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帝 > 第 50 章 第五十章

第 50 章 第五十章

2025-04-02 00:54:36

谢谨昏睡的两日里,发生了许多事情。

左仆射桓景病倒,卧床不起;温韶姜别合力研制出治疗瘟疫的方子,但是还未曾试验;谢谨昏睡的第二日,天现庆云景星。

庆云现,景星明,都为祥瑞之兆,昭示太平盛世。

1天象从来都是摸不太准的东西,人们都将某些固定天象作为祥瑞的预示,在瘟疫肆虐的如今,这一场异象来的实在太合适太有用了。

这一次,老天爷帮我们安抚了民心。

对于那些怪异天象也并不苟同,只有真正见证它的到来,才深刻明白对于寻常百姓来说,这是多么重大的事情。

那天所有百姓见那情状,不管身在何处,都俯身跪下磕头,双手合十祈求神明保佑。

虽说是迷信,他们也不能否认后续带来的好处。

老天爷总算帮了她一回。

王延之长吁一口气,或许苦难过去,剩下的就是安定和好运了吧。

如果温韶姜别的方子有用,这一仗,他们很快就可以打赢。

他们二人等了一会才有宫人出来传召。

再次踏入式干殿见到谢谨的时候,他们感觉她好像有哪里不一样了。

谢谨身上的气息柔和了许多,眼神清澈坚定,她坐在那个位子上,似乎生来就属于那里。

尽管眉眼低垂,也不容任何人忽视她的存在,这偌大宫室内,只要她在,就不会冷清空荡。

只是坐在那里,就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臣服,不似从前戾气深重,好像现在的谢谨才是真正的皇帝,真正的天下之主。

王韫之不明白这种改变来自于何,但本能的感到欣慰。

陛下是完全好起来了吗?王延之稍稍疑惑一下,谢谨只是睡的久了些,太医也说无碍,怎么才算好?是,完全好了。

二人相视一笑,王韫之懂谢谨这些年的不甘和委屈,谢谨懂王韫之的问题,这一路走来,他们也成了知己。

那臣就随陛下一同去铸颜学斋,去看。

去看大魏的未来。

是,那里是大魏的未来。

王韫之也放下了,兼顾王氏的责任终于被他丢掉,他认可庶族的存在。

即便知道那会让士族逐渐走向消亡,他认了,他站在这个位子上,总得真的为了江山百姓做些什么。

以后的大魏,靠的就是那些人了。

这一场瘟疫,让他们认清了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八壹中文网谢谨找到温韶的时候,她还在跟姜别讨论试药的问题。

没人愿意被当作容器一般的试药,多活几日总比立刻死了好,那到底要让谁来试?温韶瞥见谢谨,老老实实的行了礼,她亦是觉得谢谨哪里不一样了,睡了两日把人都睡的容光焕发了?民女同姜别这几日多试了几味药材,这是我们认为最合适的药方了,现在只缺一个试药之人,但是没人愿意。

姜别往前上一步,温韶挤眉弄眼的不让他说话。

我想,谢肆是愿意的。

温韶气结说不出话来,这人真是什么都敢说,谢肆追随谢谨多年,让他拿命去冒险,这不是在谢谨心上扎刀子吗。

找个将死之人灌药都比这来的合适。

温韶是典型的利己主义者,只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别人生死与她何干,她之前就跟姜别提出找人灌药,姜别死活不同意。

要是像你说的那样,这瘟疫不治也罢,谁人的性命不是宝贵的,哪有那么多高低贵贱之分,你这种话等于是将谢肆付出的一切归作无用功。

谢肆宁肯自己染上瘟疫都不伤害无辜之人,他们要是强行灌药那像什么话。

谢谨手指尖加大了一些力气,将药方捏出了一些褶皱。

熬药吧。

姜别愣怔片刻,好像谢谨比从前果断了许多,以前总会有各种事阻拦她,现在依旧有,她却好像不在乎了。

快去。

谢谨催了下,神色无异。

⑧①ZW.??m没有多久谢谨带着药去找了谢肆,他咳嗽的很厉害,连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陛下。

将军,谢肆他会死吗?他叫了谢谨将军,如同前十几年相处的所有日子,他可以体谅她的难处,可是他不想看着自己的好兄弟去死。

如果这碗药能够治好你,你是大魏的功臣,是所有百姓的救世主,万千荣耀都属于你一个人。

如果不能治好,你死之后,我会将你葬在我父亲的身旁,将你的灵位请至谢氏祠堂,待到瘟疫结束后,我会去你坟前以死谢罪。

字字句句毫无虚假,没有人愿意牺牲,谢肆是他们唯一的选择,谢谨把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亲人推了出去,如果谢肆死了,她不会苟活。

这次结束以后,姜别称帝,庶族入朝交给陆与珩和王韫之,女子为官交给谢鸢和温韶,谢陆和王绪之可以独当一面,征战四方,她会赐死所有对朝堂有潜在威胁的人,她一个人背负所有罪孽和骂名,把功绩留给剩下的那些人,她会在地下看着大魏重现盛世太平。

那个梦太真实了,她已经做出了选择,她相信她选择的人会替她把剩下的事全部做好,他们可以让原本安乐生活的百姓继续好下去,也可以让尚在苦难流离之中的人们过上好日子。

谢谨把药递了过去,谢肆没有任何犹豫的接过,一口饮下。

不管何时何地,在我心中,您永远都是将军,征战四方,从无败绩,是所有人的英雄。

我早已把命送给了谢氏,试药,无论是作为谢氏的家臣还是大魏的校尉,都是我的分内之事,您无需自责,更不要去做傻事。

大魏还需要您,如果真的有一日太平得以延续,就请您给我的坟前送一把宝剑和一身甲胄,这样下辈子我依旧能做守护所有人的将军。

谢肆眼角带泪笑着,他们的将军是最伟大的人,他们也要和她一样。

即便前面是数不清的阻挡,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些什么。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1谢肆费力起身,借着谢陆的搀扶缓缓跪下。

臣,恭送陛下。

就算死,也不要让她看到,那真的太残忍了。

谢谨想要去扶他,手在半空中停下来最后收回。

请你相信,神明会保佑好人的。

谢谨用了自己曾经不信的东西去安慰,就这一次了,她第一次相信神明,希望能够得到庇佑。

转身一瞬,眼泪从谢谨眼眶涌出,愈发汹涌,划过下颚落在衣前。

谢谨问了温韶有几成的把握可以治愈。

五成。

更何况这次的瘟疫引发了很多并发症,用药上有了太多的禁忌。

论医术,她的确比不上父亲和祖父,可姜别一直说她是半吊子她就不承认了,事发从急,用药用量难免失误,她能在数日之内把坏掉的药方重新修改拉至五成已经很不容易了。

谢谨亲自把药方誊抄了一遍。

陛下这是做什么?让人立马去搜集药材,一定要保证足够的量去熬药。

谢谨闷头写着,真要等到奏效以后再去搜寻,又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早一点就能多救一些人。

只有五成的把握,你现在去搜寻药材,会耗掉大量人力物力。

而且这里面有些药材大魏稀少,只能从临近小国购置,这种时候他们当然是趁火打劫,你确定经历过瘟疫后的国库还撑得住吗?要是废了这个劲也不能治好那才是最可怕的。

而且瘟疫过后免减赋税不可避免,可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入不敷出,国库里都没了钱,还谈什么发展?你这样太冒险了!有希望总比没有好,在人命面前,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让步。

什么莽夫!姜别不知何时来到她身后,很轻蔑的瞥了温韶一眼。

这就是为什么她能当皇帝,能当好皇帝,而你不能。

也不管温韶有没有理解这话背后的意思,姜别自顾去准备熬药了。

第二碗药是他给谢肆送去的。

谢肆比谢谨小一岁,生的白净稚嫩,格外显小,卧在病床上像个半大的孩子。

这药连喝三日,一日两次,三日过后如果没有事的话,恭喜你,你在摆脱瘟疫了。

姜别公式化的开口,他跟谢肆不熟,这两年来也没见过几次,只听人说是个耿直憨厚的青年将军,这好像也是他们第二次说话。

谢肆面上围着巾子,只露出一双黯淡消沉的眼睛。

他望着窗外,还是很温暖的天气,枝头绿意盎然,生机不知道要何时才能带给他们。

陛下真的很不容易。

其实她最害怕的就是瘟疫,你知道承平元年,在陛下还是冠军大将军的时候将西凉灭国屠城吗?姜别颔首,那当然知道,那一战让北方从此听到谢谨的名字都生俱,屠城更是被史官记下,也由此被骂了很多年的心狠手辣,残杀无辜。

外人只知她屠城,却不知道那是一座什么样的城。

谢肆想起那个时候,还是会觉得很痛心。

西凉惊现妖道,拿百姓去试药,致使百姓染上疫病,初期根本看不出什么,那时候西凉封闭城门,城中瘟疫肆虐,待到大军压境,那妖道拿瘟疫要挟陛下,扬言要让瘟疫传至更多的地方。

你敢相信一座城池所有人都染上了瘟疫吗?不敢相信,姜别呼吸一窒,城外的人都觉得可怕,城内的人是该有多绝望。

那时候陛下根本没有办法,已经打到了城下她不可能再回去。

可是如果城内的人出来了,莫说是北境,天下各处有哪里能幸免。

那时候陛下亲自射杀在城门之上耀武扬威的妖道,他只研制毒药却没有留下解药,那种瘟疫的扩散快到无法想象,除了杀,陛下别无选择。

那扇城门被打开后,只有一千士兵进入城内。

三日,所有人都死了,陛下怕会引起恐慌,没有叫外传,把那些士兵记为战死,所有百姓的死也成了屠城所致。

说谢谨无辜,她的确是用最残忍的手段杀了所有人,可说她有罪,那种情况下没有更好的办法。

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陛下都睡不太好,经常还会耳鸣,她也由此怕上了瘟疫。

难怪当时宫人来报有瘟疫的时候,谢谨会激动到吐血。

姜别垂眸,无边冷寂和心酸涌入身体,很多人很多事都比他想象中要复杂。

不管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不可能完全正确。

m.81ZW.??m他照顾着谢肆喝完药后,又嘱咐了几句才离开。

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也不知道明天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