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年前诸事

2025-04-02 00:55:22

招工启事贴出去两天之后,就有两个妇人来应聘。

一个姓朱,三十二岁,是来应聘厨娘的,她还现场做了个菜,顾涟试了一下,味道不错,于是给她一个月八百文的工钱。

毕竟人家除了煮饭,还要煎药,也挺累的,我们顾小大夫又不是一个抠门的老板,所以工钱给的挺高。

另外一个妇人有四十八了,姓吴,双手粗糙,一看就是经常干粗活的,顾涟给她安排了打扫清洗的工作。

工钱比厨娘少五十文,吴婆子自然是非常满意。

于是顾涟跟两人签订了劳动合同,要求两人工作认真,勤劳刻苦,责任心强,每年发十三个月的工钱,过年过节有礼品。

若是违反合同规定的,顾涟有权解除合同关系。

签药合同之后,顾涟告诉她们年后来上工。

两个妇人却想马上工作,毕竟还有一个月就过年了,她们想赚点银子过年。

顾涟抓抓脑袋,现在还没开张,哪里有活干,安排她们做什么都不知道。

想了许久,问两人会不会针线活,得到肯定之后,就把二楼病房的被子交给两人做。

一共要做十五条垫被,十五条盖的厚棉被,还要做三十条被单,到时候有病人用过的铺盖,直接把被单拆下来洗干净消毒就可以了。

这么多被子,够两人忙到开张了。

朱吴两人接了活计自然是认真负责。

顾涟把所有活计都安排好,买了点生活用品就回开心谷了。

临走之前跟周战三个师弟交待好,这段日子有人来应聘,就叫他们等等,半个月之后她会下山买年货,到时候再面试。

到了腊八节这天,顾涟特地煮了一大锅腊八粥。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

腊八粥的传统食材包括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红枣、莲子、花生、桂圆和各种豆类,如红豆、绿豆、黄豆、黑豆、芸豆等。

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来源于佛教。

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佛国人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难,也为了纪念佛祖在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这天以吃杂拌粥作为纪念。

自从佛教传入大梁,各寺院都用大米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

直到今天,民间逐渐形成在腊八当天熬粥和喝粥的习俗。

过了十五,顾涟依旧是一个人前往静安府。

这次除了购买年货以外,还希望有人前来应聘。

把船靠岸,进了医馆。

看到三个师弟在朱吴两位妇人的指导下,用弓弦弹棉花。

把棉花 弹松软之后,用头发那么细的绳子,一条一条上下左右交叉把棉花固定好。

这样子的棉被,盖的时间长点也不会一团一团的。

顾涟进来看到几人忙得不可开交,也不打扰,静静的站在旁边观看。

朱氏无意中抬头看到她,吓了一跳,仔细一看才发现是自己的东家。

忙站起来喊道原来是东家来了,站在旁边不做声,我还以为进了歹人,吓了一跳啊!其他几人听到声音,忙跟顾涟打招呼。

弄得她连忙说道我进来看到大家这么认真干活,不好意思打扰,倒是吓到你们了,真真是对不起。

朱大姐没有被吓到吧?没有,没有,就是猛然间看到东家,吓了一跳而已。

朱氏忙摇头表示。

呵呵……那你们继续忙,六师弟,你跟我去买年货。

顾涟不继续看了,于是叫上周智跟她离开。

师弟,这段时间有没有人来见工啊?在路上顾涟问周智。

没有,许是快过年了,大家都想着年后才出来。

师姐不用着急,开张之前肯定会招到合适的人选。

周智安慰她。

急我倒是不急,主要是早点招到人,年后开张也能早点步入正轨。

既然没有,咱们先把年货买了,实在不行,我去风雅轩找梁叔,叫他介绍一个账房先生。

顾涟想到了梁掌柜。

好吧,师姐要买什么年货,我帮你拿。

周智开心的跟在顾涟身后。

过完年,我跟师父他们就要下山了,不用买太多东西。

每样买一点就行了。

顾涟想着今年就四个人,最多加上周智三个师弟,谷里有肉菜,素菜,长睛的地盘上,松子仁,板栗,猴头菇,这些山珍干果,应有尽有,突然发现不知道要买什么年货了。

最后买了红纸,鞭炮;全家人,包括三个师弟,一人一套新衣服,一双新鞋子。

给朱氏,吴氏两个新员工,一人买了三斤肉,一只鸡,五斤糕点,两斤白糖。

今年就两个新员工,虽然到过年才干满一个月,顾涟还是十分阔气的送了贵重的年礼,鼓励她们明年努力干活。

晚上吃饭的时候,顾涟在饭桌上问三个师弟还有十来天就是除夕了,你们愿意跟我去山上过年吗?还有,我师父想经常在山上住,年后我带着我家奶奶还有孩子下山,最不放心他了,三位师弟有没有人愿意在山上陪他。

听了顾涟的话,三人对视一眼,周战出声道师姐,我们还是在这里过年吧,顺便看着医馆。

现在店里面这么多药材,没有人住在这里看着,怕有小偷小摸的进来顺走贵重药材。

既然师弟们考虑清楚了,我也不勉强,那我给你们一人五两银子,过年自己买年货什么的。

我师父那里,到时候再找个愿意陪他的顾涟见师弟们不愿意上山,也没有失望。

师姐,不是我们不愿意。

而是想着年后医馆开张,顾大夫也会来府城。

到时候,看看他愿意要我们哪一个。

周战开口解释。

顾涟听了三师弟的话,想想也对,让师父选自己觉得合适的,免得等会又耍小脾气。

于是点点头,不再多说什么。

第二天,被梁掌柜叫到风雅轩,原来是给她送钱了。

如今火锅店到处都有,利润没有以前高了,这几个月才分了四千三百八十二两银子。

走之前,还拜托梁掌柜帮她介绍一个靠谱的账房先生。

回到医馆,顾涟又给了三个师弟各五两银子,叮嘱他们过年吃好点,不要太过节俭。

见他们都点头应了,才放心的划着船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