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帝 > 第 62 章 第六十二章

第 62 章 第六十二章

2025-04-02 00:54:36

最后的唐节怎么样了温韶并不知道,庾识年和谢谨的关系淡了这是所有人都看的出来的事情。

大多数人都从伤痛中逐渐走了出来,王延之精神还是不太好。

但也能够每日去庾识和坟前坐坐,回到家中陪着两个孩子玩上一阵,发发呆,看看书,一日两日的过着,总归还是正常的。

所有的生活都回归了正轨,该上朝上朝,该做事做事,只有庾识年还沉浸在伤痛中,消沉暗淡,再也找不到当年一丝一毫的影子了。

唐节是真的狠,那样一番话直接将庾识年也拉入害死庾识和的行列中,庾识年现在就处于自我怀疑自我怨弃的状态,崔夫人想要照顾他也被劝了回去,迫不得已求到了谢谨这里来。

陛下,妾求求你救救他吧!再这样下去,他真的会熬垮自己的!她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谁来劝都没有用,庾识年就一直把自己关着,他们的长子出生许久,庾识年也没有好好抱过他几次。

如果有用的话,谢谨当然会去,问题就在于庾识年不想见她了。

处置唐节的时候她去过庾家一次,她站在门外,庾识年枯坐屋内,不长不远的的一段距离,感觉什么都变了。

其实你也不相信我了,如果是以前,我会永远站在你那一边,你也会坚定不移的相信我,过了这么多年,到底我们都变了。

淡漠无奈的语调让谢谨鼻子发酸,谁都会变,他们也不例外。

可她也从来没有把庾识年当作外人,为什么还是走到了这个地步。

陛下啊,这就是死局,你信了庾识年抓了王延之,你在王家和丞相心中就会留下芥蒂,任人唯亲偏听偏信也会成为固有的观念,你为了公平不抓庾识年,他只会觉得你在偏袒,你们这么多年的信任都化为乌有,无论你怎么做,这一局,你都输了。

现在结果还重要吗?庾识年知道了害死庾识和的不是王延之,这一切真的就过去了吗?从此以后,他和谢谨永远不可能像最初彼此信任可以把后背交给对方了。

不信任的种子一旦播下,很快就会长成参天大树。

朕爱莫能助,你回去吧。

崔夫人入宫受挫,谢谨和庾识年离心。

对于那些一直反对谢谨的人来说,这是多么好的消息。

王庾两家元气大伤,桓家尸骨无存,谢家处于半隐退状态,他们还真是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他约了几家家主密谈,话不过半,便有人面露为难之色。

谢谨的手段诸位不是不知道,眼下日子过的太平,我们何必要再去冒那个险?他是真的不想再去折腾了,毕竟谢谨在位这几年大魏国泰民安,连带着他们的日子也好过了不少,费那个心思干什么。

陈氏家主目光一沉,怎么,李右丞太平日子过久了,已经沦落到甘愿让一个女子骑到头上了?老夫倒是忘了,李右丞的小女儿就在女学之中,你还真的遵从谢谨那套了?他扫过在座的所有人,看出了他们眼中的退缩之意。

目光短浅!你们以为谢谨扶持庶族是干什么?她就是要让庶族来压制士族,逼迫我们这些人放弃自己的一切,龙亢桓氏已经没了,在座诸位谁的家族能比得上桓氏?桓氏尚且不能保全自身,更何况是我们。

若是我们不趁现在联合推翻谢谨,再过个几年,那些寒门庶族无知妇人都要在我们头上作威作福!那,现在兵权还在谢谨手上,她不离开建康我们就动不了手,我们该怎么办?别忘了谢谨是逆臣,她手里有兵,咱们的杨侍郎也有,只要把谢谨身边那些人化为己用,师出有名,还怕她不成,机会总会有的。

这一谈就是到了深夜,最后人都走了才有陈家的心腹过来。

家主,在下有一计可让谢谨离开建康。

陈烜抬头看他,讲。

北方九国自年前就有异动,若是此时多国出兵,王绪之招架不住,谢肆谢陆也不会轻举妄动,按照谢谨的性子,战场才是她的归宿,她一定会御驾亲征,那时候机会不久来了吗。

屋内灯火忽明忽暗,时不时还有火星子跳着,愈发衬得气氛僵滞。

要如何才能让多国出兵呢?等到家主事成,陈氏便一跃成为士族之首,施之小利小惠达到目的,谢谨骁勇善战也能抵挡外患,如此两全其美……他话说不下去了,因为陈烜将案上的砚台狠狠砸了过来。

大逆不道!乱臣贼子!你是个什么东西也敢教唆我通敌叛国!滚!陈烜气的脸色涨红,他心术不正意图作乱不假,可这不代表他会通敌叛国,他们陈氏家训不是这样教他的,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出卖国家,陈烜还没这么不要脸。

当年谢谨出征西戎他们是在背后阴了她一把,可一则西戎是主动出兵而非他们通敌叛国。

二来他们是等到谢谨凯旋的消息才动的手,现在还要来更阴险的,陈烜第一个不答应。

做人还是要有底线的。

陈烜喘了半天的气,许久平复下来,他召来一人下令道:杀。

这种人生了歪脑筋,陈烜不敢留。

谢谨在式干殿呆了好久,面前陈着各家士族这些年异动的记录,陈氏招兵买马豢养死士,杨氏屯兵贮粮,赵氏奔走朝堂,反正没一个消停的。

细长的手指来回点着,谢谨看上去有些散漫,真的是在挑选哪一个下手。

你猜他们现在在干什么?下首的谢鸣眼珠子转了转,具体的他也猜不到,不会是什么好事就对了。

81Zw.??m桓氏彻底倒台,各大士族那里的警钟都被敲响了。

现在,不是赶紧拉帮结派走向联合就是寻些旁门左道以保自身。

谢鸣没说的让陆与珩全说了,这人比从前还要清瘦,脸颊两侧都有了明显的凹陷,颧骨明显,最初十二分的俊朗如今只余八九分,还有三分被稳重随和的气质补上了。

⑧①ZW.??m陆与珩前些日子忙的厉害,王韫之身体不太好,尚书台那边全靠他一个人撑着,各种作息极不规律,要不是年轻,真经不住这样熬。

谢鸣的话也没好到那里去,各种参贬折子被丢到尚书台,他这辈子没那么累过,他阿娘还在催婚,谢鸣也算是找到拒绝的理由了。

他都快忙的猝死了,没时间娶妻成婚。

陈家怎么样?八大世家以颍川陈氏为首,动这个难度最高。

可若是成了,剩下的几家便是一盘散沙,成不了气候。

再者如今想要倒戈者不在少数,陈家倒台想来也能让他们下定决心。

陆与珩缓声分析,那运筹帷幄的姿态,看的谢谨有些恍惚。

遥想当年,陆与珩在太极殿上公然与陈烜争论,他还怕的不行,上朝下朝路上如惊弓之鸟一般,和谢沉寸步不离。

所有的畏缩和不自信最后都被陆与珩抛弃了。

陈氏兴起时间其实比庾氏还早,家族底蕴的确深厚,且陈氏子弟众多,势力盘根错节,八大世家陈氏均有姻亲,陈烜如今身居尚书右仆射,不掌实权。

可从威望上来讲,大魏朝臣还是信服他的,所以要动陈氏,很难。

分析朕都知道,朕想听的不是方法。

谢鸣陆与珩都沉默了,他们又不是神仙,哪能那么快想出方法。

静观其变吧。

陈氏这么些年都在陛下眼皮子底下兴风作浪,还能每一次都擦边而过,让陛下没有绝对的把握出手惩治。

哪怕我们怀疑的再多,没有证据就不能轻易动他,只能等他自己沉不住气。

还等,她能有多少时间等。

他不肯动手的话,朕只能逼逼他了。

再过几日又到选官的日子了吧。

以才选官,压制士族。

让陈烜真切的感受到压力,让他明白再不动手所谓士族要不了多久就会被淘汰,尤其是针对颖川陈氏。

让陆侍中和陈烜同时担任中正官,而且陆侍中压他一头选官决定权在陆与珩手里,陈烜只能看着他任用有才之人而非陈氏之人,给了他希望又不留一点机会,明明资历更高却屈居人下,陈烜能咽下这口气吗?上道。

咽下了就算了,对他们没坏处,咽不下的话,他们就把坑挖好留给陈烜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