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帝 > 第 44 章 第四十四章

第 44 章 第四十四章

2025-04-02 00:54:36

桓景和谢鸣一大早就去了宣阳门候着。

往昔结仇不浅的两个人待在一处也不是能平淡和谐的。

呀,左仆射这是没休息好吧,瞧这气色差的,一会东越使臣来了见了还以为我们大魏苛待官员呢。

桓景斜睨了一眼谢鸣,要不是要保全整个桓氏,恰巧这小子又是谢谨宠爱的弟弟,桓景早就弄死他了。

⑧①ZW.??m当日害他们桓玄出事的那些人,不照样被他弄死在途中,再也回不来了吗。

不敢当,臣素来忧心国事,不似御史中丞这般整日花天酒地的快活。

不过御史中丞还是要克制些,坏了自己的名声,反叫您母亲为了你的婚事操心。

谢鸣嘴角有些抽搐,不就是娶不到夫人吗,这一个两个抓住这事还不放了。

站在最右侧的姜别一言不发,两人的争论只让他觉得聒噪。

出于体面,谢谨让他换上了官服,厚重的衣裳穿的姜别难受。

这说到娶妻,桓五公子还长我四岁呢,他如今也还没娶妻,左仆射还是担心他吧,我可听闻五公子在零陵郡过的很是逍遥,都不愿意回建康了。

他似乎听到了桓景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桓景是真的被戳中痛点了。

那个混账东西去了零陵郡发现那里日子还不错,想着反正两三年也不能回来了,就大大方方的留下,又建了一座比家中还要精致典雅的流玉斋,天天呆在那里不肯离开,庾识琮两年期满就回来了,那个混账他三催四请都不动,还扬言以后都要留在零陵郡。

你!你们很烦。

烦请让让,你们挡着我的风了。

淡漠又疏离,慵懒而烦躁。

桓景和谢鸣各退一步,没什么问题,他们怕姜别。

他是太平二年被谢谨带在身边的,年岁尚小的时候威严就很足了,初见他之时跟只小狼崽子一样,谁敢轻视他半分,姜别就会用尽方法还回去,别看现在是懒散模样,狠起来莫说他二人,庾识年那种笑面虎都要俱上三分。

谢鸣对此感触最深,他记得那个时候姜别只有十四岁,某位士族的家主又顶撞了谢谨,姜别就站在谢谨身后,那个带着冷漠杀意的眼神把谢鸣吓的不轻,像是要撕碎一切,让人不由得想要臣服。

同样桓景有次也撞上了这眼神,他反应还算正常,只是难得的跟谢鸣好好讨论一番。

他身上,有王者之气。

不怒自威,是森林中潜藏蛰伏许久的凶兽。

这种气息,哪怕是如今的陛下,我都没有在她身上感受过。

谢谨的威严来自于杀伐决断,那是被战场鲜血磨砺出来的气度,而姜别更像是生来就有的。

这两年下来,姜别身上的戾气消散不少,也愈发对身边的事物失去兴趣。

即便如此,桓景和谢鸣也不敢招惹他。

外人不知,他们明白的。

谢谨和王韫之他们都在把姜别当作继承人来培养。

这两句话让周围安静下来,姜别吹到了风,感觉凉爽许多,心头燥热也逐渐平息。

东越使臣来的时候,场面已经有些尴尬了,光是东越的译官在和桓景交流,懂东越语的姜别站在一边打哈欠。

谢鸣实在忍不了,他推了他一把……姜别很烦,但是他怕谢谨骂他,所以象征性的聊了两句。

对于他会东越语使臣感到很意外,那些使臣颇为热情,缠着姜别说了许久,姜别没说两句就让他们进城。

后来那边又叽里咕噜说了什么,桓景想问问姜别。

他说你们很烦。

领着人从端门入宫,姜别感叹于自己终于完成了任务可以回去休息了,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庾识年顺手把他拎进了太极殿。

别跟我耍脾气,这是陛下吩咐的,你跟丞相两个人就是今日的译官。

把人丢到他该去的位置,庾识年头也不回的走了,连忙去席间陪崔夫人。

你又去了那么久!这是在太极殿你给我留点面子!殿内闹腾了一会,经由宦者传声,谢谨着冕服入殿,许久没有这么正式过,她也有些不适应。

参加陛下!平身。

待到众人落座后,东越国的王子才叫译官问了问题。

为什么女子也能入殿,还能和男子坐在一起?东越王子年纪不大,正是对什么都充满好奇的年纪,他谨记他父王的叮嘱,在大魏无论看见什么和东越国不一样的东西,都要问清楚,他父王还说如今的大魏强盛,他们要好好学习。

谢谨看这孩子清秀可爱,心里也多了几分好感,声音轻柔又不乏沉稳。

在我们大魏男女平等,人人皆可入宴席,今日坐在一起的皆是我大魏官员和他们的夫人。

王韫之一字不落的将话传过去。

那他们呢?他们也是夫妻。

坐在一起的陆与珩和谢沉表示他们很淡定,毕竟他们不是第一次被开玩笑了。

那谁是夫谁是妻?谢谨得体的笑容有了一丝僵硬,这好像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她不由自主的看向了谢沉和陆与珩。

在下失敬,请二位见谅。

礼仪他学了很久,父王说要入乡随俗,尊重大魏和他们不一样的一切,他一直都有记得。

谢谨觉得这或许也是大魏应该向东越学习的地方。

无论何时何地,面对比自己强或弱的国家,都保持谦卑与尊敬,这才是一个国家该有的处世之道。

东越王子此番来大魏,朕特意备下大魏特色的美食美酒,还有许多歌舞,想来会与东越有许多不同,若有不足之处,也请东越王子多多包涵。

这场宴席气氛很好,他们比谢谨想象中要好相处许多。

虽然语言不通,但这位王子殿下一直有在问大魏特色风土人情和习俗,是真的很诚恳的想感受彼此的不同再择其优者学习。

m.81ZW.??m小王特意带来我东越国风物人情的记载,还有一些来自东越的特产,这是我父王要小王带来的,他还有一句话,希望有生之年能等到陛下去东越做客,届时他必以国朝最高礼仪待之。

这位旷古烁今的女帝在东越国是传奇一般的存在,他们都觉得她很厉害,还有人在写她的传记,他父王也是景仰已久。

如此诚恳有些让谢谨和一干朝臣惭愧了,他们不缺金银玉帛。

反倒是特产和轶闻记载这些看似微薄的东西更能体现友好和敬意。

多谢国主相邀,大魏与东越交好,互通往来自然不可缺少,朕也期待日后与国主的相见。

谢谨举杯与东越王子共饮。

歌舞在殿内上演,宽广的衣袖从宾客面前划过,乐伎舞姬尽可能的发挥到最好,每一个声调,每一次旋转都做到最美最好。

舞姬腰间挂着银铃,随着动作轻盈作响,附和着殿中的喧哗嬉闹,她们穿红色的舞裙,炽热娇艳的颜色昭示着一切的美好与辉煌。

八壹中文网宫人鱼贯而入,手中托盘里是精致可口的美食与醇香浓烈的美酒,来一品香嫩鲜美的蒸豚,再尝尝小巧晶莹的跳丸炙,还有入口即碎,奶香扑鼻的截饼。

若是嫌腻了,再去小酌两口葡萄酒,又甜又醇。

不知过了多久,歌舞退下,谢谨也感酒气上身,脸颊微红。

她看向东越王子,那已然是被美食勾搭的顾不上其他了。

为迎接东越使臣,朕还特意准备了一场献礼。

献礼?是什么样的献礼?这趟大魏之行果然没有来错,这么多新奇的玩意和事,他日后定要在多来几回。

我大魏男女皆有入学的资格,女学之中有许多才德兼备的女弟子,朕请了她们来为使臣献礼,她们每人准备了一样小玩意,作为送给使臣的礼物。

谢谨叫宦者去传她们上殿。

传女学弟子!一排又一排着青色大袖襦的豆蔻少女走入殿中,她们乌黑细密的秀发被玉簪固定着,飘逸的衣衫随着她们的步伐而动,似乎是经过了无数次的练习,每个人的步伐近乎一模一样,连裙摆稍微扬起的弧度都没什么差别,从侧面直线望过去,便好似只有一人经过。

每个人的脊背都十分笔直,带着最温柔明丽的笑容,或许正如谢谨和她们说的一般,她们代表着大魏所有女子展现自己的风华。

因为明白自己肩上的重任,她们真的有竭尽全力去做到最好。

直到来到殿阶下,在女学女傅的带领下,一群女孩子缓慢抬起双手置于胸前,连抬手的时间和动作都一模一样。

参加陛下!她们是要练过多少次才能这么整齐,谢谨只觉得很欣慰,没有一个人辜负她的期望。

待行过礼后,谢谨叫她们去送上自己准备的礼物。

有香囊,有药草,有皮影,有面具,有自己写的字画的画,各种稀奇古怪的小玩意都冒了出来,随意的不像是为两国邦交准备的。

可是她们有在好好听谢谨的话,选择自己认为的最能代表大魏的东西去送,不在于价值,只在于内心。

东越王子是弯着腰接过这些东西的,他很开心,这是这些女孩子用心准备的礼物,他一定会好好收藏的。

到最后,东越王子携所有使臣来到殿中央,将右手握拳搭上肩膀跪下。

多谢陛下!行大魏的作揖礼是表示尊重,现在行自己国家的礼仪,是代表发自内心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