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头上的小麻雀啾啾叫着,愈发衬得屋子里寂静,所有人都石化了一般,怀疑着到底是自己听错了还是怎样。
最终还是有人打破了这诡异的局面,你方才说,你要称帝?谢谨答的轻松,是。
不可能!那些谢氏族亲如同被点着了一般,对着谢谨火力全开,我说大将军你是糊涂了不成,朝臣和天下百姓能放任你稳居朝堂已经是底线了,你还想要称帝,古往今来岂有女子为帝的道理!你这是要让谢氏遭后世唾弃啊!阿谨你可要好好想想,你这般思想不成,今日的话我们就当没有听到。
是啊,大将军,这实在是太过于荒唐,你在谢氏当中选一信任之人为帝,你再从旁辅佐,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你跟我们这些人不亲,那谢鸣你总是信的过的吧,一定要慎重啊。
说话这人是谢谨的七叔,也不算是为了自己那一脉谋求什么,都是一家人他也不想谢谨太过艰难,选一个谢氏儿郎为帝要比她一个女儿家称帝要简单的多。
被点到的谢鸣刚刚回神,他往后退了一大步,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我不当皇帝,谁爱当谁当!他拽了下谢谨的衣角,忙道:四姐我还有事我先走了。
这是非之地,他一刻都不想多待。
四姐别听他们的,我支持你!在谢鸣心目中,没有任何一个人比谢谨更适合当皇帝,他无条件的信任她,也会永远站在她那一边。
行了,玩你的去。
她继而环视这屋子里所有的人,一个个都带着不可思议的表情看她,仿佛她已经犯下了什么滔天大罪。
谢谨眨了眨眼睛,把自己想说的全部说了出来。
我自出生起便看着谢家的人南征北战。
对于谢家来说,军功是立身的根基,我一直希望我也能同父兄一般为国效力。
所以我和父亲学习武功和作战方法,在别的女儿家读书刺绣学礼仪的时候,我在看兵书和练功,我每日只睡三个时辰,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上战场实现自己的抱负。
从我十三岁到现在,整整十年,我打了十年的仗,凭着自己的本事从无名小卒到辅国大将军,我受过很多的伤,灭过很多的国,也听过无数的诋毁,最多的便是外人诟病我的女子身份。
其实我知道,在场的诸位起初也是看不起我的,仅仅因为我是女子。
可那又怎么样呢,这是不可更改的事实。
即便我是女子,我也没有比谢家任何一个儿郎差。
甚至比他们做的好很多倍,我为谢家带来的也是先前所有谢家的儿郎没有做到的,凭什么男子可以做的事我不可以,只是因为那贯彻了百年千年墨守成规人们的共识吗?也许就是在今日谢谨萌生了改变现状的念头,凭什么世俗可以对女子的偏见那么大,她见过饱读诗书有深厚才学的闺中女儿,见过武艺高强随着家人外出经商的女子,她也见过有满腔雄心渴望如同男子一般报效朝廷的女娇娥,她们从来都不比男子差,只是因为那些世俗成见让她们被困住。
从决定谋反的那一刻起,谢谨就下定了决心,要做事就做到位。
除了她自己,没人知道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与其处处受到钳制,她宁可打破天下之惯例背负诋毁和偏见。
若是能以一人之身换天下太平,千古骂名未必不可承受。
沉默又持续了很久,谢孟和谢七叔一同上前,俯身作揖。
臣等愿拥立大将军为帝。
他们心里明白,唯有谢谨才可以带领谢氏走向巅峰,她说得对,只是女子的身份而已,那些浅薄的东西,在此时也没有那么重要。
承平五年五月初九,由尚书尚书左丞王韫之拟旨,昭告天下,辅国大将军谢谨称帝,择良辰吉日行登基大典。
百姓们这几日是从害怕到震惊到平静,大将军当皇帝是好事啊,她对百姓又好,惩恶锄奸,还能保家卫国,看来他们以后的日子好过了。
真正对谢谨破口大骂的,是那些无所事事,拿着自己的文章到处品评的士子。
女子怎可为帝?当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谢谨谋逆犯上在前,妄图称帝在后,真是十足的奸佞小人!她将我们这些读书人置于何地,一个女子不好好相夫教子,退守内宅,做的都是于礼法不合之事,亏她还出身陈郡谢氏呢,这就是天下的笑话!下一刻,就有人把剑横在了他们的脖子上。
谢沉冷着脸,锋刃已经划破了一小层皮肤,那士子脖颈上开始渗血。
再敢诋毁大将军,我杀了你。
陆与珩拍了拍谢沉的肩膀,示意他该走了。
我记得你最开始不是不喜欢大将军的吗,每次看到她心情都不太好,怎么现在这么维护她了?她是个好人。
怎么说她也是他姐姐,不能让外人欺负的。
大将军要称帝了,那些人还不知道要怎么使绊子,可恨我现在还帮不了大将军什么,真羡慕王二公子,他和大将军才是真正的合作无间。
你也很好。
你对她就没有偏见吗?他说的是女子称帝的事。
为何要有偏见,大将军有治世安民的才能,她当皇帝再适合不过,女子又如何,照样可以保家卫国啊,像我家中就是我母亲在外面做生意,父亲在家中照顾孩子,我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那些偏见只是那些人因为无法拥有相同的本领又出自颜面和自尊心无法接受的掩饰罢了。
m.81ZW.??m你说,我能为大将军做点什么呢。
若是到时候百官死谏,大将军肯定很难做。
谢沉想了想,和陆与珩一起说出了答案。
四大士族。
就算群臣抗议,大魏的根基在士族,有了士族的支持,谢谨就可以很顺利的称帝。
我不会阻拦谢谨,也不会支持她,你们走吧。
庾识年神情疏离,这几日发生的事情太多,他已经没有去掺合的欲望了,现在庾氏交到了他手里,他只想让庾氏安稳度日,退出漩涡中央。
谢谨有愧于他,也不会对庾氏下手的。
庾公子,昨日事实却是事出紧急,谢氏冒犯了庾氏,大将军心中亦是有愧。
可如今大魏动荡,在下还是希望庾公子为大局考虑,帮帮大将军吧。
我还要怎么帮她,我拿她当知己,她拿我当什么?宁可和隔着深仇大恨的王氏合作,都不肯向我吐露只言片语,她谢谨的雄心壮志我这个知己从来都不知晓,还要我如何帮她?陆与珩哑口无言,说谢谨和王韫之的合作只是在于个人而不在于家族庾识年会信吗。
当日的庾氏尚且不明态度,谢谨不敢去赌。
陆与珩垂头丧气的离开。
要找就去找桓景,此人为保全桓氏什么都做的出来,跟他说现在唯一的方法就是投靠谢谨,他要是再不愿意,你们就派人去龙亢本家一趟,找一个叫青奴的人,他会妥协的。
庾识年没好气的开口,暗恨自己怎么就又犯贱给谢谨支招呢。
多谢庾公子!谢如琢,欠我的你要是不十倍还给我,我跟你没完。
庾识年碎碎念着,去了族长那里说话。
在桓景那里一切都很顺利,他现在都被逼到这份上了,也认清了局势,再跟谢谨对着干,他就不用去见列祖列宗了。
81Zw.??m龙亢桓氏会全力支持谢谨,你们赶紧走吧,看的我心烦。
桓景不耐烦的赶人,斗不过谢谨他还不能骂陆与珩了,这小子昨日摆了他一道,日后他必定是要还的。
真正吃了闭门羹是在王家,王延之连门都不让他们进,放了话出来。
我家公子说,女子为帝滑天下之大稽,王氏绝不会妥协,让你们好自为之。
好自为之?你们王家的人还真是难整。
王韫之偏了下头,他也很无奈,延之那孩子读书读死了,近日谢谨所为之事,每一件都是在他的禁忌上跳动,他不生气才怪。
延之没有坏心,只是立场不同,还请大将军不要见怪。
放心吧,王延之和王绪之我都不会动,大魏还需要他们。
替我准备一下吧,明日召集文武百官去太极殿上朝。
上朝?也许从明日起,他们会开创一个全新的大魏,虽然猜到了会很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