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帝 > 第 53 章 第五十三章

第 53 章 第五十三章

2025-04-02 00:54:36

转眼入了盛夏,燥热的天气让人总是心生烦闷,窗外频繁传来蝉声,树梢鲜绿叶片在风动时互相摩擦发出声响。

王绪之就是在这样闷热的天气里回到建康的。

他离家三年多了,建康城跟他离开的时候有很大的不一样,房屋楼阁还是以前的样子,细看之下处处又增添了许多新店铺,瘟疫被治愈,街道上又重新有了人,围着巾子也还算习惯,脸上的笑容不似从前明媚可也还是有的。

在北境的时候他时常担忧家中人,直到真正回来了才能安下心来。

消息早就传回了王家,王延之早叫人把王绪之的房间收拾好。

刚成亲的那几日,谢鸢和王绪之也是分房睡的。

前几日庾识和旁敲侧击的问了问谢鸢要不要去借王绪之,他们都很尊重她的意见,不难为谢鸢,也是怕两个人见了尴尬。

谢鸢很好说话,本也打算好好过日子的,也没必要再折腾些什么,遂跟着王延之王韫之他们一起在府外等王绪之回来。

除了他们这几个人,前来等候的还有一个外人。

唐公子。

谢鸢礼貌性的跟那人打了个招呼,这位唐节公子在王家待了五六年了,说是王延之母亲的侄儿,也就是那种一表八千里的关系,他是王延之在某家的清谈会认识的,二人趣味相投,相谈甚欢,了解清楚关系后王延之还把人请回了府中住下,算时间也就是在庾识和嫁入王家后不久。

谢鸢在府里这几年也看的明白。

王延之同唐节的关系是真的好,王延之之前想帮唐节入朝。

可惜唐节志不在朝堂,他便婉拒了,这几年下来,二人经常在一处谈天论地,王延之还想让他做王子琤的师傅,府上的人对唐节甚是恭敬。

唐节生了一双丹凤眼,有些邪气在身上,谢鸢和他来往不多,打个招呼也就罢了。

等了没多会,王绪之的身影出现在巷尾。

王延之很是高兴,忙走了过去迎他。

阿兄,我回来了。

在外面这几年,王绪之是糙了不少的,不再是粉面毓秀的公子哥,真真是有了征战沙场的将军风采。

八壹中文网王绪之和王韫之庾识和都打了招呼,那种安心是在外面比不了的。

谢鸢站在最后,和王绪之的目光对上也就是那么一瞬间的事,不自然肯定还是会有的。

但毕竟过去了那么久,他们也成长了许多,都不那么去计较了。

夫人。

都不是小孩子了,以前的事他们就默认没有发生过,对谁都好。

郎君回来便好。

不知名的气息在二人之间涌动,说是夫妻,他们相处的时间也只有几日,王绪之对这个妻子还比不上对外客热络。

他和唐节的话很多,从进屋到用膳,一直都有说不完的新鲜事。

王绪之的回来没有激起什么大的水花,大家都知道王谢已然联姻,面子上最后还会过去的,比较之下,桓玄的回来更为悄无声息,默默的进了城,没有任何迎接,直接去见了桓景。

桓景的身体没有任何好转迹象,整个人瘫倒在榻上,提不起来力气,大夫来看,也说最多只有七八个月了。

眼前虚弱的,被疾病折磨的桓景,和桓玄印象中那个意气风发谈笑有度的兄长一点都不一样。

他胸口好像被什么塞住了,窒息苦涩的感觉让他很不舒服。

兄长,你怎么会?桓玄如鲠在喉,握着桓景的手不知道从何说起。

桓景每日醒着的时间不多,他努力提起神来,他要把所有的事都交代好。

阿玄,听着,现在我说的每一句话你都要记好。

龙亢桓氏到我们这一辈已经很艰难了,我时日无多,族亲身居高位者皆已年迈,也撑不了多久了,我死后,龙亢桓氏会交到你手里,你心性单纯,不是庾识年那些人的对手,所以我为你铺好了一条路。

桓景说话断断续续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桓玄。

王家,有桓家五年前布下的人,我已经把所有的一切都准备好了,等到他得手了,王庾两家会水火不容,你记住桓氏要避其锋芒,选择沉寂。

王延之和庾识年会斗得死去活来,两个家族实力相当最后双方都会输,谢氏底子已经空了,再加上那两个人的添乱,谢谨分身乏术,一定会出乱子。

所以,桓氏什么都不需要做,只要熬死了所有人,我们就赢了。

三家联盟,桓景一出手就奔着两家去。

八壹中文网那一刀,一定要狠,不能让她有任何说话的机会。

兄长,真的要那样做吗?她是无辜的。

不可以心软,为了桓家,没有什么是无辜的,要怪只能怪她是连接王庾两家的纽带!桓氏沉寂并无不可,陛下也没有对桓家动手,我们就不能不要那么多算计吗!兄长你早就把一切都算好了!姜则是你杀的,你嫁祸庾长瑄就是算准了陛下一定让他死不会深究下毒之人,你把庾识年亲自推上了家主之位,就是为了你在庾识和嫁入王家不久后埋下的那颗棋子有朝一日可以发挥作用,你在背后算计着一切,把每个人都带进棋盘里,你知不知道你这样会害了很多人!他终于知道为什么那些人私下都说桓景阴狠善谋了。

桓景自嘲的笑了笑,是啊,他早把一切都算计好了,那个人是他留到最后的利刃,他苦心孤诣,一环扣一环。

甚至在两家斗起来之后该如何推波助澜他都算清楚了。

阿玄,我是为了桓氏。

桓玄失望的闭上了眼睛,拨开桓景的手。

兄长,你已经忘记了最初的士族是什么样子。

仁义德高,不失礼法,历经万难初心不变。

下个赐婚的圣旨还要把两个人轮番夸一遍,也是难为你了。

好歹是跟随我好几年的人,面子当然要给足,我还找了当年给谢鸢做嫁衣的绣娘给他们二人做婚服呢,真是仁至义尽了。

谢鸣把东西给你了吗?给了,再过个两三日,谢鸣参,我跟,有几个地方的蛀虫可以拔了。

到时候铸颜学斋的学子最优秀的那几个可以去了。

当时说三个月,这才两个月过去他们就很上道了,有几个心急的去找陆与珩要提前通过考核,王韫之给他们出了考题,完成的很不错,是以他们现在准备把人给放出去了。

那几家可能还会闹腾,你和谢鸣看牢点,别让他们闹出什么事来,没白的给那几个孩子增添负担。

要是反弹太厉害,就挑几个最严重的下手,你有这个本事,我相信你。

谢谨如今愈发会指使人做事,自己没有那么忙了,杂事全部丢给庾识年他们,每次还说的让人没办法反驳。

庾识年嘴角抽搐了下,拉仇恨就让他上,可真是知己至交。

谢谨写到恒字的时候,笔尖分了叉,她蓦然想起桓景已经很久没来上朝了。

桓景怎么样了?最多熬过开年。

说惋惜谢谨和庾识年都有一点的,桓景这个人路子并不正。

但是能力这方面没得话说,尚书台因为他在,稳定有序。

他历经三朝而不倒,能屈能伸,把桓氏保护的好好的,在士族角逐之中即便不如王庾两家得重用,也能一路走到如今。

他今年也不过三十四五,实在很年轻。

谢谨是真的还想他再多活几年的,人才难得啊。

如果桓景死了,龙亢桓氏你打算怎么办?他们若是识相就自己退,我不为难,就怕桓景死前还要闹些什么,如果是那样,桓氏可以除名了。

桓氏的蛀虫也不少,她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留着桓家,日后的大魏士族一定不能太强,否则庶族还是没有生存空间。

那些小的士族她会料理,桓氏退,谢氏退,退而仍存,做隐居态,王庾两家可以留但不能太强,庶族多学子也还不行,还要有将才,她之前已经交代谢沉谢陆去做了,那都是后面的事。

庾识年眉毛微微动了下,就怕来日之桓氏是未来的庾氏。

那个十年之约一旦过去,庾氏还能走下去吗?士庶之争,庾识年觉得,他又该好好想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