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钗是条美人鱼 > 第34章 薛赞善

第34章 薛赞善

2025-04-02 00:49:36

刚才安嬷嬷早把事情经过说与皇后知晓, 皇后不耐烦地朝报信的小内侍摆摆手:别哭了!本宫问你,安国公世子为何要去内务府找陈公公的麻烦啊?可是陈公公得罪了他?小内侍闻言止住哭,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皇后娘娘明鉴, 我师父怕极了安国公世子,只有巴结奉承的份儿, 哪里敢平白得罪?他顿了顿又想起一个人来,忙道:同安国公世子一起来的还有礼亲王。

奴才忙着伺候茶水去了, 回来才听说安国公世子此来好像是因为内务府下辖的一个冰室紧挨着礼亲王午休的院子,冷气把礼亲王冻着了。

说到这里, 他苦笑着分辩:那冰室设在尚仪局主殿之后的排子房, 与礼亲王午休的院子隔了一条甬道和一座主殿,冷气绝吹不到礼亲王的院子。

况且礼亲王在那院子午休了好几年, 也没听说吹过冷气着过凉。

似是怕皇后不信,小内侍又补了一句。

皇后有多偏爱卫持, 合宫皆知,向来指鹿为马,颠倒黑白,令人敢怒不敢言, 甚至于皇后贤名有损。

可偌大皇宫能在那尊煞神手底下救人的只有皇帝和皇后,皇帝病重打死他也不敢去惊扰,只好硬着头皮来求皇后。

只求陈公公别被吓死就好。

没想到还有卫骋的事,皇后挑眉:礼亲王是自愿和安国公世子一起去的?嘴上如此问, 心中却笃定卫骋是被迫做了挡箭牌。

谁知小内侍听了却点点头:礼亲王和安国公世子是并肩走进来的, 两人有说有笑。

听说为了证明自己着凉了, 礼亲王还在陈公公面前打了个喷嚏。

皇后:……这个傻孩子准是被卫持给诓骗了。

皇后心累地叹了口气:既然礼亲王冻病了, 就把那间冰室挪个位置好了。

安嬷嬷明显吓了一跳,禁不住朝皇后望去, 皇后好像没看见,自顾自道:你回去告诉陈典,他掌管内务府,要是搬冰室这种小事也要本宫做主,那本宫要他何用啊?小内侍也不理解陈公公的用意,还以为是皇后拦着不让迁移冰室,所以陈公公才特别为难,甚至不惜得罪卫持。

谁知皇后这么痛快就答应了,还反过来责怪陈公公做事推诿,没决断。

何苦来哉?等小内侍退下,安嬷嬷挥挥手让伺候的人都下去,她亲自走到门边朝外望了一望关好门,又走回皇后身边才道:那贱人还没死,娘娘为何心软了?不知想起什么,皇后冷笑:寒毒侵入心脉,能不能熬过这个冬天尚不好说。

在本宫眼皮子底下,她还能翻起什么大浪来?安嬷嬷小心翼翼提醒:当年的事……当年之事是她亲手做下的。

皇后打断安嬷嬷,她若敢吐露分毫,第一个该死的人就是她!阳光透过窗棂照进屋中,皇后眯了眯眼:本宫教训她,是惩罚她的背叛。

你放心,那个秘密她绝不敢对旁人说起,便是说了,也不会有人信。

只会以为她对本宫心怀怨怼,死了还要污蔑本宫的名声,更加厌恶她。

安嬷嬷一颗心放回肚中,巧言谄媚道:娘娘英明,是奴婢多虑了。

奴婢也会派人盯着,万一她失心疯胡乱嚷嚷,必然按宫规处置。

检视宫规并以此为傲的人,最后却被宫规处死,该有多么讽刺?皇后满意地点点头。

随后又想到什么,吩咐安嬷嬷:卫持不会无缘无故去内务府闹的,你去查查到底是怎么回事。

安嬷嬷应诺,即刻派人去查。

等皇后午觉醒来,安嬷嬷过来回话:听尚仪局的人说,安宁郡主身边的薛赞善昨夜去给杨尚仪送礼,曾进过杨尚仪的屋子。

皇后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哦?可知道都说了些什么?当时屋里只有素心服侍,素心那丫头嘴巴紧得很,什么也问不出来。

若非圣上高看杨尚仪一眼,奴婢不敢擅动素心打草惊蛇,将人送去慎刑司就没有审不出来的。

安嬷嬷咬牙。

行了,一个将死之人,何必与她计较。

皇后放下茶盏,又问:是薛赞善将此事告诉卫持的?安嬷嬷赧然:想来是薛赞善了。

想来?皇后挑眉。

安嬷嬷腿一软跪在地上:奴婢找人问过宫门、宫学当值的人,没人见过谁对安国公世子说起此事。

只听说安宁郡主邀请薛赞善参加忠顺王府的赏菊宴,薛赞善说起杨尚仪病了,恐怕到时候要补课学宫规,可能去不了。

安嬷嬷想了想又道:对了,薛赞善曾与安宁郡主说起杨尚仪的处境,也可能是安宁郡主告诉安国公世子的。

皇后摇头:安宁那丫头倒是个爱打抱不平的,可她根本指使不动卫持啊。

安嬷嬷语塞,不光安宁郡主,任谁也指使不动。

难道是杨尚仪……安嬷嬷被自己的猜测吓得不轻。

当年之事,她也有份。

皇后像看傻子似的看着她:若卫持知道了,以他的性子会怎样做?帮杨尚仪摆脱困境,养好身体?根本不可能!卫持若是知道当年发生的事,必然会第一个杀了杨尚仪。

安嬷嬷这才勉强笑了下,皇后也不想为难她,于是换了一个话题:卫骋又是怎么回事?这孩子心地纯善,又胆小怕事,怎会跟着卫持胡闹?不提卫骋还好,一提安嬷嬷才想起出了多大事,忙颤声道:这个奴婢也问过了,宫学当值的人说,昨日放学礼亲王不慎摔了砚,然后也不知怎地,今日书案上便摆了安国公世子惯用的盘龙砚……你说什么!皇后闻言手一抖,差点摔了刚刚拿起的茶盏。

安嬷嬷额上冷汗直冒:早晨进宫时,有人看见卫持把盘龙砚拿给了薛赞善,然后就跑到礼亲王的书案上了。

皇后将茶盏重重顿在小方几上:又是这个薛赞善!安嬷嬷会意:要不要奴婢……不急。

皇后不满地看了安嬷嬷一眼,感觉她白活了这许多年,做事还是不够沉稳,难当大任。

转念一想,杨尚仪倒是城府够深,可惜对她不忠,关键时刻心慈手软坏了大事。

不沉稳就不稳沉吧,太沉稳的人她现在也不敢用了。

你去查一下薛赞善的背景,看看她跟巫族是否有关。

皇后似笑非笑,万一她是那边的人,误伤盟友可就不美了。

安嬷嬷应是,听皇后又道:卫骋那边你也留意点,别人他与卫持走得太近。

至于盘龙砚……该上的折子让他们上吧。

皇后挑起一边唇角:圣上病重,储君之位也该议一议了。

安嬷嬷满脸担忧:万一圣上顺水推舟?皇后哈地干笑一声:怎么顺水推舟?立一个外臣之子为储君?还是告诉卫持真相让他认祖归宗?当年之事何其惨烈。

皇后朝后靠了靠,将自己隐在阴影里,顺风顺水了这么多年,仗着皇亲国戚的身份横行神都无人敢惹,若骤然得知自己其实是个外来的野种,母家全数被灭鸡犬不留,你猜我们尊贵的安国公世子会怎样?安嬷嬷闻言打了个寒战,都忘了奉承,喃喃道:莫说安国公世子那般骄傲的性子,便是奴婢也受不住。

若换做奴婢,恐怕不是疯了,就是反了。

原来才是皇后忍辱负重这么多年所图。

无论疯了,还是反了,卫持都别想继承皇位,恐怕到时候连命也难保。

安嬷嬷暗自震惊时,杨尚仪也处于震惊当中。

原本越临近冬日,膳房送来的吃食越差,往年这时候只有咸菜白粥,原本三餐也减成两餐,中午那一顿是不给的,连个理由都没有。

谁知隔壁乱了一阵之后,尚食局的李尚食忽然亲自给她送了四菜一汤过来,耐心等她吃完又是赔礼道歉又是保证以后每天都按品阶供应饭菜。

为择干净自己,还把膳房主事给换了。

李尚食刚走,惜薪司主事又送了不少银骨炭过来,还让人在屋子里拢了一个大火盆。

杨尚仪觉得不合规矩,各宫地龙还没点,她一个尚仪怎么敢先拢火盆。

惜薪司主事闹了个大红脸,连忙命人把火盆撤下,却硬是将银骨炭留在了尚仪局。

之后尚衣局也派人来给杨尚仪量体,说杨尚仪的官服太旧了,要重新缝制。

杨尚仪提出尚仪局宫女内侍的宫服早该更新,很多人长高了,宫服却几年不曾发下,有损皇室威仪。

尚衣局来人赶紧赔礼,答应尽快将宫服发下。

送走尚衣局的人,出门打探消息的素心欢天地喜跑回来,禀道:尚仪大喜,内务府终于把隔壁冰室搬走了。

杨尚仪抬眸,眼中飞快掠过一丝希冀。

难道皇后气消了,打算放过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