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回到民国做教育 > 第37章 吃完饭后,徐瑶才算彻底……

第37章 吃完饭后,徐瑶才算彻底……

2025-04-02 00:50:32

吃完饭后, 徐瑶才算彻底清醒过来,发现严邵不在,师母似乎也不在, 昨天的事她脑子里糊里糊涂的, 还打算问问严邵的, 不过人不在就算了。

先生, 我去图书馆了。

徐瑶扒着门框,探出一个脑袋,徐瑶的两根长长的辫子垂在胸前, 一双眼明亮而狡黠, 感觉昨日的事已经过去了。

等一下, 过来,为师有话要问你。

哦!徐瑶鼓着嘴,一张小脸显得特别可爱,规规矩矩先坐到叔均先生身侧, 就像个小孩子一样听话。

昨天出什么事了?徐瑶张张嘴, 还没开始说,柳素颉又道:说实话, 别想着和严邵串通了来骗我。

徐瑶抿着嘴唇, 有些尴尬,其实她是真打算这样做的, 这么容易就被看穿了么?就是看到了底层百姓被压迫先场景, 也没什么, 是学生见识浅薄, 小题大做了。

有人欺负你呢?也不算欺负,只是交换了各自的观点,可能是生长的时代不一样吧, 学生只是觉得有些心痛,却又无能为力。

经过一夜的徐瑶其实已经清醒许多了,她想明白了很多,对于昨天的所见所闻,她的确是气愤的,可说到底,那些人也是受害者。

将矛头直对受害者,而不是真正的凶手,这种事情不是她应该做的。

徐瑶,这个社会远比你看到的要残忍许多,你改变不了什么,也救不了他们。

徐瑶点点头,她当然知道,个人的力量是如此的渺小,想改变这个愚昧的时代从来不是某一个人所能够做成的。

改变,需要的是无数人的鲜血和热泪,是一代又一代穷尽一生。

但理想和感性注定是冲突的,徐瑶是接受过现代教育的,知道一代有一代人之责任,但现实所见,怎能不触动心弦。

柳素颉挥手让徐瑶离开了,有些事旁人劝的再多也是无用的,关键在于个人能否看透。

知道徐瑶从图书馆回来时,感觉到比较压抑的气氛,院子里安静的有些怪,严邵守在门口,给徐瑶努努嘴。

怎么呢?回来了。

严邵还没来得及回答,便传来了叔均先生的声音随即伴随着刻意压抑的咳嗽;,徐瑶脸色一变,便跑进了屋子。

这个你看一下。

徐瑶好奇的接过师母递来的报纸,报纸上的副版写着《保昌楼神秘女子醉斥礼教》,写的内容无疑是对该女子不守妇道的批判,而照片则是一个背影。

或许是因为百年前的照片实在是过于模糊,只是一个背影,看不出人是谁,徐瑶一时间都没认出来人是谁。

这是谁呀?你。

徐瑶还以为又是一份无聊的小报,看了两眼,觉得这女子说的话很有道理,报纸上的批判毫无道理。

不过这个时代的报纸不就是这样吗?徐瑶都已经习惯了,拿起茶杯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刚喝了一口,就呛着了。

咳咳!我?什么时候的事?昨晚。

What徐瑶震惊的看向严邵,昨晚的记忆模模糊糊的,她真记不太清了。

昨晚发生什么了吗?嗯嗯。

你昨晚喝醉了,大闹了保昌楼。

额……社死现场,严邵同情的为徐瑶默哀,果然嘴嗨一时爽,社死两茫茫。

徐瑶,你当真这样想的?曲雅怀着无比复杂的心情问出这句话,不知是该庆幸还是该埋怨命运的无常,她与叔均的弟子看起来极有可能会步她当年的老路。

徐瑶点点头,有些话压抑久了,总是要说出来的,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而徐瑶大概是不愿灭亡的。

徐瑶一点点复盘昨日的记忆,那些被她刻意遗忘的的记忆,那些带着苦涩与霉味的记忆,混合着千年来的血泪。

压抑着的不甘就像伤口一样被撕开,徐瑶发现其实自己一旦置身其中,就无法再置身事外,无论她愿意与否。

当历史上到血腥真的发生在眼前时,徐瑶做不到无动于衷,无论她如何的用笑容掩饰,在看到报纸背面报道的贞女殉夫的报道后,便无法再保持镇定。

泪水滑过脸颊,徐瑶忽然觉得这个世界荒谬的可怕,一份报纸,一面说对于贞洁烈女的的高度赞扬,一面是对于女性解放的批判。

先生,为什么会这样?明明都是人啊!为什么可以这么理所当然!她才十六岁,还只是一个孩子啊!徐瑶不解的看向她所敬重的先生,希望她的先生能给她一个答案。

徐瑶……这就是现实。

曲雅想安慰徐瑶,却不知道该从何说起,这些他们早已司空见惯的事情,甚至被多少人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此刻被血淋淋的展现在徐瑶面前。

可是凭什么!凭什么我们就给被压迫,被欺凌,拼什么一个十六岁的妙龄女孩要给一个死人殉葬!她和那个人明明什么关系都没有!什么关系都没有啊!徐瑶几乎是愤恨的带着嘶吼声的吼出来的,曲雅紧紧抱住这个孩子,她明白她的,她也曾想要改变这一切的。

徐瑶,你冷静些!那只是个陌生人而已!严邵皱着眉头,严厉的呵斥着,只可惜在徐瑶面前,他从来没有任何威望,最主要是他觉得徐瑶说这话有些莫名其妙。

他没看完那份报纸,只看了徐瑶的那个版面。

男尊女卑,三从四德,吃人!严邵,这是在吃人,周先生说得不错,这就是个吃人的社会,吃人的封建礼教!严邵心中也不好受,可他没有像徐瑶这么崩溃,来到这个世界两年了,第一次,他见到徐瑶这么崩溃。

如果说酒楼上宣泄,那么现在则是绝望。

那种深深的无力感似乎是从骨子里发出来的,是的,他们被保护的太好了,好到,他们以为眼前所见到便是整个民国。

他们忽视这个时代大多数如同蝼蚁一样的普通人,她们被这个时代所吞没,被战乱、封建思想、苛捐杂税沉默的压迫着。

当一天这些被真实的展现到自己面前的时候,没有人能够轻易接受,他们明明知道这一切的不公,可偏偏他们什么都做不了。

先生,难道这几千年来这些人都是这么过来的吗?叔均无声的点点头,算是默认了这一切。

可是先生,凭什么呀?凭什么男性可以三妻四妾,女性就得贞洁守寡,明明大家都是一样的的,人。

其实真正倡导殉节是自明朝开始的,以前虽然也有,却不似这般疯狂,特别是到了清朝,其风俗尤甚。

曲雅知道这些事叔均不好回答,而她的确是系统研究过这些的,而且她的确希望有人能继续她当年的理想。

程朱理学!朱熹他……徐瑶原想说,有病吧,可想起自己的先生,后面的字吞了回去。

徐瑶,你真的想要改变吗?是!学生想要为这个腐朽的社会做些什么,学生不愿虚度一生。

叔均知道这个时代的学生大多是不甘的,他们是这个时代最早接触西方新思想的,也见证了腐朽落后的社会。

他们迫切的想要改变这个社会,怀揣着希望想为这个社会寻觅一条可以前行的道路,从四十年前到今日,从他们那一代到如今这一代。

叔均其实并不意外徐瑶的选择,相反他很欣赏这样的青年,可他的经历告诉他,这条路并不好走。

快了不行,慢的不行,能够在适时的时代做适合的事,太难了。

你有想过怎么做吗?学生没想过。

她是百年后的受益者,可若是让她突然做百年前的开拓者,她同样会陷入迷惘。

柳叔均自觉无法为徐瑶指一条路,他自己本就是失路人,年轻人的路,得靠他们去探索,这不仅仅是传授知识那么简单的事。

一条一条试,古今中外总有一条适合的。

徐瑶觉得先生说这句话时,不像是对她说得,更像是对自己说的。

这一个没有答案的谈话。

她知道这个国家未来的道路,那唯一的适合的道路,必将由着无数仁人志士去铺就。

可她不知道自己的路,乱世之中,个人命运的浮沉同样是一个迷题。

这个冬天过的很快,徐瑶似乎又恢复了以前那个开朗活泼的小姑娘的模样,学习、斗嘴、偶尔和朋友聚聚。

看起来似乎和现代大学生的生活也没什么两样,只是科技没那么发达,将玩乐的时间全用来了学习。

严邵有时也会好奇,学习真的那么有趣吗?似乎徐瑶每一天都手不释卷,并严重怀疑,现代的徐瑶会不会是个学霸?无聊。

这就是徐瑶的答案,没有奶茶,没有手机,没有电影,没有综艺,这样的生活,除了看书,还能干什么?到了新学期的时候,值得庆幸的是,燕京女子师范中的课程中,增加了许多知识性和专业性课程,还从燕大聘请了许多教授。

换句话说,燕京女子师范效仿燕京大学进行了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