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回到民国做教育 > 第69章 忽然听到说静宜要结婚的……

第69章 忽然听到说静宜要结婚的……

2025-04-02 00:50:32

忽然听到说静宜要结婚的事, 一时间愣住了,心里还在纠结着,不知道那件事最终的结局。

早断了, 上次纪先生来京, 要约静宜一起私奔, 还没出城, 两人就被抓了回来,后来的事我就不清楚了。

只知道纪先生之后就离开了燕京,不知是回老家了, 还是去别的地方了。

反正因为这事静宜被家里囚禁了, 我也去看望过两回, 不过都没见着人影。

我上次去瞧她的时候,竟然见到了她,我瞧她那样子,像是大病了一场, 气色很差。

说起自己要结婚的事时, 就如同说起旁人的事一样,当真是心如死灰, 瞧着就让人心生怜爱。

我略微劝过几句, 但我看着静宜并没有听进去,这婚事, 静宜虽然没反对, 我看着她是不乐意的, 指不定是好事坏事了。

昭兰说着直叹气, 毕竟是自己的好友,遭受了这样的折磨,怎能不让人心痛。

自由的恋爱到底没能结出果来, 想起当初他二人恋爱的情景,如今尚还在眼前。

徐瑶有些震惊,看着淑贞,道:这事难不成你也知道?当初在学校时,昭兰那次出去不涂脂抹粉,回来的时候也向我们说着恋爱的诸多好处,我们这些同学,哪一个不知?徐瑶沉默了,暗想自己当初有那么不闻窗外事吗?不管怎样,这都是静宜自己的选择,我们这些同学,恐怕也只能祝福吧?阮淑贞叹了口气,对于如今的这种局面,她们谁也不愿发生,却只能眼睁睁的瞧着。

只可怜静宜也做了这礼教的牺牲品。

昭兰叹了一声,她一向是浪漫感伤的,对于爱情她素来是抱着最纯洁的愿景,只是看着友人的苦果,她也有些兔死狐悲的悲怆。

徐瑶虽然也惋惜静宜爱情的逝去,在这种感伤的时候,还是劝道:也未必所有父母之命的婚姻都是悲催的,静宜的未婚夫或许也有着诸多的优秀点,或许在婚姻上是适合静宜的。

也只能如此宽慰自己了。

阮淑贞强颜欢笑。

几人都没了继续游玩的心思,商量着,还不如去报社看看,商量一下接下来的稿子怎么写。

今天报社放假,原本以为不会有什么人的,谁知推开门就闻到了一股子酒味,紧接着就见到一个人,睡在地板上。

这人的头发乱糟糟的,结成了一缕一缕的,一看就是很久没有剪了,而且衣服杂乱,胡乱的睡在地上,险些让走在前面的昭兰绊倒。

啊!昭兰吓的直接后退了两步吗,扶住了桌子,走在后面的徐瑶闻声看了过去,一个醉汉醉倒在报社,旁边还倒着一个酒壶了。

这不是方先生吗?徐瑶看清楚了人,有些惊讶,方先生正是昭兰推荐来报社的,不得不承认,这位方先生的文章写的是真的好。

但性子也是出奇的怪,每次写文必要喝酒,但他酒量不好,一喝酒就容易醉,最后写出来的东西除了他自己,没人认得。

所以每次他来交稿时,徐瑶必定让他现场誊录一份,才放人走,要不然,那鬼画符的字,谁认识。

据说这位方先生的上一份工作就是因为喝酒误事被辞退的,但很明显,这位方先生并没有吸取教训。

徐瑶看了一眼醉鬼,有些无奈,但又不能让人躺在地板上,要是感冒了,谁要稿子去!推了推人,没反应,徐瑶知道这位方先生醉酒之后,若不睡他个八九个小时是不会醒的。

徐瑶环视了一下四周。

也没个什么锣鼓的,遂放弃了要叫醒人的愿望。

到里间取下一方薄毯,随手盖到了睡着的方先生身上,接着对两人说:别管他,我们进去谈。

昭兰是清楚方先生的,不待徐瑶继续说,绕过睡着的某人便去了里间,阮淑贞看着地板上的某人,有些懵。

你放心,他是我报社的一个编辑,文字写的颇好,尤其擅长古文。

阮淑贞闻言点点头,三人一同到了里间,徐瑶将桌子上散乱堆积的稿子收拾了一下,放到另一张桌子上去了。

吃什么茶?你这有什么?阮淑贞看着徐瑶,笑意盈盈的问:我这别的没有,就茉莉花茶和毛尖,旁的可都没有了,这要是想喝好茶,还得去茶楼才行。

花茶吧,话说最近秋菊开的正好,可有时间去采些,回来做菊花茶,又应景又清热解毒,一采两用,可不好?阮淑贞提议道,徐瑶一面给淑贞冲泡着花茶,一面应着。

最近忙的很,确实没什么时间,那还能像以前在学校可以有那等闲心。

在女校时,女校后院总有着一大片野菊,那时也不知是谁特意,要采些野菊花做菊花茶。

后来几人采了不少野菊,经过清洗,蒸煮,晾晒,竟做了不少,晒干之后储存起来。

然后去陶然水岸赏秋景的时候,将花茶冲泡,一面赏景,一面饮茶,还应和着两句诗,唱着歌儿,有着说不出的惬意。

如今,昔日好友东西南北,余生只怕再难聚齐了。

阮淑贞接过杯子长叹一声,昭兰紧接着跟了一句。

人生总是别离多,何日相逢在梦中。

徐瑶看着两人,笑着道:你们两人莫要在伤春悲秋了,我这有封信,你们帮我筹谋筹谋。

什么信?徐瑶从抽屉里拿出信来,信封普通,一看就不是什么情书,递给了两人。

是一个读者寄来的,我瞧着很有想法,但有些踯躅。

能让你徐易之踯躅的事可少有,我瞧瞧。

打开折叠的信纸,是用钢笔写的,字体娟秀,标准的簪花小楷,和大多数女学生一样,字体和人一样,温柔的就像水一样。

的确很有想法,但……昭兰看完信后,神色颇有些为难,信中所提出的建议,很让人向往和心动,但也需要极大的勇气。

争取女性的政治权利,这本是好的,也符合我们报纸的办刊宗旨,但……但现如今的局势,不合适。

如今让女性仅仅是觉醒,便已经惹得多少人忌惮了,我觉得还是一步步来吧。

阮淑贞将信折了起来,女性思想觉醒才不过三四年的时间,仅仅是思想上人的觉醒就已经如此艰难,更近一步,太难了。

易之,你的看法呢?阮淑贞知道徐瑶既然将信给她二人看,说明,徐瑶大概是有着不一样的想法,徐瑶一向是与众不同的。

平权本来应该是我们最终的目标,但我当年答应过先生,一生不涉政,这事我不想掺和。

而且政治权利的争取是立足在经济基础上的,如今华夏还只是一个农业国家,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占据着主导地位。

我查过西方的报纸,女性权利的崛起也是在世界大战期间,大量男性上了战场,国家的工业发展更多的依靠着女性。

经济的独立带来了政治上的觉醒,可我们的国家,似乎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华夏如今的工厂数量还远远不够。

我觉得我们还是以思想觉醒为主,先要唤醒普通女性作为人的价值,这就像西方的启蒙运动一般。

思想的解放,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变革,这些从来都不是孤立的,是相辅相成的。

你们以为呢?徐瑶最初看信之后,的确动心了,但深思之后,还是决定问问朋友的看法。

昭兰同样是女报的总编辑,若真的要变,也得问问她的看法,阮淑贞是高材生,这事也需要问问她的意见。

就是要做,也没个负责这方面的编辑,我们并没有这样的人才。

昭兰说出了关键,如果要增开一个栏目,就需要有专门负责的人,而且这样的人必须有着先进的思想。

可若真的是这样的才子,怎么可能屈才来她们这种刚刚起步没多久的小报刊,早就投身到革命事业中去了。

我也觉得这件事暂缓吧,我觉得现在女性的困境,是如何正确认识自己价值的问题,还是以思想觉醒为主。

而且我觉得现在最要紧的是号召女性积极参与到社会事务中去,让女性能够在社会事务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于女性解放意义更大。

但平权本就是我们办报的目的,若是就这样放弃,我又觉得挺可惜的,若是可以在现有的内容上稍加改变,或许可行。

淑贞沉思了一会,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这些年,虽然她们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但这些人,放眼整个国家依然只是凤毛麟角。

徐瑶并没有直接表达,接着又从抽屉里拿出两份报纸递给两人。

这是什么?上海的《妇女声》?你从哪儿弄来的?少言寄给我的,如今南北政府对立,费了他不少功夫。

我觉得我们可以将此作为我们办报的一个样板。

至于争取女性政治权利的,我也认为未必需要专门开出一个板块来,只需要在现有的板块稍加改变就可以了。

昭兰说得不错,我们缺乏这样的人才,偶尔发一篇还行,可要专门成为一个板块,没这个实力。

你这是早算计好了,专等我们上钩是不是?淑贞看向了昭兰,两人相视一笑,眼中狡黠,颇有些无奈。

我这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徐瑶也是嘿嘿一笑,喝了一口茶,三人眼波流转,皆是一笑。

说干就干,几人商量着板块变动的事,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五点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