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和李家在解除婚约之后, 就有明眼人看出来,这两家人生了嫌隙。
后面又有九湘带着药横空出世, 不用多猜,一看就知道是刻意针对的李家。
九湘的药价格不低,但它效果好后遗症小,一上市就给竞争对手李家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李家当然不会由着九湘发展,不过是个还没毕业的小女孩,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公司, 他们有的是手段。
令李家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所有计策,全都在九湘强有力的手段下, 悄无声息地被化解了, 甚至有反扑的趋势。
偷鸡不成蚀把米,眼看者九湘的公司越做越大,蒸蒸日上,而李家的财务数据却江河日下,一天比一天难看。
在这一场场交锋中, 九湘最大的靠山,宋水琴居然还没有出手。
原先傻白甜的小姑娘, 不知何时已经长到了如此恐怖的一个地步。
李家人甚至开始埋怨李祐俞, 当初若是没有退婚,不仅宋九湘是他们的人, 就连与他们整个家族匹敌的宋水琴产业,也会是他们的。
他们李家何至于今日?!连未婚妻的心都把握不住,难怪宋家的人会说李祐俞是个废物。
愤怒至极的李祐俞父亲很快就下了命令:断了李祐俞的经济支撑,让他在国外学会自力更生。
另外,大力研发新药物, 势必要夺回这一口气。
说完这句话,李祐俞的父亲将视线放在了另一个儿子的身上,这个儿子与他年轻时有八分相似,有手段,够聪明。
如果他去......两家相同行业的公司竞争,最终结果无非是你死我活。
所以九湘没空了解李家现在的情况,等她事业做到一定的地步,想要拿捏对方也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她现在正安排人研究新的药物。
ED药只是她进入医药行业,对抗李家的一个信号。
仅凭着这一款药,最多只能重击对方,搞死对方还差点力道,瘦死的骆驼毕竟比马大。
这一次,九湘打算研究女性相关的药品。
怀孕,是极度损耗身体和精神的事情。
而生产,则是人类痛楚之最。
除此之外,它还有的严重的后遗症,绝大多数都是一辈子也摆脱不了的,加上多数女性的身材偏瘦,以至于从古至今,生育带来的死亡率居高不下。
九湘这次研究的,是在女性生育过程中,可以减少后遗症的药物。
以及效果更好、甚至使孕妇完全感受不到疼痛的麻醉药品。
这是可以造福全人类的东西。
若是能够研究出来,受欢迎的程度,可能与她手上的ED药不分伯仲。
九湘没有投身研究中,这些事情,有她招的那些员工们就够了,她现在正计划着另一件事情。
九湘的公司不过建立三年,所带来的利润足以令人侧目。
这些钱左右无用,九湘打算留些一些用以周转,剩下的全部投入到公益建设中。
成熟的公益组织也不少,但这些公益组织都是别人所设立,人心隔肚皮。
为了保险起见,就算打算自己设立。
她打算成立公益组织,在偏远地区设立学校。
在知道苏寄舟是如何从山沟沟里面走出来的时候,九湘就打算开始设立学校了。
即便在现代,教育高度普及的地方,仍有很多偏远地方的女孩子,因为种种原因,她们无法上学,一辈子都被困在那片方寸的天地中。
苏寄舟打算回乡时说:她要回去帮助她们,让她们走出来,有更多的选择的机会。
九湘也是这个目标只有走出来,见识过天地的广阔之后,她们才会感受到人生的绚烂多彩,才会有选择。
而许晏晏也是这个打算。
二人一拍即合。
当即便去了苏寄舟所在的Z省查看,这里除过省会城市外,其它地方的发展都很落后,没有上学的孩子很多。
有个小女孩早就在等着许晏晏和九湘了,是苏寄舟派过来的。
由于苏寄舟所在的学校车辆无法到达,山路崎岖难测,只能通过步行进入。
整整走了一个上午,一行六七个人才到达目的地,若不是许晏晏闲暇时间也有健身,只怕这么一段路,需要走到晚上。
苏寄舟的变化很大。
学校里的苏寄舟,不爱说话容易羞涩举止沉稳,再少年老成,可也能看出她是二十多岁的人。
而眼前的苏寄舟,满面风霜,眉宇间都写满了疲态,却勃勃有力。
眼前的学校甚至不能称之学校。
用作教室的那间房子的屋顶,烂了大洞,抬头能看到天空飞过去的鸟雀。
墙上的泥土坑坑洼洼,瓦片早已脱落,用以支撑的柱子也歪了两根,看起来摇摇欲坠。
苏寄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她语气轻松:这里的洞我们故意没有封,可以增加室内的光线。
下雨的时候,有一张塑料布,铺在上面就没事了。
说的很轻松。
一共有三间屋子,两间是教室,最后一间是苏寄舟等老师用来备课的地方,又小又破。
学校里来了外面的人,十几个学生躲在教室里,叽叽喳喳地看着这几个人。
九湘一眼扫去,只有两个面孔是女孩。
苏寄舟这个学校,在九湘联系她的时候,她就将一切都告知了。
这个所谓的小学,是六个年级混杂在一起的,按照政/策不收取任何费用,只要家长愿意,孩子就可以在这里读书。
书本用的是上一届学生留下来的,偶尔有好心人捐一些物资,比如图书,衣服之类的。
即便这样,十几个人里,只有两个面孔是女孩,不足十分之一 的比例。
难道这个地方的新生儿女男比不足十分之一吗?这明显不可能,可是那些女孩子呢,她们为什么没有来。
九湘眼下在考虑的问题是:如果学校修建好,那些家长会把自己的孩子送来上学吗?她又该用什么手段,让这些家长将那些女孩送到学校?苏寄舟见九湘一直盯着那些孩子看,她叹了口气,语气无奈:我已经尽力了。
这两个女孩,还是她来到这个学校的时候,挨家挨户劝说才有的。
苏寄舟苦涩一笑:也是我没有做好榜样。
为什么读书?从古至今理由很多,最多的理由便是赚钱。
可苏寄舟一毕业就回到了家里,身上没有多少钱不说,她甚至将不多的钱都献给了这间学校。
苏寄舟也没有计划结婚,若不是省那边看重苏寄舟的存在,村里人忌惮着这一点,只怕苏寄舟早就被逼得走投无路。
二十多岁的姑娘再不嫁人的话,就嫁不出去。
他们才不管什么人生价值。
看到苏寄舟的现状,那些家长更不愿意让这些女孩子读书,读书有什么用?从小到大一半的时间用来读书,不帮家里劳作,这也就算了。
因为读书,又耽误了结婚的好年纪,没有帮家里赚到多少钱不说,连彩礼钱都要打个折扣。
因为读书,他们可能连打了折扣的彩礼钱都拿不到。
不能让女孩子读书。
她们读书没有什么用,还会长出反骨。
这些山区人数辈延续的思想,令苏寄舟无时无刻都感到痛苦和窒息。
九湘轻声安慰:别这么想,你没有错。
别这么想,这不是你的问题,这是那些世代守在山中的人的问题。
九湘想,如果她处在苏寄舟的位置,她会远离这种令她不舒服的地方。
等赚到一定钱稍微有能力的时候,才会考虑接两个女孩出去读书。
这一切,是建立在九湘能顾好自己的前提下。
不管在什么地方,九湘最爱的人永远是她自己。
许晏晏也道:寄舟,你真的很有勇气,敢一个人独自回到这种小地方,抵抗所有压力待在这里,你真的很厉害。
苏寄舟看着头顶的天空,郁气悄然散去,心底第一次随着天气而变得明朗。
不知为何,苏寄舟自从见到九湘的第一面起,就对九湘有种无由来的信任。
九湘来了。
她莫名觉得这里女孩上学少的问题会被解决。
苏寄舟同时也庆幸九湘来了,若是九湘再来晚一会,她也不确定自己能否坚持下去。
三人盘腿坐在地面上交谈的时候,随行的人员也测量好了数据,她们不支持在这里修建学校。
这个学校很小,又处于半山腰,坡度很大。
就算重新修建,也扩大不了多少面积。
而且这里泥土松软,如果有连绵阴雨的话,有很大的概率发生地质灾害,比如泥石流、山地滑坡等。
这和九湘的想法一样,她也不打算在这里修建学校。
原因与这些随行人员不同,九湘不是因为地处原因,而是因为这里距离那些村子的距离算是近的。
就算这些女孩全都到这里来读书,家里也不会放过她们这个免费劳动力,因此她们肯定要早起晚回,疲倦不堪。
不仅如此,她们若有兄弟,还会被遣去伺候他们。
不该这样。
她们来到世上,是接受世上美好东西洗礼的。
而不是被当作免费的带孩子保姆,和被呼来喝去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