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涟尝了一口红焖羊肉,味道还真是不错,焖得软烂入味,忍不住又吃了一大口。
接着又吃了剩下两个,都很好吃,小包子吃了两碗黄豆炖猪脚。
鱼肉倒是吃了一块就不吃了,说跟七彩鱼比起来,这个又腥又难吃。
等伙计上来收走餐具的时候,问了下云水镇有没有什么地方好玩的。
伙计马上精神抖擞的介绍道要说云水镇,平时倒也没什么好玩的。
就是离镇子半个时辰的路程,有座寺庙,有上百年历史了。
是云水镇和附近的村子共同捐建的,就叫云水寺,每隔三年一次庙会,今年就是第三年,庙会在三天之后。
客人这次来对时间了,往年庙会十里八乡的村民都会赶过来,各地商人也会趁着这几天过来做生意。
客官要是不急着赶路,到时候可以去看看……顾涟听着来了兴趣我进镇的时候看着到处都是人,还道云水镇有着如此多的人口,这会听你说来,好多人也是冲着庙会来的……确实如客官所说,平时人再多也不至于像现在这般热闹。
一到庙会前几天,所有客栈都会住满了人,幸亏客官一家来的早,要是晚来一天,说不定就住不了宿咯……那行吧,听你介绍我一家也去凑下热闹,你现在提几桶热水上来,我们一家要洗漱说着摸了二十文钱塞到伙计手里。
伙计得了赏钱,大喜,更加殷勤的伺候。
马上转身下楼,提了五六桶热水上来,帮着她把水倒进木桶里才离开。
顾涟关好门窗,滴了几滴百花精油到水里。
脱了衣服泡到桶里,觉得全身舒畅。
小包子交给顾奶奶照顾,顾奶奶拿了个木盆让他泡着,洗了一刻钟就爬出来了。
虽然烧着炭,整个房间温暖如春,顾奶奶还是赶快帮他把衣服穿上。
然后又催着顾涟洗快点,要不然等会水冷了感染风寒就麻烦了。
睡觉前觉得有些闷,开了窗户才发现,客栈后面对着浔江,由于现在下着雪。
虽然隔的不远,还是看的朦朦胧胧的不真切。
只看到三三两两的星火,点缀着黑暗的夜晚。
第二天,依旧是大雪纷飞。
一家人只能窝在客栈嗑李家沟村民送的松子榛子,再打打斗地主。
小包子吵着要吃板栗,只好叫昨天伺候的伙计,帮忙去外面买了五斤回来。
就这么熬了两天,到云水寺庙会的前一天晚上,大雪终于停了。
翌日,在客栈里吃了一大碗牛肉面,穿戴好就出发了。
本来想自己驾车去的,伙计提醒道今天人多,要是自己驾车,说不定堵在路上走不了,还不如走路快。
最后,一家三口听了伙计的建议,决定走路。
小包子要是累了就背着。
出了镇子,一路上游人如织。
大家呼朋唤友,大姑娘小媳妇,穿着新衣服,嘻嘻哈哈,打打闹闹的往云水寺走。
走到半路,果然堵住了。
那些坐马车的急躁难耐,更有甚者,直接下来走路过去。
顾涟三人暗自庆幸听了伙计的话,回去要给多点小费才行。
倒是小包子,走了这么久居然没有喊累,反而兴奋异常。
右手拉着顾涟,左手拉着顾奶奶,蹦蹦跳跳的时不时吊起来荡个秋千。
坐马车要半个时辰的路,今天走了一个时辰才到。
云水寺建在云水镇外,无界山的半山腰。
据说有九百九十九个台阶,每隔九十九个台阶就有一个平台,供爬山的香客休息。
顾涟祖孙三人来到山脚下,抬头看着那长长的阶梯。
休息了一刻钟左右,终于踏上了第一个台阶。
结果,爬了一半小包子就累的死活不愿意走了,直喊着娘亲背我,娘亲背我。
看到顾奶奶也快走不动了,刚好前面平台处有人卖茶水,决定去那里坐着喝杯热茶再走。
此刻的茶摊生意分外好,摊主两口子根本忙不过来,有许多顾客都是端着茶碗站着喝。
顾涟到的时候刚好有一家喝完离开,她手疾眼快,马上去占了两个位置,等顾奶奶带着小包子来坐好才去要了三碗茶。
又看到摊上卖盐炒黄豆,也要了一小碟。
端到自己的位置,与自家奶奶还有儿子慢慢喝。
顾涟端起茶碗尝了一口,发现里面放了陈皮,玉竹,麦冬,灯芯草,淡竹叶,红枣。
点点头夸了句味道还真不错,秋冬季节喝它,可以清肺润喉,清心下火,又用红枣的温性,压住其他药材的凉性,避免这碗茶水会过于寒凉……顾奶奶听不懂,只知道孙女说这碗茶,喝了能清肺润喉,刚好这两天自己喉咙有些干燥,便大口喝完再要了一碗。
休息过后,大家一鼓作气爬到了云水寺的广场。
此时快到中午了,广场上人挤人,寺庙划分了两条街道,摆满了各种小吃,山货,村里人自己编织的箩筐帽子,还有几个套圈圈的,耍猴的,表演胸口碎大石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顾奶奶决定,先去寺里烧完香再出来逛。
于是祖孙三人踏进了雄伟庄严的云水寺。
进来之后是一个广场,中央立着一个一米高的大香炉,插满了香烟蜡烛。
一个年轻的僧人正在清理烧完的香和蜡烛,好腾出地方给后面的香客祭拜。
顾涟三人自然不能免俗,带着小包子上完香,才进到大雄宝殿,原来云水寺供奉的是南海观音菩萨。
菩萨一身白衣,金童玉女立两旁,手上托着玉净瓶,慈眉善目。
顾涟跪下来磕了三个头,求菩萨保佑,前世的父母亲人,身体健康,平安喜乐;这辈子的师父,奶奶长命百岁,儿子聪明伶俐,日子顺心如意。
许完愿之后,又捐了一百两香油钱,才带着两人来到寺前广场,准备把小吃街的东西都吃一遍。
路过套圈圈的摊子,小包子看上了一把小弓箭。
顾涟花十蚊钱买了十二个圈,把孩子看上的小弓箭,顾奶奶看上的一朵栩栩如生的绢花,自己看上的一对刻着桃花的木簪子,一一套中。
剩下几个又套了些其他小玩意,才在小包子的欢呼,摊主害怕的目光中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