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炮灰原配重生后 > 第47章 仁君

第47章 仁君

2025-04-02 00:48:30

就算有什么急着要办的事, 急着要见的人,也不能那么不顾礼数。

彦桓又轻轻说了一句顾珏的坏话。

程锦听后,笑了笑, 一边在锅子里下些萝卜, 一边对彦桓说:不要提他了,我们还要吃锅子呢,别白费了这一锅子羊肉。

等羊肉炖好了,程锦用碗盛出来,再配上一壶酒,便让客栈伙计将这些给长顺送过去。

然后程锦另起一锅, 从客栈里买了些新鲜的青菜,做起了羊肉火锅。

吃过了饭, 程锦和彦桓就躺下, 却一时睡不着。

程锦是因为在马车上睡得多了, 彦桓则是因为旁边躺着程锦。

彦桓僵直着身体,一动都不敢动,生怕不小心碰到了程锦,反倒比旁得时候更加拘谨。

哪怕是在马车上, 彦桓还能靠着程锦睡一会儿呢。

程锦睡不着, 就想起身去找本书看看。

但程锦一动, 彦桓也连忙起身, 紧张的问:姑娘, 怎么不睡?是不是不自在了?程锦笑道:怎么说出这样的话?没什么不自在的, 只是白天在马车上睡得多了。

你怎么还没睡?彦桓抿了下嘴:我……程锦见他这副为难的样子, 便猜他是跟自己住在一个屋里不自在了, 便笑着为他周全过去:你大概也是白天睡多了吧, 正好我们都睡不好, 一起说说话。

程锦说完,就披着衣服坐了起来。

她看着彦桓,笑道:我跟你说个故事吧。

彦桓眼睛一亮,随后摇了摇头:姑娘别累坏了嗓子。

彦桓还记得当初程锦为了哄顾珏,将嗓子累倒了的事。

程锦笑道:只说一个,不碍的。

而且我这次是自己高兴给你讲的,给我们两个解闷儿。

你要是不爱听,那就算了。

程锦说着,就要躺下了。

彦桓忙握住程锦的胳膊,急忙道:我是乐意听姑娘说故事的,就是……就是怕累到个姑娘。

因为程锦只穿着里衣,彦桓一握住程锦的胳膊,竟似直接触碰到了程锦一样,彦桓便慌忙松开手。

给你讲,不累的,我也解解闷,等我去拿点吃的来。

程锦披着衣服下地,点了蜡烛后,便一手提着晚饭时吃剩的一壶果酒拿,一手拿着一个干果盒子,回到了炕上。

程锦打开干果盒子,里面装着花生、瓜子、还有些小点心。

点心只做了大拇指盖那么大,里面却还都是有馅的。

彦桓见了这些吃的,便拿了一个点心来吃,微甜味道入口,彦桓的心也安定了下来。

程锦抿了一口果酒,轻声道:这都是早先的事,大概是三皇五帝前面,人们都是按照群落聚在一起住,当家管事的人被叫做大首领,算是一个群落的带头人,食物或是战利品都得大首领来分,所以大首领的权利可不小。

大首领有两个儿子,他更疼小儿子一些。

但两个儿子谁做大首领,不止要得大首领喜欢,还得让部族里面的长老们同意。

那小儿子虽然勇猛善战,又得大首领喜欢。

但长老们更喜欢宽厚的大儿子,因为他们犯了错,大儿子都会碍于情面放过,但是小儿子却不肯轻易绕过。

赏罚分明才是道理,小儿子明显更有才干。

彦桓听得认真,便开口说道。

程锦笑道:道理是对的,可你若是这个部族里的长老们呢?你会更喜欢对你网开一面,什么好处都会想到你的大儿子,还是对你的错处抓着不放的小儿子?彦桓想了想:如果我是长老,确实是会更喜欢宽厚的大儿子。

那然后呢?是大儿子还是小儿子做了大首领?程锦继续道:两方僵持不下,小儿子为了争得大首领的位置,向众人显示自己勇猛,便想去猎一只大虎。

结果小儿子没敌过大虎,被大虎给咬死了。

大首领眼见自己心爱的小儿子死去,他本该恨那咬死小儿子的大虎。

但是因为那大虎凶猛,不是他能敌的,他无法找大虎报仇,便……彦桓眨了下眼睛,忽地笑了:便迁怒在了大儿子身上?程锦点了一下头,笑道:正是,大首领觉得若不是大儿子跟小儿子争夺首领之位,小儿子便不会因为想要显示自己的勇猛而死。

大首领因此处处针对大儿子,有一天大儿子突然消失了,等被人找到的时候,竟满身伤痕。

众人问他,他才说自己去找那大虎为弟弟报仇去了,因此受了重伤。

大儿子痛哭流涕,直说自己没用,说他拼尽全力,也只用木矛刺中那大虎,并没有杀死大虎。

他哭着跟大首领说,他将来会变得更加强壮,会召集很多勇士,一定会将那大虎杀死。

大首领听了这话,便不再针对大儿子,见大儿子又得长老拥戴,就把首领之位传给了大儿子。

大儿子自从成了新任大首领,等他坐稳了首领之位,就提拔了更敬仰他的新长老,将先前的长老或放逐或是杀了。

彦桓便笑道:想必这些长老是古人,并不知道‘狡兔死,走狗烹①的道理。

程锦轻声笑道:便是现今的人懂得,难道这样的事就少了么?翻开史书看看,多得是这样的人。

那些有从龙之功的文臣武将,难道就不懂得这个道理?但他们还不是做了被烹的走狗,被藏的良弓么?想来他们是觉得已自己的本事是能够挟持住自己捧上位的君主,或是觉得自己当真选了个顾念旧情,尽其所有包容他们的仁君,是不会被烹也不会藏的。

却没想到自己选的君主并不任由他们摆布,而且他们所求的‘仁君’也并不是真正的宽厚,并不似他们所想的那么顾念旧情。

彦桓沉吟片刻后,便轻声问道:那姑娘心中所想的仁君是什么样的?程锦抿了口果酒,笑道:我只知道我若是臣子,我希望的仁君就是不要揪我的错处,对我多多提拔,多多给银子。

耳根子最好也软一些,我说什么,他都听我的。

性格宽厚,我冒犯了他,他也不会轻易砍我的脑袋。

我犯了错,或是家人犯了错,求一求他,他就能宽恕。

若是有□□廷不成了,他最好还能先担着些骂名。

最好我能踩着他做成一世名臣,这对于我,就是仁君了。

彦桓忍不住笑了:姑娘真是会骂人,我还以为姑娘会说心怀天下百姓才是仁君。

程锦笑道:臣子所求的仁君、读书人所求的仁君,与寻常百姓所求的仁君,不见得相同。

对于寻常百姓,一个能稳住朝堂,多保几年太平,要再少些赋税,他们能多得几亩地,就算了不得的君主了。

他们何尝敢劳烦帝王心中挂怀?至于读书人,他们当然是谁能重用他们,许他们官职前程,谁才是仁君了的,也未必非要心怀天下的才是仁君。

程锦说着,轻轻一叹说起来,寻常百姓所求,竟是最不要紧的。

帝王不让臣子满意,臣子要反了他。

帝王不让读书人高兴,要被他们写书来骂的。

只有寻常百姓,他们既大多不识字,不会写书来骂人。

手里最厉害的武器,不过是把锄头菜刀。

但即便有了武器,也不敢反的。

总得先卖了儿女,再卖了田地,最后被逼的实在没了活路,才勉强敢为了口吃的拼一把。

彦桓静了片刻后,才低声问道:想必那大儿子也未必去杀了猛虎,只是为了解开他和大首领的心结,要大首领传位给他。

程锦点头道:是的。

彦桓看向程锦,笑了:这个故事好,比先前的都好。

程锦笑着问道:哪里好?彦桓笑道:结果好。

程锦笑道:若是这个大儿子当真能带领着这个群落壮大起来,那才是真的结果好。

不然,就是个空有弄权手段的诡诈之人罢了。

他既然能做得大首领,那别人自然也做得。

不中用的话,大首领的位置也会被别人抢走的。

程锦说完,终于有了些困意,便对彦桓说:说了这些话,终于想睡了。

程锦说着,便起身穿了鞋,将将点心盒子放好,随后让彦桓和她一道重新用牙粉漱了口,才又躺下了。

程锦喝过了果酒,又说了好一阵话,再躺下时很快就睡着了。

彦桓侧过身,看着程锦,伸出手轻轻碰了碰她露出被子的外面的衣角,也闭了眼睛。

程锦醒来之后,才自觉失言。

她是昨天夜里,真的是将彦桓当做了珍珠一般,一时想什么就说什么了。

那故事可以讲,后来的什么臣子,什么仁君,什么良弓藏之类的话当真是不该说的。

彦桓毕竟不是真正的小丫鬟,并不是她能对着胡说一通的人。

随后程锦对着彦桓时,就多了些谨慎小心。

但再如何谨慎,也会在每日的相处中松懈下来,彦桓又是个很会做出乖巧模样的人。

等到了京城时,程锦就对彦桓如往常一样了。

进入京城的时候,程锦还迷迷糊糊地枕着彦桓的肩膀。

但因为彦桓的肩膀还太瘦弱,枕着并不舒服,程锦便想将头挪开。

程锦才把头挪开,彦桓就立即在肩膀上垫了件小袄,轻抚着程锦的脑袋再靠向他。

待程锦靠在彦桓的肩膀上再次睡熟,彦桓才松了一口,颇为嫌弃地看了一眼自己还仍有些单薄的肩膀。

程锦也没睡多久,就听得马车有人喊:杀头了,去看杀头了!程锦立即醒过来,这才想起来今天竟然是瑞王妃赵氏,全家被斩首的日子。

因为路上遇到一场大雪,程锦是正月初七才到了京城。

这一天瑞王妃赵氏自缢身亡,赵家满门因为贪墨军饷被斩首示众。

作者有话说:①《资治通鉴·汉纪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