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回到民国做教育 > 第97章 “写文章做……

第97章 “写文章做……

2025-04-02 00:50:32

写文章做什么?徐瑶他们正在这闲聊着, 一位娉娉婷婷的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就走了进来,一进来就福了一下身子。

让徐瑶一下给愣住了,打量着小姑娘, 就是普通中学生的样子, 只是容貌略清秀些, 但整个身姿却异常柔软婀娜。

小凤仙来了, 快,见过徐小姐。

见过徐小姐。

徐瑶愣住了,这个就是久负盛名的小凤仙?和徐瑶想的有些不一样, 徐瑶笑了笑, 其实鞠躬。

易之, 如今真人你也见到了,怎么样?嗯……的确出色。

徐瑶随意的答复着,并非说小凤仙不够出色,只是徐瑶的确不喜欢在报纸上捧角。

从戏院出来后, 陆集安又邀请三人去附近的酒楼吃饭, 三人坐下后,先是随意聊了一会。

易之, 我这有个大新闻, 不知你感不感兴趣?陆先生这话便是说笑了,我们媒体人最怕的就是没素材, 陆先生既然愿意提供, 我们当然是感兴趣的, 陈兄, 你说呢?陈缃全跟随着应和,因为大家都在一个群里混,没必要关系弄得太僵, 而且《时务报》也的确是燕京少有的还算不错的报纸。

徐瑶在报刊界的名声是以激进而著称的,尤其擅长对于社会时事的评论,当年在《神州女报》积累了不少人气。

一个擅长跟踪报道时事,一个擅长时事评论,只要不涉及政坛,大多数时候,双方配合的都是不错的。

陈缃全没必须得罪徐易之,徐易之在燕京报刊界的名声可不必他小,更何况上次庸医一事,更是让其名声大噪。

陆集安自然是乐见两人面和的,至于心和不和可就不管他的事了,只要不妨碍到他,一切都无所谓。

我听说国会中,有人提出要将孔子立为国教,还说华夏之所以落后于西洋诸国,就在于没有信仰。

徐瑶听着只当是个笑话,道:千百年来,孔教的三纲五常不早就被奉为圭臬了吗?这又是闹得哪出?陆集安原以为这是个惊天动地的大消息,结果发现无论是徐易之还是陈缃全,两人都面色如常,完全看不出半分惊讶的样子。

你俩怎么一点都不意外?这可是宗教,就像西方的基督教一样的,说要将孔子奉为西方耶稣一样的地位。

这不就是两年前的国教事件吗?一场笑话罢了!依我看,这件事完全没有一点新闻的价值,徒增笑料罢了。

笑料好歹还能博人一笑,这东西……使人连看一眼都兴趣都没有。

陆集安见徐易之和陈缃全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完全没有放在心上,两人吃个瓜子喝着茶,就像在聊隔壁老王家的狗生了一样。

你俩可不要小看宗教的力量,据我所知,国会议员中不乏有利用宗教敛财的,这东西虽然可笑,却也不能不令人心生警惕。

原本还在和陈缃全闲聊的徐瑶忽然愣了一下,收敛起脸上戏谑的神色,一本正经看着陆集安。

利用宗教敛财,能详细说说吗?陆集安也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赶快岔开了话题,可这件事徐瑶既然上了心,就不能够轻易放弃。

陆集安被徐易之逼的没办法,只好将他知道的能说得都说了。

就是议员和一群江湖变戏法的还有西洋人创办了一个叫什么‘神教’的,在民间广泛流传,听说还专门办过杂志。

这件事十分隐秘,我也只隐约听到过一些,具体情况并不怎么清楚,而且我对宗教也没什么兴趣。

陆集安寥寥几语就在徐易之心中激起千层浪,如果说神教背后有白道的背景的话,那么事情还真的不好办。

陆集安见徐瑶神色凝重,有些担心的询问:易之,你没事吧?陆先生,我有一件事拜托你。

陆集安一事有些受宠若惊,这应该说徐瑶第一次开口求他,虽然不知道内容是什么,但还是答应了。

你说。

我想请陆先生能详细的了解一下神教的情况,这件事对我来说很重要。

陆集安有些不明白徐瑶为什么会对一个不明不白的宗教感兴趣,在他的印象中,徐易之应该是冷眼旁观世事纷飞的。

甚至依着徐瑶平日的兴趣,对孔教的兴趣都应该比神教的兴趣要大些,毕竟徐瑶学过正统的经学文章。

但陆集安还是答应了,这段时间徐瑶一直都未曾停止对于神教的调查,但像这样的,一般都会组织严密。

探听消息并没有那人容易,而且上次的恐吓她可还记得清楚。

那人可清楚的告诉过她,如果她再查下去一定会让她死无全尸的。

这可是民国,□□组织横行,死一两个人完全就是一件寻常的不能再寻常的事,她无权无势的,还真有可能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徐易之在调查陷入僵局后,不是没想过要放弃的,也想过回归正常的生活。

直到徐瑶之前一直盯着的一个信徒一家人突然死在了家中。

据调查,这一家五口人,首先是孩子的父亲杀死了自己的孩子,接着又杀死了自己的妻子,最后在自杀,死状极其惨烈。

但由于这家人生活在贫民聚集的地方,而这一家人又几乎没有什么交集往来,又是死于自己家人内部。

一家人死了有三天才被人发现,警察厅因为没有苦主,也就潦草结案,若不是徐瑶一直关注这家人,恐怕也不会在意这一家人的死。

毕竟乱世之中,生死实在是寻常事,也的确有不少家庭在活不下去的时候,选择一家人一起离开的。

因为死者的身份实在是没什么关注的贫民,徐瑶去找警察厅调查的时候,警察厅还小小惊讶了一下。

和徐瑶一起的,还有《平民日报》的记者姚文曜,消息是徐瑶通知的,因为这件事是咋说太小了,根本就没什么人知道。

《平民日报》是一所致力于报道普通百姓生活的报纸,帮助普通人解决困难,所关注的大多是普通人甚至是底层的衣食住行。

这样的事情找《平民日报》是最合适不过了,姚文耀熟练地和警察厅的人沟通着,拿着笔在小本子上认真的记着,一看就知道是经验丰富的人。

从警察厅离开后,两人到路边的面摊,煮了两碗面,边吃边聊着这件事。

从目前的消息来看,应该是自杀,他杀的可能性非常低。

徐瑶点点头,对于这个结果并不意外,那依你的经验来看,原因是什么?很多,但依我的经验来看,十有八九因为钱,若不是走投无路,哪个做家长的愿意走到这个地步,这个世道,真的是糟糕透了!徐瑶并不否认姚文耀的话,正好这时面来了,徐瑶一面搅动着面条拌味,一面思考着,然后停了筷子。

你看有没有可能是有人挑唆?姚文耀刚将面送到嘴里,听到徐瑶的猜想,噎了一下,快速吃完嘴里的面条,一面嚼着食物,一面摆手说:可能性太低了,别的不说,这世上应该也没有人会因为别人几句话而自杀的吧?而且这还不是自杀,是杀全家,这得有多大的仇多大的恨啊!徐瑶也知道这种可能性非常低,但这家人的确是徐瑶盯了许久的,总感觉没那么简单,要是没和神教扯上关系,或许她的想法和姚文耀想法一样。

吃完之后,我们再去调查一下他们一家人都关系网吧,希望能有一点不一样的收获。

姚文耀点点头,就算徐瑶不说,他也是要去的,毕竟《平民日报》不能让这一家人不明不白的死了。

两人之后又走访了这家人的邻居,了解到这家人虽然是燕京本地的土著居民,但祖上吸大烟,将家里的房产地产都卖光了。

这一家人不仅好吃懒做,而且还有着抽大烟的毛病,手里有两个钱就去了鸦片馆子,两个孩子甚至也有瘾。

平时也是小偷小摸的不断,不知道被巡逻的遇到打过多少回,但每次挨打后,仍旧继续偷摸。

家里没有钱,他们只能靠着这种方式维持生计,经常混迹在火车站、游艺园一类人员密集的地方。

父母沉浸在抽大烟的快/感中,基本上就没怎么管过孩子,而孩子为了生存,也被迫学会了一些不光明的谋生方式。

谁也说不清这样的人生到底有没有盼头,最主要的是像这样家庭,处于相同处境的并非这样一家。

离开时,徐瑶的心情有些沉重,她知道在这乱世求生很艰难,饥荒、战乱、瘟疫……即使侥幸活了下来,悲催的人生或许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家庭还有救吗?很难。

姚文耀听到徐易之下话,回答着,像这样的家庭状况,在整个燕京城不知道还存在多少。

做父母的不称职,家里一分钱都没有,甚至连吸大烟的工具都十分古老,但他们已然会躺在床上吞云吐雾。

似乎在吐云吐雾中,他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眼前的一切太过苟且,于是他选择了逃避。

父母吸大烟已经欠下巨额外债,两个孩子失去了生活的来源……也不过是无奈之举罢了。

姚文耀无奈的说,他做记者很多年的,相似的事情他见过不少,本以为自己早已练成了铜墙铁壁。

可是看着年轻的徐瑶还有些伤感无奈,不由的出言安慰两句,想到自己当初也有这样纯真的岁月。

或许那个时候真的以为自己可以改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