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2025-04-02 00:50:33

当着两个师妹的面, 谢梨就这么被嫌弃了,她感觉自己的脸颊有点发烫。

旺仔牛奶被递到手边,她端起来喝了一口, 反驳:又不是只有小朋友才可以喝旺仔牛奶,你这是对旺仔牛奶的偏见!刚才批评学生一套一套的季晨河, 此时却沉默下来, 半晌才低声道:又没不让你喝。

他说的很没底气, 甚至带了几分哄人的温柔。

谢梨没理他,看向乖乖站着的言敏和孙浩云,回房间吧, 准备好了就按照计划出去做访谈。

俩女生愣愣地点头,赶紧溜了。

房门关上,谢梨看向季晨河, 季老师也回房休息一会儿吧,冯雪和吴成飞都四点多才到。

季晨河点头, 伸手拿过桌上另一瓶旺仔牛奶, 拉开拉环,喝了一口。

谢梨疑惑地看着他。

男人喉结滚动,咽下甜甜的牛奶,认真地得出结论, 这么甜, 就是小朋友喜欢喝的。

谢梨:……是脾气还没发完,连旺仔牛奶都不放过吗?他#J时G 说着嫌弃的话, 却拿着那罐牛奶站起身,进了自己的房间。

小朋友喝的你还喝!谢梨在心里吐槽, 再说她本来也没想喝牛奶, 这不是为了转移他的注意力吗?算了, 以季晨河的情商大概想不到这些。

谢梨回到房间,简单收拾了下。

言敏和孙浩云换好衣服,过来敲门。

言敏轻声问:师姐,我们这样穿行吗?谢梨打量她们一眼,点头,又道:你们别放在心上,季老师是为你们好,毕竟因为穿着不当很容易造成矛盾,到时候吃亏的还是你们。

言敏点头,我明白。

孙浩云只是跟着点头,没说话。

两个女生按照自己的计划去联系受访者,谢梨看了看时间,冯雪快到了,于是给季晨河发了条微信:【季老师,我们可以出发啦。

】他们接上冯雪和吴成飞,这俩孩子算是比较省心的,穿着很合适,也没带太多行李,一上车似乎就已经进入了田野的状态。

吴成飞看着沿路的店铺,我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古城有好几座寺庙从今天开始就在做法事了,很多老人都会去。

冯雪道:我明天就去看看。

我们一起去吧,可以采访不同的人。

吴成飞问她。

好啊。

我来查查路线。

前排开车的季晨河淡淡开口:坐201路公交车到慈安寺,104路到玉佛寺。

好的,季老师。

冯雪和吴成飞赶紧记在手机上。

谢梨含笑看了季晨河一眼,他到底做了多少功课啊!冯雪他们到的比较晚,已经耽误了一些时间,于是俩人把东西放下便出去了。

晚饭大家自行解决,毕竟吃饭也是田野的一部分,如果有人能趁着吃饭的工夫和当地人聊起来,也会收获很多。

这样一来,就只剩下谢梨和季晨河两个人一起吃晚饭。

俩人散步去不远处的古街,里面有很多当地美食。

谢梨感觉自己和季晨河像是来旅游的,走在游客中间,看着路边的店铺,商量着要进哪一家。

要不要尝尝牛肉粉,是这里的特色。

谢梨已经饿了,但是季晨河似乎对前面路过的店铺都没什么兴趣。

季晨河看了眼店里,一个头发花白的大爷正系着围裙给客人端面。

他点点头,抬步走了进去。

俩人点了一样的牛肉粉,相对而坐,头顶的电风扇呼呼的吹着,吹得桌上的菜单到处飞。

谢梨用醋瓶把菜单压住,打量店内的环境。

季晨河看向过来擦桌子的大爷,大爷,牛肉粉辣不辣?我们俩不太能吃辣。

谢梨皱眉,他俩明明都可以吃辣。

正疑惑,却见那大爷笑了笑,哟,那我帮你说一声儿,说着就冲后厨喊:六号的粉别放辣椒。

季晨河微笑,谢谢。

其实啊,我小时候牛肉粉还是不辣的。

大爷笑眯眯地说:但是这几十年古城来了不少四川人,都是爱吃辣椒的,牛肉粉也就开始#J时G 放辣了。

谢梨想起来之前看的资料,古城现在有一半的人口都是当年从西南过来的,所以古城的生活习俗受那边影响很大。

季晨河点头,原来是这样,怪不得我听到不少人是四川口音,不过……是不是老城区比较多?小伙子观察的挺细啊,新区那边以前是农村,这几年才改成经开区,那边的人都是本地的。

大爷很热情,替二人把牛肉粉端过来,继续道:老城区尤其我们这几条街,不少四川人,你往前走,好多川菜馆子,可不是因为这两年川菜流行,早几十年就是这样了……哎,你俩尝尝牛肉粉怎么样?吃得惯不?谢梨尝了一口,牛肉汤香气浓郁,放了生姜和花椒,没有牛肉的腥味儿,米粉爽滑,比云南的那种米线更有嚼劲一点。

好吃。

谢梨眯起了眼睛,这比平城的牛肉粉好吃多了。

季晨河也连连点头,大爷笑的合不拢嘴,好吃就行,小伙子要是吃不饱还可以免费加一份米粉。

季晨河:好,不够了再加。

一碗牛肉粉下肚,俩人都吃得额头冒汗,从店里出来,谢梨看向季晨河,所以古城的习俗是南北互融的?嗯。

所以选择选择不同的区域做田野调查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嗯。

那你为什么不提醒言敏他们?言敏和孙浩云在这附近,冯雪去了新区,吴成飞则是去了老火车站附近。

从某种意义上说田野没有正确答案,关键看人类学工作者如何阐释。

季晨河看她一眼,事先知道结论的田野调查,容易先入为主。

而且在采访和观察中发现古城的这一现象,就像刚才季晨河给谢梨呈现的那样,本来就是田野的意义所在。

谢梨笑了下,对,是我想的太简单了,很多时候我们田野调查的结果都和预先想象的不一样,远比想象的或者印象中的复杂。

是,季晨河用下巴点了点前面卖酸梅汤的小摊,喝酸梅汤吗?喝。

谢梨现在很热,特别想喝凉的。

俩人走到摊位前,季晨河要了两杯酸梅汤。

他俩各自端着杯子,走出老街,季晨河看她,想回去吗?再走走吧。

谢梨有点撑,想散散步,顺便看看古城这边的风土人情。

人类学工作者观察的角度总是和一般游客不太一样,俩人对旁边卖工艺品和土特产的店铺没兴趣,七拐八绕进了一个菜市场。

这个点卖菜的已然收摊,只有几个摊位还在营业,是卖纸衣纸钱的。

俩人脚步放得缓慢,一家家看过去,然后从菜市场转出来,又有了不少新发现。

在谢梨的印象里,中元节就是鬼节,虽然知道这一天也是盂兰盆节,但平城早已没了相应的习俗。

她虽然是做祖先崇拜文化的,研究的对象也是林家村这样的北方村落,都不太重视中元节的祭祀活#J时G 动,只是简单的烧纸而已。

是这次看了季晨河给的参考书,谢梨才知道,中元节是祖先崇拜观念下的重要呈现形式。

谢梨喝了小半杯酸梅汤,有点饱,就拿在手里:我以前竟然一直忽视了中元节。

还得多谢季老师,我现在对博后要做的课题又有新想法了。

季晨河淡淡嗯了一声,那就好。

谢梨脑中冒出一个猜测,季晨河之所以把这次田野的主题定为中元节而不是更简单的七夕节,会不会是考虑到了她的研究方向。

既然想到了,她便直接问身边的男人,季老师,这次田野的主题你为什么要选中元节啊?季晨河看她:神色没什么变化,因为我喜欢。

你喜欢?喜欢中元节?谢梨皱了皱鼻子,努力去解释季晨河的答案,大概是对中元节的文化感兴趣吧,毕竟他也做过祭品相关的研究。

两个人回到民宿,谢梨给四个同学发消息,让他们也早点回来。

四人回来后,回屋整理今天的田野笔记。

谢梨和冯雪一间房,就问她刚才田野的感受。

感受就是社恐真的不适合做田野,我面对陌生人有一点紧张,刚才看到两个叔叔聊天,愣是没敢上前搭话,不知道怎么说。

冯雪不算特别内向的女孩,但是除了天生社牛,面对陌生人多少都会有点紧张。

谢梨跟她讲自己第一次做田野的经历,我那时候最难的是采访年轻男性,还被误认为是看上人家了,要跟我互留联系方式。

从那以后,谢梨下意识会选择年纪比较大的受访者,免得产生误会。

冯雪笑,那是师姐长得太漂亮了,你不主动跟人说话,人家都想上来搭讪呢。

谢梨回想起自己在田野过程中闹过的那些乌龙,叹气,就……还挺烦恼的。

所以我很好奇,季老师是怎么做田野的。

即便关着房门,冯雪还是下意识压低声音。

谢梨之前也想过这个问题,但今天见识了季晨河做田野时的状态,他做田野的时候一点也不高冷。

跟陌生人聊天的季晨河,目光总是温和的,考虑到对方的感受,他也会适当地说一些自己的信息,加上这张脸和好听的声音,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

冯雪:好神奇,好想看看季老师做田野的样子。

季晨河规定的是明早六点前把田野笔记发给他,吃早饭时候他会根据大家的田野笔记说一些改进的意见。

那也就意味着,季晨河早上六点就要起来看大家的笔记。

谢梨想替他分担点,便在微信上问他:【季老师,我能帮你做点什么吗?】季晨河:【不用,早点睡,让冯雪直接把笔记发给我,你不用看。

】正想说帮冯雪把把关的谢梨:……冯雪还在整理笔记,谢梨不能这么早就睡,于是也在网上搜中元节的相关论文看。

第二天定的七点半吃早饭,但大家都是#J时G 六点就起了,季晨河是六点起来看大家的笔记,吴成飞因为老师都起了自己也得跟着起来,孙浩云习惯出门化妆,一早起来捯饬自己,言敏有点认床,昨晚就没怎么睡着。

谢梨这件屋子,冯雪六点起来准备今天要问得一些问题,只有谢梨一个人醒来没什么事儿,靠着床头玩了会儿手机。

不出谢梨所料,早饭的时候季晨河对四位同学第一天的田野笔记又是一番批评,言敏的记录没有重点,吴成飞选择的受访者没有代表性,孙浩云完全偏离了她预设的研究目的,冯雪的相对好一些,但形式上还是有很多毛病。

季晨河说话时,大家不自觉放下筷子,认真挨训。

餐桌上气氛极冷,谢梨也跟着大家听训,乖乖看着季晨河。

季晨河正说着,余光瞥见身边的女孩也放下筷子坐姿端正,侧头看她,轻轻蹙眉:这就吃饱了?没。

早餐是民宿老板准备的,很丰盛,谢梨想每样都尝尝的。

你吃你的,季晨河把一碟酱菜放到谢梨面前,这个配粥很不错。

谢梨嗯了一声,拿起筷子,脸颊却不受控制地热起来,甚至不敢抬头看师弟师妹们。

季晨河训完话,大家都开始继续吃早饭,谢梨才缓过来一点,季晨河这么做也没毛病啊,又不关她的事,她是该安静吃早饭。

早饭后,季晨河开车送同学们去公墓。

一辆车坐不下,吴成飞便和冯雪打车过去。

吴成飞一上车就好奇地问冯雪:和师姐住很幸福吧?冯雪点头,有问题可以直接问,但笔记师姐让我直接发给季老师。

说起季晨河,冯雪问吴成飞,跟季老师住感觉怎么样?吴成飞:其实还好,我把笔记发给他以后他没立即看,还跟我聊了会儿,问我有没有女朋友什么的。

冯雪惊讶,没想到季晨河也关心学生的个人问题。

你怎么说?冯雪知道吴成飞是单身,但很好奇后续。

我说我是单身,季老师就问我喜欢什么样的,吴成飞挠挠头,我就老式说了我的理想型,漂亮、学习好、最好是学人类学的。

冯雪对吴成飞一直有一点好感,她闻言有些羞涩,感觉自己还挺符合对方的标准。

接着就听吴成飞道:就是谢师姐那种类型,但我肯定不敢肖想谢师姐。

冯雪:……那,那季老师怎么说?季老师说让我读研期间专心学术,而且找同专业的以后容易异地。

吴成飞说:我觉得挺有道理的。

冯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