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就不客气了。
昭兰俏皮的一笑, 接着将已经校对好的稿子递到徐瑶手中,笑道:你看一下这个编纂的顺序可以吗?徐瑶接过稿子,仔细的将所有的稿件都看看了, 两人又针对其中两人有异议的地方进行了讨论, 中途甚至叫醒了熟睡中的阮淑贞。
在三人共同的努力下, 总算在天明前定下来了。
杂志的封面用的是静仪所绘的仕女图, 至于里面各个部分分别采用怎样的排版风格,则依照各个板块负责人的意思来。
第一期的《风月相知》发行量并不多,因为是试行, 所以在刊印出来后, 将其中的一部分送到了学校。
免费供学生阅读, 了解读者在阅读后的感受,记录下其中读者认为好和不好的地方,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改正。
我觉得我们不能仅仅将我们的读者固定在年轻的学生中,像富家太太小姐, 以及受着传统教育的闺阁女性, 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读者。
徐瑶提出要扩大报刊的读者群体,虽然如今《平权报》算是办起来了, 但只能算是一个小型的报社, 读者数量有限,大多局限在学校中。
我觉得这个想法不错, 可关键是我们应该怎么做, 才能够使这些人成为我们的读者。
昭兰的话一下就点明了报社如今所面临的困局, 她们都是受着学校教育的青年, 所写的文章也会带着许多学生气。
这个我来想想办法吧。
徐瑶这样说了,她的确想要扩大《平权报》的阅读群体,平权不仅仅是受过新式教育青年的事, 而是整个华夏女性共同的事。
夜晚清寂的时候,徐瑶批改完学生的作业后,会有一瞬间脑袋放空,那一刻她什么都没想,心里也空落落的。
夜风击打着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这声音备添了几分凄凉。
这个时候她就会忍不住的想起那些难以忘怀的人,那些当时只道是寻常的事,如今只觉悲从中来,久久无法断绝。
徐瑶一直觉得絮芳离开的太过突然,也太过可惜,在絮芳最初离开的那段日子里,徐瑶都觉得自己没有太多的感触。
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偶尔在某一瞬间忽然想起那个已经逝去多年的人,便会突然觉得,心痛难忍。
对于絮芳,徐瑶一直都是有遗憾和愧疚的,她遗憾自己无法见絮芳最后一面,在絮芳临死前的一个月,她竟半分消息都不知道的。
而愧疚则是因为好友当时饱受着巨大的心理和病痛的折磨,而她却无法帮助她,甚至一点消息都不知道,直到死后,才猛然惊觉。
徐瑶知道絮芳的死是封建礼教迫害的结果,否则那么开朗而又坚强的人,怎么会走上那样一条路。
有时候她也会忍不住想,若是絮芳能够生活在现代,她的命运必然是截然不同的吧!她那么好学,又那么聪明!如果没有封建礼教的压迫,她应该会读她喜欢的书,做她喜欢做的事,她应该会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为了理想而奋斗一生。
只是她再也没有了这个机会,作为华夏女性早期觉醒的娜拉,她的命运早在她十八岁的那年戛然而止。
或许是因为不愿意絮芳的悲剧再次重演,徐瑶一直在倡导着女性解放,当初在《神州女报》时,她就写过文章。
用着婉转的手法,写着一些浅显的爱情故事去批判所谓的礼教,可徐瑶觉得这远远还不够,她所追求的不该止步于此。
徐瑶找到了齐夫人,这位报社背后的金主大佬,徐瑶是非常感谢齐夫人的,是她给了自己一个可以展示自己的舞台。
《平权报》自诞生时起就一直饱受质疑,从报刊名称到报刊内容都受到了谩骂和攻击。
甚至还有人给报社寄来过死老鼠和死麻雀,或者是死母鸡,还有其他比如说刀、蛇一类乱七八糟的东西。
第一次收到这些的时,是昭兰打开的,因为是打着读者的名义送来的,用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装着的。
怎么看都不像会是一件具有危险性的东西,昭兰甚至还一心两用的,一边和徐瑶开着玩笑,一边打开盒子。
直到看到盒子里装着的东西后,恨不得当场就晕了过去。
盒子里装着的是一只死老鼠,昭兰当时就吓哭了,哪怕后来徐瑶处理完那只死老鼠,又给报社里里外外消毒后,昭兰仍旧半个月没有踏足报社。
因为这件事后,徐瑶便让人专门处理读者送来的东西,果然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有,而且很多时候都没什么新意。
这种恐吓,第一次或许会怕,可次数多了也就无所谓了,当然,昭兰还是会怕的,只是不在自己眼前晃悠,她也就眼不见心不烦。
对于徐瑶的镇静,昭兰是真心的佩服,面对死老鼠,面不红心不跳,用钳子将死老鼠夹走,完全不带一点儿怕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徐瑶没有软肋,她的软肋也是很突出的,有一次不知道是哪个杀千刀的寄来了一条蛇。
黑色的,细长,大概只有半米长,不知道是怎么品种,盒子也不是徐瑶打开的,徐瑶只是顺道去看了一眼,然后就见到了这东西。
当场腿就软了,据当时处理的小王形容,徐瑶立刻面如土色,两股战战,完全没有了跑的力气,最后还是被人扶回去的。
因为这件事,徐瑶还请了两天假,昭兰听说后去看望徐瑶,彼时徐瑶已经缓过神了,但仍旧心有余悸。
说起当日之事,竟难得的吓出了眼泪。
此后昭兰便喜欢拿这件事来调侃,徐瑶,当然徐瑶也会拿老鼠来反击。
经过这些事情之后,两人都明白《平权报》如今的处境,并不怎么受欢迎,面临着巨大的争议。
如果说最开始面对质疑时,心中还有些难过,那么在这样的事情多了以后,两人反倒无所谓了。
到如今,可以说《平权报》怕的不是质疑,而是怕被人遗忘,因为有人反对,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开始思考。
齐夫人在听说徐瑶她们打算扩大阅读群体时,表现出了支持,但也如实说了《平权报》如今存在的问题。
你们办的报纸虽说内容不错,却并不能吸引官宦家的太太小姐,以及一些略微识几个字的暴发户太太。
你们办的报纸内容太过于深奥,语言太过于复杂,没有一点儿读书识字的功底,还是很难看懂的。
你们如今办的报纸,也就只适合女学生看看,但学生都是穷光蛋,哪里来的什么钱?所以你能有这个想法是好事。
但如果真的要做的话,可能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这需要你们舍弃一些东西,我知道你们这些读书人,都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坚守,所以报社的事你自己做主。
既然当初答应过你,让你来做这个报社的总编辑,我就不能反悔,当然如果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说,力所能及的我绝不会推辞。
齐夫人提出的那些问题,徐瑶不是没有考虑过,甚至还和昭兰她们商量过,但改变是需要付出极大勇气的。
《平权报》好不容易走到今天这一步,一旦改变风格,销量就会成为问题,原来的读者是否会继续购买,新的读者能否吸引到?这些都是改版后所需要面对的问题。
这件事徐瑶事先在报社开过会,询问过编辑部成员的看法,大部分都不同意冒险,就是昭兰也有些犹疑。
最终《平权报》的改编就被搁置了。
这次办《风月相知》,徐瑶打算一开始就尝试着将目标群体扩大。
所以让齐夫人赠送几本杂志给她的小姐妹,都是官僚或者是富家太太,平日里也多是打牌为乐,对于社会上的变革并不怎么关心。
徐瑶去采集着这些太太对于杂志的看法,齐夫人就带着徐瑶去了她们组织的牌局。
徐小姐,也会打牌吗?齐夫人的那些小姐妹都异常的热情,拉着徐瑶问东问西,这些夫人太太要不就是没读过几本书,要不就是接受着传统教育长大,对于徐瑶这样接受新式教育的大学生总有着几分新鲜劲,又见徐瑶身着一身水红色的小洋裙,一头乌黑的头发竟用簪子随意的挽着,有着说不出的青春靓丽。
这个我真的是不会。
不会也没有关系的,我们可以教你的。
徐瑶推辞了几次,耐不住几位夫人的热情,只好说:那我先坐在齐姐姐后面,看几局,先了解一下形式,如何?几位夫人见徐瑶是个腼腆带羞的性子,也不强求,便四人坐下来开始打麻将,徐瑶看着牌,嘴里有着没着的随意的说着闲话。
我听说徐小姐是女师大的高材生,想来一定有不少人追的吧?几个夫人聚在一起,难免八卦那些男女之事,徐瑶有些尴尬,却还是应付着。
说来让各位夫人笑话了,我如今尚且是孤身一人。
徐小姐品行好,不会惹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呐!我听说近来可有不少女学生仗着会做几首新诗,说几句时髦的话,就勾引人家的丈夫。
依我看,如今这学校,竟是开化的不成样子,伤风败俗,为了一个男人,还有所谓的爱情就要离家出走,这成什么样子!现在的女学生伤风败俗的很!大晚上还很男人在公园约会,我告诉你们,我有几次看戏回来的时候,还看见有人在公园亲嘴哩!啧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