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2025-04-02 00:48:13

第二日凌晨,天蒙蒙亮,疾驰了一夜的飞行灵宝终于减缓速度,停在了一座秀丽的青山脚下。

很快,身着邺都官服的男子带着十几个弟子赶来,当头的那个闻着灵宝内若柔若无的妖气皱眉,厉声道:邺都重地,闲人免进,还请速速出来受查。

朝年一马当先跨出来,他看着这乌压压的阵仗,不由道:王大人,怎么每次女郎回来,你都得撞上来大呼小叫。

谁都没你积极。

一看朝年那张脸,被称为王大人的男子来不及错愕,立刻朝那座缩小了的宫殿躬身行大礼,言语毕恭毕敬:臣恭请殿下金安。

薛妤踏出殿门,身后跟着溯侑,梁燕,轻罗以及捆得严严实实只露出双幽怨眼睛的鬼婴,妖气和鬼气顿时避无可避。

起来。

薛妤看着一脸诚惶诚恐的王休,抬眼去看山顶上,只见一圈朝阳的光晕潋滟般扩大,又在下一瞬收拢,光圈明明灭灭,像一张张开呼吸的大嘴,问:日月之轮又不正常了,山脚下还守着这么多人,城里出什么事了?回殿下,是二公子在山顶借入口强盛的日光之力悟道,结果出了岔子。

二公子因反噬受伤,日月之轮也出现了异常。

薛妤问:什么异常?正午日盛之时往外喷火吐岩浆,午夜月盛之时又下冰霜刀剑,主君怕误伤到人,因而派我等日夜守候。

他人在哪?王休将头埋得更低一些,顿了顿后道:在金裕楼养伤。

薛妤皱眉,大步朝前,一个轻点朝山顶飞快掠去,朝年等人立刻跟上。

期间,轻罗没忍住问朝年:外面不都说邺都主君只有女郎一个子嗣么,怎么还有个二公子?连着两个月,看过九凤这种大妖,又经历过许多事,轻罗原本针尖大的胆子也渐渐大了起来,至少遇着事会主动去问,去看,去观察,而不是凡事等薛妤吩咐下来才行动。

这位二公子是肃王侯的幼子,是女郎的堂兄。

朝年提起这位二公子,脸色也不大好,左右嘱咐道:二公子脾气古怪,素爱做些离经叛道之事,对人对事都不手软,可有已过世的肃王侯和当今主君做靠山,少有人敢惹,是邺都城内的一大霸王。

方才山脚下那位王大人,就是曾经的肃王一脉,算是那位二公子半个亲信。

薛妤率先落在日月之轮前,它像是一座巨大的拱门,笼罩在日月光辉中,时常晕染出美轮美奂的七色光线,是邺都城的代表之一。

至少要三个月才能恢复。

薛妤手掌触上去,袖边压着细密的针脚,顺着动作滑动时,露出半截荔枝般细嫩的肌肤,白得晃眼。

朝年见状,上前问:殿下,我们要去金裕楼吗?薛妤收回了手,率先穿过漫出琉璃色泽的日月之轮,一步踏入邺都之内,方慢慢地回:不,我先去见主君。

一听这个疏离至极的主君,朝年便知道大事不好。

他心里咯噔一下,还没来得及说话,便听薛妤吩咐道:去殿前司找你姐姐,将这件事前前后后查清楚,之后带着我的搜查令去金裕楼,该拿人拿人,该下狱下狱。

朝年嘶的抽了一口凉气,还想说些什么,但一看薛妤的脸色,便不敢造次,闷声应是。

薛妤又道:梁燕,你带着鬼婴跟朝年一起去殿前司,带上轻罗,她头一次入邺都,你们给她讲讲邺都的规矩。

三人一走,原地便只剩下薛妤和溯侑二人。

看看。

薛妤伸出指尖,点了点他们脚下缭绕的云雾,道:日后,这便是你要生活的地方。

从日月之轮走出来,他们好似从一座山头到了另一座山头,不同的是,他们脚下的这座格外高耸陡峭,放眼望去,如孤峰突起,鹤立鸡群,只需透过一层浓厚的雾,便能将小半座邺都城的风光收入眼底。

朝下一看,其实跟人世间没什么区别。

酒楼林立,宅院错落,街道两侧熙熙攘攘,人潮涌动,甚至真要说起来,比外面一些大城池要更热闹一些。

不同的是,街道上有许多人并不是人。

他们顶着蓬松毛绒的耳朵,一个不小心就露出了半截尾巴,又用手拽着变了回去,有的连样子都懒得做,就这样让尾巴缀在身后扫地,还有的变出两张嘴,一口叼着包子,一口咬着花卷忙得不可开交。

那确实不是溯侑想象中圣地该有的,会有的样子。

他见过羲和,处处庄重,处处森严,来往皆是高高在上的圣地住民,那里阶层分明,没有丁点热闹的烟火气。

今日是四月初六。

薛妤看着他的眼睛,道:邺都分为邺城和百众山两部分,邺城里住着原住民,百众山里住着犯事进来,接受过惩罚的妖与鬼。

每年四月初六,百众山表现良好,攻击性不强的妖鬼都能上邺城走走,置换点东西回去。

他们其实也不需要什么,只独独钟爱尘世的美食,每回出来都是这样的场景,能将一条街的美食一扫而空。

等你从洄游里出来,管的就是百众山的事。

薛妤话语罕见的柔和,听不出捉妖拿怪时的冷漠之意,于是气氛也跟着缓下来。

溯侑。

她道:我对你寄予厚望。

一刹那,真的只是一刹那,溯侑心里那点他这个年纪因为某种懵懂情绪而升起的迟疑,摇摆,不舍,像是一丛杂乱无序的荆棘遇到了收割的刀芒,一刀下去,什么都干干净净,毫无遗留。

她说对他寄予厚望。

那他。

一往无前。

万死不辞。

====两人横空半个时辰,到了邺都王宫,从进宫门的那一刻开始,一路都是躬身行礼的人,薛妤目不斜视,脚步最终停在万象殿门口。

殿下。

守在殿外的内执事朝她一拱手,道:陛下已在里面等着了。

薛妤颔首,看向溯侑:你在外面等我。

说完,她像是不放心似的,又转身看向内执事,吩咐道:等会朝华来了,你让她带溯侑去周围转转,说些有关洄游的事。

内执事一听洄游二字,顿时变了种神情,愣了下后飞快反应过来,道:是,臣下定如实转告朝华大人。

薛妤提步踏进了万象殿。

殿内布置得十分讲究,却并不是富丽堂皇,雕梁画栋的奢华,反而处处摆着书,处处挂着画,画中有山,有水,亦有人,人绕过屏风往里走,鼻尖处萦绕着一种素淡的墨香。

邺都主君薛录便坐在屏风后的案桌前,听了动静,他小心放下手里捧着的画卷,挑着眼梢去看自己那满脸不愉的女儿。

四目相对,还未开口,他便尴尬地摁了摁喉咙,咳了一声。

阿妤。

薛录点了点跟前的座椅,道:坐。

薛妤依言坐下,开口道:儿臣才回邺都,便听说薛荣之事,主君又一次高抬贵手,轻轻放过了。

提到薛荣这两个字,殿内本就生硬的气氛顿时跟结了冰似的陷入死寂中。

小荣他就是脾气烈了点,去日月之轮练功也是为了提高修为,为日后能帮上一些你我的忙。

薛录顿了良久,接道:我念他一片赤诚,便罚他禁足金禄楼,算是小惩大过,给个教训。

一片赤诚。

主君。

薛妤像是难以忍受般抬眼,一字一顿道:若我说,薛荣有不臣之心呢。

薛录食指敲了敲桌沿,沉默良久,长长叹了一口气,道:此话从何说起。

看看。

这样的反应,说薛录对此毫无察觉,恐怕他自己都不信,可即使如此,他还是要娇惯着一个废物,任由他胡作非为,肆意行事。

因为他对死去的兄长有愧,他时时记得自己握着兄长的手答应过什么。

其实,千年前的薛妤面对此事尚且能容忍一二,她明白,即使身居高位,血缘往往也是斩不断的羁绊。

精明如人皇,面对裘召的一再犯蠢,不也是忍了再忍,从轻发落吗。

如果真像薛录所说,她这位堂兄一片赤诚,只是脑子不顶事,脾气有点急,那没事。

不论是哪个圣地,亦或是朝廷的皇城,都不知养着多少纵情声色、骄纵无度的浪荡子。

总不见得每家儿郎都是年轻有为的人物。

事实上,前世的薛妤也顾及着薛录的感受,薛荣每次惹了事犯了罪,都是她身边的人去打点,或道歉,或安抚,或赔礼。

可到头来。

松珩大军压城,薛荣有机会,有时间提前通知薛录,告知薛妤,可他没有,他甚至主动打开了日月之轮,让松珩的天兵毫无阻碍地长驱直入,直捣黄龙。

纵容养不出一个人的真心,只会滋长更大的野心。

薛妤甚至都不用细想,都知道那一刻的薛荣在想什么。

薛录自撑封印,而薛妤呢,她引狼入室,识人不清,才让邺都蒙此大难,她不配再掌权。

所以邺都的王位,有且只剩一个人选。

一个人可以有野心,有对权力的渴望,可如果上位的手段是背叛故土,背叛家国,薛妤无法忍受。

她突兀的回到千年之前,又渐渐的在忘记这千年里与自己无关的,没有牵扯的事,这些变化一件一件都令人不安。

她甚至没法保证自己会不会在第二天日出时忘记千年后的一切,彻彻底底与当下的这个世界融为一体。

有的隐患,她必须尽早拔除。

前世,她回来得晚,回来时日月之轮已被薛录出手修复,这件事被藏得严严实实,压根都没落到她耳朵里。

所以她一听说此事,便当机立断让朝华去拿人,既是为提醒薛录,也是为了警告已故肃王侯一脉。

正当此时,殿外内执事尖声禀告:陛下,殿前司指挥使和二公子到了。

薛录眉目一凛:带进来。

很快,一男一女走进殿内。

男子生得高大,光看相貌,亦是一表人才,翩翩风度,特别是拱手往下拜时,那双下垂的眼,那道问安的声音,真是像极了他父亲:臣见过陛下,见过殿下。

相比之下,朝华身材娇小,又长了张可爱的脸,两颊都带着点肉,腮上晕红,乍一看,像个尚未成年的小女孩,就连声音也是脆生生,甜滋滋的,与外面的传出的种种恶名压根重叠不到一起。

禀陛下,殿下,日月之轮受损一事,臣已查明,罪证确凿,按律当执棍刑一百。

薛妤看向主座的邺主。

三道视线的注视下,薛荣一掀衣袍跪下去,声音是说不出来的低落:臣——知罪,但凭陛下发落。

这样的卑微,惶恐,经不住便叫人想起,若是肃王侯还在,他何至于落到如此境地。

或许,今日殿中坐着的是谁都说不准。

这一招,薛荣百试不爽,次次奏效。

能坐到这个位置的,哪有什么软心肠,真仁慈,人皇如此,邺主也如此。

权力和荣誉之下,全是铺就的累累白骨。

可邺主唯独有个死穴,便是薛妤的大伯。

果然,邺主的脸色一会阴一会晴,那句将薛荣拖出去行刑的话,左思量又犹豫,愣是没说出口。

半晌,他挥了挥衣袖,摆了下手,道:行了,你们两先下去。

见状,薛妤知道,这便又是不了了之的意思。

她抬眼,卷起衣袖一角,露出纤细白皙的手腕骨,上面落着一个浅淡的星形印记,百年前,儿臣尚年幼,曾因过错导致法阵逆转,伤及妇孺无辜,在三千双眼睛的注视下受罚。

邺主瞳仁微缩。

他自然记得当年的事。

那会,她尚且年幼,钻研上古阵法本就是危险的事,谁也不知道那个阵法会有那样大的威能,能将防护罩冲碎,在晨练台三千弟子的注视下击伤带着孩子前来探望夫君的妇人。

薛妤当时亦是一身血,小小一个,抿着唇跑上去善后,而后主动受罚,生生挨了两道灵鞭。

她是灵阵师,身体上的伤即使过去百年也依旧留有痕迹。

邺主摆了摆手,道:就按朝华说的罚。

薛妤退出内殿,朝华和溯侑默不作声跟在她身后,等到了宫墙一角,她眺望远方,轻声开口:派人盯着薛荣。

朝华闻言捧着张小脸笑成了花,她跃跃欲试道:殿下,我们要对肃王侯旧脉出手了吗?先不管他们。

薛妤摩挲着手腕上的疤痕,道:安排一场意外,待薛荣出邺都,截杀他。

朝华愣了下,蓦的沉下了眼,声音反而轻下来:他惹殿下了?溯侑也跟着抬眼。

诚然,薛妤不是个滥用权力的人,很多时候,她甚至只将自己当成再普通不过的凡人,可以被人拒之门外,也能接受被人扫地出门,若是没有被触碰到底线,她不会轻易开口要取人性命。

薛妤沉默了半晌,在他们以为她不会出声的时候,她道:背叛之人,不值得原谅。

也没有改过重来的机会。

因为这一点头,两句没头没尾的话,留在原地的两人心情皆是显而易见的不好。

朝华盯着溯侑那张令人挪不开眼的脸看了半晌,道:我听朝年在灵符中提起过你,殿下第一次在审判台救人下来。

进殿前见你,我还以为殿下是看上了你这张脸。

溯侑抬眼,眼尾稍稍勾着,眼皮上压出一条不深不浅的褶,哪哪都是温柔的模样,唯独那双深邃的瞳仁,写满了凉薄二字。

和方才在殿下面前,简直判若两人。

朝华深褐色的瞳仁朝他逼近,道:既然是殿下救的,就该好好想着为殿下效命,为殿下分忧,你也看见了,邺都的事,天机书的事,哪里都是一堆烂摊子压在她肩上。

若是有点出息,就尽早从洄游里出来,入殿前司任职。

溯侑像是被某个词砸中,他动了动唇,问:尽早?按理说,是没这种可能,十个进洄游的人里,有八个半过了两百年还挑战守卫失败的。

丢人现眼。

朝华扫视般看了看他,拍了拍手,道:自然,凡事无绝对,有两个人提早出来过。

溯侑静静看向她。

朝华勾唇一笑,咄咄逼人的气势收敛,又成了小女孩一样的娇俏天真:一个用了三十五年,一个,只用了十年。

像是知道他在想什么似的,她朝着他丢过去几本黄皮书,道:邺都势力分布,殿前司职责所在,以及百众山的一些概况,进去了看看,别出来之后还跟无头苍蝇一样什么都不懂。

我没这个耐心教人。

朝华最后悠悠说了两句话:用了三十五年的是我。

另一个。

是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