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帝 > 第 12 章 第十二章

第 12 章 第十二章

2025-04-02 00:54:36

选官一事在谢谨那里埋下了改革的种子,于朝堂之上发生的事情让这颗种子发了芽。

谢谨来的早,站在前面闭目养神,间或打量一下太极殿内的群臣,大家都是各站各的,也不曾拥围言论,谈笑风生。

虽说王庾两家已然联姻,可她看王延之跟那庾氏的人也没多少往来。

她只想静静的等着姜则过来,熬过今日的早朝,不过一小会功夫,便听得远处传来嬉闹喧哗的动静,她皱眉回头。

恰巧是近日新晋的那几个世家子弟,官服穿的松垮,官帽也未曾戴正,脚步虚浮。

眼下青黑,那癫狂放肆地模样,十有八九是吸食五石散过量。

不只是谢谨,桓景王延之王韫之看到这番情状都是忍不住恼火。

放肆!几个世家子弟一下子回了神,没有再嬉闹,停在原地不知所措。

谢谨的话可是比皇帝还要管用的多。

这是在太极殿,尔等如此胡来,衣冠不整,纵情嬉闹,你们把这里当成什么地方了!你们族中的长辈就是如此教你们的?谢谨连点了几个人名,语气凉的让人心寒。

这就是几位族中杰出的儿郎?依我看,如此放诞无礼,看来各位是未曾好生教养过的,再敢有下一次,本将军很愿意帮你们管教管教。

管教,自然是用军中的手段去管教。

这一通发火让那几个世家子弟惶恐不已。

但都还是没低头,大家都出身士族,谁又能比谁差到哪里去。

他们总觉得谢谨杀人也只敢杀庶族。

倘若她敢对士族之人动手,必将引起士族的围攻。

他们现在已经忘了王贺是怎么死的了。

谢谨每日看着这些人,火气越来越旺盛,到底还是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姜则。

八壹中文网姜则愈发听从王延之的话,王氏一度风头鼎盛,谢谨也很想知道到底姜则是怎么想的。

虽是祸不及族中子弟,之前王贺已然谋反,他怎么还敢如此信任王延之,当然谢谨没有过多的插手。

她素来知晓士族之间是需要平衡的,不可有一家独大,树大招风。

倘若王氏无不臣之心,她也愿意给他们喘息的机会,只要王延之不轻举妄动,谢氏亲兵也不会动。

下朝回府之后,王韫之几乎是紧跟在她后面前来拜访。

谢谨也有些日子没同王韫之谈话了。

自上次王韫之表露态度之后,她一直没有给回应,她不敢保证王韫之话的真假,过于轻易的相信。

到时候若是琅玡王氏反咬一口,她也要头疼好久的。

王韫之,王延之知道你来找我吗?不知,在下说过了,在下同司空的合作,只建立在两个人身上,无关家族。

王韫之前不久也升了官,太中大夫,和王延之一样,常伴君王身侧。

好,今日你来所为何事。

太极殿上那几个士族子弟,司空有何想法?我能有什么想法,不过是训斥了一番,也不会有什么其他的事情。

王韫之身子微微后仰,笑道:看来司空还是不太相信在下。

既是如此,在下就说说自己的想法吧。

扶持庶族,选出真正才德兼备的贤士入朝为官,不知司空意下如何。

只能说她和王韫之想到一处去了。

谢谨把剑收了回去,锋利的目光投向王韫之,她浑身气息冷肃,带着些战场上惯有的警戒和谨慎。

士族是大魏生存之根基,倘若扶持庶族,难免士族势力衰落,你们琅玡王氏不是素来注重地位和声望的吗,你可知你今日所言若是实现,你我二人都是在违背家族的家训。

王韫之垂眸,素净飘逸的衣裳在他身上总是比别人多些韵味,他精致的眉眼不曾颤动,只是说:自然知道,可是扶持庶族也不代表就要打压士族,两者,可以共存,共存之下,大魏才会有更好的将来。

谢谨一时之间没有说话,他们都知道这条路有多么艰难,一招不慎,极有可能所有的士族都将他们当作眼中钉肉中刺。

甚至是彼此的家族都会选择放弃他们。

王韫之,你比我想象中还要大胆。

你想过最坏的结局吗?司空见过边境的很多流民对吗。

是,很多很多。

我曾经去过一个小城,那里可以说是一座死城。

虽然有很多的人,可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浓浓的绝望。

或者是亲人去世,或者是疾病缠身,或者是饱受压迫。

总之我在那座城池感受不到任何的希望与生机。

最可怕的是,这样的城池大魏有千千万万个。

没错,我们生活在建康城里,看过太多的奢华绮丽,可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却有着那么多的苦难,我一直在想怎么才能让那些苦难消失。

直到最近我才想明白,只有真正的朝政清明,天下太平,才能让更多的百姓安居乐业,过上安宁的日子。

谢谨不知道为什么,她对王韫之没有那么多的戒备了,她问了他一个问题。

八壹中文网你是不是一开始不想做官的。

王韫之有才,书法绘画,作诗弈棋,他是个才子文人,却不像官场之人,他身上没有那种世俗欲望的气息。

王韫之还是笑着,温和儒雅。

不想的,我也想纵情山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可是国难当头,百姓流离,我没有办法靠着自己的出身心安理得的过自己的太平日子,我想尽自己的一份力,也不求我一人能做成什么大业,只要能有一丝的改变,那就是值得的。

谢谨如今是百感交集,或许在这个方面,王韫之比她通透。

固然她守护大魏也是为了大魏的子民,可更多的是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

在赤诚和心怀苍生这方面,她承认她比王韫之差很多。

王韫之,你立个誓吧。

什么?谢谨站起身来,把手中的长剑递给王韫之。

你发誓,此生都要为大魏效力,保护大魏的子民,永不生奸邪歹毒之心。

王韫之没有丝毫犹豫的接过剑立誓。

哪怕是个清俊瘦弱的人,立誓之时也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和决绝。

他走后,谢谨枯坐了许久,对于曾经谢容跟她说的话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如琢,你看看这万里河山,是不是很壮阔?十四岁的谢谨点了点头。

那你知道这广袤天地间每天要有多少人死去,又有多少人出生吗?其实具体有多少人我也不知道,只是如果要打一场仗,少说要死几千人,会有几千个家庭就此覆灭,死去的人是出生的人的几十倍还多。

⑧①ZW.??m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打仗?那样死的人不是很多吗?傻孩子,一个天下是不可以有那么多皇帝的。

唯有统一,才会有真正的安宁,如果一直分裂,死的人只会更多。

我们手上会沾很多人的血,也正是这些血让大魏逐渐稳定下来,等到我们不用再打仗了,也就意味着大魏安宁了,百姓也会更好的生活。

可是父亲,你杀了那么多的人,大家都怕你骂你,你不在乎吗?怕什么,若是罪孽交由我一人可保天下人百年安宁,千古骂名也不是不可以担。

过了许多年,谢谨还是不明白为什么谢容可以看的这么开,起初她也是不愿意打太多仗的。

因为每一次都意味着伤亡和分离,战争的消耗也是极大的,她也曾怀疑腐烂败坏的大魏能否撑的下去,是那些边境诸国教给她了深刻的道理。

你不去打别人,别人就来打你,主动出击和被迫应战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了。

同样的,若是没有这些年的南征北战,大魏根本就是不堪一击,还有谁会因为惧怕而停止出击,多年的战乱,何尝不是在为大魏争取时间。

不知道过了多久,外面传来打雷的声音,风雨欲来,天色阴沉。

谢谨的腿早年受过伤,一到阴雨天就开始疼。

她艰难的撑起身子,也没有叫人,自己忍着疼往屋内走。

你别动,我来!谢鸢撑伞出现在堂外,皱着小脸把伞收起来小跑到谢谨身边。

你这腿伤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就这种天气能把人疼死!谢鸢知道这有多难受的,早些年谢容一到这种天气饭都吃不下去,谢谨如今年纪轻轻就这般,她怎么不心疼。

每次看到谢谨受伤,谢鸢都忍不住掉眼泪。

都怪我太没用了,也不能帮你分担什么。

比起谢谨,她真的没一点好的地方,只会躲在避风港里过自己的太平日子。

别哭了,也不是很疼的。

除了腿上中箭受伤的第一年。

在阴雨天疼的睡不着觉以外,之后真的好了很多。

你是我妹妹,我当然要好好的保护你,你就负责照顾好自己和母亲就好,这已经很了不起了,我们的阿鸢,是最有用的孩子。

她不需要谢鸢做什么,她会保护好她,这是她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