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家没有任何举动。
古朴典雅的宅院被层层围住,这座宅子承载着桓家一百多年的回忆,见证了龙亢桓氏所有的荣耀,也即将看着它走向衰落。
谢谨大张旗鼓的叫了那些人去天牢,桓玄知道已经瞒不住了。
他有一些高兴,自己终于可以解脱了。
桓家的人都如同蒸发了一般,谢谨缓步走着,一个人影都没见到。
天依旧很凉,庭院里残存积雪,白净朴素,这里比谢谨以前见到的更没有人情味,哪里看过去都是规矩庄重且冷冰冰的,不同之处便在于竹子又多了不少,苍劲挺拔,翠绿的颜色衬着白雪让人忍不住想吟上两句诗,墙角的梅树枝桠曲折,已经越过了青瓦往外挣着,红梅娇娆,格外显眼。
这样好的景致也没什么人去欣赏了。
无边的沉静蔓延至每一处,除了谢谨抬脚落地的细微响动,再也听不见任何声音。
眼下倒像是她来见桓景的时候,地方还是一样的,人变了,情也变了。
桓玄等待着谢谨的靠近,褪去了官服,他换上自己原先最爱穿的白色宽广博衫,跟少年时没什么区别。
臣,参见陛下。
桓玄淡然行礼,过分优越的相貌哪怕经历过岁月的打磨也没什么变化,桓玄今年三十岁,他比谢谨王延之都大,身上的少年气出奇的浓烈,桓景真的他保护的很好。
哪怕是死都为他留下了自己最珍视的东西。
算了,早想到会有这么一天,臣将供状写好了,陛下看吧。
你觉得你自己是无辜的吗?桓玄算得上是这一辈惊才绝艳的人物,他的才不在朝堂,而在诗词歌赋。
如果桓景可以一直走下去,桓玄应该也是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的,纵情山水也好,名士争辉也罢,他都可以做到最好,到如今沾上了朝堂浊气,反而什么都没有了。
八壹中文网我一点都不无辜。
如果我能拦住兄长,或者是他的计划告诉你们,庾夫人不会死,这些日子那么多朝臣也不会死,我也是帮凶,怎么能无辜呢。
不过还好,陛下来的足够及时,可以让我得到应有的惩罚了。
桓玄一心求死,谢谨看出来了。
最被桓家看重的家族荣耀他一点都不在乎,那个什么破家训他恨极了,就为了什么荣耀,什么地位,他兄长搭上了自己的命,无辜的人受到牵连,好人因此死去,罪人还在苟活,他恨不得将那祠堂和家训烧的一干二净!谢谨和桓玄对视着,指责的话她说不出来。
因为谋划了所有的是桓景,放桓玄一马她也做不到。
因为他也是帮凶,他亲眼看着所有事情发生。
做人真的太难了,理智和感性太难分开,叫她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桓玄。
似乎读懂了她的为难,桓玄拂袖跪下,双手拱起。
罪臣桓玄甘愿受千刀万剐之刑,龙亢桓氏罪孽深重,桓氏愿自此除名四大士族,三代不再为官,贬为庶族。
陛下来之前,臣已经将毒酒送去了各院,恳请陛下,放过罪臣兄长,所有罪责,罪臣一力承担。
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百年公卿世家甘为庶族,拿了全族百年荣耀去还债,不是谢谨不心疼庾识和还有这些天那些人的遭遇,同为士族中人,谢谨明明确确的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桓玄就算是死了,桓氏所有的人都会视他为耻辱,他的灵位不会入祠堂,他牺牲了家族利益,会被从族谱上抹去,他的桓姓会被剥除,生生世世他都是桓氏的罪人。
说的再可怕些,桓玄的后代不是被逐出家族就是饱受欺凌白眼。
并且不是一代,是世世代代,那句永世称罪不是说着玩的。
桓景为了你和桓家牺牲了无辜之人。
如今你要牺牲你自己和桓家百年荣耀去保全桓景死后的安宁,你们桓家。
都是疯子。
这本就是我们该赎的罪,兄长照顾了我那么多年。
因为他的保护那些年我才可以过的肆意自如,我没有办法去揭穿他,让陛下杀了他,这是我自己的罪孽。
这么多年了,我也长大了,这一次,我想保护我的兄长。
没有谁能一直当孩子,人都要长大的,更何况是他们这些生在囚笼里的人。
谢谨舔了下干涩的唇,再待下去她可能就受不了了。
如你所愿。
谢谨退后转身,每一步走的都很艰难,现在她已经快要分不清善恶好坏了,好人会做坏事,坏人会做好事,在一个圈子里跳来跳去,最终还是落入底端。
陛下。
桓玄叫住了谢谨,她没有回头。
一直忘了和陛下说一句话,我很佩服你,在这乱世之中。
感谢你为大魏所做的一切,感谢你护了我们数十年平安,在下才疏学浅没有什么能做的,桓家,就算是我送给陛下的礼物,愿陛下能以桓氏为突破口去实现你的士庶平等,满朝贤士,愿大魏国祚绵长,永世太平。
连桓玄都知道她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这是桓玄给她的时机和决心。
从此刻开始,真正的改革就要来了,所有的一切都会朝着谢谨心之所向更进一步。
不知道何时又开始落雪,纷纷扬扬的,落在谢谨发梢,眉睫,肩头,脚下,苍茫天地,茕茕孑立。
谢谨转过身来,她与桓玄之间有细雪纷飞,有花影重重,有翠竹摇曳,还有敬畏尊重。
两人不约而同的抬起手,放置胸前,腰身不断弯下。
这一拜,无关恩怨,是为敬国重义。
这座承载着太多东西的宅院,最终化为了灰烬,桓玄只将妇孺送走,余下龙亢桓氏所有人赐毒酒,一场大火什么都带走了,那天出奇的冷却没有下雪,火焰映红了半边天,残骸废墟,百年枯荣,曾经所有的荣耀,风华,委屈,心酸,枷锁,什么都没有了,和那满祠堂的灵位一起,烟消云散。
后来谢谨听救火的人说,火是从流玉斋最开始烧起来的,桓玄抱着桓景的灵位一步步走进去,神态轻松,笑容温和,像是应了最初所有人给他的评价。
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这就是桓玄给所有人的交代,欠王氏和庾氏的一条命,他用桓氏所有人来还。
他的逝去让很多人沉默,或许说是羡慕,生在士族唯一一个做了自己的人,一生虽短,到了最后也无愧于心,他不欠任何人的,曾陷泥沼,最后还是满身清华,终归洁净。
关于这场大火,谢谨下了诏令,她成全了桓玄,所有的罪责都是他的,与他兄长没有半分干系。
王韫之来问谢谨到底是如何发现唐节为桓氏所用的。
从来没有肯定过,只是怀疑。
那晚桓景和谢谨说了很多,她被桓景牵动了情绪,桓景的语言艺术太好,每一句每一段都是精心思量好的,先怀念从前,谢谨代入那种场景,对桓景产生怜悯,再加指责,让谢谨对自我产生怀疑,最后两个人同化,谢谨心理防线低下去了轻易答应他三年之约。
这人的算计从来都没有停过,死前的最后一口气都要用来算计。
谢谨后来总觉得不太对劲,庾识和死的时候,她其实有一点怀疑桓景,只是他太聪明,死在了庾识和前面,自己摘的干干净净,让她没有办法再坚持怀疑。
再往后,王庾两家闹得凶猛,谢谨出于无奈想要用桓氏的时候猛然才发现不对劲。
人算不如天算,桓景预料到了一切,他以为这一定会有一个过程,时间久了,桓家也就不会太扎眼,谁知药下的太猛,桓家暴露的太快,目的是达到了,桓家也陷入危难之中。
最后她还应该感谢桓玄,这一次要是没有他,谢谨抓不住唐节。
有人给谢陆送了信,让他去那个茶楼,我后来看了,那是桓家特用的纸。
听完后,王韫之沉默许久,到头来也是大梦一场空,桓景是算计高手,却没算到桓玄的善良和正直会毁了全局。
桓玄,罪不至此。
王延之怎么样了?一直在阿和的墓边,怎么说也不走,就是坐着。
一阵默然,他们明白王延之也是在谴责自己,是他引狼入室,最后害了庾识和。
再让他缓缓吧。
晚些时候,谢谨去了天牢,给唐节带去了这个足以摧毁一切的消息。
恭喜你们的自以为是,最后压垮了整个桓家。
唐节现在的模样跟乞丐没什么分别,浑身上下都被血糊住,连抬眼都难受,随意被触痛一下,疼痛就会被无限放大,温韶一直在这坐着,吊命吊的很成功。
无知小儿,坏我大事。
他比你们有良知的多!我一直没有觉得人有高低贵贱之分,现在我觉得有了,桓玄哪怕犯过错。
他是帮凶,但他甘愿赎罪,付出了最惨痛的代价,而不是像你和桓景,牺牲别人的性命达到目的还死不悔改,起码在这方面,桓玄高贵,你们低贱。
谢谨死死的盯着他,从桓玄那里她得知了唐节跟桓玄所有的联系。
被家族抛弃的庶子和救命恩人,唐节生于大家长于民间,自小受尽白眼冷落,桓景无意间得知他和王氏那么一层浅薄的关系便动了心思,唐节是桓家的死士,这颗棋桓景一埋就是六年,也是足够有耐心。
桓玄担了桓景的那一份,你就没人帮了,你放心,我会让你知道什么是人间炼狱,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谢谨手上有了一锋利的小短刀,反光的一瞬间温韶立马跑了出去,她前脚出去后脚惨叫声响起,汗毛倒竖,如坐针毡,温韶真的快被吓死了。
怕是真的怕,恨也是真的恨,她觉得谢谨的残忍在此时格外有魅力。
唐节欠庾识和的,欠王家和庾家的,他得还干净了才能死。
接下来的几日,温韶很忙碌,天牢,庾家,王家到处跑,没一日能睡好觉的,饭也吃不下,吐得昏天黑地时只有一个想法。
千万不要君子逼急了,否则他们就会变成地狱爬上来的恶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