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的病情稍微好转, 便出院回家进行休养,这几个月因为学生罢课,薪水基本上算是少得可怜了。
再加上叔均先生平日看病买药, 本就清贫, 也攒不下钱, 这次住院, 又花了不少,叔均写信向同事挪借了一些作为医药费。
徐瑶将这些天在医院写好的稿子整理了,放进了书房的木箱内, 里面放着满满一箱子先生平日的手稿。
又将这些日子堆积的衣物都洗了, 虽然已经来到这个时代几年了, 但徐瑶每次做家务的时候还是会怀念现代科技的便利。
许是因为局势太乱,人心总不在天气上门,明明是六月天,按照往年, 正是酷暑炎热的时候, 今年却反而觉得有些清凉。
阳光正好,是个艳阳天, 徐瑶将洗干净的衣物晾在院子里的绳子上。
这个时候有徐瑶的同学上门来找, 徐瑶透过衣服之间的缝隙,发现是黄絮芳, 絮芳剪了头发, 齐耳短发看起来很是干练。
怎么呢?进去聊吧。
不了, 柳先生在家吗?老师这会在写文章了, 你是来找老师的?不是,找你的。
这个月文艺社办《文艺会刊》吗?如梅要我过来向你求稿。
找我?我不擅长骈文,这方面咱们文艺社可有不少高手。
不是, 我们商量着第二期开始采用白话体裁,但是白话体裁我们都比较陌生,着方面你比较擅长,你的白话文可是各位先生都夸的。
你这话是夸我了?还是损我了?徐瑶一面笑着说,一面递给了黄絮芳一杯茶,随意的靠在门上,两人说话的声音不大,看起来是两个斯文矜持的女孩子。
你只说,行不行?我当然是乐意的,只是我写完了,你们可不准笑我。
谁笑了,施公不是说过吗?将来之国文必然是文言之胜白话。
嘘!徐瑶冲黄絮芳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黄絮芳后知后觉的笑了,叔均先生可是不怎么赞同白话文的。
虽然她很喜欢叔均先生的课,也喜欢叔均先生编的讲义,但叔均先生上课并没有新文化的那么有意思,是真的。
写什么内容?好歹给个范围,要不我都不知道写什么。
最近事情挺多的,你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那我可就随便写了。
徐瑶笑着说,两人又聊了一会,徐瑶问了一下絮芳最近的生活,毕竟絮芳被家里断了粮。
还好,虽然苦了些,但比家里自由。
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和我们说,别憋着,什么都没有活着重要。
徐瑶看着絮芳消失在胡同口,心中有些怅然。
这个勇敢的女孩子最终选择的离开的束缚她的家庭,但这样一个封建腐朽的社会,她真的能寻找到她想要的自由吗?成甫先生被捕的事是几日前就发生的,但当时叔均先生一直在医院,钱逸去看望时,原本打算说的。
但看叔均正在病中,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
叔均最终还是知道了这件事,成甫当初保他,他如今得知旧友遇难,如何能够置身事外。
徐瑶看着先生强撑着病体,打算去救人,心中感慨万千,徐瑶知道先生如今的身体状况,决不允许这样奔波。
先生,成甫先生不会出事的。
徐瑶拦住了叔均先生,她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先生这样糟践自己的身子。
叔均是信任徐瑶的,她说仲涣不会有事,必然是不会有事的,而且他清楚的知道依着仲涣的名声,警察厅也是不敢动他的。
但有些事,不是知道结局就可以不去做的。
徐瑶,昔日我身陷囹圄,是仲涣奔波救我;如今仲涣深陷牢狱,我又如何能够置身事外?徐瑶还想再劝,但抬眼看见先生坚决的目光,先生病弱之体,然而先生的心绝不软弱,这是独属于先生的情谊。
她没有资格阻止,可是她是真的心疼先生,这样的身体真的不适合奔波。
可是先生是有着他的坚持的,他的那段青春岁月,那段流离的时光,对于先生来说,成甫先生是他的挚友。
为了挚友,舍去生死,又如何?这份情谊,徐瑶只在书中见过,但有一天这份友谊展现在面前时,徐瑶除了震撼感动,别无其他。
叔均在夫人的陪伴下,一个个去拜访他那些旧友,其中大部分都是守旧派的先生,可是听到叔均的来意后,都还是表示愿意帮忙的。
叔均看着上面的签名,觉得远远不够,除了文科,他又找到了其他学科的先生。
早年逃亡,他所会的又何止是国学?物理、化学这些理科的,但凡他有些交情的他都一一去拜访了,甚至连政府官员也不放过。
叔均知道成甫这次被捕,新文化那边必然也会尽力营救,他所需要做的,就是表明旧文化的态度。
他,柳素颉作为旧文化的代表,在旧文化一派中,恐怕没有人再比他有资格了。
徐瑶看着先生一改平日写字的习惯,找到了成甫先生昔日写给他的信,开始摹仿成甫先生的字迹。
先生的字和成甫先生的字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风格,但先生依然在全心全意的模仿着,这个平日最讨厌规规矩矩写字的先生,这会写起来却是一笔一划,极其认真。
先生的身体并不好,一份信先生写了一天,当徐瑶看见先生写给警察厅保释的信后,惊呆了。
这字迹完全不像是自家先生所写,规规矩矩,每一个字都漂亮到了极点。
叔均先生亲自将信送到了警察厅。
徐瑶想起了当初先生落魄时,成甫先生亲自来将叔均先生请到燕大,如今成甫先生身陷牢狱,叔均先生不顾自己的身体,尽力营救。
这样的友情,大概是令人羡慕的吧!徐瑶在心里想着。
一切的结果都依照着历史的轨道前行着,拒绝的消息传来时,还留在学校的女生,高兴的蹦起来了,一改平日的文雅。
徐瑶和同学们一起笑着,但她心底清楚,这个时代的苦难还远远没有结束。
但值得庆幸的是,她的这些可爱的学生已经开始觉醒,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并开始肯定自己的社会价值。
这个暑假注定是无法太平的,徐瑶给女报写了不少文章,针对这次运动的,肯定这次运动中女性的作用。
受着这次运动的影响,人们的思想开始得到极大觉醒。
在报社,徐瑶整理完明天要发出去的稿子,抬头看向窗外,不知何时,已经开始下雨了。
明明早上来到时候,还是个艳阳天,到了下午,便下起了雨。
下雨了,你先回去吧,剩下的我来弄就行。
崔姨笑着对徐瑶道,这次运动,她们报社一直在跟踪报道,好不容易结束了,就需要将这几个月来资料整理起来。
这次运动对于她们开展女性思想解放运动可以说是意义非凡的,因为这次爱国运动,不少新思想已经不那么受排斥了,报纸的发行量也显著提高。
嗯,谢谢崔姨。
路上小心。
徐瑶没有拒绝,她家离报社有段距离,辞去日本记者的家教后,她的收入严重缩水,所以从报社离开后,她寻思着要不要再找个新的家教,做做。
在回去的途中,徐瑶又买了些糕点,带了回去,先生喜欢吃糕点。
先生在修国史的时候,一直有一个打算,就是将整个华夏史进行一次梳理,做一个国学史大纲,分为地理篇、政治篇和文化篇。
因为早年的时候叔均就编过历史教科书,所以说编书他是有经验的,但近来他的身体并不好,而且一直忧心老友的事,可以说心有余而力不足。
上次从警察厅回来后,就又病倒了。
徐瑶坐在叔均先生的边,听先生给她讲《史传》,先生讲课时眼中是闪着光的。
听着先生的讲述,徐瑶仿佛透过文字回到了曾经波澜壮阔的历史情形中。
因为这次发病,曲雅说什么都不让叔均再继续做文章了,叔均闲着无事可做,便开始频繁给徐瑶讲课。
经学、史传、诸子百家……每一门单拿出来都是一个巨大的科目。
叔均自己胸有万卷书,提到那句话,便连着这句说的出处地方,全都说了,只苦了徐瑶,常常需要在课后下极大的功夫。
赵侃先生来看望先生的时候,徐瑶正在听自家先生讲《资治通鉴》,正好讲到南北朝,徐瑶被那些乱七八糟的国家弄得头晕脑胀的。
先生,仇池怎么还在?徐瑶听着五胡乱中华的故事,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忽然听到这个名字,就觉得这个弹丸小国竟然能在如此纷乱的局势下坚/挺着,完全就是个奇迹!见季舒先生来了,就像看到了救星,忙为季舒先生奉茶,自己准备开溜。
叔均见季舒来了,收回了自己准备骂这个愚钝学生的话,果然还是聪明的弟子,看着舒心。
?先生,刚刚是在讲南北朝吗?季舒在外面就听到了徐瑶的问题,再一看徐瑶还未来得及合上的书页,自然知道讲课的内容。
五胡乱华,这孩子资质愚钝,孺子不可教。
季舒哈哈大笑,顺手拿起了徐瑶画的图,为了弄清五胡乱华时,那几个国家的兴亡过程,徐瑶特意画的。
有意思!一个表格,上面详细记载了每个国家立国和灭亡的时间。
这幅图看起来还是比较明晰的,也亏了这孩子,不知道她是怎么想出来的。
季舒带着看戏的心境评价着,叔均只是扫了一眼,就不去看了。
奇技淫巧,也不知道是跟着谁学的。
哈哈哈!季舒笑着将表格扔到了别处。
叔均看着季舒,忽然想起一些事情,让徐瑶就待着这里听着,徐瑶偷懒的机会瞬间破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