晚歌自然是提供创意和新品配方的人,若是合作,想来生意能做得更大。

赵氏一听苏晚歌的提议,当即就同意了,说只要苏家那边没问题,她自然乐意。

苏家是谁,云州首富,多少做生意的都想与之合作,锦上花自然也是有想法,但却攀不上苏家,没想到现在却是有机会了,自然不愿意错过。

苏家那边,虽然有些可惜苏晚歌已经跟锦上花签了合作协议,但听得还有新品要上市,想邀请他家和锦上花一块运作,虽说不能独占市场,但能分一杯羹,苏家也是愿意的。

对苏晚歌而言,锦上花和苏家都愿意跟她合作,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可谓是三赢。

第281 云州有危险苏晚歌研究出来的香水和口脂一经推出,立马就变成了热销品。

连带着之前的玉容膏和养颜散也跟着热度又高了些。

因着锦上花现在也算是跟苏家合作商了,立马又在附近的州县开了好几个锦上花,一时之间,锦上花倒成了整个大梁最有名的香粉铺子。

不管是云州的贵妇千金,还是京城的望族闺秀,无一不以用锦上花的东西为荣。

而苏晚歌自然是赚得盆满钵满,苏立国和许翠兰都忍不住调侃她,说家里养了一棵摇钱树。

苏晚歌赚到钱了,心情愉悦,后面都开始跟苏立国和许翠兰开始商量买宅子的事情,还打算挑个大的。

不曾想,苏立国却提醒她:晚晚,咱们房子怕是要晚点买,秦王已经继续北上,都已经过了渭河,我听说不久后朝廷会下旨,让赵王带兵追击秦王,一旦云州也开战,不晓得安稳日子还有没有。

苏立国就怕前脚刚买了房子,后脚云州也乱了,万一遇到徐州那会的事情,住大宅子反而成了贼人抢掠的目标,不如住在村里安全。

苏晚歌许久没留意秦王的动静,听得苏立国这话,也颇为吃惊,许翠兰也是面带忧色,叹息道:好不容易稳定下来,没想到竟然又要乱了。

而大家担心的战乱还没来,却迎来了另外的乱——霍乱。

霍乱是传染病,听说是从徐州受洪涝灾害没多久,就有人得了,然后越传越多。

徐州本就乱,不少人往外逃,而逃的人又连带着把新落脚的地方传染了,一时之间,不少州县闻徐州灾民色变。

也就是云州距离徐州比较远,再加上徐州,宁州被秦王的人占了,消息传到云州的时候,已经是十月份了。

云州为了杜绝霍乱影响到云州的百姓,吴晋瑜这边也立马采取防备措施。

云州城门紧闭,只许出不许进,巡逻的人增派人手,一天十二个时辰不间断。

不仅如此,城内也开始准备起来,所有大夫,郎中,及各大药铺的掌柜,都被下达命令,一旦有遇到霍乱症状的病患,立马向县衙报告,不许隐瞒。

一时之间,大家如临大敌。

苏晚歌作为吴晋瑜心目中的神医,自然是早早就被请到县衙帮忙献策。

苏晚歌还特意带着王郎中过去,想着他老人家活得久,见多识广,想来有更多见地和法子。

只不过,苏晚歌倒是没想到,她的出现,让云州的大夫和郎中们意见颇大。

有人甚至直言:大人,行医救人之事,怎么能让一个小丫头来参与呢,这可关系着人命。

苏晚歌倒懒得跟这些人废话。

救人看的是个人本事,可不是性别跟年龄。

不过,吴晋瑜却不愿意苏晚歌被人误解,确切的说,是不想这些人来质疑他的决定,便直接道:端阳节龙舟赛,伤了上百人,当时你们中间应该有不少人参与救治了吧,苏小大夫亦是其中一个。

说到这,大夫们有人还忍不住腹诽,想着难不成就因为参与过那次意外的救治,所以这次就能过来商谈未来救治霍乱的方案?不过,吴晋瑜却又接着开口了。

当时有好几十位重伤患者被多个大夫断定没了活路,还吩咐家里人准备后事,可这些人,全都是苏小大夫给救好的。

就冲着苏小大夫这医术,别说请她提意见,就是让她带领大家制定救治方案都不为过。

其他人一听苏晚歌竟然是救治那几十个危重病人的大夫,顿时肃然起敬,立马有人改口道:可见是活久了,什么都能瞧见,没想到老夫七老八十了,竟然还能碰到如此年轻的大夫,后生可畏吾衰矣。

王郎中也很是惊讶,虽然知道他这个徒弟了不得,出手不凡,但这会听得云州县令都如此推崇她,说不震惊却是假的。

不过,却格外自豪,这毕竟是他的徒弟。

为了让其他人不再对苏晚歌轻视,王郎中也忍不住出声。

她是我的关门弟子,原以为这辈子一身医术只能带入坟墓,不曾想一只脚都踏入棺材了,还能收着一个可心的徒儿,先前我得了不治之症,也是我这徒儿给医好的,所以众位可不用担心我徒儿医术不精,会误人性命。

王郎中走南闯北,也结实不少人,而云州就有他相熟的,一听竟是他的徒弟,更是震惊,道:王老你可是有福啊,竟然遇着如此天资的徒儿。

风向立马变了,苏晚歌依旧宠辱不惊,落在其他人眼里,自是非凡风范,心中更是敬重,想着年纪如此轻就有这般造诣,将来怕不是更了不得。

因着大家对苏晚歌的态度大变,苏晚歌也不想为她说话的吴晋瑜和王郎中被人质疑,想着总归要拿出一些真才实学。

便一边通过自己学到的知识整理,以及利用空间提供的资料,为吴晋瑜提供了一个防治和医治的一些建议与策略。

如今云州还没有霍乱出现,那肯定要注意防范,避免从外面传入。

一旦发生了,那如何医治和及时斩断传染链,又需要对应的应对手段。

条条款款,苏晚歌写得清清楚楚,吴晋瑜则一条一条跟大家过,看是否有缺漏需要补充,或者有错误需要修正的。

众人一边听一边暗自震惊,对苏晚歌更是刮目相看,就短短这么一点功夫,就想到这么多的应对方法,也着实厉害。

大人,苏小大夫列的几乎都涵盖了各种可能,却是极为周全。

正是,云州有苏小大夫,是咱们的福气。

苏晚歌作为晚辈,自然得客气几句,开口道:前辈们谬赞了,霍乱关于云州数十万百姓的性命,还需咱们仔细应对,我若有疏漏之处,还望前辈们不吝赐教。

在一番客气的你来我往间,云州对霍乱的应对之策倒是定下了。

但没想到,还没过几天,云州就传出发生了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