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和日丽,今天的本丸依旧忙碌。
主公,东西都带好了,我们随时都可以出发了。
一身小西装的药研藤四郎语气轻快的说。
江非余:好。
如今的江非余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才七八岁甜美可爱的小团子了,而是已经十五岁亭亭玉立且相貌出众的少女了。
你们在家里看家,明天我们就回来了。
在罗盘前,江非余交代身后的一众刀剑。
刀剑们:是,主公。
祝您玩的愉快。
江非余点头,随后一人三刃就消失在罗盘前。
看到主公离开,众刀剑对视一眼,狮子王作为今天的近侍刀,说:各位,我们开始今日的事务吧。
另一边,江家老宅。
上午十点,江家老老小小就已经收拾妥当齐聚在这里。
不为别的,只为了等他们江家的小公主回家省亲。
是的没错,就是江非余回家省亲。
说到省亲就不得不说,江非余当初离开家乡去往时政就职时签下的合同。
合同上有一点很明确,江非余五年内不得回原所在家乡和见父母亲人,包括她的刀剑也不能。
时政点明这一点不是他们没有人情味,而是为了两边的时空更加的稳定。
再说,哪怕江非余再早慧,她当时也只是个几岁的孩子,总有意外会发生。
当初江非余不用钥匙就直接打开了本丸的大门,就足以说明她体内灵力的浓厚程度。
再加上她本人命格的特殊,两者合在一起就成为了一个非比寻常的强大存在。
江非余原名江鱼,是名门江家的幼女。
因早产,自出生起便进入保温箱,可一直到满月都没从保温箱出来,且虚弱到几近濒死。
江家拼尽全力救助幼女,可......还是不容乐观。
江非余父母一位颓然不已,一位整天以泪洗面。
而江家的祖父母和伯伯伯娘们、哥哥们也都没有放弃,还在遍寻高人救自家小七。
在江家还在寻找靠谱的高人时,隐世多年的高僧主动上门江家。
高僧单独见了江家祖父母和江非余父母,并道:此女命格特殊,要么早逝,要么永存。
彼时江非余的小名鱼儿,大名江鱼。
高僧道:两种选择,望各位尽快做出决断。
早逝和永存,名门江家的人并不难理解两者各是什么意思。
江爷爷问:最少几年?高僧到:不足半年。
而永存......江爸爸问:另一个选择,可是健康的?高僧:健康且聪慧。
江妈妈直接道:永存,选永存。
其他人也是这个意思。
他们不在意小女儿/小孙女聪不聪明,只要是健康的就足够了。
虽然直接替小女儿做出这样的选择很自私,可他们不愿小女儿就这样早早的离开。
与其一直痛苦下去,不如尽早解脱。
那么既然另一个选择是健康的,那就选择另一个。
江爷爷询问的本意就是想知道江非余最少能陪伴他们多久。
毕竟,永存的意思他们都清楚。
一旦选择永存,待多年后他们这些老的都去世了,那他小孙女该如何?哪怕他能保证他江家能够护住鱼儿,可却无法也不能保证能有人一直陪伴且不存歹心的陪在自家小孙女身边。
江爸爸揽着江妈妈,轻声安慰片刻后,道:可还有其他方法?高僧道:无。
江爷爷看着高僧,突然说道:若有任何事,还请您直言。
高僧看了江爷爷一眼,沉吟片刻随后说道:此女名何?江奶奶道:小名为鱼儿,大名江鱼,鱼是金鱼的......说道这里,江奶奶顿住,双眸睁大不确定的望向高僧,无声询问。
原本江奶奶还意外高僧为何单独问小孙女的名字,毕竟高僧一开始就是知道的。
可当江奶奶自己回答后,突然怔住。
江鱼...江余...江家的多余......江奶奶想,希望不是她想的那个样子。
可高僧却点头道:确实如此。
江奶奶彻底呆住,满面悲伤。
而江爷爷也不好受。
一旁江父江母还有些不明所以,问道:什么?江奶奶答:江鱼...江余...多余......江家的多余啊。
江爸爸没理解母亲的意思,道:什么多......说着说着江爸爸不再说了,明显他也理解了母亲的话的意思。
而江妈妈也是如此。
江妈妈哑声问高僧:我女儿的名字是不是......高僧道:你女儿的名字催化了她自己的命格。
江妈妈瞬间泪流满面,女儿的名字还是她起的啊。
江爸爸追问:还请您说的详细一些。
高僧道:此女因早产,所以身体虚弱;早产并不致命,可因为命格特殊,才会几近濒死;而江鱼,鱼音同余,多余。
因此,名字加重催化了她的命格。
看到江妈妈哭得伤心,高僧再次说道:名字本无问题,早产也无大碍,可他们同时遇到了特殊命格,所以才导致出现了现在的情况。
半响,江奶奶哑声说:我们今天就自私一回,替小孙女做主,选择永存,所以还请您告诉我们方法。
高僧:先将名字改了。
听到这话,江奶奶看向江爷爷。
江爷爷没做犹豫,说:非余,小七不是我们江家多余的,就叫江非余。
其他人也点头。
高僧默了片刻,点头说:可。
这就是江非余现在名字的由来。
后来,高僧将一枚玉佩交给了江爷爷,说:您孙女五天后就将出院,到时您将这枚玉佩让她贴身佩戴五年就可,之后玉佩的去处有您孙女自己决定。
江爷爷感激的说:好,我们会记住的,多谢您。
虽然高僧主动上门的原因不明,可江爷爷到底知道高僧没有坏心,更是救了自家小七。
因此江爷爷是真的很感激。
高僧起身离开,将要走到门口处时,不急不缓的步伐一顿,随即笑着对旁边送他出门的江家几人说:您孙女几年后会有机缘出现,要不要握住机缘您孙女自有决定。
说罢,高僧未在停留,直接离开。
江家几人下意识的说是,然后送高僧离开。
之后才缓过来知道高僧的意思,一时几人也很高兴。
这不就说明自家小七还有好的选择的机会吗。
来江家的这位高僧既不是骗子,也没存坏心。
只是时机到了,他才出山的。
这也是江非余此生的第一个机缘。
改了名字后的江非余也确实如高僧所言,第五天就出院回家了。
带上玉佩之后,江非余越来越健康。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更能看出她的聪慧。
哪怕五岁后摘下了玉佩,江非余也更是聪慧过人。
江非余她还不止是聪慧过人,她更是早慧。
因为知道自己的特殊,小小年纪就隐藏起自己和别人的不同。
除了父母爷奶和她自己,没人知道她可以看到透过任何物品或者语言,看出那个物品或语言的真假、出处和相关人员,甚至包括详细信息和过去与未来。
不过,倒是外界皆传江家小公主生性敏感,尤其是对真假的感知。
这件事外传,是江爷爷和江爸爸慎重思考后做出的决定。
毕竟当初高僧上门并未隐瞒,小七也出院且越来越健康。
总要给这些一个可以放在明面上的说法。
至于具体的情况,江爸江妈和江爷爷江奶奶是不准备说出来的。
就连江非余的亲哥、伯伯伯娘和哥哥们,也都没告诉。
虽然江家没有龌龊并且十分和睦,可终究人心难测。
这也是为什么江非余离开原世界去了时政就职,而江爸江妈江爷爷江奶奶不让江非余告诉他们具体情况,只让告诉他们是真实且安全无害的一样。
因为,人心难测。
因为江非余的早慧和江家几人的谨慎,所以一切都隐藏的很好。
所以这更是为什么江非余她在被时政高层注意、调查和特别重视的程度下,却也依旧调查不出江非余具体的详细资料情况的原因。
也更是江非余的父母爷奶允许和同意年仅七岁的江非余随时政的人一起远走离开的原因。
而时政的人为什么会注意到江非余,那是因为时政在未来啊。
原本江爷爷他们是打算培养一个或两个小辈知情,在他们百年后护着江非余的。
可如今......情况已经不一样了,一切都会有江非余自己决定。
十二岁过后,江非余就开始在每年临近春节时回家省亲。
每年也没多住,只待了两天就回了本丸。
到如今已经持续三年了。
还记得第一年回家的时候,自家长辈亲人一个个都红着眼眶对她嘘寒问暖,说她高了瘦了长大了。
侄子们一个比一个哭的惨,尤其是在她走后出生的还没见过的三侄子,哭的那叫一个天崩地裂。
安慰好自家长辈和侄子后,时间已经过去半个小时了。
大伯娘看自家小孙子哭到打嗝,好一会儿都没缓过来,便好奇的问自家小孙子:你只见过你小姑姑的照片,第一次见真人,你哭什么?不是大伯娘故意的,而是她真的好奇小孙子为什么哭的这么伤心。
还不止是大伯娘,所有人其实都挺好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