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光烨吃了解药之后,也渐渐好转了起来。
到了喝药后的第三日,他脸上的乌紫之色已经完全褪去了,脉象也变得平稳了起来。
这日清晨,他终于睁开了眼睛。
景光烨看着这陌生的窗幔,一时之间竟不知身处何处,他微微蹙起了眉头,下意识喊了一声:张英让。
皇上,您终于醒了。
耳边却传来了一道陌生的声音。
景光烨微微侧过脸去,看着床边站着一位不修边幅,面目慈善的白发老者,不由得疑惑地问道:你是……黄大夫轻轻一笑,鄙人黄某,是一位游医。
这时,景光烨的记忆慢慢回笼,他依稀记得,自己晕倒之前,救下他的城门吏说过,要把他送来寒王府。
再结合眼下的光景,景光烨也猜出了一个大概。
他感激地看了黄大夫一眼,是你救了朕?黄大夫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笑着道:并不全是,其实,皇上应该感谢的人是宋姑娘,若是没有她先稳住了皇上身上的毒,就算是大罗神仙来了,也回天乏术了。
宋姑娘?景光烨微微皱起了眉头来,脑中便闪过了宋清蓝的名字。
正在这时,门口被人从外面打开了,宋清蓝端着一锅粥走了进来。
看到已经醒来的景光烨,眼中不由得闪过了一抹惊喜,道:皇上,你醒啦,正好我刚煮好了一锅肉片粥。
一旁的黄大夫闻着味道就想流口水了,老夫在寒王府这段日子,最馋的便是宋姑娘的手艺了。
宋清蓝笑了笑,道:厨房还用呢,黄大夫你快去吃吧。
行,本来不饿的,这闻着味就饿了呢。
说着,黄大夫便起身离开了。
宋清蓝不紧不慢地勺了一小碗粥递到景光烨的面前,你昏迷了这么久,刚醒来过,一定饿了吧,这粥炖的软烂,容易消化,最适合大病初愈的病人了。
景光烨微微眯起了眼睛来,打量着宋清蓝。
即使他现在一副虚弱的病态,但是整个人的王者气场丝毫不减,若是寻常人被他这般探究的眼神盯着看,心里一定发怵了。
宋清蓝可不是一般人。
她反而轻轻一笑,打趣道:皇上放心,我这粥里没有下毒。
景光烨被她的幽默打败,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接过了宋清蓝递过来的粥碗,轻笑道:你若是想害朕,不救朕就可以了,又何必这么麻烦。
说着,他又深深看了宋清蓝一眼,你救了朕,就不担心朕会继续阻止你和寒儿在一起吗?这是两码事。
宋清蓝淡淡一笑,眼中闪过一抹坚定,更何况,我既然已经决定了和白夜寒在一起,那就不是您想阻拦就阻拦得了的。
我相信,白夜寒也是和我一样的想法。
景光烨看着她不卑不亢的样子,眼中不由得闪过了一抹赞赏之色。
这样有胆识,有见解的女子,果然是世间少有。
景光烨微微低头,暗暗扬起了嘴角,勺了一口粥放进嘴里,顿时觉得齿颊留香,软糯可口,米中有肉香,肉中有米香,当真是非常好吃。
他一下子就吃了一碗。
宋清蓝又赶忙给他盛了一碗,两人便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白夜寒走进来的时候,看到的便是两人有说有笑的画面。
他愣了一下,眼前这么和谐的画面,实在是超出了他的想象,他还从未看过,一向威严示人的皇帝,竟然也会有如此和蔼可亲的一面。
最重要的是,他明明是反对自己和宋清蓝在一起的呀。
宋清蓝发现了白夜寒的到来,转头一看,便笑得一脸明媚,朝着他招了招手,道:白夜寒,你来啦。
景光烨也转头看着他,只是脸上的笑容顿时收了起来。
在自己的亲儿子面前,还是要保留一丝威严的。
父皇,白夜寒跟他打了一个招呼。
景光烨点了点头。
那我先出去了。
宋清蓝看出来他们父子有话要说,便寻了个由头,离开了,还贴心地为他们关上了房门。
景光烨将碗放到一边,看着白夜寒问道:你母妃一定吓坏了吧?嗯。
白夜寒点了点头,如今宫中并未知道父皇遇刺之事。
随后,白夜寒也把张英让和宸妃在宫中伪装他还在宫里的事也一并告诉了景光烨。
景光烨听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眼中闪过了一抹锐利的寒光,寒儿,你做的对,若是那些人知道朕的状况,指不定会闹成什么样呢。
他一直知道,那些劝说他立厉王为储君的众多大臣,都是皇后的党羽,若是他们知道了他遭遇不测,说不定此刻已经把人供上皇位去了。
哦,对了,行刺的黑衣人,查出来了吗?景光烨突然想起,便看着白夜寒问道。
白夜寒微微皱眉,父皇身上的毒箭,是西陵的武器。
西陵人?景光烨有几分惊讶,西陵这些年一直与我朝示好,莫非他们只是假意投诚?西陵人一向野心勃勃,又心狠手辣,他们会做出这样额事来,并不奇怪。
白夜寒冷静地分析着。
说着,他又看向景光烨,道:父皇,你现在有什么打算?嗯……景光烨皱着眉头想了想,反问道:寒儿,你觉得呢?父皇伤势未愈,儿臣以为,这般回宫一定会引起群臣揣测,不如留在寒王府休养,待身体痊愈,再动身回宫。
嗯,你说的极是。
景光烨认同地点了点头,随后眸光一转,看到了一旁的粥,笑了笑,道:那就继续留在寒王府吧。
最重要的是,留在这里,还能继续品尝宋清蓝的好手艺啊。
这可是他之前在宫里就想着的事了。
白夜寒看到了他偷笑的模样,不由得也暗暗笑了起来,看来,他亲爹这是被他亲媳妇的厨艺给收服了。
白夜寒看破不说破。
果然,他的王妃就是这么有魅力,经此一事,父皇一定会改变对她的看法的。