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帝 > 第 36 章 第三十六章

第 36 章 第三十六章

2025-04-02 00:54:36

十日之期已到,陆与珩如约送来了谢谨要的东西。

今日在场的还有王韫之和王延之,谢谨在看完陆与珩写的东西之后,又让王韫之王延之看了。

毫不意外的,两人脸色都不太好。

自古以来都重农事,贸然重商只怕会引起骚动。

王韫之是了解情况的,这两年收成都不太好,农户本就艰难,这时候再提出重商,引发朝臣不满事小,失了民心激发民怨事大。

臣还是觉得,此法不妥。

陆与珩很想再解释些什么,谢谨抬手拦住了。

中书令怎么看?可行。

这回王韫之和陆与珩都愣了,素来保守的王延之怎么会同意这样冒险的举动。

说说你的想法。

农事不可废,但是现如今更需要的是增加税收,促进商业发展,充盈国库。

这两年因气候收成都不太好,谁也不能保证在不远的将来会不会出现旱灾或者蝗灾,做最坏的打算。

倘若是真的发生了,万千子民需要的是朝廷,朝廷自身都不保了,更保不住他们。

陆御史所书皆是发展商业之法,臣以为推迟宵禁,南北互通可行,鼓励商事,大肆宣扬不可,一味支持用力太猛,日后安定下来了也收不回来。

且陆御史没有提到对农户的解决方法,这为不足之处。

为何鼓励商事不可?受儒家经义影响,臣民皆以商者为末,冠其重利轻义之名。

倘若不采取政策鼓励,行商之人未必能增多。

谢谨视线在两人之间扫了扫去,她没说话,继续听这一番争论。

当然不可,今日我等所言重商只为充盈国库,壮大国朝,大肆鼓励只会让人心皆变,舍本逐末岂非大错?再者未必不鼓励不得行,大魏千百士族,可择族中旁支庶支子弟行商事,上行下效,自有人去。

士族骄矜,行商者末流他们岂会甘心,满腔抱怨又怎会得善果?若有族中家主发令,何愁此事?以权压人与从心出发,结果当然不同。

额……别说是谢谨,王韫之都有点被他们二人这阵仗吓到了。

没看出来两人口才都如此之好。

好了,别争了。

谢谨及时发话,制止了这场争辩。

这才是朕想要的朝臣,想要的朝堂。

人人敢言,有理有据,你来我往,视角不同。

她清了清喉咙,把两人的任务安排好了。

中书令回去之后想一想如何安顿农户,将此事的阻力降到最小。

御史大夫回去再斟酌可行方法,具体细化,你们二人最好再磨合磨合,你们的争论很精彩。

但是朕听的头疼,朕希望看到一份完整无误的文书,卿等可明白?臣等明白。

国事讲完了,谢谨还不忘谈谈私事。

谢冲可去了你府上谢罪?去了,昨日去的。

他毕竟是谢家人,代表的是谢家,我也替他跟你说声抱歉。

m.81ZW.??m那种伤人的话谢谨知道陆与珩这样的人听不来,即便惩处了谢冲,还是会觉得惭愧。

陛下不必如此,臣。

臣没有在意。

真话假话在陆与珩这里总是很好分辨的。

一旁的王延之王韫之对视一眼,对于那些谢氏族亲,实在不敢恭维。

内宫之中,说话毫无分寸,他以为他伤到了谢沉,其实伤的是整个谢氏的颜面,有这样的人在,王延之只怕会出乱子。

陛下,臣以为,谢冲等人,不宜身居高位。

谢冲等人,确有军功,奈何性情暴戾,嚣张跋扈,他们适合做出征的将军,却不适合掌管朝政。

一旦哪日掌权,恕臣无礼,陛下你的龙椅都不会稳的。

不掺杂两家之间的恩怨,身为魏臣,王延之是不想看到那样的局面的。

以前这是谢谨的家事,可现在那是国事。

谢谨不是不知晓这其中的厉害,谢冲那些人不好处置的,相较于其他家族,她当然还是更信任谢氏一些,日后若有内乱发生,谢氏需要他们。

二来战事一日不平,她便一日不能薄待军中将领,也不是光靠她一个人就能打完所有的仗。

此事朕明白,时机待定,不在此时。

好了,明日上朝前朕希望你们能把东西拿过来,有问题吗?没有。

三人一齐走过长廊,碰上了带领侍卫巡宫的谢沉,彼此行礼拜见之后,王延之王韫之知眼色的先行一步。

八壹中文网这反倒让剩下两个人尴尬了。

依我看,谢冲是嫉恨着谢沉年纪轻轻得了卫尉之职,抢了他想要的东西才出言讽刺,这些人是真忘了身份体统。

王延之前几日听说此事的时候,差点就想把士族家训丢谢冲脸上了,今日他话说的好听,列了谢冲的罪状。

若是当面对上,王延之有的是话骂他。

卫尉掌管宫中禁军,再司军器之事,位高权重,非天子亲信不得担任,谢冲是犯了红眼病又挑不出谢沉的错处,只能拿那种事去找晦气了。

以旁人内宅私事攻击诋毁,王韫之是不能忍的,得亏是陆与珩脾气好没有揪着不放,换了他定要好好说道说道。

你这转变倒是挺快,从前看她百般不顺眼,如今做起臣子也没什么不好。

她是谢谨我依然看不顺眼,她是皇帝我愿为忠臣,这并不冲突。

好了兄长,快些回府吧,阿和有孕在身,我得回去多陪陪她。

起初也没见他多粘着自己夫人。

第二日的朝会上,当谢谨提出要行重商一事后,满殿议论纷纷,都觉得谢谨荒唐胡闹。

自古以来农本商末,岂可在我朝改变啊!每次有什么事第一个站出来的绝对是陈氏家主,他跟谢谨杠上了一般,谢谨干什么他都要反对,虽然并不起什么作用。

启禀陛下,此事太过草率,若引起民怨,大魏百年基业就全毁了!请陛下三思!到最后就是一大半的朝臣请谢谨三思了。

早知道会是这样的局面,谢谨也没打算和他们好好说。

朕意已决,无需多言,此事由御史大夫同中书令施行,度支尚书从旁协助。

眼看陈氏家主还要再辩,一直躲在边上的谢鸣咬咬牙冲上前去。

启禀陛下,臣有本要奏!还算是有眼力见,谢谨微微耸肩,讲。

臣要参主簿陈值以权谋私,于市井之间毁坏屋舍摊位,欺压百姓,致三人重伤五人轻伤,恳请陛下秉公处理!陈氏家主瞪着谢鸣半晌没说出话来,好一个监察百官御史中丞啊,半年多以前的事他放到现在来说。

陈值正是陈氏家主的幼子,曾经也是那窝纨绔子弟中的佼佼者。

陈氏家主手指发着颤,抬头看了眼带着若有若无笑意的谢谨。

好一个御史中丞,好一个女帝,这是逼着他不能说话啊!谢谨承认这法子阴险了些,可是特殊时期就要采取特殊方法,又不让她杀人还要得到认可,总得走些偏门。

确有此事?朕素来听闻颍川陈氏家风清正,族中子弟当是做不出这样的事的,陈光禄,要不您回去问问令郎?问什么问,这不明摆着他儿子的生死攥在他手里吗。

陈氏家主一阵眩晕,他没控制住的后退了一步,稳住身形后才拜了一拜。

臣回去自当问清前后,谢陛下恩典!现在众卿还有要劝朕的吗?有也不敢说了。

陛下英明!这番作风是惹了许多人不痛快,回府之后就有人站在自家庭院里破口大骂。

八壹中文网黄口小儿!无知妇人!小人行径!德不配位!陈氏家主把那陈值叫过来狠狠的打了一顿,人还没抬下去自己先晕了。

谢鸣站在谢谨身前,一脸苦相。

四姐你净会挖坑让我跳,我今日参了陈值,那些人以后肯定都不带我玩了,这还是小事,以后整个陈氏都得记恨上我。

昨夜他被召入宫中那个眼皮子就直跳。

果然谢谨找他从来就没有好事,叫他去插一腿,他是两边都不能得罪。

你怕什么,你堂堂御史中丞,陈郡谢氏的嫡子,他陈氏还敢杀了你不成。

叫你来上个朝你都不乐意,拿着俸禄不干事,朝廷没那么多精力养闲人。

那是我愿意的吗?你再说一遍。

我错了。

认错这件事,谢鸣从来没慢过。

谢谨把宫人拿过来的点心推至谢鸣身前,开始与他闲话。

我听说三婶在张罗你的婚事,你可有看中哪家的女郎?这还是她上次回府的时候阮夫人跟她说的,想想也是,谢鸣如今二十岁了,到了娶妻的年纪。

四姐你凑什么热闹,我阿娘真的是急疯了,哪家宴会她都要跑一跑,逮住家中有适婚女郎的人家都要问,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有什么毛病娶不到夫人呢。

胡说些什么,三婶是为你好,再说我们家谢鸣条件如此之好,怎么会娶不到夫人。

谢谨难得的放松,她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累的时候也希望和家人多相处,现在和谢鸣一起话家常就让她觉得安心无比。

和谢鸣展开了一番争论,谢谨把谢鸣说的脸红脖子粗,最后谢鸣使了性子跑了。

还真是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