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钗是条美人鱼 > 第40章 鲜活人

第40章 鲜活人

2025-04-02 00:49:36

薛宝儿深深吸气, 拼命让自己冷静下来。

与自己相比,卫持显然更相信皇后,她不能就这么直白地说出来, 于是转了个弯,道:我听说, 几年前皇后曾赏给世子两个美婢,她们……她果然知道!她们都死了。

卫持垂下眼睑, 不再看她,声音也变得冷漠起来, 死得很惨, 就是……就是你听说的那样。

也许她之前不信,现在总该信了吧。

他不是什么好人。

今夜过后, 他又将失去一个朋友。

无所谓,反正他是无所谓的, 又不是一次两次了。

可她……会不会害怕?会不会吓哭?她要是真的哭起来,他都不知道该怎样哄。

哎,真麻烦!卫持迟疑地抬起头,果然看见薛宝儿眼圈红红, 晶莹的泪珠被夜明珠的微光点亮,在眼眶里转啊转,仿佛下一刻就要落下来似的。

他想了想,还是决定哄哄她, 不管她信不信。

我也不知道她们是怎么死的。

卫持不自在地解释着, 我一觉醒来, 她们就都死了, 一个挂在寝屋的房梁上,一个漂在莲池中央。

我说我睡着了, 我什么也不知道,根本没人相信。

当时他也是这么跟长公主解释的,反正长公主不信。

他不说还好,说完就看见那原本在眼眶里打转的泪珠扑簌簌落下来。

他有一瞬的慌乱。

都说了没人会信,还跟她费什么口舌,这下可好,直接把人吓哭了。

算了,我送你回去吧。

短暂的慌乱和失望过后,卫持又恢复了吊儿郎当的纨绔模样,恶劣道,我的朋友都死了,你以后最好离我远点。

谁知薛宝儿一边擦着眼泪,一边小声说:我知道,我相信你。

不管别人怎样,反正她相信他就够了。

若他真是那样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当初在城郊客栈对上他,她怎么可能还有活路,还能全须全尾地站在这里。

她哭是因为觉得他可怜。

看着朋友一个个不明不白地死去,心里该有多难过?不但如此,还要稀里糊涂地背负全部骂名,换做是她恐怕早疯了。

她无法想象,这些年他是怎么一个人一天一天撑过来的,虽然风评不怎么好,却意外地没有长歪。

我都不相信我自己,你信我什么?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卫持有时候也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纨绔,一个彻头彻尾的混蛋。

我信你是个好人啊。

薛宝儿擦干眼泪,心里却堵得发慌,脱口道:肯定是有人害你!也许那个人就是皇后!小哥哥,你好好想想,皇后是真的对你好,还是在捧杀你!糟糕!怎么说出来了?!薛宝儿徒劳地捂住了自己的嘴,她的话却在卫持心里刮起一阵旋风。

不过这阵旋风很快平息了。

皇后将他视如己出,处处维护,怎么可能害他?人都说无利不起早,皇后没有儿子,便是皇帝格外疼爱他,有意传位于他,与皇后自身利益并没有任何冲突。

无论谁做皇帝,都不是皇后的儿子,都跟她没有血缘关系。

无论谁做皇帝,皇后都是太后。

既然没有利益冲突,结果无差,皇后坐享其成即可,何必费尽心机害人呢?小丫头今夜受了惊吓,难免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卫持把她拉过来,安抚似的摸摸她的头,沉声道:你叫我一声小哥哥,我自然会护着你。

可这样大逆不道的话,你在我面前说说就好了,出去千万别乱讲。

就知道他不会相信。

若是有人无凭无据地在她面前说薛蟠对她的好都是虚情假意,她也不会相信,还会以为那人在挑拨离间,搬弄是非。

可杨尚仪的话,皇后冰冷的眼神,今夜的跟踪……总要查查清楚吧。

薛宝儿乖巧点头,又道:进宫之前,我娘曾对我说,皇宫里每个人都长了七巧玲珑心,越是脸上常常带笑的,越要小心应付。

反而是那些喜怒形于色的,心思才更单纯。

真是个傻丫头!才认识他几天,就敢跟他说那些大逆不道的话,还把她娘说与她的体己话都告诉了他。

前半句说的倒是不错,皇宫里多数人都有些城府,口蜜腹剑者也不少,剩下的都是一些没有表情的提线木偶,哪里有喜怒形于色的鲜活人?鲜活人根本没法在皇宫立足。

要说鲜活人,这小丫头自己倒是算一个。

可有趣的是,鲜活人偏偏要装成有城府的样子,明明还想劝他,却不肯直说,非要拐弯抹角地给他讲故事。

卫持索性装傻,抬手扯了扯她头上的小揪揪,笑道:嗯,你娘说得很对。

像你这样把心思都挂在脸上的小姑娘,确实不适合在宫里混日子。

薛宝儿:……这是重点吗?卫持继续跑偏:就你对卫骋那点小心思,敢不敢表现得再明显些?薛宝儿睁大眼睛,真的有这么明显吗,她还以为自己掩饰得很好呢。

卫持忍不住哈哈大笑:卫骋是个端方君子,不会喜欢那些有的没的,你正经一点,温婉一点,更讨喜。

卫骋勉强也算半个鲜活人。

可在这弱肉强食的世道,两个鲜活人凑在一起,真能过得好吗?你现在还小,再长大些就会发现,比卫骋好的男子多得很。

你不妨矜持点,耐着性子好好挑,何必急于一时呢?卫持没忍住又去扯另一个小揪揪,谁知力道没掌握好,几下给扯散了。

薛宝儿拍开他的手,敢怒不敢言似的小声嘀咕:说你呢,怎么扯上我了?天地良心!要不是皇帝生不出儿子,先帝未成亲的儿子就只剩下两个,狼多肉少,谁还不是个矜持的大家闺秀呢!行了,行了,反正杨尚仪的话我带到了,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

薛宝儿烦躁地把那个散掉的小揪揪重新绑好,仰头看卫持,有点气急败坏,却因为生得玉雪可显得奶凶奶凶的:你爱信不信,自己看着办吧。

天色不早了,麻烦世子爷送我回住处。

卫持:……心情好,就叫他小哥哥,心情不好就是世子爷。

小丫头出身卑微,却背负着光耀门楣的家族重担,卫持非常理解她的难处,嘴上叫她矜持,心里却想着要怎样帮她拿下卫骋。

其实拿下卫骋并不难,难就难在薛宝儿年纪太小。

本朝崇尚早婚,十岁订亲,十四五岁成亲的不在少数,可他听说女子太早成亲太早生养,对身体不好,可能难产,一尸两命的也不是没有。

好容易有个人愿意相信他,把他当朋友,可不能轻易就死了。

或许,可以换个思路,请德宁长公主给薛蟠说门好亲。

薛蟠看着年纪也不大,好在是男子不用生养,早点晚点没妨碍。

反正薛家只想要一个光耀门楣的机会,薛蟠有了好亲事,应该会放薛宝儿一马吧。

瞬间得了主意,自己把人惹生气了,还得自己来哄。

你信我,把我当朋友,我当然也信你,把你当朋友。

以后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帮你搞定卫骋,怎么样?卫持豪气道。

薛宝儿:……她要的是真爱和一个发自内心的吻,而不是嫁给卫骋,请问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别人要怎么帮忙?什么乱七八糟的!薛宝儿气得脸都红了,重新把话题拉回来,杨尚仪的话,宁可信其有,还是要好好查一查的。

查完若是子虚乌有,那还好说。

薛宝儿深深吸气,若当真查出点什么,世子你就要小心了!卫持见她小脸通红,以为她在害羞,不想提卫骋,正好他也不想提,便顺着她的话头敷衍道:兹事体大,我会查,认真查。

薛宝儿这才放心,让卫持送她回了住处。

卫持以为小姑娘只是被吓到了心情紧张,大约睡过一觉就会好,谁知薛宝儿竟是个认死理的,逮到机会就跑过来暗戳戳问他查到了什么没有。

一次两次还能应付,次数多了,卫持被烦得不行,索性随便查了查,不想真查出了一点蛛丝马迹。

前些日子他留在宫里侍疾,故意放出风去,说皇帝有意立他为储君,想以此逼出躲在暗处算计他的幕后黑手,结果一无所获。

自从被人跟踪以后,前朝忽然有了动静,一时之间立他为储君的呼声越来越高。

先是宗人府闹腾着为皇帝过继子嗣,闹了几日又说没有合适人选。

这时候礼部扛起立储大旗,说宗族里挑不出国储人选,可以适当扩大候选范围,奏折最后特别强调公主身上同样有皇族血脉。

要知道,先帝儿子众多,女儿却只有德宁长公主一个。

德宁长公主是当今同父同母的胞姐,又有从龙之功,深得皇帝爱重,其四子卫持更是生来肖舅,简直是天造地设的储君。

人选呼之欲出,文臣们纷纷上折请立,另一边的武将却是眼观鼻鼻观心,无一人掺和进来。

皇帝冷眼旁观,见武将不动如山,只有宗人府、礼部还有一些善于钻营的文臣上蹿下跳,才终于睡了一个好觉。

一日,卫持念完奏折要走,皇帝留下他问话:最近立储之事,你可有耳闻啊?卫持点头。

皇帝审视着他的表情,又问:你是怎么想的?卫持想了想,简短道:立储之事,唯有圣心□□。

皇帝满意地点点头,卫持长得像他,性格也像。

当年先帝立储时,便是炒成了一锅粥。

皇亲国戚、文臣武将都想插上一嘴,先帝因此犹豫不决,才有了后来的九王之乱。

众口难调,而储君只有一个,自然该皇帝说了算。

皇帝说谁,就是谁,有什么好吵的!皇帝确实想立卫持为储君,可他接受不了过继这事。

卫持就是他的亲儿子,认祖归宗多好,名正言顺,没必要再整一出过继来脱了裤子放屁。

可一想到认回卫持,势必要牵扯出他的生母,皇帝又犹豫起来。

他甚至想到,万一哪天卫持知道了他生母的遭遇,以其刚愎自用的性格不肯认祖归宗都是小事,带头造反也不是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