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涟把跟谢云澜打听到消息告诉大家,让她们这几天把信写好,她拿去给谢云澜。
梁夫人连忙高兴的给梁秀芝写信去了。
她想告诉女儿,她们现在在西北过的很好。
托顾涟照顾,不仅离开了采石场,不用再做苦力,如今还在天霸城定居下来了。
她的嫂子刘绣如今跟顾涟合开一家火锅店,生意很好,养家糊口没有问题。
礼哥儿,婉姐儿也拜了个武功高强的师父。
只是碍于一家人还没有洗脱犯人的名声,不能离开西北。
所以如今写信告诉她,让她放心。
要是因为梁家受牵连,日子过的艰难,还请她不要怕,娘家人永远是她的后盾。
顾涟回到自己的房里,拿了文房四宝摊在桌面,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从何写起。
于是犹犹豫豫的,墨汁滴到信纸上,染黑了一页上好的纸张。
想了许久才终于下笔,只见开头写到:师父安好,不孝徒儿顾涟敬上。
自从到了西北,距离现在已经过了一年,请原谅徒儿现在才给你写信。
托西北王照顾,我们已经离开采石场,不用再做苦力。
如今徒儿在天霸城买了宅子,定居了下来。
还在王府里做供奉,跟梁叔的儿媳合伙开了一家火锅店。
不知师父有没有想起徒儿,徒儿可是想你老人家了。
特别是丰哥儿,经常念叨着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师公。
我们现在准备开第二家火锅店了,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来西北。
我可是准备在天霸城再开一家医馆……洋洋洒洒写了十来张纸,全都是家长里短。
最后问白闪闪还有长睛过的好不好,有没有听话。
给顾大夫写完信,又给三个师弟写了几页。
问医馆经营的如何了,三个师弟在这一年有没有遇到合适的女孩子,准备成亲没有。
写完之后,把信密封好,到时候交给谢云澜,就等着他们接到自己的来信了。
第六天,顾涟拿着梁夫人写给女儿的,她自己写给师父师弟们的信,交到谢云澜手中,仿佛托付终身似的王爷,一定要帮我把信送到啊。
不过是送几封家信而已,用不着这么郑重吧。
谢云澜接过信件,无语的看着她。
我已经离开静安府一年多了,怕师父师弟们担心。
如今好不容易有人帮忙,我肯定希望他们早点收到消息。
顾涟撇了下嘴巴。
行,行,行,本王交代送信的侍卫,让他尽快给你师父他们送去。
谢云澜不理解顾涟的想法,还是承诺早点送达。
顾涟立刻喜笑颜开,对着他连连道谢。
弄得谢云澜觉得,以后要多派人回京城,就可以经常帮顾涟送家信。
这样子,她就会多多感谢自己了。
第二天,送信的侍卫临走前,谢云澜亲自叮嘱他们,送完京城的,马上去静安府。
要是没什么事情,就尽快回西北。
一个月之后,静安府杏林春医馆。
三师兄,你说大师姐现在在西北过的好不好?这都一年了也没见到消息,我都想去看看她了。
趴在柜台上的青年,对着身边算账的男子说道。
原来这个男子是顾涟的三师弟周战。
自从顾涟离开以后,他迅速成长,把杏林春经营的有声有色。
顾大夫因为弟子被牵连,发配到西北之后,也不在开心谷住了,恢复每天在医馆坐诊。
如今杏林春有他和罗大夫,因为医术高明,有许多人慕名而来找他们看诊。
周航,周智两个人跟着顾大夫也有几年了,现在普通的毛病他们也可以上手,所以医馆虽然忙,倒也没有忙到脚不沾地的地步。
六师弟,你愿意去西北吗?愿意去的话,我马上给你安排。
周战头也不抬的问周智。
孙掌柜负责店里的账本,他一般一个月对一次账单。
这样子,才能知道每个月具体的支出和收入,好对药价做出调整。
我挺想去西北的,三师兄什么时候可以安排?周智兴奋道。
你真的想去?不说西北之地苦寒,气候恶劣,单单去西北的路上,就有危险无数。
周战又问了一遍。
周智不停的点头,表示非常愿意还请三师兄尽快安排,大师姐当初带着老人孩子都可以到西北。
我好歹身强力壮,又有拳脚功夫,比她不知强了多少。
去到那里之后,我还可以帮大师姐来回两地跑,给你们传递消息。
三师兄,六师弟去西北,我也要去。
周航从两人身边走过,听到他们的对话,于是出声道。
你走了顾大夫谁保护?当初你可是信誓旦旦的跟大师姐说,一定会照顾好顾大夫的。
周战白了他一眼。
三人正说着,看到门口进来五个人。
见到周战三人出声问道你们可是顾涟的师弟?三人面面相觑周战才开口说道不知你们说的顾涟是哪位?从静安府到西北的顾涟顾大夫,她在这里开了家杏林春医馆。
还有个师父,三个师弟,是不是你们。
其中一个侍卫淡淡的说道。
正是我们,她是我们的大师姐。
几位可是从西北过来的?周战听着他的话,急忙问道。
不错,我们是西北王府的,顾大夫托我给你们送家信。
既然确定是你们了,那这几封信就交给你了。
那侍卫说完从包袱里,拿出三个信封递给周战。
周战接过来,连忙邀请五人到后院休息。
又叫周智通知顾大夫,就说大师姐来信了。
五个侍卫也不多言,跟着周战来到医馆后院,坐在院子的石凳上休息。
他们从西北一路赶去京城,又马不停蹄的来到静安府,根本没有休息过。
周战没有马上看顾涟的来信,而是叫人送上茶水,自己陪着几人聊天。
看他们风尘仆仆的样子,自己还是先招待好吧,家信什么时候都可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