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陆与珩为御史中丞,封谢沉为宁远将军,大肆封赏谢氏族人,这就是姜则给谢谨的补偿,他削了她的司空之位,在其他方面十倍的还给了她。
如此行径也没人敢说什么了,群臣都不打算再理会这些荒唐事,封赏处罚全在帝王嬉闹之间,这官位还有什么意义。
此外,谢谨都敢提着剑硬闯建康宫了,还有什么是她做不出来的,昨日她出宫之后亲自去了庾氏把那四颗人头给收了,血腥狠辣的,庾氏的女眷都被她吓晕了好几个。
现在他们都明白了,谢谨真的开了杀戒,谁要是敢拦她,准备好送命吧。
以前的谢谨尚且存有人性,如今她是再没了顾忌。
庾长瑄听完那圣旨,不由得冷笑,他偏头注视右侧的谢谨,说一句毫无波澜,泰然自若根本不过分。
大将军很好,杀伐决断,心狠手辣,不愧是你父亲一手带大的。
他避世多年,就是为了躲开谢容的锋芒,谢容死后,庾氏曾经打算倾巢而动。
偏偏谢谨不输其父分毫,他们只能再次隐忍。
81Zw.??m庾长瑄等了太久,选择在谢谨送陆与珩和谢沉入朝堂之后出山,也是因为这是她最容易被群臣围攻的时候,到底他是算漏了一步。
论心机谋算,谢谨远远不如他,可是她敢杀人,不需要理由的杀人。
只要她手里捏着兵权一日,就没人敢真正问她的罪。
但愿有一日,天下人皆与大将军为敌之时,大将军也能杀尽天下人。
不劳太师费心,如果真的有那一天,我第一个灭族的就是庾氏。
谢谨头颅微微上扬,她看着姜则,眼神冰冷幽深,把他的恐惧激发到了最大。
朕近来处理朝政颇感困顿,诸多事宜不甚熟悉,便由大将军,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尚书左丞伴驾处理朝政,退,退朝。
毫不夸张的说,姜则是逃出太极殿的。
一个臣子,把陛下逼到如此地步,如此奸臣贼子,真是天要亡我大魏!不合时宜的辱骂在巍峨肃穆的太极殿内回旋,每个字都是那么的清晰。
我当是谁呢,原来是颍川陈氏的家主啊,同朝为官这么多年,竟也没看出您老人家是位耿直忠义的忠臣。
那陈氏家主正是桓景的岳丈,两鬓斑白的老人怒容满面,就差指着谢谨鼻子骂了。
就算老夫未曾有过什么丰功伟绩。
对于你这样的奸臣,天天人人可训之鄙之,你将皇室置于何种境地,让天子依你之意行事,莫非你要当皇帝不成!还请陈公慎言!王韫之往前走了一大步,也是没有想到此人如此放肆,敢在太极殿说这种话,谋逆逼宫的帽子一旦扣上,谢谨算是永远都要背负骂名了。
陆与珩在后面又是着急又是恐慌,他想做些什么,奈何那里是神仙打架他根本插不进去。
想去就去,有大将军在,不用怕。
陈公可愿听下官一言。
所有人都看向陆与珩,一下子接受这么多注目,他心跳的极快,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下官陆与珩,见过陈公。
下官以为,陈公与大将军的争论实属没有必要。
你下去!现在这里的每一个人动动手指就能捏死陆与珩,他现在跑出来说话不知道会入了多少人的眼,他把自己送上风口浪尖,实在危险。
大将军不必担心。
他随即面向群臣,他们的目光有鄙夷,有探究,有嘲讽,有喜悦,陆与珩掐了掐手心,开口说话。
陈公今日挺身而出,恰好也证明了陈公心系朝纲,心系大魏,实乃忠臣良相所为。
若是人人都能如陈公一般指责奸臣,是大魏之福。
然陈公说大将军是奸臣,下官不认同这一点。
陛下自十岁登基,年幼无知,对于朝廷大事本就是生疏的。
此时若无旁人指导,陛下于朝事自然更加烦躁,大将军提议设立辅政大臣,在下才疏学浅自不必论,御史大夫和尚书左丞皆出身世家大族,才学深厚,入朝久矣。
对于陛下来说,有了他们的分担,压力会减轻许多。
这陛下好过了,朝中事也有贤才指点,岂非天下万民之福,大将军这样好的提议,怎么能说她是奸臣。
陆与珩从心惊肉跳到渐入佳境,甚至可以很自如的应对别人的问题。
你是谢谨推举入朝的人,自然为她说话,就算此事有理,她提剑硬闯建康宫怎么说。
下官的确是由大将军推举入朝,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可下官想问一句。
难道各位家主没有把自己族中的人送入朝堂吗?下官自认为有几分本事,敢问各位家主的族亲又有多少是有真才实学的?你!至于闯宫一事,大将军做的不对,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没什么可辩解的。
可大将军闯宫并未威胁陛下的安危,陛下年少贪图享乐很正常。
可若长此以往,必将使大魏江山子民受难,大将军闯宫提点,亦是保家国安平。
那她未经许可滥杀朝臣总是没得说吧。
大将军杀的是什么人?是庾氏族亲,也是朝廷的蛀虫,想必那些人的罪行恶果陈公是知道的,陈公家中又有多少这样的人,没有杀到陈公的家中,陈公不应该感到庆幸吗?有意思。
本以为就是个才华横溢的书生,没想到这嘴上功夫也不差。
大将军应该庆幸自己收用了这样一个人。
确实应该庆幸。
赤诚而无畏,才高而谦卑,多谢老天爷送了她一个人才。
她任由谢氏子弟把控大魏军权,她把所有朝臣压的死死的,这是一个忠臣干的出来的事吗?谢氏子弟把控军权,那还不是因为朝中无将可用。
但凡有一个是天生将才,英勇无畏,军政大权也不会尽数落入谢氏之手。
陈公说大将军把朝臣压的死死的,那您现在是在做什么?被压的死死的,还能去质问去辱骂吗?好了,陈公,我想您要是再说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不是王延之倒向谢谨那边,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他们这些人理亏。
要是还想让世家大族留些颜面,就不应该再说下去了。
年轻人,但愿你一直都这么幸运。
陆与珩皱眉不解,他幸运?陈公为何说我幸运?今日你说的话很有道理,可是如果大将军没有在场,说不定明日你就要惨死街头了。
这怎么会呢?现在跟着我们的,就已经不止一家的人了。
谢沉回头看了一眼,挑着扁担的货郎,店里买布的客人,还有二楼茶肆的茶博士,都是鬼鬼祟祟,形色可疑。
这朗朗乾坤,他们怎么敢!不用怕,我会保护你的,而且大将军的人应该也在。
陆与珩,你就那么敬重大将军,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替她说话?那是自然,大将军不仅救了我母亲和弟弟,还让我能够施展抱负,她是我的恩人啊。
再说了,大将军本就是一心为国的忠臣,我当然敬重。
后面谢沉没有再说话,只是刚才若有若无的笑意不见了。
谢谨是跟王延之一起去式干殿的。
m.81ZW.??m隔着深仇大恨的两个人难得的好好说话了。
陆与珩此人心正敢言,大将军用人的眼光确实不错,在这一点上在下自愧不如。
谢谨没说什么,刚才大殿上的一番言论,陆与珩给她带来了很多惊喜和感动,大将军不需要认可。
可是谢谨需要,一个人走下去太累,有人支持着会欣慰轻松许多。
不过大将军还是低调处事为好,跟庾氏撕破了脸再无转圜余地,今日陈氏想必也是跟桓氏串通好了的,王氏跟大将军你关系也不好,树敌太多,只怕大将军应付不来。
王延之。
你给我一句准话吧,倘若有一日谢氏被士族围攻,王氏会不会加入。
不会。
我琅玡王氏百年清贵,绝对不会做落井下石的事,我要同你比,也不会使用什么下作手段,我要堂堂正正的打败你,让你给我父亲偿命。
这是王家的人刻在骨子里的骄傲,或许当日的王贺所为让王氏担上了谋反叛乱的骂名。
可是这近一年多来,王氏的人是朝堂上最安分的也是最多提出治理朝纲的意见的,他们都在为王贺的行为赎罪。
王延之,现在的你,有资格做我的对手了。
很快北境就会有战乱了,我会派人前往北境帮助王绪之,他的周全,这一次我帮你保。
王延之沉默许久,待到谢谨走远了,他站在原地抬手俯身。
下官,谢过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