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梨这次来是为了完善林家村清明祭祀的内容,顺便补拍一些照片,作为影像资料。
林家村的祖坟在村东的小山上,谢梨跟着去过几次,第一年大家还不习惯,现在已经能理解这是谢梨的工作需要,但大部分人还是抵触谢梨在他们的祖坟摄影摄像。
谢梨和村支书做过好几次沟通,最后双方各退一步,祭祀当天仍然不能拍照摄像,可以选择其他日子上山,由村里的守墓老人带着拍照。
林翠萍家离林家祖坟走路要半个多小时,谢梨一早就起来,天还蒙蒙亮就拿着自己的设备出发了。
按照计划,她中午会在守墓的三爷爷家里吃饭,再做一次访谈,下午继续上山拍照。
为了节省时间,她把昨晚那本书也背上了,有空可以拿出来瞅两眼。
临近交稿,书又这么厚这么难读,不抓紧时间是不行了。
这会儿正是村里的学生们上学时间,谢梨一边走一边跟上学的学生们打招呼,有几个上高中的,都在问她学习择校相关的问题,毕竟村里难得来个名校的博士。
梨子姐姐,平大哪个专业最好呀?平大好几个专业都是国内top1呀,你想学什么#J时G 专业?我想学金融,听说这个专业很赚钱呢。
那是,你妈妈说你数学140,学金融可以。
谢梨对村里几个上高中的孩子都有印象。
梨子姐姐,我一模450,能上什么学校啊?哪个学校帅哥多呀?几个女生笑闹成一片,打破了清晨的寂静。
摩托车启动的声音从隔壁院子传来,谢梨下意识侧头去看,原来是林大哥的院子。
谢梨!男人的声音从院中传来,谢梨停住脚步,等人骑着摩托出来。
季二哥早!谢梨和学生们一起礼貌地打招呼。
季晨河骑着摩托出来,淡淡瞥一眼谢梨,上车。
谢梨:……都不问她去哪儿就让她上车,季二哥还挺自觉。
我去东山祖坟。
谢梨道,她很担心季二哥和大部分村民一样对此反感。
季晨河嗯了一声,又重复了一遍,上车。
季二哥,我们还有很多问题要问梨子姐姐呢。
就让她跟我们一起走过去嘛。
有个女生道。
你们问得这些网上都能查到,别耽误人家时间。
季晨河跟孩子们也都挺熟,说话不太客气。
那姐姐也经常问村里人问题,大家都没嫌她耽误时间。
女生回嘴。
谢梨赶紧打圆场,你们有什么问题今天晚上来问我好不好?到时候时间充裕我回答的仔细一点。
上学不能迟到,学生们于是答应下来,加快步子先走一步。
谢梨跳上季二哥的小摩托,双手轻轻拉住他外套的两边,谢谢季二哥,季二哥这是要去哪儿啊?帮三爷爷寄快递。
季晨河发动摩托,低沉声线伴随着呼呼风声传进耳中。
原来也是要去三爷爷家。
既然顺路,谢梨就没那么不好意思了,估计又是林翠萍大姐跟他说了自己的日程。
四月初的林家村,清晨还有些许寒意,风一吹谢梨不由缩了缩脖子,赶紧把外套拉链拉到最上面。
抓好。
前方传来男人的提醒,谢梨又赶紧抓住季二哥的衣服,风太大,她也不想说话了,下巴都缩进领子里。
三爷爷是林家村辈分很高的老人,今年七十岁,三十年前就住在祖坟边上负责守墓。
他让谢梨先坐一会儿,自己拿了要寄的东西给季二哥,麻烦你跑一趟,寄速度快一点的快递,我儿子急着用您放心。
季晨河把箱子绑在摩托车后座,又接过三爷爷手写的收件人信息,您儿子的手机尾号我记得是45,这怎么写得46?啊?是45是45,三爷爷赶紧凑过来看,是我写错了。
我一会儿填的时候改了就行。
季晨河笑了下,就赶紧去办事了。
小河这孩子真好,三爷爷感叹一句,转头看向谢梨,走吧小姑娘,我们上山。
老人为了安全,上山的时候带了一根拐杖,谢梨走在他身旁,方便路不好的时候扶他一把。
季二哥#J时G 叫什么名字啊?我听您叫他小河?村里其他人要么叫季二哥,要么叫季老二,至今谢梨还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
大名叫啥我也不知道。
三爷爷想了想,反正他外公叫他小河,他小时候也不在这儿上学,逢年过节才回来,又是个不太爱说话的性格。
谢梨估计是季二哥的妈妈嫁到城里去了,只有过节才回来看外公外婆。
就听三爷爷回忆道:性格随了他妈妈,素素就是这样,不爱说话,但是心眼儿特别好,经常帮着村里的老人干活儿。
好人有好报啊,嫁的也好。
他说着看向山上的一片墓地,他们家的祖坟在右边那块,风水好。
林家村的坟墓分布有他们自己的规矩,谢梨之前已经做过调查,不得不感叹宗族制度影响之深远,同时有些担心,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定居在城里,所谓的规则必定会被打破,有关祖坟风水的规则是否也会随着三爷爷的离开而消失在村子里。
想到这里,她越发觉得这个课题还远远没有结束,十年后、二十年后,她一定要再回来看看。
三爷爷的规矩很多,这里拍了不吉利,那里拍了对祖先不敬。
人类学研究者要尊重当地的风俗礼仪,谢梨一上午只拍了五六张可用的照片。
不能白来一趟,谢梨又问了三爷爷几个关于丧葬的问题,快吃午饭的时候才下山。
俩人刚到山脚,就见瘦高男人靠在摩托边玩手机。
听到脚步声,男人抬眸看过来。
季二哥是给三爷爷送快递单的,三爷爷顺便留他吃中午饭。
村里去年新装了天然气,做饭很方便,谢梨和季晨河都进去帮忙,三个人很快做出了四菜一汤。
现在的年轻人,像你俩这么会做饭的少喽。
三爷爷尝了口谢梨炒的土豆丝,又看看季晨河做的红烧冬瓜,笑眯眯地感慨。
我是为了做田野专门学的,不过没怎么用上。
谢梨在第一次做田野之前认真地学了很多生存技能,做饭就是其中之一。
她把话题抛给季二哥,二哥你是什么时候学的做饭?上学的时候。
醋溜土豆丝切得很细,刀工不错,季晨河夹了一些仔细地尝了尝,味道非常好。
小姑娘大大咧咧的,会的还挺多。
谢梨想继续聊下去,又想到自己还有任务,又看向三爷爷,问起祭品的问题。
这是她昨天看书时候想到的几个新问题,需要再次跟三爷爷求证。
我看清明的时候不少人带饺子上山,这是一直都有的习俗吗?清明供饺子的习惯是这十几年才有的,以前主要是馍。
三爷爷道。
那为什么突然改成饺子了?谢梨问。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记不得最早谁家清明祭饺子了。
听我母亲说,外公和他的兄弟们都爱吃饺子,舅舅舅妈就想着清明上坟的时候包饺子,其他人家也觉得饺子比馍#J时G 馍好,大家就都开始包饺子了。
季晨河道。
原来是这样,谢梨赶紧放下筷子,拿起笔记本记录。
因为季二哥不是从小长在林家村的,谢梨没有安排对他的访谈,不料能从他这里得到有用的信息。
饭后,谢梨坐在板凳上整理今早的照片,抬头正好看到男人站在窗边,阳光在他的侧颜上镀了一圈淡淡的光晕。
二哥,我能给你拍张照吗?男人侧头看过来,微微挑了挑眉,我?为什么?对你的论文有帮助吗?谢梨被他的问题噎住,他的照片显然对她的论文没有任何帮助。
她笑着想了想,才说:就是想留个纪念,而且我这是专业相机,保证把你拍得特别帅,回头给你发过去。
季二哥这个级别的美男太少见了,她得拍下来回去给朋友们洗洗眼睛。
季晨河对上小姑娘期待的目光,轻轻蹙起眉,谢梨见他这表情,以为他要拒绝,谁知男人沉默了半分钟,这才缓缓点头,冷淡地嗯了一声。
谢梨笑开来,拿起自己的照相机,就这个角度,咔嚓咔嚓拍了两张。
反正他都答应了,就再拍两张正面吧,谢梨于是走到季二哥对面,二哥,我再拍张近的。
她一边说一边调整焦距,诶,二哥,你昨晚是不是没睡好?她看到他眼底有淡淡的红血丝,像是有些疲惫。
男人原本漫不经心地站着,闻言一双好看的眉毛皱了起来,神色冷了几个度,嗯,拍两张就差不多了。
他说着转身,走到一旁坐下,显然不想再让她拍。
谢梨想说什么,张了张嘴又不太好意思,算了,这事儿不能强迫人家,人家不乐意也没办法。
两张侧颜也足够洗眼睛了。
三爷爷中午要睡一会儿,午觉起来才带谢梨去后山,谢梨于是趁着这会儿有空赶紧掏出那本参考书,认真看了起来。
至于对面的季二哥,人家自己不说走,她一个客人也不好多说什么。
季晨河抬眸看了眼对面的小姑娘,她正认真地看着自己的书,小脸被书遮去了一半,只露出俏丽的眉眼。
季晨河收回目光,手机自动面容解锁,界面停留在前置摄像头上,露出他即便死亡角度也格外英俊的脸。
确定没有黑眼圈,只是眼底有一些红血丝而已。
他松了口气,退出相机。
微信收到好几条出版社编辑发来的消息,为那个错别字不停地道歉,是他们工作不够仔细,再版一定重新校对。
重新校对也来不及了,季晨河在心里叹气,抬眸正好看到对面的人轻轻皱起了秀气的眉。
她一定看到那个错别字了!书好看吗?一向冷淡的男人难得主动搭话,谢梨抬起眸子,以为季二哥对这本书感兴趣,对于非本专业的读者而言,这本书语言太晦涩,非常劝退。
于是摇摇头,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